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室内实验优化山前构造推覆体段钻头选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建宁 况雨春 +2 位作者 夏宇文 何振奎 刘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3-55,4,共4页
在钻井中,钻遇山前构造推覆体段以花岗岩为主的岩石时,极易发生钻具断损及钻头磨损加剧的情况。在实验分析山前构造的地层岩性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钻具断损与钻头选型的关系,进行了两种牙轮钻头钻进的室内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 在钻井中,钻遇山前构造推覆体段以花岗岩为主的岩石时,极易发生钻具断损及钻头磨损加剧的情况。在实验分析山前构造的地层岩性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钻具断损与钻头选型的关系,进行了两种牙轮钻头钻进的室内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钻头选型将直接影响钻柱振动的强弱,采用合适的钻头型号将减轻井下事故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构造推覆体 牙轮钻头 优化选型 室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覆体构造下采动覆岩破坏特征及防治水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学通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煤炭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提供合理对策。采用了数值模拟、瞬变电磁探测和钻孔探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淮南某煤矿1306工作面为研究原型,研究了该推覆体构造下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及涌水条件... 煤炭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提供合理对策。采用了数值模拟、瞬变电磁探测和钻孔探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淮南某煤矿1306工作面为研究原型,研究了该推覆体构造下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及涌水条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水对策,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数值模拟 瞬变电磁 导水裂隙带 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前缘凹陷推覆构造体研究
3
作者 郭学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80,共2页
龙门山前缘凹陷推覆构造体研究地质矿产部西南石油地质局油气测试中心郭学德推覆构造气田的发现及其形成机制西南石油地质局自70年代末开始,加强了对川酉中部的油气勘探工作,10多年来先后发现了孝泉、新场、合兴场三个气田。其中... 龙门山前缘凹陷推覆构造体研究地质矿产部西南石油地质局油气测试中心郭学德推覆构造气田的发现及其形成机制西南石油地质局自70年代末开始,加强了对川酉中部的油气勘探工作,10多年来先后发现了孝泉、新场、合兴场三个气田。其中孝泉、新场气田为平原以下潜伏裂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构造 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营孜矿DF_(200)逆断层灰岩推覆体水害初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 高川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5年第2期45-46,共2页
根据三维地震和地面补充勘探资料,分析新发现的DF200逆断层形成灰岩推覆体构造,造成煤系地层深部灰岩直接覆盖在断层下盘煤系地层之上,使下伏煤层开采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化。要想对推覆体下煤层进行合理、安全回采,必须对推... 根据三维地震和地面补充勘探资料,分析新发现的DF200逆断层形成灰岩推覆体构造,造成煤系地层深部灰岩直接覆盖在断层下盘煤系地层之上,使下伏煤层开采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化。要想对推覆体下煤层进行合理、安全回采,必须对推覆体进一步补充勘探,确定推覆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及其与相邻含水层的连通性等,从而为东一采区的优化设计和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可靠的资料,并指出作为淮北煤田首次发现的灰岩推覆体构造,探查研究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构造 逆断层 富水性 抽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城2井推覆体钻具失效
5
作者 蒲尚树 武永起 张金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3,128,共2页
城2井推覆体构造带主要岩性为海西期花岗岩,岩石硬度高,钻井施工难度相当大,易发生断钻具等复杂情况。就城2井推覆体构造特点和钻井施工中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发生钻具失效时的井下情况判断、推覆体大井眼打捞落鱼方法、推覆体钻进预防... 城2井推覆体构造带主要岩性为海西期花岗岩,岩石硬度高,钻井施工难度相当大,易发生断钻具等复杂情况。就城2井推覆体构造特点和钻井施工中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发生钻具失效时的井下情况判断、推覆体大井眼打捞落鱼方法、推覆体钻进预防钻具失效的措施等方面予以介绍,对今后在山前推覆体构造带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2井 构造 钻具失效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红星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跃明 白晓亮 +8 位作者 易海永 刘冉 马华灵 韩嵩 闫柯 彭思桥 陈延贵 王尉 钟佳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共14页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近期风险探井——红星1井首次钻穿龙门山推覆构造体,揭示推覆带下盘存在原地构造,并且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测试获得12.66×10^(4)m^(3)/d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探究该风险...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近期风险探井——红星1井首次钻穿龙门山推覆构造体,揭示推覆带下盘存在原地构造,并且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测试获得12.66×10^(4)m^(3)/d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探究该风险探井天然气勘探突破所蕴含的油气地质意义,基于该井所获丰富的钻探资料,重建了推覆体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线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解释,恢复了龙门山前山带构造模式,进而剖析了川西龙门山复杂构造带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具有“逆掩推覆、直立倒转、原地系统”3段叠加式地质结构,前山带推覆冲断带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受断层控制,具有重复倒转的特征;(2)推覆体下盘栖霞组钻遇地层和岩性组合与山前带双鱼石地区特征相同,均为台缘滩相沉积,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分布,进一步证实了该区原地构造带台缘相带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连片大面积分布;(3)龙门山复杂构造带具备“多源供烃—断裂输导—侧向对接—隐伏保存”的油气成藏条件,红星1井测试结果证实,该复杂构造带前山带和山前带均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区带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1井 龙门山构造 带下盘原地构造 中二叠统栖霞组 工业气流 台缘带 孔隙型白云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北票保国铁矿构造控矿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凯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5期64-65,共2页
辽宁省北票保国铁矿含矿岩系具构造控矿特征,该矿床受后期断裂构造影响较大,边家沟区、黑山区西部整个含矿岩系被一条北北东向逆冲断层(F1逆冲断层)切割,与底部侏罗系地层呈断裂接触,以构造推覆体形式不整合于侏罗系地层之上。从含矿层... 辽宁省北票保国铁矿含矿岩系具构造控矿特征,该矿床受后期断裂构造影响较大,边家沟区、黑山区西部整个含矿岩系被一条北北东向逆冲断层(F1逆冲断层)切割,与底部侏罗系地层呈断裂接触,以构造推覆体形式不整合于侏罗系地层之上。从含矿层位及矿体分布形态和特征上推断铁蛋山区与边家沟区及黑山区为同一构造推覆体,从而推断整个保国铁矿区含矿岩系为南西端收拢北东端开放的一个大的构造推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岩系 控矿构造 逆冲断层 构造推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铜(钴)成矿带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幻 曾瑞垠 +5 位作者 何海洋 王新雨 张志超 闫鹏程 郭建栋 范姣 《矿产勘查》 2023年第11期2125-2134,共10页
中非铜(钴)成矿带位于Lufilian造山带,由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和赞比亚铜矿带两部分组成,成矿带内推覆体构造、褶皱、褶叠层构造较发育。本文通过总结区域断裂构造、推覆体构造特征与铜(钴)矿床的分布特征,研究典型矿床中断层、褶... 中非铜(钴)成矿带位于Lufilian造山带,由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和赞比亚铜矿带两部分组成,成矿带内推覆体构造、褶皱、褶叠层构造较发育。本文通过总结区域断裂构造、推覆体构造特征与铜(钴)矿床的分布特征,研究典型矿床中断层、褶皱、褶叠层构造特征及与铜(钴)矿化的关系,发现铜(钴)矿床受构造的控制明显,推覆体构造控制了矿床的整体形态、规模和空间产出位置,断裂构造可以为含矿热液的活动提供运移通道和沉淀空间,同生褶皱及褶叠层构造有利于含矿热液的沉淀,尤其褶皱转折端为成矿作用提供更大的容矿空间,常发育有厚大矿体。综合分析认为,断裂构造、同生褶皱、褶叠层构造是中非铜(钴)成矿带寻找富厚矿体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铜(钴)成矿带 构造 褶皱构造 褶叠层构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世琦 周建文 +3 位作者 曾庆 李毅 张光荣 胡恒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9-61,6-7,共5页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是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是天然气的有效储集场所。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储集类型有4种,以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要的储集类型。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分布在该段的中上部位,具有储层发育段数多、累厚大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孔隙度大于3%的有效储层累为24.15m,占砂糖状白云岩厚度的56.08%,且中低孔渗段储层中夹有高孔渗段储层。储层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展布呈椭圆型,西宽东窄,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面积大,达2276.4km2。储层发育最好的区块是0号与1号断层之间、1号与2号断层之间以及2号与3号断层之间所夹的推覆体岩片,砂糖状白云岩厚度在30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构造 二叠系 栖霞组二段 白云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M区块上部复杂地层钻井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鸿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缅甸M区块属于推覆体构造,上部地层挤压破碎严重,地层孔隙压力和坍塌压力高,地层主要是极易蠕变的软泥岩,以往钻井作业事故率较高、机械钻速较低。在分析总结区内钻井工程难点与作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井身结构优化、高密度分散性钻井液... 缅甸M区块属于推覆体构造,上部地层挤压破碎严重,地层孔隙压力和坍塌压力高,地层主要是极易蠕变的软泥岩,以往钻井作业事故率较高、机械钻速较低。在分析总结区内钻井工程难点与作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井身结构优化、高密度分散性钻井液性能优化以及高密度防气窜固井技术的改进保证了该区块新钻4口井钻井作业的成功,通过采用小尺寸井眼、优化钻头结构、优化钻具组合以及高密度钻井液采用密度下限值等措施提高了机械钻速。以上探索与实践可为类似地层钻井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M区块 构造 软泥岩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质复杂的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4-36,共3页
高产高效是指矿井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 ,实现高产量和高效率 ,从而达到生产经营高效益的目标。新集矿区煤系地层地质构造发育 ,水文条件极其复杂 ,通过采取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多种有效手段 ,实现了矿井的高产高效。
关键词 构造 采掘接替 技术保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