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河流地貌指数的澜沧江断裂南段构造活动性研究 |
孙林龙
董有浦
吴中海
张世涛
李立
刘志明
|
《地质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构造活动性与沉积格局的配置关系研究 |
王华
姜华
林正良
赵淑娥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1 |
45
|
|
3
|
前兆异常动态扫描与区域构造活动背景结合的研究——试建立华北地区构造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综合评估数字化图 |
郑文俊
田山
邵永新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4
|
冲绳海槽南段与中、北段构造活动性对比的热模拟研究 |
孟林
张训华
温珍河
孟祥君
王明健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5
|
深圳市东水西调输水隧洞工程构造活动性分析 |
孙叶
赵娴
徐祥银
刘霆
谭成轩
扬耕
阎全人
叶维国
杨世平
何广海
李淑芬
孙东洵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0 |
1
|
|
6
|
鲁西隆起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活动性分析 |
于磊
张健
高玲举
董淼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7
|
丹江口水库库区及周边地区河网形态、地貌特征及构造活动性意义 |
文力
魏鹏飞
李学敏
孙小舟
王俪璇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20 |
7
|
|
8
|
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召开首都圈现今构造活动性研讨会 |
本刊编辑部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基于青衣江变形河流阶地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构造活动性 |
苏鹏
田勤俭
梁朋
李文巧
王林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
|
10
|
阿齐山-雅满苏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裂变径迹证据:兼论构造活动对核废选址场的意义 |
刘红旭
颜丹平
何建国
陈峰
高洪雷
所世鑫
王勋
张晓
曹清艳
王永文
赵建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1
|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河流分形特征与地貌、构造活动耦合关系 |
文力
魏鹏飞
常华进
孙小舟
李权国
杜红旺
刘琛
李学敏
秦玉莉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12
|
基于构造地貌学的南盘江与红河分水岭特征分析 |
童方彤
董有浦
刘益
毛黎光
李旭英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延怀盆地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
李营
杜建国
王富宽
周晓成
盘晓东
魏汝庆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6
|
|
14
|
东天山阜康断裂的变形方式与全新世滑动速率 |
尤惠川
任利生
陈国星
王伟君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15
|
辽宁地区地壳垂直形变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
孙启凯
池国民
畅柳
苏广利
田晓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6
|
辽宁地区地壳垂直形变演化特征 |
郭良迁
马青
杜雪松
陈聚忠
张俊青
郑智江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7
|
追忆李四光对防震减灾的贡献,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 |
高庆华
杜建军
周显强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8
|
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 |
彭威
郭占谦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1 |
4
|
|
19
|
特约主编致读者 |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