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构造变形特征与变形机制:基于地震解析与构造模拟的研究探讨及对复杂构造区岩盐迁移与成矿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屈会志 尹宏伟 +1 位作者 李晨 汪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16-2930,共15页
钾盐是我国长期紧缺矿种之一,我国钾肥对外依存度约30%~45%。现代盐湖钾盐储量有限。随着多年开采,资源量锐减,亟需开展对古代深层含盐盆地的钾盐成矿研究。深入研究盐构造的变形机制与变形特征,揭示不同构造环境下盐构造变形及盐体迁... 钾盐是我国长期紧缺矿种之一,我国钾肥对外依存度约30%~45%。现代盐湖钾盐储量有限。随着多年开采,资源量锐减,亟需开展对古代深层含盐盆地的钾盐成矿研究。深入研究盐构造的变形机制与变形特征,揭示不同构造环境下盐构造变形及盐体迁移、聚集、保存规律,对我国钾盐勘探新区、新层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岩盐物理性质及盐构造驱动力,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和地震解释分析盐构造变形机制,揭示了复杂构造区岩盐迁移规律,最终以库车坳陷和勐野井地区为例,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复杂构造地区的钾盐有利成矿区。结果表明:①克拉通盆地盐构造主要受重力负载作用控制,在进积前缘产生差异负载,有利于发育大型盐刺穿构造;②拉张环境下上覆地层减薄和正断层的存在为盐底辟的上涌提供了空间,岩盐在断层处汇聚;③挤压环境下岩盐在背斜构造核部汇聚,同构造沉积、先存盐底辟、基底隆起会影响盐背斜的形成与演化;④库车坳陷岩盐在南部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北部克拉苏构造带背斜核部汇聚增厚,北部克拉苏构造带受挤压变形强烈,南秋里塔格构造带已发现含钾显示,为钾盐有利勘探区;⑤勐野井钾盐为深部源盐、浅部聚集的“二层楼”模式,深部侏罗海相层系源盐成矿潜力巨大,地表浅层出露小范围岩盐的断裂带附近可能存在隐伏钾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岩盐迁移规律 地震解析 构造模拟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母盆地西部岩石圈特性与有效弹性厚度:来自构造模拟的约束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洁冰 周祖翼 +2 位作者 吴能友 钟广法 王嘹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84,共8页
曾母盆地是南海南部最大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保留了南海新生代共轭边缘演化历史以及性质的重要信息。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是了解大陆地壳张裂时岩石圈强度的一个关键指标。本文选取曾母盆地西部的三条典型地震剖面,在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曾母盆地是南海南部最大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保留了南海新生代共轭边缘演化历史以及性质的重要信息。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是了解大陆地壳张裂时岩石圈强度的一个关键指标。本文选取曾母盆地西部的三条典型地震剖面,在构造解释的基础上,按照挠曲均衡原理,通过对三条剖面的反演模拟,对Te进行了敏感性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梁模型对三条剖面进行了正演模拟,来模拟盆地的形态以及主要地层单元的展布。模拟结果与实测剖面的对比表明,Te值取3~5km较为合理,盆地西部的脆性/韧性地壳转换深度为15km。正演和反演模拟中的拉张因子β具有不同的构造含义,正演模拟拉张因子β代表了脆性上地壳的拉伸程度,反演模拟的拉张因子则表示整个岩石圈的拉张作用,拉张因子同时呈向北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母盆地 有效弹性厚度 岩石圈 构造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模拟实验中的光纤应变测量 被引量:8
3
作者 解国爱 贾东 +3 位作者 吴晓俊 张丹 施斌 刘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5,共6页
在砂箱中埋设光纤模拟脆性挤压变形,运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对光纤应变分布进行测量,并与模型变形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应变传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构造模拟实验中的应变大小,模型中的应变是由挤压部位逐渐向挤压前方传递... 在砂箱中埋设光纤模拟脆性挤压变形,运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对光纤应变分布进行测量,并与模型变形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应变传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构造模拟实验中的应变大小,模型中的应变是由挤压部位逐渐向挤压前方传递的,应变量剧增的部位是断裂或褶皱构造发育的位置,从而可以运用光纤传感技术预测模型潜在的变形位置,为进一步进行模型内部应变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拟实验 应变测量 分布式光纤传感 BOT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构造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任旭虎 綦耀光 王书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6-869,共4页
地质构造模拟实验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的一种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定量检测地质构造变形程度的方法.建立了构造模拟实验图像自动化采集平台,详细介绍了模拟实验图像的处理过程.针对模拟实验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 地质构造模拟实验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的一种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定量检测地质构造变形程度的方法.建立了构造模拟实验图像自动化采集平台,详细介绍了模拟实验图像的处理过程.针对模拟实验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滤波方法,并在图像分割前采用了区域填充.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确的特点,是一种定量检测地质构造演化过程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模拟实验 变形程度 数字图像处理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TB线剖面构造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旭辉 江兴歌 +1 位作者 魏武 张渝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33,共9页
本文解释了横穿钱塘凹陷、西湖凹陷直至钓鱼岛隆褶带长约147km的TB地震剖面;针对东海陆架盆地自古新世以来经历了断陷一被动大陆边缘一挤压一拗陷多时期构造相叠加的特点,建立了拗陷模型、剖面平衡模型和断陷模型。利用作者开发的模... 本文解释了横穿钱塘凹陷、西湖凹陷直至钓鱼岛隆褶带长约147km的TB地震剖面;针对东海陆架盆地自古新世以来经历了断陷一被动大陆边缘一挤压一拗陷多时期构造相叠加的特点,建立了拗陷模型、剖面平衡模型和断陷模型。利用作者开发的模拟软件包,计算恢复了各时期的地层原始厚度,再现了拗陷的沉降压实过程;由等面积和关键层平衡结合的方法,实现了T40-T20间挤压构造的复原,得到了平衡剖面并计算了各层面的缩短量;根据生长断裂信息反演犁式断裂在深部延伸的情况并计算了在拉张过程中上盘的位移场和运动轨迹;得到古新世时期从西湖凹陷至钓鱼岛隆褶带的拉张量约为10.4km。通过串接组合拗陷模型、剖面平衡模型和断陷模型,实现了断一挤一拗转化叠加的模拟,再现整个构造沉降发展史,并以一定时间间隔的图形形式表达了模拟的动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模型 数学模型 构造模拟 反转构造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北断阶带断裂形成机制构造模拟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琦 窦小雨 王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6,共6页
昆北断阶带构造形成与发展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应力作用机制各有不同,格局较为复杂。针对一、二级主控断裂和三级及次级断裂分别设计了2组构造模拟实验。第一组通过对一、二级主控断裂构造模拟,揭示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南北向构造动力持续... 昆北断阶带构造形成与发展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应力作用机制各有不同,格局较为复杂。针对一、二级主控断裂和三级及次级断裂分别设计了2组构造模拟实验。第一组通过对一、二级主控断裂构造模拟,揭示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南北向构造动力持续挤压作用下,昆北断阶带发育一系列不均衡的前展式逆冲断裂体系;与研究区5条地震解释剖面吻合度较高。第二组通过对三级及次级断裂构造模拟,表明平面上三级及次级断裂由最大剪切应力控制,主要发育共轭型和撕裂型2种逆断裂体系,与研究区时间切片上的断裂系统特征吻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2组实验的结论,并表明,次级断裂系统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昆北油田切16井区、切6井区、切12井区和切4井区均证实为油气富集区,实验结论与之对应较好,对油气勘探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北断阶带 断裂特征 形成机制 构造模拟实验 最大剪切应力 油气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成因解析:来自地震资料解释与三维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7
作者 王于恒 于福生 +4 位作者 宋璐 王丹丹 赵宝银 齐伊梨 孟令箭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97-2620,共24页
裂陷盆地形成过程受多因素制约,如基底先存构造、沉积物质能干性、裂陷期次与裂陷方向,最终会形成多组走向不同,规模各异的断裂系统,组成多种构造样式。这无疑使盆地构造解析变得极为困难,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对照组构造物理模... 裂陷盆地形成过程受多因素制约,如基底先存构造、沉积物质能干性、裂陷期次与裂陷方向,最终会形成多组走向不同,规模各异的断裂系统,组成多种构造样式。这无疑使盆地构造解析变得极为困难,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对照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重现多因素影响下东营组以来南堡凹陷南北向伸展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南堡凹陷是发育在先存构造基底条件下的多期裂陷产物。最终在明化镇组形成南北分区变形,东西分段相连,上下分层变形的构造格局。②凹陷南部的先存古隆起影响均匀分布的伸展变形,北部形成分段相连的网状交织式新生断裂系统,南部先存构造再活化形成东西两侧弧形雁列式继承断裂系统。多期异向裂陷过程中形成的北东向先存断层面是制约晚期断层定向排列的重要因素。③韧性滑脱层是增强断层相互作用的关键物质因素,促进了孤立断层彼此连接,形成东西向分段连接的正断层组合,断层通过自身的弯曲容纳由先存构造导致的斜向伸展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先存构造 韧性滑脱层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高精度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多参数分布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文龙 李云涛 +3 位作者 韩俊 黄诚 王来源 孟庆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7-851,共25页
构造裂缝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局部应力导致的构造破裂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构造应力场模拟已成为构造裂缝预测的重要方法,但尚未能解决模型设置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差较大、最优边界条件获取效率低以及构... 构造裂缝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局部应力导致的构造破裂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构造应力场模拟已成为构造裂缝预测的重要方法,但尚未能解决模型设置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差较大、最优边界条件获取效率低以及构造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不清晰等问题。①引入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和自适应边界条件约束算法以提升应力场模拟的精度,根据储层破裂率和断裂活动性等参数定量表征储层裂缝发育特征;②定量探讨走滑断裂变形特征的差异和应力扰动对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优选控制构造裂缝发育的最强因素构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体发育指数并定量研究其主控因素;③以储集体发育规模预测为基础,结合单井裂缝测井和岩心解释成果,建立不同级别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体的地质模式。将该方法在中国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18号断裂带及邻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应用。结果表明,张扭段、平移段与压扭段的裂缝发育程度依次降低。地层变形幅度越大,裂缝发育程度越高。储层岩石力学参数、距断裂的距离、水平两向应力差、应力非均质性系数和综合破裂率被用于构建裂缝型储集体发育指数,其分级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匹配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主控因素 构造应力场模拟 裂缝定量预测 储集体定量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 奥陶系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张扭性断裂演化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
9
作者 王衍迪 王毛毛 +2 位作者 闫兵 汤梦静 贾红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5,共14页
惠民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西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南北向伸展,形成了典型的“北断南超”半地堑结构。平面上,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发育了NE至近EW向的张扭断裂体系;垂向上,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从深部到浅部呈现出由雁列式分段到逐渐... 惠民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西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南北向伸展,形成了典型的“北断南超”半地堑结构。平面上,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发育了NE至近EW向的张扭断裂体系;垂向上,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从深部到浅部呈现出由雁列式分段到逐渐连接贯通的特征。目前对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的结构特征有了较好的刻画,但是对于该断裂体系形成的运动学过程及其控制因素仍然停留在描述阶段。文章设计了一组张扭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以探究惠民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实验再现了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在平面上由早期孤立分段、侧向传播、最终贯通的三个阶段;在剖面上也很好对应了中央隆起带沿走向由共轭断裂系向阶梯式断裂的结构转变特征。基于粒子成像测速(PIV)的应变分析,文章构建了三阶段的应变—断层距离统计图,揭示了各分段断裂由早期无连接,经历侧向生长,从软连接到硬连接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证实在南北向区域伸展作用下,盆地基底NEE向先存断裂的活化是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张扭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文章利用砂箱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发育的机制,可为类似的张扭性断陷盆地的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张扭构造 断层连接 构造转换带 惠民凹陷 中央隆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南洼-荔湾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
10
作者 张向涛 张丽丽 +4 位作者 胡杰 张青林 张涛 郑文义 魏成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2-1926,共15页
白云南洼-荔湾凹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地质背景复杂,经历了多期拉张和沉降。始新世—中新世的构造演化包括裂谷作用和坳陷作用,形成多层沉积结构。本次研究利用构造-热演化模拟,揭示研究区的构造沉降史和基底... 白云南洼-荔湾凹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地质背景复杂,经历了多期拉张和沉降。始新世—中新世的构造演化包括裂谷作用和坳陷作用,形成多层沉积结构。本次研究利用构造-热演化模拟,揭示研究区的构造沉降史和基底热流史,从而探讨盆地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共选取19条测线(东西向7条,南北向12条),建立380口模拟井,进行构造-热演化模拟,恢复白云南洼-荔湾凹陷的构造沉降史及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发现白云南洼-荔湾凹陷自始新世以来存在两期快速沉降,分别发生在始新世(47.8~33.9 Ma)和中新世(23.0~13.8 Ma),并且构造沉降具有显著的东西、南北差异。同时基底热流经历了两次显著上升:第一次在始新世,基底热流快速上升至约86 mW/m^(2);第二次在中新世,基底热流在13.8 Ma达到最高值,其中荔湾凹陷南部达到125 mW/m^(2)。上述表明,白云南洼-荔湾凹陷的沉降和热流特征与其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演化模拟 构造沉降 基底热流 白云南洼-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危险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春梅 章泽军 +2 位作者 徐大杰 王生维 李先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141-2146,共6页
在精确确定构造序列与构造格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从建立构造模型、确定边界条件、选取岩体力学参数与危险性判断准则、计算古构造应力值、预测危险区与安全岛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矿区平面应力与三维构造模型,从加... 在精确确定构造序列与构造格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从建立构造模型、确定边界条件、选取岩体力学参数与危险性判断准则、计算古构造应力值、预测危险区与安全岛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矿区平面应力与三维构造模型,从加载方式和加载大小两方面模拟历史时期作用于成庄煤矿上的古构造应力。根据地表岩体和深部煤层中的节理,计算其内摩擦角和岩体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获得了古构造应力作用下地表表层、3#煤层的临界区、危险区与安全区。结合研究区节理、断层、褶皱、陷落柱等构造形迹特征,对危险性分区进行综合预测。预测结果揭示,山西晋城成庄煤矿区存在先南北向、后东西向的两期大的古构造运动,即先东西向加载60MPa,再南北向加载110~180MPa,可能的危险区分东、西两带,该结论对煤层岩体应力集中带和瓦斯突出区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构造模拟 危险性预测 节理 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陷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功成 徐宏 +2 位作者 周章保 蔡希源 金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4,共6页
平衡剖面正演模拟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正们盆地或局部构造的形成过程,合理地挪释盆地演化史和局部构造发展史.裂陷盆地构造沉降数值模拟可以估计上地壳与壳下岩石圈的伸展率及岩浆侵入体积.伸展率可用以计算裂陷盆地的古热流史,为预... 平衡剖面正演模拟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正们盆地或局部构造的形成过程,合理地挪释盆地演化史和局部构造发展史.裂陷盆地构造沉降数值模拟可以估计上地壳与壳下岩石圈的伸展率及岩浆侵入体积.伸展率可用以计算裂陷盆地的古热流史,为预测烃源岩的演化程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拟 裂陷盆地 热演化模拟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以山西省晋城成庄煤矿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春梅 章泽军 李先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从构造模拟目标、构造模型建立、构造模拟三个方面探讨了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山西省晋城成庄煤矿区为例,根据野外调查和微观构造形迹,建立平面应力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确定岩体力学参数、边界条件及岩石破裂准则,采用大... 从构造模拟目标、构造模型建立、构造模拟三个方面探讨了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山西省晋城成庄煤矿区为例,根据野外调查和微观构造形迹,建立平面应力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确定岩体力学参数、边界条件及岩石破裂准则,采用大型数值模拟软件ANSYS和FLAC计算,确定外力的大小及加载顺序。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了山西晋城成庄煤矿区历史上曾发生先东西向、后南北向的两期大的构造运动,加载外力为先东西向加载60MPa,再南北向加载110~180MPa,这个结果能解释多数地表剪节理和3#煤中剪节理同时发生。该分析对矿区的危险性分区及瓦斯突出区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构造模拟 平面应变 剪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物理模拟监测的光纤光栅传感系统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振山 钟少龙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4-266,共3页
为了精确、实时、完整地监测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介质的三维变形,设计了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系统。在高分子弹性带上,双面交错布置光纤布喇格光栅构成传感链;用可调谐法布里-珀罗腔进行波长解调;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变形分析;用虚拟仪器进... 为了精确、实时、完整地监测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介质的三维变形,设计了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系统。在高分子弹性带上,双面交错布置光纤布喇格光栅构成传感链;用可调谐法布里-珀罗腔进行波长解调;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变形分析;用虚拟仪器进行信号处理。系统容量1400点,应变量程±800×10-6,应变测量精度为±10-6,测量全部测点的时间小于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喇格光栅 构造模拟变形监测 可调谐法布里-珀罗腔 有限元法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计算机模拟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新华 汪新文 +6 位作者 刘友元 黄维平 丘琳 徐贻钦 董本松 胡育柳 裴大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是一套以平衡剖面原理和技术为基础的构造反向模拟软件.目的在于(1)评价和检验地震解释剖面;(2)研究构造演化史;(3)评价圈闭的有效性。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深度剖面、构造变形史恢复、压实恢...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是一套以平衡剖面原理和技术为基础的构造反向模拟软件.目的在于(1)评价和检验地震解释剖面;(2)研究构造演化史;(3)评价圈闭的有效性。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深度剖面、构造变形史恢复、压实恢复、剥蚀恢复、平衡剖面计算几方面。本软件已经应用于我国东部地区及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构造模拟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岩石裂缝扩展的光弹构造物理模拟——以南华北盆地户部寨沙河阶组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颜丹平 周美夫 +5 位作者 田崇鲁 汪昌亮 张建增 郭庆银 马寅生 董铁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2-607,共6页
以南华北盆地户部寨第三系沙河阶组粉砂岩低渗透储层为例,总结了其中发育的5种类型构造裂缝组合,即:①南北向雁形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节理带;②东西向雁形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节理带;③缠结状多组剪切构造裂缝;④组合状交切的多组剪切构... 以南华北盆地户部寨第三系沙河阶组粉砂岩低渗透储层为例,总结了其中发育的5种类型构造裂缝组合,即:①南北向雁形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节理带;②东西向雁形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节理带;③缠结状多组剪切构造裂缝;④组合状交切的多组剪切构造裂缝及张裂缝;⑤散状无序排列的构造裂缝。在此基础上,建立光弹性试验构造物理模型,沿现应力场96°方向,均匀地对该模型逐步增加外载力。结果表明,沿各组合裂缝尖端分别形成对称于裂缝走向、且主轴垂直于裂缝的Ⅰ型等色线条纹;对称于裂缝走向、且主轴平行于裂缝走向的Ⅱ型条纹和斜交于裂缝走向的复合型(Ⅲ型)条纹。第①类组合裂缝尖端以Ⅰ型等色线条纹的拉张应力和张剪应力为主;第②类组合裂缝尖端以复合型(Ⅲ型)等色线条纹的挤压应力为主;第③、④和⑤类组合裂缝尖端的应力分布较为复杂。当模型外载荷接近1000kg时,裂缝尖端起裂,并开始发育显微裂缝,而当外载荷达1100-1200 kg时,沿裂缝尖端部位形成宏观裂缝,并开始扩展。5种类型的裂缝组合扩展发育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①,③,⑤,②,④。其中第①类共轭裂缝组合起裂最早,扩展最快,裂缝间的连通趋势最好,说明规则分布的构造裂缝组合,在垂直于外施加载衙时更易达到连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扩展 光弹构造物理模拟 南华北盆地 沙河阶组 构造物理模拟 裂缝扩展 光弹性试验 沙河 裂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构造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长征 陈伟 +2 位作者 吴峰 成为 周进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6-522,共7页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断裂系统十分复杂,为了明确其成因机制,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应用砂箱模拟实验,对迈陈凹陷东部断裂系统形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迈陈凹陷东部可划分为上、下2套断裂系统,下部断裂系统是受长流—流沙港期NW...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断裂系统十分复杂,为了明确其成因机制,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应用砂箱模拟实验,对迈陈凹陷东部断裂系统形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迈陈凹陷东部可划分为上、下2套断裂系统,下部断裂系统是受长流—流沙港期NW-SE向区域拉张应力形成,上部断裂系统是受涠洲期NW-SE向区域拉张及右旋走滑应力形成。并且下部断裂体系受基底先存断裂影响较大,走向、倾向、断层组合都与其保持一致;上部断裂体系受基底断层影响较小,多为新生型断层或继承改造型断层。涠洲期走滑程度的强弱直接影响断裂发育的走向,弱走滑条件下实验结果与实际地质特征吻合度高,并且发育的次级小断层有利构造圈闭的形成,对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断裂体系 成因机制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立塔克构造带盐构造形成的传力方式的构造物理模拟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书平 汤良杰 +2 位作者 贾承造 皮学军 雷刚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库车坳陷第三系下部库姆格列木群是一套巨厚的膏 (盐 )层 ,该层系不管是在应力传递方面 ,还是在控制构造样式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秋立塔克构造带是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前缘 ,盐上、盐下构造极不协调 ,盐上层变形强烈 ,发育滑脱断... 库车坳陷第三系下部库姆格列木群是一套巨厚的膏 (盐 )层 ,该层系不管是在应力传递方面 ,还是在控制构造样式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秋立塔克构造带是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前缘 ,盐上、盐下构造极不协调 ,盐上层变形强烈 ,发育滑脱断层、大型推覆构造、突发构造和三角带构造 ;盐下变形弱 ,发育小规模的冲断层 .根据构造分析推断 ,在盐上层中 ,应力从变形后缘 (克拉苏构造带 )向变形前缘秋立塔克构造带的传递有 2种方式 ,即重力滑动传递和顺层挤压传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立塔克构造 构造 形成机制 传力方式 构造物理模拟 库车坳陷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技术与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文龙 何登发 +1 位作者 张金川 樊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7-180,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石油公司、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已建立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室的情况,通过对实验装置、实验功能、实验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等方面的系统调研,分析了我国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的不足之处,认为在地质和石油类高等院校中有计划地... 介绍了国内外石油公司、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已建立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室的情况,通过对实验装置、实验功能、实验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等方面的系统调研,分析了我国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的不足之处,认为在地质和石油类高等院校中有计划地持续建设高水平的"石油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室",不仅对教学和科学研究非常必要,而且还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实验技术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断裂系统成因演化机制的构造物理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伟 刘超 +4 位作者 张江涛 段佳佳 陈伟 陈兴鹏 李春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6,共9页
受多期次构造应力场叠加转变的影响,迈陈凹陷东部断裂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平面上断裂走向在古新统和始新统以NE向为主,渐新统转变为EW和NEE向,剖面上以T4反射层(涠州组底)为界可以划分为上下两套断裂系统,上下两套断裂系统继承与改造... 受多期次构造应力场叠加转变的影响,迈陈凹陷东部断裂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平面上断裂走向在古新统和始新统以NE向为主,渐新统转变为EW和NEE向,剖面上以T4反射层(涠州组底)为界可以划分为上下两套断裂系统,上下两套断裂系统继承与改造并存。针对这一问题,在地震、钻井岩心和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迈陈凹陷东部断裂系统的发育演化进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正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迈陈凹陷东部在古新世—中始新世主要受控于NW向伸展应力场,以NE向断裂发育为主;晚始新世在NW向拉张的同时叠加了右旋剪切作用,近EW向断裂开始发育,部分早期发育的NE向断裂继承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断裂发育演化 构造应力场 古近纪 迈陈凹陷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