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源区性质与构造环境演化及其对金成矿的启示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斌 宋明春 +5 位作者 霍光 周明岭 徐忠华 蒋雷 宋英昕 李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8-320,共33页
胶东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大别-苏鲁造山带拼合位置的东北端,晚中生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是研究区域构造活动体制转换和克拉通破坏过程的理想之地。本文以晚中生代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 胶东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大别-苏鲁造山带拼合位置的东北端,晚中生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是研究区域构造活动体制转换和克拉通破坏过程的理想之地。本文以晚中生代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岩浆源区性质和成岩成矿的构造环境演变历史。研究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的玲珑型花岗岩、郭家岭型花岗岩、伟德山型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分别为163.2~157.9、132.9~130.0和121.3~116.7 Ma,崂山型花岗岩和脉岩的侵位时代分别为125.0和120.7 Ma。由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岩石化学成分由高钾钙碱性系列→橄榄安粗岩系列,由过铝质→偏铝质;微量元素由高Ba、Sr→低Ba、Sr,由高Sr低Y→低Sr高Y;稀土元素由无或弱正铕异常→显著负铕异常;花岗岩类型由S型→Ⅰ型→A型;地幔性状由EM2型向EM1型演化,由富集地幔转向亏损地幔或由岩石圈转向软流圈演变。胶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岩浆演化特征是深层次构造背景转换的反映,即由华北-扬子板块构造体系向欧亚-太平洋板块构造体系和由挤压机制向伸展机制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早白垩世热隆-伸展构造为胶东大规模金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地区 晚中生代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特征 源区性质 构造环境演化 热隆伸展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与环境演化
2
作者 徐先海 方小敏 聂军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4-499,共6页
青海贵德盆地阿密岗剖面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该剖面极性年代约为3.75~1.77 Ma.结合剖面沉积岩相组合和地层接触关系等特征,把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环境演化过程大致分为3.75~2.58 Ma的强烈隆升期、2.58~2.48 Ma的相对稳定... 青海贵德盆地阿密岗剖面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该剖面极性年代约为3.75~1.77 Ma.结合剖面沉积岩相组合和地层接触关系等特征,把贵德盆地3.75~1.77 Ma的构造环境演化过程大致分为3.75~2.58 Ma的强烈隆升期、2.58~2.48 Ma的相对稳定期,2.48~2.12 Ma的小幅度隆升期和2.12~1.77 Ma的又一次相对稳定期4个阶段.平均磁偏角研究显示贵德盆地2.58 Ma以来发生了一次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作用,这与盆地沉积环境指示的高原在此阶段强烈隆升的结论相一致,二者都是3.6 Ma以来青藏运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磁性地层 构造环境演化 贵德盆地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49
3
作者 毛建仁 陈荣 +2 位作者 李寄嵎 叶海敏 赵希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3-1734,共12页
本文研究的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莒舟花岗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36.0Ma,133.9Ma,黑云母Ar-^(39)Ar年龄为132.3Ma,菜刀岐石英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17.4Ma,太华花岗岩体全岩Rb-Sr年龄为114.9Ma,都属早白垩世。莒... 本文研究的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莒舟花岗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36.0Ma,133.9Ma,黑云母Ar-^(39)Ar年龄为132.3Ma,菜刀岐石英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17.4Ma,太华花岗岩体全岩Rb-Sr年龄为114.9Ma,都属早白垩世。莒舟花岗岩富Si、K、Rb-Th,Y含量高,铝弱过饱和,贫Sr、Ba、P、Ti、Eu,过渡元素显著亏损而具壳源型花岗岩特征,菜刀岐石英斑岩是其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产物,并为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莒舟岩体是在岩石圈伸展的底侵作用下所形成的,岩石中有少量幔源组分加入,岩石的ε_(Nd)(t)偏低(-7.21),t_(DM)偏高(1.52Ga)。太华花岗岩体的ε_(Nd)(t)稍高(-3.60~-3.68),t_(DM)稍低(1.21Ga),岩石中有较多幔源组分加入,是壳幔混合源花岗岩。过铝质壳源型花岗岩可以在与岩石圈伸展作用相关的张性构造环境中形成,壳幔相互作用对锡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锡矿床 构造环境演化 闽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