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构造沉降特征对BSR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胜利 沙志彬 +4 位作者 于兴河 丛晓荣 姜龙燕 王建忠 方竞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琼东南盆地陆坡深水区晚中新世以来的地层中有比较明显的BSR(似海底反射)分布。由于BSR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与否的重要地球物理参考标志,而构造变动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南海发生的构造运动以及全球和莺—琼盆地海... 琼东南盆地陆坡深水区晚中新世以来的地层中有比较明显的BSR(似海底反射)分布。由于BSR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与否的重要地球物理参考标志,而构造变动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南海发生的构造运动以及全球和莺—琼盆地海平面相对变化,以11.6 Ma,5.3 Ma和1.8 Ma 3个时间点为界,将琼东南深水区晚中新世以来的地层划分为3个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层序Ⅲ、层序Ⅱ、层序Ⅰ。通过对工区二维地震资料301个虚拟点进行盆地模拟,结果表明,3个层序存在构造沉降加速的过程。其中层序Ⅲ构造沉降速率变化相对最为缓慢,层序Ⅱ构造沉降速率整体增大,同时其变化加剧;层序Ⅰ构造沉降速率变化剧烈,最高沉降速率增至170 m/Ma。但是5.3 Ma以来的构造沉降加速在时空上存在东西的差异。空间上构造沉降速率呈周边向中心地带递增的规律。研究区BSR主要分布在各凹陷与凸起次级构造单元相接、构造沉降速率在70~110 m/Ma且变化迅速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 BSR分布 构造沉降速率 中新世-全新世 定量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沉降对近代洞庭湖区演变的贡献——答李春初先生对《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的质疑 被引量:35
2
作者 梁杏 张人权 +1 位作者 皮建高 张国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0-696,共7页
为回应对《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系列研究成果提出的质疑 ,在理论分析、宏观时空分析以及大量举证的基础上 ,论证了构造沉降对近代洞庭湖演变起着主导作用。作者利用地形图比对求算的洞庭湖堤围区视构造沉降速率 ,不仅与重复水准测... 为回应对《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系列研究成果提出的质疑 ,在理论分析、宏观时空分析以及大量举证的基础上 ,论证了构造沉降对近代洞庭湖演变起着主导作用。作者利用地形图比对求算的洞庭湖堤围区视构造沉降速率 ,不仅与重复水准测量成果一致 ,还得到有关中国大陆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加剧的研究成果的定性支持。作者在研究中应用的“假设 -演绎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学方法。因此 ,《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构造沉降 构造沉降速率 假设-演绎法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构造演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京昌 焦存礼 +1 位作者 王向伟 张智礼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87,共13页
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纪早、中、晚3个时期的古水深、沉积速率、构造沉降速率和拉伸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在早寒武世为深度裂陷阶段,中寒武世为裂陷迁移阶段,晚寒武世为台内裂陷阶段,早寒武世与中-晚寒武世的构造差异性十分明显。早... 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纪早、中、晚3个时期的古水深、沉积速率、构造沉降速率和拉伸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在早寒武世为深度裂陷阶段,中寒武世为裂陷迁移阶段,晚寒武世为台内裂陷阶段,早寒武世与中-晚寒武世的构造差异性十分明显。早寒武世伸展引起的裂陷作用发生在塔东地区,伸展促使该区构造沉降速率远远大于台地相区,形成半深海盆地相环境。中-晚寒武世伸展向台地内部迁移,使台地内部的构造沉降速率远大于盆地相区,而台地内部较高构造沉降速率被更高的沉积速率所补偿,使得这里始终未能出现地貌上的凹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沉积速率 构造沉降速率 拉伸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