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破碎带滞后突水渗流转换理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文平 刘启蒙 孙如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为了揭示煤矿构造破碎带易发生滞后大型突水内在机理,寻求其治理理论和试验依据,在收集我国煤矿典型断层和陷落柱滞后型突水实例并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设计进行了高水压下构造破碎带突水模拟试验,得到了不同充填物类型构造破碎带,在1~5... 为了揭示煤矿构造破碎带易发生滞后大型突水内在机理,寻求其治理理论和试验依据,在收集我国煤矿典型断层和陷落柱滞后型突水实例并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设计进行了高水压下构造破碎带突水模拟试验,得到了不同充填物类型构造破碎带,在1~5 MPa的水压下,充填物冲出量、突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发现水压小时构造破碎带突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高水压下由小到大变化过程特征。据此进行理论分析认为,高水压条件下构造破碎带突水是一伴随内部组成结构变化的"孔隙流—裂隙流—管道流"渗流类型转换过程,渗流转换是构造破碎带滞后型突水的内在机理;治理构造破碎带大型突水就是改造其管道、裂隙状结构成孔隙介质直至不透水带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破碎带 水压 突泥(砂) 突水 渗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破碎带巷道破坏机理分析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上元 杜斌斌 +1 位作者 郭志飚 王炀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52,128,共7页
为了解决构造区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问题,以兴业煤矿主斜井为研究背景,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和支护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变形破坏受围岩性质、地... 为了解决构造区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问题,以兴业煤矿主斜井为研究背景,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和支护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变形破坏受围岩性质、地质构造、水、采空区、支护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变形力学机制确定为ⅠAB CⅡA DⅢA B C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通过变形力学机制转化,提出了"锚网索喷+底角锚杆+全断面注浆"耦合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结果显示,在此支护方案下,实现了支护体与围岩的耦合,经120天的监测结果显示,相比原支护方案,顶底板、两帮移近量分别由原来的380、345.7 mm降至46.7、36.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破碎带 理论计算 破坏机理 力学机制转化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明新 伍明文 +3 位作者 胡国平 郭杰森 黄钢 杨继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81,共5页
在构造破碎带地层中隧道开挖掌子面易失稳。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模拟上下台阶法开挖,研究掌子面失稳机理及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提出8种掌子面加固方案。结合洞内掌子面与拱顶监测数据,研究各加固方案下掌子面挤出位移、拱顶沉降位... 在构造破碎带地层中隧道开挖掌子面易失稳。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模拟上下台阶法开挖,研究掌子面失稳机理及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提出8种掌子面加固方案。结合洞内掌子面与拱顶监测数据,研究各加固方案下掌子面挤出位移、拱顶沉降位移及掌子面塑性应变。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破碎带掌子面挤出位移过大,地层软弱易进入塑性状态致使掌子面失稳;上台阶掌子面的中下侧为最容易失稳部位;采用原始支护+注浆加固4 m的方案对掌子面注浆加固能降低掌子面挤出位移、拱顶沉降位移及塑性应变,该方案支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破碎带 掌子面失稳 上下台阶法 注浆加固 支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门关隧道左线糜棱岩构造破碎带特征研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忠 刘志刚 曲力群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文重点研究了发育在雁门关隧道左线糜棱岩构造破碎带的特征 ,分析了它形成、发展的规律 ,着重研究了该断层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 ,所产生的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的力学行为 ,并由此推断出该断层对隧道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 。
关键词 雁门关隧道 糜棱岩 构造破碎带 地层 治理措施 发育特征 形成机理 地质预报 隧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构造破碎带隧道大变形灾变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2-1230,共9页
玉磨铁路万和隧道3号斜井小里程段穿越高地应力构造破碎带地层时,发生严重的初期支护混凝土开裂侵限,钢拱架扭曲变形。通过对现场应力环境和地层条件的调查,结合初期支护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变形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从应力释放、塑性流变... 玉磨铁路万和隧道3号斜井小里程段穿越高地应力构造破碎带地层时,发生严重的初期支护混凝土开裂侵限,钢拱架扭曲变形。通过对现场应力环境和地层条件的调查,结合初期支护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变形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从应力释放、塑性流变、松动效应和支护抗力4个方面探讨隧道产生大变形的灾变机制;进而提出在应力释放至一定程度时采用滞后注浆加固围岩和增设第2层钢拱架2种变形控制方案。现场应用情况表明:隧道大变形病害得到治理,拱顶沉降未发生二次增长,说明2种支护措施能有效控制围岩松动效应的影响、加速支护结构变形的稳定。研究成果对同类地层的工程病害治理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构造破碎带 大变形 灾变机制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庞矿水淹巷道构造破碎带高冒区加固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士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17,共4页
为了解决东庞矿水淹巷道局部出现的围岩破碎、片帮冒顶的问题,结合现场具体地质条件,提出了采用锚杆、锚索+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加固技术处理冒落区,通过改变巷道围岩结构提高岩体的整体强度。采取加固技术后,每班的施工进度由0.5 m提高... 为了解决东庞矿水淹巷道局部出现的围岩破碎、片帮冒顶的问题,结合现场具体地质条件,提出了采用锚杆、锚索+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加固技术处理冒落区,通过改变巷道围岩结构提高岩体的整体强度。采取加固技术后,每班的施工进度由0.5 m提高到了1.5 m;采取加固技术比采用绕道法多回收煤炭资源500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破碎带 水淹巷道 高冒区 化学注浆 巷道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构造破碎带隧道受力变形特征研究
7
作者 张涛 王树英 +4 位作者 刘建兵 郑响凑 王唤龙 饶李 王亚锋 《中国铁道科学》 2025年第4期108-120,共13页
隧道穿越高地应力构造破碎带时,容易出现围岩变形侵限、支护结构破坏、局部坍塌等灾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和安全。以高黎贡山隧道出口工区超深埋高地应力硬质岩构造破碎带段为工程背景,开展施工全过程长期监测,探讨初支变形、围岩压力及... 隧道穿越高地应力构造破碎带时,容易出现围岩变形侵限、支护结构破坏、局部坍塌等灾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和安全。以高黎贡山隧道出口工区超深埋高地应力硬质岩构造破碎带段为工程背景,开展施工全过程长期监测,探讨初支变形、围岩压力及初支受力特征,并对围岩压力实测数据与多种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初支变形主要由围岩开挖卸荷效应和塑性流变效应共同驱动而导致,呈现拱顶沉降>上台阶收敛>下台阶收敛、受施工工序影响较大、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围岩-衬砌接触压力分布整体对称,表现为隧顶>隧底>隧腰,初支封闭前竖向围岩压力为最终峰值压力(1.862 MPa)的87%,拱腰水压比仰拱底略高;围岩持续变形导致第1层初支局部应力集中或屈服,促使第2层初支承担更多荷载;上台阶应力值普遍高于下台阶,第2层初支钢拱架应力重分布主要由双层初支压力二次分配所致;左拱腰、左拱肩钢拱架结构偏于危险;实际围岩压力仍会受埋深影响,由松动压力与形变压力共同组成,且由前者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高地应力 构造破碎带 变形 衬砌受力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富水破碎构造带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于晨昀 项彦勇 孙俊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80-384,共5页
为有效降低山岭隧道施工临近富水破碎构造带的水害风险,针对隧道开挖面临近富水破碎构造带时的稳定性预判问题,考虑渗流影响,对开挖断面进行等效代换,建立关于开挖面前方岩体破裂角的极限平衡方程,进行牛顿法迭代求解和数值模拟验证。... 为有效降低山岭隧道施工临近富水破碎构造带的水害风险,针对隧道开挖面临近富水破碎构造带时的稳定性预判问题,考虑渗流影响,对开挖断面进行等效代换,建立关于开挖面前方岩体破裂角的极限平衡方程,进行牛顿法迭代求解和数值模拟验证。经计算分析结果对比表明,牛顿迭代法求解与数值模拟验证结果接近;在此基础上分别考虑隧道埋深、岩体重度和强度参数、富水破碎构造带水头高度等变量因素,计算分析岩体破裂角及必要自稳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开挖面前方岩体必要自稳厚度随前方富水破碎构造带水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自身内摩擦角的增大而线性减小,随自身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随自身重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破碎构造 隧道开挖面稳定性 岩体破裂角 前方岩体必要自稳厚度 渗流影响 极限平衡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岭隧道探孔流量的富水破碎构造带水头预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晨昀 项彦勇 孙俊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3,133,共7页
山岭隧道施工期穿越富水破碎构造带存在突水涌泥等施工风险,且运营期承担的外水压力与水头高度密切相关,确定富水破碎构造带的水头高度对保障山岭隧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预测山岭隧道开挖面前方富水破碎构造带内的水头高度,基于伯努... 山岭隧道施工期穿越富水破碎构造带存在突水涌泥等施工风险,且运营期承担的外水压力与水头高度密切相关,确定富水破碎构造带的水头高度对保障山岭隧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预测山岭隧道开挖面前方富水破碎构造带内的水头高度,基于伯努利方程得到探孔出水流量与开挖面前方水头高度的简化理论关系式。针对富水破碎构造带高水头情况,进行超前探孔-围岩轴对称稳态渗流数值模拟,利用所得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优化得到拟合关系式,进行参数分析及对比计算,并通过轴对称瞬态渗流数值模拟分析稳态时间及参数影响。计算分析表明:(1)探孔稳态或瞬态出水流量均与开挖面前方水头高度之间呈线性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随探孔有效长度和围岩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2)当围岩渗透系数大于10^(-4)m/s时,探孔内的水流出现2段不同的横向渗流情况,一段是在远端一定长度内的渗漏,另一段是在近端一定长度内的补给;(3)围岩渗透系数小于10^(-4)m/s时,探孔出水流量与前方水头高度无关;(4)探孔-围岩渗流稳态时间与前方水头高度无关,但随围岩渗透系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富水破碎构造 水头预测 超前钻孔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曲线拟合近似 伯努利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隧道敞开式TBM穿越高压富水软弱破碎蚀变构造带施工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亚锋 曾劲 蒋佳运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9-457,共9页
为解决敞开式TBM在高压富水软弱破碎蚀变构造带不良地质条件下围岩变形、钻孔困难、支护困难、刀盘被卡、护盾被卡、突涌掩埋设备等工程难题,结合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2台敞开式TBM在滇西南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情况,以PDZK221+481... 为解决敞开式TBM在高压富水软弱破碎蚀变构造带不良地质条件下围岩变形、钻孔困难、支护困难、刀盘被卡、护盾被卡、突涌掩埋设备等工程难题,结合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2台敞开式TBM在滇西南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情况,以PDZK221+481处高压富水软弱破碎蚀变构造带处治为例,从初期支护加固措施、钻孔技术、超前加固措施、侧壁导坑泄水降压措施、TBM卡机脱困技术、不良地质掘进支护措施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对于此类不良地质,可采用高位小导洞探测地质、侧壁导坑超前泄水降压、原位超前管棚及注浆加固、盾体区域扩挖释放护盾脱困、掌子面化学注浆加固后清理刀盘周边释放刀盘脱困、初期支护加强等综合处理技术通过,同时提出侧壁导坑断面形式及支护措施、管棚工作室断面及支护措施、超前加固支护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敞开式TBM 高压富水软弱破碎蚀变构造 突泥涌水 侧壁导坑 卡机脱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构造碎带支护的理论与实践
11
作者 苏清政 郝海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15-17,共3页
结合实验室煤样力学性质的测试结果,分析了煤巷构造破碎带支护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可以采用改善煤层顶板自身的力学特性、煤层顶板的应力状态和限制煤顶变形等方法来支护煤巷构造破碎带。同时简要地介绍了现场采用的方法及取得支护效果。
关键词 煤巷 构造破碎带 煤层顶板 注浆加固 围岩 支护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家滩矿88201辅运巷破碎带围岩控制效果的初步分析
12
作者 范文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0-42,共3页
介绍了康家滩矿 882 0 1工作面辅运巷构造破碎带附近顶板变形的现场观测方法 ,并结合构造破碎带全煤巷道的支护理论 ,对现场观测数据及支护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煤岩体 力学性质 围岩控制 地质构造破碎带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MT在胶东前垂柳矿区金矿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利峰 段留安 +4 位作者 王志军 李子永 刘飞 王小天 韩小梦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
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产地,是巨型矿集区。胶莱盆地东北缘位于胶东东部,广泛发育有金多金属矿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通过在胶莱盆地东北... 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产地,是巨型矿集区。胶莱盆地东北缘位于胶东东部,广泛发育有金多金属矿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通过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前垂柳金矿区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测量工作,并结合矿区地质资料和岩石电阻率特征,查明了前垂柳矿区构造破碎带的厚度、走向以及花岗岩接触带的深部发育特征,CSAMT解译结果与钻探结果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验证了前垂柳矿区“三层结构勘查模式”以及前垂柳一带存在“近EW向构造控矿模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可作为该区域金矿勘查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 构造破碎带 矿产勘查 前垂柳金矿 胶莱盆地东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Ⅰ洞线测区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卫军 杨子荣 +2 位作者 蒋福兴 王其江 姜景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2-495,共4页
依据实地测量的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资料,深入的阐述了大伙房输水工程Ⅰ洞线所在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多期次、复杂、多样的构造格局,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为发育在辽河群大石桥组(Pt1d)和盖县组(Pt1gx)的三道河子复式向斜和燕山期木奇... 依据实地测量的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资料,深入的阐述了大伙房输水工程Ⅰ洞线所在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多期次、复杂、多样的构造格局,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为发育在辽河群大石桥组(Pt1d)和盖县组(Pt1gx)的三道河子复式向斜和燕山期木奇—榆树—铧尖子向斜,85km长度内较大的断层有26条,为辽河期和燕山期断裂,本文试用“板块”与“微板块”理论解释位于华北地台东北边缘的大伙房输水工程Ⅰ洞线区的构造演化历史进程,以期为今后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 输水工程 Ⅰ洞线测区 地质构造特征 断裂构造 构造破碎带 褶皱构造 构造演化 输水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滇西北斑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1 位作者 胡耀国 俞广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9,共6页
斑岩型金矿是云南重要的金矿类型。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从斑岩类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与二长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与正长斑岩有关的岩体接触构造带脉状金矿床 ;与正长 (粗面 )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 ;与... 斑岩型金矿是云南重要的金矿类型。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从斑岩类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与二长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与正长斑岩有关的岩体接触构造带脉状金矿床 ;与正长 (粗面 )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 ;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床。同时从不同类型斑岩、成矿构造和地球化学条件等多角度阐述了斑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条件 ,认为本区斑岩型金矿床具有多类型、多成因与成矿作用多期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构造破碎带 地球化学 成矿构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昭平县湾岛金矿控矿条件调查研究与靶区预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健 覃锋 +9 位作者 徐庆生 祁民 孙赫 郑杰 李升福 王泽华 夏柳静 黄晖明 杨昆 莫亚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本文以桂东大瑶山金矿集区最新勘探发现的广西昭平湾岛金矿为例,对其开展控矿条件调查研究,发现该矿床的金矿体有两种类型,分别受到花岗斑岩体、构造破碎带控制,斑岩体锆石U-Th-Pb年龄(465Ma)与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含金石英脉Ar-Ar年龄(187... 本文以桂东大瑶山金矿集区最新勘探发现的广西昭平湾岛金矿为例,对其开展控矿条件调查研究,发现该矿床的金矿体有两种类型,分别受到花岗斑岩体、构造破碎带控制,斑岩体锆石U-Th-Pb年龄(465Ma)与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含金石英脉Ar-Ar年龄(187.87~244.88Ma)的明显差异也说明多种矿化类型的存在。弄清以上两个控矿条件的分布是下一步找矿的关键,通过物化探资料分析,总结找矿标志,提出了矿区外围3个找矿靶区并得到钻探验证。本文所介绍的金矿评价方法对大瑶山金矿集区的勘查找矿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大瑶山矿集区 花岗斑岩体 构造破碎带 控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德合龙洼铜金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政利 黄倩 +1 位作者 赖健清 康亚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在德合龙洼矿区地表按一定的网度采集了1 228件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了20个微量元素含量,根据各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成矿元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素异常组合的划分,分析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研究表明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 在德合龙洼矿区地表按一定的网度采集了1 228件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了20个微量元素含量,根据各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成矿元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素异常组合的划分,分析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研究表明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区内发育有3条构造破碎带,本区的岩浆活动以及矿体的产出均受这3条构造破碎带的控制,构造破碎带是本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的重点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素组合 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构造破碎带 德合龙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地区核地球物理学α卡法、γ能谱法、X射线荧光法现场勘查金矿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晔 侯胜利 +5 位作者 程业勋 葛良全 李甫安 黄德保 李光猛 黄镇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45-51,共7页
本文论述了应用核地球物理学中的α卡法、γ能谱法、X射线荧光法现场综合勘查金矿的理论基础、方法技术及应用实例。首次在同一金矿区综合应用3种方法,实践表明:应用α卡法可圈出与金矿密切相关的构造破碎带;应用γ能谱法可进一步划分... 本文论述了应用核地球物理学中的α卡法、γ能谱法、X射线荧光法现场综合勘查金矿的理论基础、方法技术及应用实例。首次在同一金矿区综合应用3种方法,实践表明:应用α卡法可圈出与金矿密切相关的构造破碎带;应用γ能谱法可进一步划分金矿化带;应用X射线荧光法划分金矿层厚度,指导地质人员有目的的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破碎带 金矿床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枞树板铅锌银矿床的控矿条件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符巩固 许德如 +2 位作者 许以明 陈广浩 张怡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75-276,共2页
湘南枞树板铅锌银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其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南加里东准地台赣湘桂粤古台坳之湘南加里东褶皱带和湘中、湘南印支期褶皱带的交接部位。由于区内多次构造运动叠加、岩浆岩活动十分频繁。
关键词 铅锌银矿 矿床 矿藏 控矿条件 成矿期 花岗斑岩 成矿热液 燕山晚期 成矿物质 构造破碎带 硫同位素组成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抱伦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瑞卿 肖渊甫 +4 位作者 杨开睿 王良果 白海铃 郑琅 郭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75-176,共2页
抱伦金矿是海南省已开采的金矿之一,矿体产于志留系陀烈组千枚岩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等,其产状与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受到豪岗岭背斜转折端N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属于印支期受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其中陀烈组为成矿提... 抱伦金矿是海南省已开采的金矿之一,矿体产于志留系陀烈组千枚岩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等,其产状与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受到豪岗岭背斜转折端N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属于印支期受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其中陀烈组为成矿提供大量物质潜力和动力,起矿源层的作用。而尖峰岭花岗岩不仅为成矿提供矿物质,还起到热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陀烈组 矿体特征 构造破碎带 热液型 矿源层 构造控制 背斜 脉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