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南部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成藏模式
被引量:
1
1
作者
骆帅兵
张莉
+3 位作者
王笑雪
余秋华
雷振宇
帅庆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南安盆地是南海南部重要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深入分析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开展盆地二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出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5个主要的二级层序界面和4套地震层序。在层序地层...
南安盆地是南海南部重要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深入分析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开展盆地二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出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5个主要的二级层序界面和4套地震层序。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南安盆地楔形、S型(丘状)等5类地震相类型;砂包泥岩、砂泥岩互层等7类地震岩相类型以及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8类主要沉积相。综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主要分为4个阶段:初始裂陷阶段、主裂陷阶段、断拗转换阶段和拗陷热沉降阶段。其中,中中新世以前为盆地裂陷阶段,发育陆源碎屑沉积,早期为湖相沉积,晚期为滨浅海相沉积;中中新世以后为拗陷阶段,发育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岩沉积。通过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南安盆地烃源岩发育且品质较好,有利储集相带纵向厚度大且横向范围广,区域盖层覆盖整个盆地,并形成了早期的自生自储和晚期的下生上储两类油气成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震相
构造
-
沉积
演化
特征
成藏模式
南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学娟
张雷
+2 位作者
杨倩
卢双舫
杨志如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2-1175,共14页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本文利用古龙地区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通过古龙地区登娄库组的构造演化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特征综合研究,对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构造演化对沉积充填特征的...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本文利用古龙地区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通过古龙地区登娄库组的构造演化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特征综合研究,对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构造演化对沉积充填特征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时期为断坳转换期,可进一步划分为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早期和晚期、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和晚期4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对应4个三级层序(Sq1-Sq4);古龙地区登娄库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湖泊沉积等沉积体系;登娄库组构造演化控制着沉积充填演化,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即沉积充填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早期(Sq1)和晚期(Sq2)下部地层受断陷作用控制,沉积充填特征符合陆相断陷湖盆沉积演化模式;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晚期(Sq2)上部、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Sq3)和晚期(Sq4)地层具有坳陷层序地层特征,其中萎缩阶段晚期(Sq2)上部和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Sq3)属于坳陷盆地"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晚期(Sq4)发育干旱背景下的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古龙地区
登娄库组
构造
演化
沉积
特征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非坦桑尼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
5
3
作者
汪立
屈红军
+1 位作者
张功成
赵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2期46-52,共7页
近几年,东非海岸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以收集到的盆地最新地质基础资料和油气田资料为依据,归纳总结该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含油气系统特征,预测其...
近几年,东非海岸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以收集到的盆地最新地质基础资料和油气田资料为依据,归纳总结该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含油气系统特征,预测其勘探前景。研究认为,盆地发育3套烃源岩,主力烃源岩为中上侏罗统页岩、下白垩统三角洲相页岩和上白垩统海相页岩。主要储层是下白垩统河流三角洲砂岩以及上白垩统、古新统和渐新统的深水水道砂岩。潜在储层包括卡鲁群河流三角洲砂岩、中侏罗统砂岩和灰岩。盆地内具有优良盖层质量的黏土岩层序出现在整个侏罗系—新近系地层,形成了区域和层间盖层。陆上及浅水区以构造成藏组合为主;深水区以重力流砂体在陆坡形成的构造—地层成藏组合为主。勘探的目标应着重于白垩纪以来重力流砂砾沉积物及河道充填沉积物形成的斜坡扇和海底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尼亚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油气地质
特征
勘探前景
深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南部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成藏模式
被引量:
1
1
作者
骆帅兵
张莉
王笑雪
余秋华
雷振宇
帅庆伟
机构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213)。
文摘
南安盆地是南海南部重要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深入分析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开展盆地二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出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5个主要的二级层序界面和4套地震层序。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南安盆地楔形、S型(丘状)等5类地震相类型;砂包泥岩、砂泥岩互层等7类地震岩相类型以及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8类主要沉积相。综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主要分为4个阶段:初始裂陷阶段、主裂陷阶段、断拗转换阶段和拗陷热沉降阶段。其中,中中新世以前为盆地裂陷阶段,发育陆源碎屑沉积,早期为湖相沉积,晚期为滨浅海相沉积;中中新世以后为拗陷阶段,发育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岩沉积。通过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南安盆地烃源岩发育且品质较好,有利储集相带纵向厚度大且横向范围广,区域盖层覆盖整个盆地,并形成了早期的自生自储和晚期的下生上储两类油气成藏系统。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震相
构造
-
沉积
演化
特征
成藏模式
南安盆地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ismic facies
tectono-sedimentary evolution
reservoir pattern
Nan’an Basin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学娟
张雷
杨倩
卢双舫
杨志如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2-1175,共1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7-001)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2521053
12521061)资助
文摘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本文利用古龙地区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通过古龙地区登娄库组的构造演化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特征综合研究,对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构造演化对沉积充填特征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时期为断坳转换期,可进一步划分为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早期和晚期、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和晚期4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对应4个三级层序(Sq1-Sq4);古龙地区登娄库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湖泊沉积等沉积体系;登娄库组构造演化控制着沉积充填演化,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即沉积充填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早期(Sq1)和晚期(Sq2)下部地层受断陷作用控制,沉积充填特征符合陆相断陷湖盆沉积演化模式;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晚期(Sq2)上部、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Sq3)和晚期(Sq4)地层具有坳陷层序地层特征,其中萎缩阶段晚期(Sq2)上部和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Sq3)属于坳陷盆地"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晚期(Sq4)发育干旱背景下的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模式。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古龙地区
登娄库组
构造
演化
沉积
特征
耦合关系
Keywords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Gulong area, Denglouku Formation, Tectonicevolutio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Coupling relationship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非坦桑尼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
5
3
作者
汪立
屈红军
张功成
赵冲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2期46-52,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深水区大油气田成藏条件与世界深水区成藏主控因素类比分析"(2016ZX05026007)
文摘
近几年,东非海岸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以收集到的盆地最新地质基础资料和油气田资料为依据,归纳总结该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含油气系统特征,预测其勘探前景。研究认为,盆地发育3套烃源岩,主力烃源岩为中上侏罗统页岩、下白垩统三角洲相页岩和上白垩统海相页岩。主要储层是下白垩统河流三角洲砂岩以及上白垩统、古新统和渐新统的深水水道砂岩。潜在储层包括卡鲁群河流三角洲砂岩、中侏罗统砂岩和灰岩。盆地内具有优良盖层质量的黏土岩层序出现在整个侏罗系—新近系地层,形成了区域和层间盖层。陆上及浅水区以构造成藏组合为主;深水区以重力流砂体在陆坡形成的构造—地层成藏组合为主。勘探的目标应着重于白垩纪以来重力流砂砾沉积物及河道充填沉积物形成的斜坡扇和海底扇。
关键词
坦桑尼亚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油气地质
特征
勘探前景
深水区
Keywords
Tanzania Basin
tectono-sedimentar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xploration prospect
deep water area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南部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成藏模式
骆帅兵
张莉
王笑雪
余秋华
雷振宇
帅庆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研究
张学娟
张雷
杨倩
卢双舫
杨志如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非坦桑尼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汪立
屈红军
张功成
赵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