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南庄河地区构造变形及构造控矿模式
1
作者 秦松贤 吕贻峰 李江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41-42,共2页
辽南庄河地区构造变形及构造控矿模式秦松贤吕贻峰李江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该区从太古宙到显生宙,先后经历了四个大的构造旋回和九个构造变形世代这一漫长的构造演化过程,在不同构造层中分别形成了褶皱构造、正向或逆向顺层滑脱... 辽南庄河地区构造变形及构造控矿模式秦松贤吕贻峰李江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该区从太古宙到显生宙,先后经历了四个大的构造旋回和九个构造变形世代这一漫长的构造演化过程,在不同构造层中分别形成了褶皱构造、正向或逆向顺层滑脱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脆性断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构造模式 辽南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理及其对深部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宋丹辉 韩润生 +4 位作者 王峰 王明志 何治 周威 罗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25,共27页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约了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不同方向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与不同期次、序次构造筛分,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机理。【研究结果】自印支期以来,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历经了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依次形成了早北西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晚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通过成矿构造解析及其与成矿关系讨论,厘定了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区的成矿构造体系,揭示了构造分级控矿规律:北西向威宁—水城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控矿构造,控制了威宁—水城矿化带或矿田的展布;威宁—水城断裂扭动作用派生的北西向断裂F1、F2,控制了矿床(矿体群)的分布,为矿区的二级控矿构造;F1、F2断裂间的层间断裂破碎带,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为三级控矿构造;矿体旁侧的节理裂隙带控制矿脉,为四级控矿构造。【结论】青山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明显,主要受四个等级的控矿构造控制,并形成了与其相对应的4种矿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构造体系 构造控矿模式 产勘查启示 青山铅锌 黔西北 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矿集区小河铅锌矿床构造解析及其控矿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冻 韩润生 +3 位作者 王加昇 张小培 崔峻豪 李孜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45-362,共18页
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 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对不同中段不同矿(化)体特征和蚀变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剖析,结果表明:小河铅锌矿床矿化蚀变的岩石组成、类型及结构等相对简单,围岩蚀变以热液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矿化主要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该区构造组合形迹反映矿区内存在6期构造体系,分别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成矿流体沿区内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构造发生大规模运移,在断裂上盘及与之配套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成矿,并依次形成以断裂为中心且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的矿化蚀变分带:矿化边缘带(Ⅰ)→矿化过渡带(Ⅱ)→矿化中心带(Ⅲ)。最终建立了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床及川滇黔接壤区的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规律 化蚀变分带 构造控矿模式 小河铅锌 滇东北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五指山穹状背斜构造特征与控矿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厚州 兰安平 +4 位作者 刘雨 单永波 杨兴玉 安琦 谭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654,共8页
黔西北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西南缘,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区东南部的五指山穹状背斜控制着多个铅锌矿床,显示其与铅锌成矿作用有密切联系。本文以五指山穹状背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与构造解析,结合不... 黔西北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西南缘,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区东南部的五指山穹状背斜控制着多个铅锌矿床,显示其与铅锌成矿作用有密切联系。本文以五指山穹状背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与构造解析,结合不同时代地层白云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五指山背斜的的构造样式及其控矿模式。不同时代地层白云岩中的Pb、Zn、As、Ag和Sb富集特征,显示围岩中的成矿元素有一定程度富集,但围岩可能不是主要的金属物源岩石。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本文认为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基底岩石,成矿流体在断裂的运移过程中,由于岩性界面和流体压力等作用,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而五指山地区有利的穹状背斜-逆冲断裂构造样式,就是铅锌成矿的最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状构造 铅锌 微量元素 构造控矿模式 五指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核杂岩和变质核杂岩特征对比及控矿实例--南秦岭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构造群落及控矿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兴科 何虎军 +3 位作者 晁会霞 朱昊磊 韩珂 王北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0-539,共20页
以南秦岭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为例,通过核杂岩的构造群落、变质程度、岩浆侵位与变形时代、构造层次与演化、控矿特征与控矿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及测年研究,对比2类核杂岩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结果表明,2类核杂岩有... 以南秦岭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为例,通过核杂岩的构造群落、变质程度、岩浆侵位与变形时代、构造层次与演化、控矿特征与控矿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及测年研究,对比2类核杂岩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结果表明,2类核杂岩有相似的结构样式,但构造群落和演化差别较大。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核部为新元古代武当岩群和耀岭河岩组中深变质岩,其中可见新元古代石英闪长岩和加里东期辉石岩-辉绿岩株,说明是在新元古代或加里东期形成的。核杂岩与外围震旦系-泥盆系浅变质岩间由剥离断层及韧性剪切带分割。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为浅变质强变形的岩片组合,发育多层次韧性剪切、固态流变、滑脱-逆冲-走滑变形3期新生面理及其置换。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核部和外围是浅变质岩,在核部和外围填图、测试时发现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4期侵入岩,与岩浆核杂岩相关的有三叠纪-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株和晚侏罗世花岗岩脉2期侵入岩。研究发现,与岩浆核杂岩伴随的岩浆侵位、韧性剪切变形与热变质增温-变斑晶加大-自然金沿S 2面理分布-金矿化热液蚀变等的时代均集中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指示了时代较新的陆内造山期岩浆核杂岩的脆-韧性剪切变形-立交桥式岩浆-热力垂向增生-热液蚀变成矿时空关联特点及深部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 构造群落 脆-韧性剪切带 构造模式 规律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模式 被引量:13
6
作者 谌鹏远 吴鹏 +4 位作者 韩润生 周孟祥 李茂平 赵冻 姜龙燕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式 构造解析 预测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成生发展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峻豪 韩润生 +3 位作者 王加昇 任涛 吴永涛 赵冻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4-680,共17页
乐红矿床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区断裂、褶皱构造的系统解析,将断裂构造岩分为碎粒岩、碎斑岩、碎裂岩及构造角砾岩4类。通过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 乐红矿床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区断裂、褶皱构造的系统解析,将断裂构造岩分为碎粒岩、碎斑岩、碎裂岩及构造角砾岩4类。通过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造筛分,反映矿区内存在4种构造组合,代表5期构造体系,分别对应于加里东期-前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期。在此基础上,通过矿区褶皱和断裂控矿特征分析,认为NE向巧家-莲峰斜冲走滑断裂、乐马厂斜冲走滑断裂控制乐红矿区所在的巧家-金阳-永善构造带,NW向乐红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是该矿床的导矿构造;乐红断裂和配套次级褶皱(包包上向斜和金家沟背斜)是矿床的配矿构造;构造活动引起的次级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及拖曳褶皱中层间断裂带是矿床的容矿构造。最终建立了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为该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黔西北矿集区铅锌找矿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规律 构造体系 构造控矿模式 乐红铅锌 滇东北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岷县寨上大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纲 喻万强 王晓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5-22,共8页
区域上NW走向的古生代隆起及早期构造线控制了区域菱形断裂系统的发育,是礼县-岷县金矿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寨上金矿床的定位则受区内次级隆起构造转折端或背斜构造倾伏端、不整合面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F5断裂沿泥盆系与二叠系之间的不... 区域上NW走向的古生代隆起及早期构造线控制了区域菱形断裂系统的发育,是礼县-岷县金矿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寨上金矿床的定位则受区内次级隆起构造转折端或背斜构造倾伏端、不整合面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F5断裂沿泥盆系与二叠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发育,规模大,是导矿构造,也是南北矿带的分界线。矿脉沿F5断裂两侧分布,属左行斜列压扭性断裂构造系统。矿脉主要沿不同岩性界面发育,其次产在单一板岩地层中。北矿带矿脉沿砂岩与板岩之间岩性界面分布,南矿带矿脉则沿灰岩与板岩接触界面分布。控矿构造系统的发育不仅与区域应力场有关,而且受区内基础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早期不整合面、不同岩性的接触界面和层理、片理面是控矿构造发育的有利部位。特别是沿不同岩性界面形成的容矿断裂规模大,成矿也大;产在单一板岩之中的断裂规模小,成矿也小。金矿化具分段富集规律,北矿带大致分为纳纳牧场、寨上河西和王足路3个富集段。应在各富集段中寻找平行矿脉和深部矿化处找矿,或沿不整合面断裂和南矿带向东、北矿带向西沿容矿断裂延伸方向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寨上金 构造类型 规律 构造控矿模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张八岭隆起区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梦婷 石文杰 +2 位作者 肖国洪 熊乐 赵玉京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66,共10页
安徽张八岭隆起区内成矿期构造是郯庐断裂带长期性、多阶段活动的产物。以该区西张郢和瓦屋刘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地质测量,共厘定出4种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分别为NWW向、近SN向(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NW向和NNE向... 安徽张八岭隆起区内成矿期构造是郯庐断裂带长期性、多阶段活动的产物。以该区西张郢和瓦屋刘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地质测量,共厘定出4种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分别为NWW向、近SN向(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其中NWW向断裂与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规模较大,为郯庐左行走滑断裂带的派生构造,前者为右行扭压断裂,后者为左行扭张断裂;二者控制了矿床(点)的区域分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NW向断裂主要分布于西张郢矿区,为NWW向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受扭张性应力作用,使张八岭群片理构造发生活化,形成顺层滑动破碎带;N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瓦屋刘矿区,为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在扭压性应力作用下形成挤压破碎带。NW向断裂及NNE向断裂均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是张八岭隆起区内重要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使矿体在平面上具有平行斜列,近等距性分布特征,垂向上具有南西向侧伏,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在对张八岭隆起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控矿规律,建立了张八岭隆起区构造控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八岭隆起区 特征 构造控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波 王新富 +5 位作者 岳言 黄智龙 唐果 刘月东 邹国富 向佐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96-2611,共16页
羊拉铜矿床是我国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域内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该矿床构造发育,形成了一套褶皱−断层控岩控矿体系。本文运用矿田地质力学方法对羊拉铜矿床构造形迹的... 羊拉铜矿床是我国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域内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该矿床构造发育,形成了一套褶皱−断层控岩控矿体系。本文运用矿田地质力学方法对羊拉铜矿床构造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力学性质进行解析,建立羊拉铜矿床的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模式。结果表明:自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羊拉铜矿床主压应力经历了东西向→北西向→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转变,依次形成了早南北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早−晚)、(北西构造带和晚南北构造带)。早南北构造带为羊拉铜矿床控岩控矿构造的基础,早北东构造带为控制矽卡岩−斑岩成矿系统的主导构造,晚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和晚南北构造带为破岩破矿构造。根据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认为羊拉铜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模式为海西期“层间断裂”+印支期“侵入接触构造”+燕山期“λ字型构造”+喜马拉雅期“阶梯状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体系 构造 构造控矿模式 羊拉铜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迁安铁矿区红羊裴柳地段控矿构造模式探讨
11
作者 汤绍合 郑广利 杨国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67,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东矿带主要是红羊裴柳地段的地层产状、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并与磁铁石英岩为标志层进行对比,建立首钢迁安铁矿区红羊裴柳地段的控矿构造模式。该地段整体为以柳河峪—红石崖向斜为主体的复向斜,该向斜的核心在十八亩台,柳河峪... 本文通过对东矿带主要是红羊裴柳地段的地层产状、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并与磁铁石英岩为标志层进行对比,建立首钢迁安铁矿区红羊裴柳地段的控矿构造模式。该地段整体为以柳河峪—红石崖向斜为主体的复向斜,该向斜的核心在十八亩台,柳河峪主矿体在深部向北西转折,并逐渐变薄,与柳西矿体构成倒转向斜。前裴庄紧密倒转向斜、红石崖倒转向斜为其次级褶皱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对其形态完整性和产状有一定影响。红羊裴柳控矿构造模式的建立为该区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安铁 红羊裴柳地段 构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深部找矿方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建标 韩润生 +6 位作者 周高明 石增龙 张艳 孙帮涛 钟华 刘心开 左家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4-1001,共18页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控矿构造体系及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提出了构造控矿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自印支期以来主要历经了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等四期构造体系演化过程。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区域云南“山”字型构造东翼滇东“多”字型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区域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NE向毛坪左行压扭性断裂、SN向洛泽河左行扭性断裂为矿床一级构造;其派生的NE向猫猫山复式倒转背斜、NNW向左行扭张性断裂及NE向切层左行压扭性断裂,为矿床的二级构造;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为矿床三级构造;低序次的节理裂隙为矿床的四级构造;斜冲走滑断裂-复式背斜组合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斜冲走滑-断褶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提出矿区深部勘查部署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作用 构造控矿模式 深部找方向 毛坪铅锌 滇东北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蓬莱黑岚沟金矿区控矿构造研究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建生 徐春森 +1 位作者 申玉科 余恩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26-337,共12页
黑岚沟金矿区位于蓬莱市东南部,为蓬莱栖霞金矿带的北段,矿区内矿脉数量较多,多为石英脉型金矿体,中浅部品位相对较高。矿区范围内控矿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以NNE、NE向为主,倾向为SEE和SE向,少量走向为NEE向,倾向SSE向。规模较大的控矿断... 黑岚沟金矿区位于蓬莱市东南部,为蓬莱栖霞金矿带的北段,矿区内矿脉数量较多,多为石英脉型金矿体,中浅部品位相对较高。矿区范围内控矿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以NNE、NE向为主,倾向为SEE和SE向,少量走向为NEE向,倾向SSE向。规模较大的控矿断裂多为NNE向与NE向断裂构造复合而成,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呈近平行等距分布,主控矿断裂的上下盘局部发育分支断裂,其控制分支矿脉的生成与富集。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不同,控制的矿体形态也不一样。NNE向控矿断裂为右行剪切构造,控制的矿体延伸较长,厚度较窄。NE向断裂为张性构造,控制的矿体延伸较短,厚度相对较大。该矿区发育的多个金矿脉都由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不同延伸方向、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构造控制,是同一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结果。在系统总结黑岚沟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提出了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规律 构造控矿模式 预测 黑岚沟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与逆冲推覆构造关系的确定——来自粗晶方解石Rb-Sr和Sm-Nd等时线年龄证据 被引量:23
14
作者 田世洪 杨竹森 +13 位作者 侯增谦 杨天南 张洪瑞 刘燕学 宋玉财 刘英超 王银喜 于玉帅 王富春 薛万文 鲁海峰 张玉宝 朱田 俞长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489,共15页
青海玉树地区的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夹持的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处于玉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前锋带位置,但矿床与逆冲推覆构造之间的... 青海玉树地区的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夹持的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处于玉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前锋带位置,但矿床与逆冲推覆构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野外研究表明,方解石为乳白色,结晶粗,呈不规则状、囊状,被后期矿化所穿切,形成于挤压(逆冲推覆阶段)到拉伸(成矿阶段)的过渡阶段,是联系逆冲推覆构造与铅锌矿床之间的"纽带"。本文对该阶段方解石开展了Rb-Sr和Sm-Nd等时线方法定年,测定东莫扎抓铅锌矿床过渡阶段的年龄为35.2~35.5 Ma,平均为35.4 Ma,与其成矿时代35 Ma非常接近;测定莫海拉亨铅锌矿床过渡阶段的年龄为34.0~34.6 Ma,平均为34.3 Ma,与其成矿时代33 Ma也非常接近。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建立了玉树地区铅锌矿床从逆冲推覆阶段到成矿阶段的构造控矿模式:伴随着印度-亚洲大陆持续碰撞,青藏高原北缘中生代构造岩片向盆地中央推覆叠置,形成逆冲推覆构造(37~40 Ma),之后处于由挤压到拉伸的松弛状态,早期造山带流体、盆地流体混合形成巨晶方解石脉(34~35 Ma),最后,流体从造山带沿拆离滑脱带长距离向前陆盆地方向运移,运移过程中淋滤围岩的金属物质,并与先期造山带流体混合,形成富铅、锌的成矿流体,通过主逆冲断裂垂向沟通,进入浅部的反冲断层形成铅锌矿床(33~35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 Sm-Nd等时线 粗晶方解石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控矿模式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白干湖金矿区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强 杨兴科 +1 位作者 姬金生 张连昌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白干湖金矿位于新疆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南侧的苦水断裂与雅满苏断裂构成的楔形区内 ,在变形程度上不同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 ,但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剪切特征 ,是脆韧性变形的转换过渡区。其构造型式多样 ,构造形态繁... 白干湖金矿位于新疆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南侧的苦水断裂与雅满苏断裂构成的楔形区内 ,在变形程度上不同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 ,但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剪切特征 ,是脆韧性变形的转换过渡区。其构造型式多样 ,构造形态繁杂 ,多期次的构造变形相互叠加 ,使它成为最有利的地球化学障 ,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相当活跃的场所。对于本区金的活化、迁移、沉淀和富集以及金矿体的最终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韧性变形 变形分析 构造转换 新疆 流体 构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乐开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硫、铅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宪国 李波 +3 位作者 何志威 王景腾 魏庆喜 万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6-822,共17页
赋存于泥盆系望城坡组白云岩中的乐开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主要发育似层状矿体,具有典型的“逆(逆断裂)导-张(张断裂)运-岩(受断裂影响的碳酸盐岩破碎空间被碳质黏土岩圈闭形成的有利岩性组合)储”构造控矿... 赋存于泥盆系望城坡组白云岩中的乐开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主要发育似层状矿体,具有典型的“逆(逆断裂)导-张(张断裂)运-岩(受断裂影响的碳酸盐岩破碎空间被碳质黏土岩圈闭形成的有利岩性组合)储”构造控矿模式。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发育(网)脉状、角砾状、浸染状等构造与交代、充填、共边等结构,后生成矿特征明显。硫化物δ^(34)S值为11.1‰~18.1‰(均值约14.7‰),明显高于幔源岩浆硫的δ^(34)S值,与泥盆纪同期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相近,显示硫化物中的还原硫可能是赋矿地层中的高溶解度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的产物。硫化物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8.400‰~18.767‰(均值为18.565‰);^(207)Pb/^(204)Pb值为15.660‰~16.058‰(均值为15.791‰);^(208)Pb/^(204)Pb值为38.580‰~39.432‰(均值为39.059‰),变化范围相对较大。铅同位素的^(207)Pb/^(204)Pb-^(206)Pb/^(204)Pb图解与△γ-△β图解显示明显的壳源特征,同时暗示沉积岩石与基底岩石共同提供了成矿物质。综合矿床地质、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特征,笔者认为乐开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为盆地流体循环萃取沉积岩石与基底岩石的金属元素后形成含矿流体,含矿流体被深大断裂导入上覆沉积地层的特殊构造部位(被碳质黏土岩圈闭的碳酸盐岩破碎空间)时,富含的热量导致沉积盖层中硫酸盐发生热化学反应(TSR),生成大量的S^(2-),与含矿流体中的Pb^(2+)、Zn^(2+)、Fe^(2+)等金属阳离子结合成矿。乐开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MVT型矿床类似,因此,乐开铅锌矿床属于MVT型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类型的确定有利于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同类型铅锌矿床的勘查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构造控矿模式 硫、铅同位素 床成因 乐开铅锌 川滇黔接壤铅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