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伤害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天太
刘小静
+3 位作者
唐继平
张斌
杜小勇
梁红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8,共3页
依南构造气藏属于低压低渗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潜在伤害因素对气井产能影响很大。通过实际岩心分析测试和敏感性评价实验,对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和伤害因素做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南构造气藏属于碎屑岩、中孔—小孔—微孔...
依南构造气藏属于低压低渗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潜在伤害因素对气井产能影响很大。通过实际岩心分析测试和敏感性评价实验,对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和伤害因素做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南构造气藏属于碎屑岩、中孔—小孔—微孔、中—低渗、中—细短喉道储层,储层岩石含有泥质、铁泥质杂基、蒙脱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碳酸盐和其它填隙物。该气藏属于强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的气藏。固相颗粒和液相沿Ⅰ、Ⅱ类储层的粗大喉道和微裂缝形成的深层侵入、水锁、水敏是伤害的主要因素。Ⅲ、Ⅳ类储层存在强的应力敏感,使水锁、水敏伤害更加严重。储层保护的关键技术是在钻井、压裂、开采过程中防止固相颗粒和液相的侵入,并合理控制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和酸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气藏
储层特征
伤害因素
敏感性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筠连沐爱区块富氦煤层气成藏模式及其特殊意义
2
作者
杨兆彪
顾俊雨
+5 位作者
傅雪海
田文广
毕彩芹
韩永胜
梁宇辉
张宝鑫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4,共14页
四川筠连沐爱核心区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成功商业化开发多年的煤层气田,在南方煤层气开发中具有引领意义,然而其富集成因尚待进一步揭示。基于研究区大量的煤层气评价测试井、煤层气试井和煤层气开发井数据为基础,结合测试化验分析,参考并...
四川筠连沐爱核心区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成功商业化开发多年的煤层气田,在南方煤层气开发中具有引领意义,然而其富集成因尚待进一步揭示。基于研究区大量的煤层气评价测试井、煤层气试井和煤层气开发井数据为基础,结合测试化验分析,参考并借鉴油气研究成果,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其独特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筠连沐爱核心区主力煤层平均含气量为15.58 m^(3)/t,具有“中高灰分煤,高含气量和高饱和度”的特征,且发现原始气藏氦气异常,平均体积分数为0.074%,煤层气富集区主要位于铁厂沟向斜轴部沐爱断层东侧及区块西部和南部边缘,氦气异常区与煤层气富集区具有协同性。本区地下水矿化度高为其鲜明特色,TDS平均在10638.3 mg/L,远高于国内外浅层煤层气产区的TDS值,且具有“高氯离子,高硫酸根离子”特征,这与其处于四川盆地边缘,构造活动较弱,地层水为泥岩压实排出水(古海洋水)混合大气降水密切相关。矿化度高的区域煤层含气量高,氦气异常,且具有超压现象,氦气异常推测主要来自深层离心流中水溶氦气的脱气作用。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即构造−混合水动力封堵型富氦煤层气藏,构造主要体现2方面,一是封闭性好的逆断层为富氦煤层气富集提供了有益边界,二是构造形迹控藏,包括宽缓向斜轴部低部位控藏和构造高点高部位控藏。混合水动力则体现在独特的沉积盆地泥岩压实离心流和大气降水向心流的综合控制,促成了富氦煤层气藏的形成,由此导致,在原始气藏中地下水−煤层气−氦气具有协同性,在后期长时间的排采过程中,这种动态协同性仍然一致。因此,煤层气藏中富氦可能是煤层气富集的重要指示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筠连沐爱核心区
煤层
气
富氦煤层
气
藏
古海洋水
构造
−混合水动力封堵型
气
藏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及气藏分布
被引量:
12
3
作者
门广田
雷茂盛
+3 位作者
朱映康
刘家军
谢豪
李笑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5,共4页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钻井揭示结果,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多期次火山岩分布规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气藏富集的控制因素,预测了气藏分布.研究...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钻井揭示结果,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多期次火山岩分布规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气藏富集的控制因素,预测了气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火山岩可划分为两段六期,火山口区沿断裂带展布,酸性火山岩与中基性火山岩在火山口区展布规模差异大;火山岩储层受岩性、岩相控制,酸性火山岩优于中基性火山岩,平面上火山口区最优,远火山口区最差;纵向上受期次控制,各期次上部发育优质储层;酸性火山岩火山口区、近火山口区气藏主要受构造控制,为岩性—构造气藏,远火山口区发育致密岩性气藏,中基性火山岩气藏整体为致密岩性气藏.研究成果为深层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火山喷发期次
主控因素
岩性—
构造气藏
致密岩性
气
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河油田雅开气田特殊类型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4
作者
郭素华
袁云福
郑小杰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雅开气田为低孔、低渗,受构造-岩性控制的复合型砂岩气藏,具有气-水倒置、地层压力异常等特殊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该类气藏的气-水关系因受到构造、砂体尖灭以及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形成了流体系统较为复杂的特殊类型气藏。分析...
雅开气田为低孔、低渗,受构造-岩性控制的复合型砂岩气藏,具有气-水倒置、地层压力异常等特殊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该类气藏的气-水关系因受到构造、砂体尖灭以及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形成了流体系统较为复杂的特殊类型气藏。分析认为该气藏存在2种异常的气-水关系,通过研究这2种气-水关系的形成原因及分布区域,认为在该气藏西北部区域存在有利的地层-岩性圈闭。在雅开气田西北部区域所部署的2口井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同时确定了该气田下一步滚动扩边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水关系
低孔、低渗
岩性-
构造气藏
滚动扩边
雅开
气
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股壕地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再认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
9
5
作者
常兴浩
宋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3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地区地质条件特殊,气藏类型及分布情况一直未明确,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分析该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测井、钻井、地震、试气等资料,分层系、分区域对典型气藏进行了解剖,...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地区地质条件特殊,气藏类型及分布情况一直未明确,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分析该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测井、钻井、地震、试气等资料,分层系、分区域对典型气藏进行了解剖,重新认识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结果认为:①该区构造区划可细分为斜坡带与隆起带,构造面貌差异性影响着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2+3段的气藏类型;②平面上,锦33井处是盒2+3段气藏类型的分界线,该井以东隆起带主要发育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该井以西斜坡带发育的岩性气藏含气面积广、储量规模大,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和方向;③纵向上,受构造复杂及天然气侧向运聚成藏的影响,不同层位的气藏类型差异性明显,由下往上构造因素的控制作用减弱,下部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下石盒子组1段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上部盒2+3段则以岩性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什股壕地区
晚古生代
气
藏
类型
构造
区划
气
藏
解剖
勘探方向
岩性-
构造
复合
气
藏
岩
性
气
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榆林气田山_2气藏产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7
6
作者
崔迎春
李天太
+2 位作者
李天才
洪鸿
郝玉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8,91,共4页
榆林气田山2气藏部分井产水量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气井产量。从气藏构造、沉积环境、储层物性和单井产水动态数据等方面研究了气藏产水机理与特征,并分析了气藏产水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藏构造对气水分布影响显著,西南构...
榆林气田山2气藏部分井产水量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气井产量。从气藏构造、沉积环境、储层物性和单井产水动态数据等方面研究了气藏产水机理与特征,并分析了气藏产水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藏构造对气水分布影响显著,西南构造下倾方向成为富水区;沉积特征使山2气藏的非均质性严重,对气水分布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位于分流河道砂体的气井产水少,位于分流河道砂体边缘的气井产水较多;储层物性的差异越大,造成气水的分异作用越突出,致密储层部位气井含水饱和度相对较高,产出液气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特征
气
藏
构造
沉积特征
储层物性
富水区
榆林
气
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加拉湾浅层气成藏条件及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
12
7
作者
左国平
范国章
+1 位作者
吕福亮
邵大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为了有效识别和预测孟加拉湾浅层气的分布规律,在弄清浅层气的成因、特点、油气成藏条件(浅层气类型、生储盖等)的基础上,通过对某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浅层气地震响应特征,明确浅层气的地震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孟加拉湾浅层气为深水...
为了有效识别和预测孟加拉湾浅层气的分布规律,在弄清浅层气的成因、特点、油气成藏条件(浅层气类型、生储盖等)的基础上,通过对某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浅层气地震响应特征,明确浅层气的地震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孟加拉湾浅层气为深水沉积中自生自储的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具有亮点、相位反转和低频等3种典型地震反射特征。在三维工区应用地震亮点技术、远近道振幅比较法、相位属性、频率属性、叠前AVO等技术方法进行了浅层气识别,预测成果与钻井结果吻合较好,为快速高效识别浅层气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气
构造
-岩性复合型
气
藏
深水沉积
地震响应特征
孟加拉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石炭系尖灭带天然气聚集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伟
张志杰
+1 位作者
汪洋
张朝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7,共9页
四川盆地东部大面积发育石炭系尖灭带,这些尖灭带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形成了复杂的天然气聚集规律。通过近期的研究与勘探实践,认为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尖灭带受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因素的控制,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构造—...
四川盆地东部大面积发育石炭系尖灭带,这些尖灭带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形成了复杂的天然气聚集规律。通过近期的研究与勘探实践,认为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尖灭带受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因素的控制,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构造—岩性—地层复合气藏、岩性气藏。这些气藏受构造特征的影响,在褶皱强烈的地区形成以岩性—构造复合为主的天然气聚集模式,在宽缓斜坡区形成以岩性—地层为主的复合天然气聚集模式;认为地层尖灭带岩性气藏,由于其储层薄,不仅气藏规模小、个数多、常发育异常高压与异常超高压,展示出局部岩性封闭性极强的特征,其储层致密带的发育为构造围斜区大面积岩性圈闭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认为川东还存在广安—重庆石炭系西南部尖灭带、明月峡—涪陵北石炭系南部尖灭带、梁平古隆起东侧石炭系尖灭带及开县—马槽坝石炭系东北部尖灭带等4个有利勘探领域,这些区带不仅是川东石炭系以岩性—地层为主的复合圈闭的有利发育区,而且也是未来石炭系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石炭系
黄龙组
地层尖灭带
天然
气
聚集
气
藏
类型
岩性
气
藏
岩性—
构造
复合
气
藏
构造
—岩性—地层复合
气
藏
天然
气
聚集模式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与成藏匹配关系
被引量:
11
9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5 位作者
杜本强
夏吉文
古娜
林小兵
邓飞涌
梁宇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对储层成岩作用的描述及致密化原因分析认为:沉积时水动力强弱决定了砂体储集性能的好坏,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成岩期石英次生加大是砂岩...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对储层成岩作用的描述及致密化原因分析认为:沉积时水动力强弱决定了砂体储集性能的好坏,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成岩期石英次生加大是砂岩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砂岩中石英次生加大边包裹体温度分布在82.5~125.1℃,推算致密化深度介于1725~2864 m,发生在燕山构造活动期间。根据研究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成藏运聚期次分析,认为:初次成藏期,砂岩储层未致密,天然气可以横向长距离运移;成藏高峰期前,砂岩储层已经致密,天然气不能横向长距离运移,以河道不整合面和高压开启的微裂缝作为运移通道;喜山期定型为现今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气藏受岩性、构造共同控制,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构造
-岩性复合
气
藏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观音场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流体压力分布与成因
被引量:
13
10
作者
王胜利
许化政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6-540,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流体压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盆地内的天然气藏类型。深盆气表现为区域的负压异常,且随气层埋藏深度变大和煤层Ro的增大,负压程度越来越大;与构造有关的气藏,则普遍表现为静水压力或正异常压力特征。深盆气的负压特...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流体压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盆地内的天然气藏类型。深盆气表现为区域的负压异常,且随气层埋藏深度变大和煤层Ro的增大,负压程度越来越大;与构造有关的气藏,则普遍表现为静水压力或正异常压力特征。深盆气的负压特征与区域性的构造抬升剥蚀有关,负压程度的不同则受煤层成熟演化程度的控制。盆地腹部高演化程度区的煤层高生气强度和地层水的高汽化程度,使盆地腹部天然气"湿度"小,比重小,压力系数低;向盆地边缘方向随热演化程度变低,天然气"湿度"变大,比重变大,压力系数升高。深盆气区压力系数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天然气近距离运移和就地成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气
“湿度”
构造气藏
流体压力
上古生界
深盆
气
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奉节地区上古生界古隆起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荣军
彭平
+2 位作者
张静
叶茂
文华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边缘带上古生界构造复杂,对地层格架及地质规律认识不清,尤其对石炭系残余地层分布及沉积相展布认识欠缺,影响了该区的勘探开发。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结合新钻井、新三维地震数据及野外露头资料,首次提出了在奉节—云阳...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边缘带上古生界构造复杂,对地层格架及地质规律认识不清,尤其对石炭系残余地层分布及沉积相展布认识欠缺,影响了该区的勘探开发。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结合新钻井、新三维地震数据及野外露头资料,首次提出了在奉节—云阳一带发育晚古生代持续古隆起(奉节古隆起)的认识;通过地震模型正演,确定了研究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震反射特征,对奉节古隆起进行了刻画;通过研究古地貌控制下的石炭系地层识别及分布特征、构造演化,分析了石炭系油气成藏的条件,对石炭系有利天然气勘探区带进行预测评价。研究认为:奉节古隆起位于开江古隆起东侧约95 km处,与开江古隆起近于平行,整体近南北向,略偏东,其南北轴向长度约79 km,东西向宽度不等,三维区内平均宽度14 km;在开江古隆起和奉节古隆起的联合约束下,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泥盆纪低位期、石炭纪低位期、石炭纪海进—高位期、石炭纪海退期和二叠纪海进期;由于奉节古隆起带长期持续演化,可以形成石炭系地层剥蚀带,随着地层埋深加大,在古隆起周缘的石炭系与志留系泥岩侧向对接,在油气充注前形成地层圈闭,后期经过多期构造影响,仍可能在现今的向斜-斜坡区保存为含气圈闭,可以作为石炭系天然气勘探的远景区。该认识为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天然气扩展勘探新领域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黄龙组
地层-
构造
复合
气
藏
晚古生代
奉节古隆起
四川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伤害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天太
刘小静
唐继平
张斌
杜小勇
梁红军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8,共3页
文摘
依南构造气藏属于低压低渗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潜在伤害因素对气井产能影响很大。通过实际岩心分析测试和敏感性评价实验,对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和伤害因素做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南构造气藏属于碎屑岩、中孔—小孔—微孔、中—低渗、中—细短喉道储层,储层岩石含有泥质、铁泥质杂基、蒙脱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碳酸盐和其它填隙物。该气藏属于强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的气藏。固相颗粒和液相沿Ⅰ、Ⅱ类储层的粗大喉道和微裂缝形成的深层侵入、水锁、水敏是伤害的主要因素。Ⅲ、Ⅳ类储层存在强的应力敏感,使水锁、水敏伤害更加严重。储层保护的关键技术是在钻井、压裂、开采过程中防止固相颗粒和液相的侵入,并合理控制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和酸碱度。
关键词
构造气藏
储层特征
伤害因素
敏感性
实验研究
Keywords
structure conglomerate gas reservoir, reservoir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damage factors, sensitivity,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筠连沐爱区块富氦煤层气成藏模式及其特殊意义
2
作者
杨兆彪
顾俊雨
傅雪海
田文广
毕彩芹
韩永胜
梁宇辉
张宝鑫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2195,4237218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4M763549)。
文摘
四川筠连沐爱核心区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成功商业化开发多年的煤层气田,在南方煤层气开发中具有引领意义,然而其富集成因尚待进一步揭示。基于研究区大量的煤层气评价测试井、煤层气试井和煤层气开发井数据为基础,结合测试化验分析,参考并借鉴油气研究成果,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其独特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筠连沐爱核心区主力煤层平均含气量为15.58 m^(3)/t,具有“中高灰分煤,高含气量和高饱和度”的特征,且发现原始气藏氦气异常,平均体积分数为0.074%,煤层气富集区主要位于铁厂沟向斜轴部沐爱断层东侧及区块西部和南部边缘,氦气异常区与煤层气富集区具有协同性。本区地下水矿化度高为其鲜明特色,TDS平均在10638.3 mg/L,远高于国内外浅层煤层气产区的TDS值,且具有“高氯离子,高硫酸根离子”特征,这与其处于四川盆地边缘,构造活动较弱,地层水为泥岩压实排出水(古海洋水)混合大气降水密切相关。矿化度高的区域煤层含气量高,氦气异常,且具有超压现象,氦气异常推测主要来自深层离心流中水溶氦气的脱气作用。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即构造−混合水动力封堵型富氦煤层气藏,构造主要体现2方面,一是封闭性好的逆断层为富氦煤层气富集提供了有益边界,二是构造形迹控藏,包括宽缓向斜轴部低部位控藏和构造高点高部位控藏。混合水动力则体现在独特的沉积盆地泥岩压实离心流和大气降水向心流的综合控制,促成了富氦煤层气藏的形成,由此导致,在原始气藏中地下水−煤层气−氦气具有协同性,在后期长时间的排采过程中,这种动态协同性仍然一致。因此,煤层气藏中富氦可能是煤层气富集的重要指示性指标。
关键词
筠连沐爱核心区
煤层
气
富氦煤层
气
藏
古海洋水
构造
−混合水动力封堵型
气
藏
协同性
Keywords
Junlian Mu’ai core area
CBM
helium-rich CBM reservoirs
ancient ocean water
the structure-mixed hydrodynamic sealing gas accumulation model
synergism
分类号
P618.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及气藏分布
被引量:
12
3
作者
门广田
雷茂盛
朱映康
刘家军
谢豪
李笑梅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事业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2009CB219308)
文摘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钻井揭示结果,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多期次火山岩分布规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气藏富集的控制因素,预测了气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火山岩可划分为两段六期,火山口区沿断裂带展布,酸性火山岩与中基性火山岩在火山口区展布规模差异大;火山岩储层受岩性、岩相控制,酸性火山岩优于中基性火山岩,平面上火山口区最优,远火山口区最差;纵向上受期次控制,各期次上部发育优质储层;酸性火山岩火山口区、近火山口区气藏主要受构造控制,为岩性—构造气藏,远火山口区发育致密岩性气藏,中基性火山岩气藏整体为致密岩性气藏.研究成果为深层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火山喷发期次
主控因素
岩性—
构造气藏
致密岩性
气
藏
Keywords
Xujiaweizi Fault Depression
volcanic eruption period-tim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lithologic-structural gas reservoir
tight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河油田雅开气田特殊类型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4
作者
郭素华
袁云福
郑小杰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文摘
雅开气田为低孔、低渗,受构造-岩性控制的复合型砂岩气藏,具有气-水倒置、地层压力异常等特殊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该类气藏的气-水关系因受到构造、砂体尖灭以及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形成了流体系统较为复杂的特殊类型气藏。分析认为该气藏存在2种异常的气-水关系,通过研究这2种气-水关系的形成原因及分布区域,认为在该气藏西北部区域存在有利的地层-岩性圈闭。在雅开气田西北部区域所部署的2口井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同时确定了该气田下一步滚动扩边的方向。
关键词
气
-水关系
低孔、低渗
岩性-
构造气藏
滚动扩边
雅开
气
田
Keywords
gas/water relation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lithologic-structural gas reservoir
rolling extension
Yakai Gasfield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股壕地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再认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
9
5
作者
常兴浩
宋凯
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31,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富集规律与勘探关键技术"下属专题(编号:2011ZX05002-001-002)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地区地质条件特殊,气藏类型及分布情况一直未明确,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分析该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测井、钻井、地震、试气等资料,分层系、分区域对典型气藏进行了解剖,重新认识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结果认为:①该区构造区划可细分为斜坡带与隆起带,构造面貌差异性影响着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2+3段的气藏类型;②平面上,锦33井处是盒2+3段气藏类型的分界线,该井以东隆起带主要发育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该井以西斜坡带发育的岩性气藏含气面积广、储量规模大,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和方向;③纵向上,受构造复杂及天然气侧向运聚成藏的影响,不同层位的气藏类型差异性明显,由下往上构造因素的控制作用减弱,下部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下石盒子组1段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上部盒2+3段则以岩性气藏为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什股壕地区
晚古生代
气
藏
类型
构造
区划
气
藏
解剖
勘探方向
岩性-
构造
复合
气
藏
岩
性
气
藏
Keywords
Ordos Basin, north, Shiguhao area, Late Paleozoic, gas reservoir type, structural division, gas reservoir analysis, ex-ploration direction, lithologic-structural gas reservoirs,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榆林气田山_2气藏产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7
6
作者
崔迎春
李天太
李天才
洪鸿
郝玉鸿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股份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8,91,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陕甘宁盆地特低渗油田高效开发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2005BA901A13)
文摘
榆林气田山2气藏部分井产水量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气井产量。从气藏构造、沉积环境、储层物性和单井产水动态数据等方面研究了气藏产水机理与特征,并分析了气藏产水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藏构造对气水分布影响显著,西南构造下倾方向成为富水区;沉积特征使山2气藏的非均质性严重,对气水分布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位于分流河道砂体的气井产水少,位于分流河道砂体边缘的气井产水较多;储层物性的差异越大,造成气水的分异作用越突出,致密储层部位气井含水饱和度相对较高,产出液气比较高。
关键词
产水特征
气
藏
构造
沉积特征
储层物性
富水区
榆林
气
田
Keywords
water production character
structure of gas reservoir
depositional character
physical property of reservoir
water-rich area
Yulin Gasfield
分类号
TF37 [冶金工程—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加拉湾浅层气成藏条件及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
12
7
作者
左国平
范国章
吕福亮
邵大力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生产技术支持项目"海外海域油气地质条件与关键评价技术研究"(编号:2016D-4303)资助
文摘
为了有效识别和预测孟加拉湾浅层气的分布规律,在弄清浅层气的成因、特点、油气成藏条件(浅层气类型、生储盖等)的基础上,通过对某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浅层气地震响应特征,明确浅层气的地震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孟加拉湾浅层气为深水沉积中自生自储的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具有亮点、相位反转和低频等3种典型地震反射特征。在三维工区应用地震亮点技术、远近道振幅比较法、相位属性、频率属性、叠前AVO等技术方法进行了浅层气识别,预测成果与钻井结果吻合较好,为快速高效识别浅层气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浅层
气
构造
-岩性复合型
气
藏
深水沉积
地震响应特征
孟加拉湾
Keywords
shallow gas
structural-lithologic reservoirs
deep-water sediments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the Bay of Bengal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石炭系尖灭带天然气聚集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伟
张志杰
汪洋
张朝军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7,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前期项目"四川盆地石炭系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有利区带优选"(2008D-0704-04)
文摘
四川盆地东部大面积发育石炭系尖灭带,这些尖灭带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形成了复杂的天然气聚集规律。通过近期的研究与勘探实践,认为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尖灭带受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因素的控制,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构造—岩性—地层复合气藏、岩性气藏。这些气藏受构造特征的影响,在褶皱强烈的地区形成以岩性—构造复合为主的天然气聚集模式,在宽缓斜坡区形成以岩性—地层为主的复合天然气聚集模式;认为地层尖灭带岩性气藏,由于其储层薄,不仅气藏规模小、个数多、常发育异常高压与异常超高压,展示出局部岩性封闭性极强的特征,其储层致密带的发育为构造围斜区大面积岩性圈闭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认为川东还存在广安—重庆石炭系西南部尖灭带、明月峡—涪陵北石炭系南部尖灭带、梁平古隆起东侧石炭系尖灭带及开县—马槽坝石炭系东北部尖灭带等4个有利勘探领域,这些区带不仅是川东石炭系以岩性—地层为主的复合圈闭的有利发育区,而且也是未来石炭系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类型。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石炭系
黄龙组
地层尖灭带
天然
气
聚集
气
藏
类型
岩性
气
藏
岩性—
构造
复合
气
藏
构造
—岩性—地层复合
气
藏
天然
气
聚集模式
勘探潜力
Keywords
Sichuan Basin,Carboniferous System,Huanglong Formation,stratigraphic pinchout belt,natural gas accumulation,gas reservoir type,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与成藏匹配关系
被引量:
11
9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杜本强
夏吉文
古娜
林小兵
邓飞涌
梁宇晨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勘探开发研究所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2032)
文摘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对储层成岩作用的描述及致密化原因分析认为:沉积时水动力强弱决定了砂体储集性能的好坏,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成岩期石英次生加大是砂岩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砂岩中石英次生加大边包裹体温度分布在82.5~125.1℃,推算致密化深度介于1725~2864 m,发生在燕山构造活动期间。根据研究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成藏运聚期次分析,认为:初次成藏期,砂岩储层未致密,天然气可以横向长距离运移;成藏高峰期前,砂岩储层已经致密,天然气不能横向长距离运移,以河道不整合面和高压开启的微裂缝作为运移通道;喜山期定型为现今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气藏受岩性、构造共同控制,非均质性强。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构造
-岩性复合
气
藏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观音场地区
四川盆地
Keywords
diagenisis
composite structural-lithologic reservoir
tight sandstone
Xujiahe Formation
Guanyinchang area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流体压力分布与成因
被引量:
13
10
作者
王胜利
许化政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6-54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西部重点碎屑岩领域油气富集规律与分布预测"(2008ZX05002-006)资助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流体压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盆地内的天然气藏类型。深盆气表现为区域的负压异常,且随气层埋藏深度变大和煤层Ro的增大,负压程度越来越大;与构造有关的气藏,则普遍表现为静水压力或正异常压力特征。深盆气的负压特征与区域性的构造抬升剥蚀有关,负压程度的不同则受煤层成熟演化程度的控制。盆地腹部高演化程度区的煤层高生气强度和地层水的高汽化程度,使盆地腹部天然气"湿度"小,比重小,压力系数低;向盆地边缘方向随热演化程度变低,天然气"湿度"变大,比重变大,压力系数升高。深盆气区压力系数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天然气近距离运移和就地成藏的特征。
关键词
天然
气
“湿度”
构造气藏
流体压力
上古生界
深盆
气
藏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nature gas moisture
structural gas reservoir
fluid pressure
Upper Paleozoic
deep basin gas accumulat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奉节地区上古生界古隆起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荣军
彭平
张静
叶茂
文华国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盆地勘探重大项目“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地质条件深化研究与区带目标优选”(编号:XNS14NH2019-009)资助。
文摘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边缘带上古生界构造复杂,对地层格架及地质规律认识不清,尤其对石炭系残余地层分布及沉积相展布认识欠缺,影响了该区的勘探开发。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结合新钻井、新三维地震数据及野外露头资料,首次提出了在奉节—云阳一带发育晚古生代持续古隆起(奉节古隆起)的认识;通过地震模型正演,确定了研究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震反射特征,对奉节古隆起进行了刻画;通过研究古地貌控制下的石炭系地层识别及分布特征、构造演化,分析了石炭系油气成藏的条件,对石炭系有利天然气勘探区带进行预测评价。研究认为:奉节古隆起位于开江古隆起东侧约95 km处,与开江古隆起近于平行,整体近南北向,略偏东,其南北轴向长度约79 km,东西向宽度不等,三维区内平均宽度14 km;在开江古隆起和奉节古隆起的联合约束下,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泥盆纪低位期、石炭纪低位期、石炭纪海进—高位期、石炭纪海退期和二叠纪海进期;由于奉节古隆起带长期持续演化,可以形成石炭系地层剥蚀带,随着地层埋深加大,在古隆起周缘的石炭系与志留系泥岩侧向对接,在油气充注前形成地层圈闭,后期经过多期构造影响,仍可能在现今的向斜-斜坡区保存为含气圈闭,可以作为石炭系天然气勘探的远景区。该认识为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天然气扩展勘探新领域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石炭系
黄龙组
地层-
构造
复合
气
藏
晚古生代
奉节古隆起
四川盆地东部
Keywords
Carboniferous
Huanglong Formation
stratigraphic-structural composite gas reservoir
Late Paleozoic
Fengjie paleo-uplift
easter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伤害因素实验研究
李天太
刘小静
唐继平
张斌
杜小勇
梁红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筠连沐爱区块富氦煤层气成藏模式及其特殊意义
杨兆彪
顾俊雨
傅雪海
田文广
毕彩芹
韩永胜
梁宇辉
张宝鑫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及气藏分布
门广田
雷茂盛
朱映康
刘家军
谢豪
李笑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塔河油田雅开气田特殊类型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郭素华
袁云福
郑小杰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什股壕地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再认识及其意义
常兴浩
宋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榆林气田山_2气藏产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崔迎春
李天太
李天才
洪鸿
郝玉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孟加拉湾浅层气成藏条件及地震识别技术
左国平
范国章
吕福亮
邵大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川东石炭系尖灭带天然气聚集特征与勘探潜力
李伟
张志杰
汪洋
张朝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蜀南观音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与成藏匹配关系
张翔
田景春
杜本强
夏吉文
古娜
林小兵
邓飞涌
梁宇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流体压力分布与成因
王胜利
许化政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四川盆地奉节地区上古生界古隆起特征及地质意义
杨荣军
彭平
张静
叶茂
文华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