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类型论与计算机程序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慧 林东 +1 位作者 孙泉 谢希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7,61,共7页
1.引言近些年来,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理论、自动演绎以及更一般的逻辑和计算领域研究中,出现了多种以构造类型论为基础的系统,如LCF、ALF、LEGO、Coq等,它们被用来为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类型系统,进行程序开发和验证、形式化证明以及作为... 1.引言近些年来,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理论、自动演绎以及更一般的逻辑和计算领域研究中,出现了多种以构造类型论为基础的系统,如LCF、ALF、LEGO、Coq等,它们被用来为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类型系统,进行程序开发和验证、形式化证明以及作为数学和计算的基础.构造类型论为计算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框架,以一种优雅和灵活的方式把逻辑和程序设计语言结合起来:在同一形式系统中,可以同时表达规约和(函数式语言)程序,从证明规则可以导出正确的程序,并验证程序具有某种性质,从而在同一系统内完成程序的开发和验证[26,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谓词演算 构造类型论 构造数学 计算机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成因机制与构造类型 被引量:139
2
作者 何登发 周新源 +2 位作者 杨海军 管树巍 张朝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21,共15页
古隆起是克拉通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由于盆地边界条件与深部构造背景的变化,古隆起的形成与发育表现为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借助于地震反射剖面与钻探资料,可以刻画不同地质时期古隆起的分布、形态、结构与构造样式,剖析古隆起的成因机... 古隆起是克拉通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由于盆地边界条件与深部构造背景的变化,古隆起的形成与发育表现为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借助于地震反射剖面与钻探资料,可以刻画不同地质时期古隆起的分布、形态、结构与构造样式,剖析古隆起的成因机制。文中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对古生代克拉通内古隆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点进行描述,结合周缘大地构造背景的演变,剖析了古隆起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将克拉通内古隆起划分为稳定型、活动型、残余型与消亡型4种基本类型。由于运动体制的变革,古隆起经历了形成发育、叠加改造、调整定型与最终埋藏的动力学演变,具有多层叠加的地质结构,并发育断裂带、背斜带、地层剥蚀尖灭带等一系列构造带。古隆起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单元,古隆起的动力学演化历史决定了隆起富集油气的关键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 古隆起 成因机制 构造类型 动力学演化 油气聚集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构造类型 被引量:9
3
作者 肖安成 陈毓遂 +2 位作者 胡望水 刘学峰 刘生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通过地面地质和大量高质量的地震剖面的解释,提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类型可分为2大类6亚类10小类:①基底卷入型:包括基底逆冲、走滑扭动、逆冲与扭动复合、基底挠曲;②盖层滑脱型:包括张性断陷、双重逆冲、叠瓦式逆冲、滑... 通过地面地质和大量高质量的地震剖面的解释,提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类型可分为2大类6亚类10小类:①基底卷入型:包括基底逆冲、走滑扭动、逆冲与扭动复合、基底挠曲;②盖层滑脱型:包括张性断陷、双重逆冲、叠瓦式逆冲、滑脱背斜、重力滑动、断弯背斜构造。目前已在滑脱背斜和双重构造上部找到了油田、推测各种滑脱构造、扭动构造中所伴生的褶皱-断裂系统和基底挠折构造、基底卷入的背斜是油气勘探中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构造类型 基岩 油气勘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田构造类型划分与找矿预测思路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兴科 晁会霞 +4 位作者 吕古贤 屈翠侠 张康 何虎军 张贵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97-898,共2页
1基本概念矿田是发育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相互联系的一些矿床,存在一定生产矿山的矿化集中地区。金属矿田范围一般在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如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宁芜成矿亚带的凹山-南山矿化集中区就是一个矿田(吕古贤等,2010)。
关键词 矿田构造 类型划分 找矿预测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矿床类型 构造类型 成矿构造系统 预测方法 滑脱构造 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反转构造类型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天发 傅宜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38,共3页
江汉盆地在陆相发展阶段,经历了早期(燕山运动晚期至喜山运动早期)的构造负反转和晚期(喜山运动晚期)的构造正反转。早期构造负反转形成的拉张断陷叠加在先期压扭住断裂诏皱带上,受北东向剪切带控制发育的负反转构造一般成为半地... 江汉盆地在陆相发展阶段,经历了早期(燕山运动晚期至喜山运动早期)的构造负反转和晚期(喜山运动晚期)的构造正反转。早期构造负反转形成的拉张断陷叠加在先期压扭住断裂诏皱带上,受北东向剪切带控制发育的负反转构造一般成为半地堑式断陷,沉积的白垦系和下第三系是江汉盆地的陆相勘探目的层系;沿北西-北北西向挤压构造带分布的负反转构造成为地堑式断陷。喜山运动晚期江汉盆地发生构造正反转,时间东早西晚,反转程度东强西弱,反映区域性挤压作用力来自盆地以东。正反转构造划分为发育比较成熟的全正反转构造(褶皱剥蚀型,断裂上下皆逆型,断裂上逆下正型)和正反转程度弱的准正反转构造(地层上下皆凸型和上凸下凹型),简述其剖面鉴别特征和发育部位。江汉盆地的构造反转现象为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的反转构造研究提供了又一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类型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背斜构造类型及含油气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吴花果 戴俊生 +1 位作者 杨国权 王学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柴达木盆地主要发育背斜构造 ,根据其成因可将盆地中的背斜构造归纳为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纵弯背斜和滑脱背斜等 4种基本类型。受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和构造演化阶段的控制 ,上述背斜在平面上和垂... 柴达木盆地主要发育背斜构造 ,根据其成因可将盆地中的背斜构造归纳为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纵弯背斜和滑脱背斜等 4种基本类型。受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和构造演化阶段的控制 ,上述背斜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展布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 :生长背斜是主要的含油气构造 ,反冲断层控制下的断展背斜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 ;生油范围内的纵弯背斜可形成油气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背斜 构造类型 油气藏 含油气构造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类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绍平 刘学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由早期的挤压变形向晚期的伸展变形的构造转换 ,因此 ,盆地内发育有多种构造类型 ,从断裂的性质看 ,既有正断层 ,又有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从构造的组合型式上看 ,既有挤压型构造组合 ,又有伸展型构造组合 ,...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由早期的挤压变形向晚期的伸展变形的构造转换 ,因此 ,盆地内发育有多种构造类型 ,从断裂的性质看 ,既有正断层 ,又有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从构造的组合型式上看 ,既有挤压型构造组合 ,又有伸展型构造组合 ,其中挤压型构造组合包括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 ;伸展型构造组合包括铲形正断层与反向断层、滚动背斜组合及地垒和地堑组合两种型式。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对油气的聚集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 背斜 向斜 构造类型 构造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西南缘构造类型与圈闭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生国 肖安成 胡望水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4,9,共5页
依据构造圈闭与油气成藏理论 ,试图探明研究区油气聚集带的特征 .利用钻探、地震研究成果 ,对坳陷西南缘的构造类型、圈闭特征、圈闭与油藏关系的研究 ,提出了西南缘主要发育为构造圈闭 ,构造类型有两大类 6亚类 ,海西期和喜山期是构造... 依据构造圈闭与油气成藏理论 ,试图探明研究区油气聚集带的特征 .利用钻探、地震研究成果 ,对坳陷西南缘的构造类型、圈闭特征、圈闭与油藏关系的研究 ,提出了西南缘主要发育为构造圈闭 ,构造类型有两大类 6亚类 ,海西期和喜山期是构造圈闭和油藏的主要形成时期 .论述了各二级构造单元的圈闭分布与成藏关系 ,提供了有利的圈闭类型和油气勘探区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圈闭 构造类型 基岩 盖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类型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生国 肖安成 胡望水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类型分为2大类7亚类:①基底卷入型分为基底逆冲、扭动、逆冲与扭动叠加等3亚类;②盖层滑脱型分为滑脱背科、断弯背斜、披覆与滑脱挤压背斜、叠瓦式逆冲构造等4亚类。基底卷入构造多数发生于海西期;喜山期强... 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类型分为2大类7亚类:①基底卷入型分为基底逆冲、扭动、逆冲与扭动叠加等3亚类;②盖层滑脱型分为滑脱背科、断弯背斜、披覆与滑脱挤压背斜、叠瓦式逆冲构造等4亚类。基底卷入构造多数发生于海西期;喜山期强烈活动,盖层滑脱构造多数发生于喜山期。构造多期活动,形成部分叠加构造。目前在滑脱背斜上部找到了油田,推测各种滑脱构造、扭动构造中所伴生的褶皱-断裂系统和基底挠折、基底卷入背斜是油气勘探中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西南坳陷 构造类型 圈闭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清坳陷东部构造类型及成藏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建相 柳忠泉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333-338,共6页
临清坳陷东部为一中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实测并系统分析了盆地内7种与油气聚集有关的基本构造类型及其叠加形式,探讨其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最后结合生、储、盖层条件分析油气聚集的基本规律,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关键词 临清坳陷 构造类型 构造反转 油气藏 成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类型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22
11
作者 艾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69-572,共4页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多产在中生代断块隆起与拗陷的过渡带中,受浅成、超浅成侵入杂岩控制,也受断裂构造及爆发角砾岩筒控制。矿化既可以产在角砾岩筒中,也可以产在围岩之中,具有一体多型、一筒多型矿化特征。该文...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多产在中生代断块隆起与拗陷的过渡带中,受浅成、超浅成侵入杂岩控制,也受断裂构造及爆发角砾岩筒控制。矿化既可以产在角砾岩筒中,也可以产在围岩之中,具有一体多型、一筒多型矿化特征。该文提出了7条找矿评价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条件 构造类型 找矿标志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转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望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用实例对每类正反转构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介绍了正反转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方法,对各类正反转构造控油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正反转构造 构造类型 构造变形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控制煤层气开发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郑超 陈跃 +2 位作者 雷武林 姜生玲 蔺亚兵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为提升构造影响区煤层气开发效能,基于我国煤层气主要开发区域的地质背景,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重点研究构造对煤层气富集规律与开发效果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储层高含气性和高渗透性是保障煤层气井高产的关键地质条件;②构... 为提升构造影响区煤层气开发效能,基于我国煤层气主要开发区域的地质背景,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重点研究构造对煤层气富集规律与开发效果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储层高含气性和高渗透性是保障煤层气井高产的关键地质条件;②构造演化和构造类型影响煤层气的生成与富集全过程,决定了煤储层的含气性;③构造应力和构造裂隙控制储层原始渗透性,煤体结构影响储层改造效果和煤层气产出。地面煤层气开发应首先考虑煤层气富集程度和储层渗透性优劣,兼顾储层改造的扩缝和卸压效果;其中,低阶煤应深挖构造对富集程度的影响,中-高阶煤应突出构造对渗透性的制约。基于同一区域构造背景下局部构造特征分析精度不足导致煤层气开发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提出了构造控气的3个研究方向:建立完善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深入剖析深部构造对煤层气富集与开发的影响机制;基于现今构造特征,研究多场耦合对煤层气开发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气 构造演化 构造类型 储层改造 煤层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沉积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类型
14
作者 赵重远 《海相油气地质》 2003年第3期9-20,共12页
中国的地质构造具有六大个性特征:(1)微陆块与其阐的造山带形成镶嵌结构;(2)微陆块和洲级板块一样走完了板块运动的全过程;(3)微陆块虽分散。但在构造活动中仍为一相对独立的地质单位;(4)地质演化具多旋回性;(5)海西期可能出现过... 中国的地质构造具有六大个性特征:(1)微陆块与其阐的造山带形成镶嵌结构;(2)微陆块和洲级板块一样走完了板块运动的全过程;(3)微陆块虽分散。但在构造活动中仍为一相对独立的地质单位;(4)地质演化具多旋回性;(5)海西期可能出现过一个海西地台;(6)喜马拉雅期中国构造一地貌以及深部结构构造梯级大分化。在地史演变中,无论是微陆块的裂解和漂移。还是经由其间之裂谷或小洋盆的消亡而次第粘结,都缺乏相对统一、量级较大的能量,其本身的动力量级远次于洲级板块。中国沉积盆地经历了从加里东到喜马拉雅多期次和互有交叉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化。根据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将中国沉积盆地的构造类型划分为六大类;以前寒武纪陆块为基底的多旋回构造联合体盆地;以海西地台为基底的多旋回盆地;以特提斯各微陆块为基底的被动陆缘构造盆地;跨越多构造单元的中生代晚期一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跨越多构造单元的中生代晚期一新生代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新近纪活动陆缘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圆 地质背景 构造类型 沉积盆地 板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构造类型及地震识别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亚伟 姚合法 +2 位作者 段红梅 常俊合 刘亚州1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2-556,共5页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沙河街组第三段发育三套深湖相盐岩韵律层 ,后期因埋深和构造力作用导致盐岩流动和变形 ,进而形成许多与盐有关的构造或岩性圈闭。由于盐岩总是和深湖相泥岩共生或伴生 ,故盐岩发育区是烃源岩发育区 ,同时也是盐构造和...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沙河街组第三段发育三套深湖相盐岩韵律层 ,后期因埋深和构造力作用导致盐岩流动和变形 ,进而形成许多与盐有关的构造或岩性圈闭。由于盐岩总是和深湖相泥岩共生或伴生 ,故盐岩发育区是烃源岩发育区 ,同时也是盐构造和盐圈闭发育区。由于该区具备生、储、盖、圈、保的优越条件 ,所以该区一直是人们的重点研究目标。文中介绍了该区各种与盐变形有关的构造和圈闭类型以及盐的地震反射特征和识别方法 ,并讨论了盐及盐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沙三段 构造类型 地震识别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缘富页岩气构造类型及保存主控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邢翔 王文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I0001,共11页
四川盆地东南缘富页岩气构造类型丰富、保存主控因素复杂。分析川东南地区富页岩气构造结构、变形特征及分布规律,构建垂向断层封闭和横向页理封闭三维模式,研究富页岩气构造保存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发育正向构造、负向构造... 四川盆地东南缘富页岩气构造类型丰富、保存主控因素复杂。分析川东南地区富页岩气构造结构、变形特征及分布规律,构建垂向断层封闭和横向页理封闭三维模式,研究富页岩气构造保存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发育正向构造、负向构造及断层遮挡斜坡等富页岩气构造,自盆外、盆缘内侧至盆内呈现紧闭向斜、宽缓向斜、正向构造、断层遮挡斜坡、低幅隐伏背斜的变化规律。箱状背斜页岩气保存主控因素为断层封闭性;圆弧状背斜保存主控因素为背斜曲率;非倒转向斜页岩气保存主控因素为目的层埋深和岩层倾角;倒转向斜、断层改造向斜和断层遮挡斜坡三类富页岩气构造类型的保存主控因素为断层封闭性、目的层埋深和岩层倾角。川东南地区盆缘内侧正向构造为有利富页岩气构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南缘 页岩气 构造类型 分布规律 保存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盆地构造特征与圈闭类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伟锋 陆诗阔 +1 位作者 郭玉新 孙月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26-30,34,共6页
阜新盆地是辽西地区的一个晚中生代小型断陷盆地,形成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经研究表明,盆地剖面形态为典型的地堑式,平面上为北北东走向,呈向北西凸出的弧形。两侧的边界断裂在成盆期内发生了剪切走滑、挤压逆冲和拉张裂陷等... 阜新盆地是辽西地区的一个晚中生代小型断陷盆地,形成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经研究表明,盆地剖面形态为典型的地堑式,平面上为北北东走向,呈向北西凸出的弧形。两侧的边界断裂在成盆期内发生了剪切走滑、挤压逆冲和拉张裂陷等复杂的构造变形;盆地内形成了一系列与边界断裂斜交的雁行状背斜和洼陷以及多组断裂构造。主要的控油构造样式有入字型、雁行状、铲形正断层滑脱断阶、铲形正断层滚动背斜等。圈闭类型主要有背斜、断鼻和断块等,分布于生油洼陷周围,非常有利于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构造类型 圈闭 阜新盆地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昆三向联结构造及其构造过程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8
18
作者 孙延贵 张国伟 +1 位作者 郭安林 王瑾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同属中央造山系的西秦岭和东昆仑两造山带之间的衔接转换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有关中国中央造山系研究中的一个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前人对发育于两造山带衔接区的布青山、阿尼玛卿以及苦海—赛什塘3条蛇绿构造混杂带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 同属中央造山系的西秦岭和东昆仑两造山带之间的衔接转换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有关中国中央造山系研究中的一个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前人对发育于两造山带衔接区的布青山、阿尼玛卿以及苦海—赛什塘3条蛇绿构造混杂带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调查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发现,这3条蛇绿构造混杂带并非相互独立存在,它们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几何形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上构成较为典型的三向联结构造,即秦—昆三向联结构造。该构造系统基本经历了自泥盆纪的GGG型经石炭纪—二叠纪的RRA型到二叠纪晚期的SSS型三向联结构造类型的时空转化过程,最终在晚三叠世时期结束并使西秦岭与东昆仑完成了有机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代学 西秦岭 东昆仑 造山带 泥盆纪 构造类型 二叠纪 中国 中央 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32
19
作者 吴建华 向书政 +2 位作者 吴晓智 陈伟 吴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应用前陆盆地相关褶皱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古牧地复杂构造进行了构造建模与构造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喀拉扎—古牧地地区受北天山、博格达、艾卡三组不对称走滑断裂系统的影响,形成了以剪切压扭作用为主的构造。喀拉扎背斜属浅... 应用前陆盆地相关褶皱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古牧地复杂构造进行了构造建模与构造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喀拉扎—古牧地地区受北天山、博格达、艾卡三组不对称走滑断裂系统的影响,形成了以剪切压扭作用为主的构造。喀拉扎背斜属浅层反向冲断双重构造,古牧地背斜为基底卷入型双重构造;山前推举带西部的齐古—昌吉背斜带与东部的古牧地—阜康背斜带是通过喀拉扎反冲断裂调整与转换而形成的;博格达走滑断裂不对称性,形成了不对称的昌吉向斜,成为一典型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喀拉扎与古牧地背斜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样式,为近期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古牧地 构造样式 构造类型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时深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唐必锐 覃发兰 +1 位作者 黄花香 赵宗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1-43,共3页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由于地表和地下两翼地层陡峭、断层发育以及由此产生的断层上下两盘地层速度横向的变化,造成在时间剖面上的反射复杂,甚至有构造假象的存在,由时间域向深度域的转换是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时深转换处理是搞准地腹构造...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由于地表和地下两翼地层陡峭、断层发育以及由此产生的断层上下两盘地层速度横向的变化,造成在时间剖面上的反射复杂,甚至有构造假象的存在,由时间域向深度域的转换是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时深转换处理是搞准地腹构造形态的关键。层速度时深转换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建立的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及合理性。通过层速度时深转换方法的改进,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高陡构造大断层上、下盘,因速度突变而造成时深转换之后的深度误差和构造形态的畸变,大大提高了钻探符合率。该方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在四川东部DTC构造带上的MYB、XJG和WQJ构造带上已见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构造类型 时-深转换 层速度 模型 四川盆地 四川东部 转换方法 地层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