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西北蚀变岩型金矿构造控矿机制与三维深部定位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斌 周明岭 +4 位作者 丁正江 张琪彬 刘向东 吕军阳 周晓萍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54,共15页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以产出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主,矿床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三山岛、焦家和招远-平度断裂带控制了胶东80%以上的金资源量,断裂构造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工作者勘查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大量勘查资料,...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以产出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主,矿床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三山岛、焦家和招远-平度断裂带控制了胶东80%以上的金资源量,断裂构造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工作者勘查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大量勘查资料,剖析总结了断裂形态变化与矿体空间分布耦合关系,揭示了断裂控矿规律。蚀变岩型金矿体(群)严格受区域性NE-NNE向脆-韧性构造控制,绝大多数矿体圈闭赋存于主裂面之下。矿体产出空间受控矿构造成矿期活动制约,成矿前构造活动形成的波状结构形态明显控制了矿体(群)空间形态和富集。典型蚀变岩型金矿体(群)的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表现为明显的倾伏和斜列产出特征,说明它们是在共同的、统一的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矿床的倾伏和斜列同样受控矿构造产状控制,且具有合理的力学协调关系。蚀变带厚度与控矿构造含矿率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73,为较显著相关,反映出蚀变带规模与金矿化关系较密切。胶西北典型蚀变岩型矿床研究发现,诸矿床富集带内主要矿体沿倾伏方向矿化强度表现为强矿化段和弱矿化段(无矿段)交替出现,可称为沿倾伏方位的分段富集规律。上述规律性认识可以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 分带富集 蚀变岩型 胶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岩体北缘鄂南地区构造特征与构造控矿作用
2
作者 林子晗 夏元 +1 位作者 张航川 徐先兵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9,共13页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早白垩世Li-Be-Cs-Nb-Ta等稀有金属和Pb-Zn-Cu-Au-Sb等有色金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幕阜山岩体南、北缘的湘东北和鄂南地区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基础,但现有矿产勘探成果差距明显,可能是构造变形...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早白垩世Li-Be-Cs-Nb-Ta等稀有金属和Pb-Zn-Cu-Au-Sb等有色金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幕阜山岩体南、北缘的湘东北和鄂南地区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基础,但现有矿产勘探成果差距明显,可能是构造变形差异所致。本研究通过构造解析、古应力场反演以及矿床分布规律,探讨了鄂南地区的构造控矿作用。构造解析表明E-W走向江南断裂形成于新元古代,保存了三叠纪由S向N的逆冲作用、晚白垩世断层上盘向SE的正断作用和古近纪E-W走向左行剪切作用;而NE-SW走向长坪断裂形成于中侏罗世燕山运动,记录了早白垩世晚期左行走滑、晚白垩世正断作用和古近纪晚期右行走滑。基于断层滑移矢量反演的古应力场揭示鄂南地区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走滑(近N-S向最大主应力)、晚白垩世NW-SE走向伸展、古近纪早期走滑(NE-SW向最大主应力)和古近纪中-晚期NE-SW走向伸展的应力场演化历史。结合研究区的金属矿床分布特征,认为鄂南地区NE-SW走向主干断裂的次级近平行断裂或与其相交的NW-SE走向和近E-W走向断裂具有较好的金属矿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阜山岩体 构造变形 古应力场 构造控矿作用 江南造山带 鄂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理及其对深部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宋丹辉 韩润生 +4 位作者 王峰 王明志 何治 周威 罗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25,共27页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约了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不同方向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与不同期次、序次构造筛分,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机理。【研究结果】自印支期以来,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历经了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依次形成了早北西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晚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通过成矿构造解析及其与成矿关系讨论,厘定了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区的成矿构造体系,揭示了构造分级控矿规律:北西向威宁—水城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控矿构造,控制了威宁—水城矿化带或矿田的展布;威宁—水城断裂扭动作用派生的北西向断裂F1、F2,控制了矿床(矿体群)的分布,为矿区的二级控矿构造;F1、F2断裂间的层间断裂破碎带,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为三级控矿构造;矿体旁侧的节理裂隙带控制矿脉,为四级控矿构造。【结论】青山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明显,主要受四个等级的控矿构造控制,并形成了与其相对应的4种矿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构造体系 构造控矿模式 产勘查启示 青山铅锌 黔西北 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地区谢家沟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鲍兴隆 钱建平 +1 位作者 孙俊磊 黄东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0-691,共12页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的分支断裂上,已进入危机矿山行列,研究谢家沟金矿床的构造控矿规律对于其深部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在矿区现场开展构造地质调查,对矿脉及脉岩进行产状测量和统计,结合岩矿分析和同位素测试成果,重...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的分支断裂上,已进入危机矿山行列,研究谢家沟金矿床的构造控矿规律对于其深部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在矿区现场开展构造地质调查,对矿脉及脉岩进行产状测量和统计,结合岩矿分析和同位素测试成果,重新厘定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经研究可将成矿构造演化序列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3期。矿区构造控矿规律表现为:矿体在走向上具有明显的NNE向优选方位;矿体总体由SW向NE侧伏;脉组呈左行雁列产出并具有明显的矿化中心;矿化分带与构造蚀变分带具有一致性。本文提出了2个找矿预测靶区,为下一步找矿增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家沟金 构造控矿规律 构造 构造样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铀矿田——断裂构造控矿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月蕾 吕古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8-319,共2页
相山铀矿田是中国最大的、与火成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1大地构造背景相山铀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结合带附近,NE向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与NNE向大王山—于山花岗岩型铀成矿带交会部位的相山大型塌陷式... 相山铀矿田是中国最大的、与火成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1大地构造背景相山铀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结合带附近,NE向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与NNE向大王山—于山花岗岩型铀成矿带交会部位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铀 构造控矿特征 火山盆地 热液型 大地构造背景 铀成 断裂破碎带 断裂构造控矿 扬子地块 华夏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深部找矿方向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建标 韩润生 +6 位作者 周高明 石增龙 张艳 孙帮涛 钟华 刘心开 左家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4-1001,共18页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控矿构造体系及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提出了构造控矿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自印支期以来主要历经了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等四期构造体系演化过程。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区域云南“山”字型构造东翼滇东“多”字型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区域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NE向毛坪左行压扭性断裂、SN向洛泽河左行扭性断裂为矿床一级构造;其派生的NE向猫猫山复式倒转背斜、NNW向左行扭张性断裂及NE向切层左行压扭性断裂,为矿床的二级构造;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为矿床三级构造;低序次的节理裂隙为矿床的四级构造;斜冲走滑断裂-复式背斜组合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斜冲走滑-断褶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提出矿区深部勘查部署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作用 构造控矿模式 深部找方向 毛坪铅锌 滇东北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 被引量:168
7
作者 侯增谦 宋玉财 +11 位作者 李政 王召林 杨志明 杨竹森 刘英超 田世洪 何龙清 陈开旭 王富春 赵呈祥 薛万文 鲁海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44,共22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坪、玉树及沱沱河地区,广泛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矿床在内的大量新生代Pb、Zn、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均产于该高原东缘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主体赋存于第三纪前陆盆地内部,以沉积岩容矿,与岩浆活动无关,受...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坪、玉树及沱沱河地区,广泛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矿床在内的大量新生代Pb、Zn、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均产于该高原东缘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主体赋存于第三纪前陆盆地内部,以沉积岩容矿,与岩浆活动无关,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显著区别于世界已知的各类以沉积岩容矿的贱金属矿床。研究表明,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而产生一系列逆冲断裂系,将前陆盆地侧缘的中生代地层切割成叠置的构造岩片,并推覆叠置于盆地沉积地层之上,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并控制了Pb-Zn-Ag-Cu矿床的形成与发育。根据逆冲推覆构造控矿式样和矿化特征,可以识别出4种矿床式:①产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前锋带“构造穹隆+岩性圈闭”内的金顶式Zn-Pb矿床;②受控于前锋带冲起构造的河西-三山式Pb-Zn-Ag-Cu矿床;③产于主逆冲断裂带派生-的次级断层或平移断层内的富隆厂式Ag-Cu或Cu矿床;④产于主逆冲断裂上盘灰岩层间破碎带内的东莫扎抓式Pb—Zn矿床。这些矿床的矿体多受不同级次的断裂控制,多孔砂岩、白云岩化灰岩及构造破碎带是有利矿化部位。多数矿体显示开放空间充填成矿特点,少数显示层控性,属后生成矿。金属矿物组合主要为低Fe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组合及低温Cu硫化物(黝铜矿系列为主)+Ag硫化物(辉银矿、黝银矿、汞银矿)+方铅矿±闪锌矿组合,脉石矿物组合主要为方解石+重晶石±萤石±白云石±天青石,局部见沥青。成矿流体以盐水体系为主,盐度w(NaCleq)变化于1%~28.0%之间,成矿温度较低,通常在80~190℃,显示盆地卤水±大气降水的特点。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对矿床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其深部拆离滑脱带可能是流体流长距离侧向迁移的优选通道,主逆冲断裂是成矿流体垂向运移和向上排泄的主要途径,浅部各类样式的逆冲构造是流体汇聚的主要场所。成矿物质以盆地沉积岩贡献为主,部分可能来自幔源岩石。矿床金属组合可能与成矿流体迁移一汇聚过程中流经岩石的性质有关:矿区发育灰岩建造时,出现zn_Pb(rZn多于Pb)矿化;若发育碎屑岩建造,尤其是红层,则出现Cu-Ag(-Pb)矿化。因此,笔者将这种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新类型矿床称之为造山型Pb-Zn-Ag-Cu矿床,其成矿模式可表述为:伴随着印度一亚洲大陆持续碰撞,青藏高原东、北缘中生代构造岩片向盆地中央推覆并置,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流体从造山带沿拆离滑脱带长距离向前陆盆地方向运移,运移过程中淋滤围岩的金属物质,通过主逆冲断裂垂向沟通,进入浅部各式逆冲构造部位从而形成不同样式的矿床。经综合分析,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贱金属矿床的勘查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Pb-Zn-Ag-Cu 特征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碰撞造山带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柏林 杨农 +3 位作者 吴淦国 叶得金 刘晓春 舒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 ,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 (点 )的分布 ,在矿床范围内 ,它既是唯一的赋 (...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 ,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 (点 )的分布 ,在矿床范围内 ,它既是唯一的赋 (含 )矿构造 ,也控制着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 ,在矿床成因上决定了金矿化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 ,同时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解析 韧性剪切带 甘肃 流体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柏林 陈宣华 +7 位作者 王小凤 杨风 桑少杰 陈正乐 王克卓 王亚非 杨屹 李学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5-243,共9页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对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交代蚀变作用发育。含矿构造裂隙以P型为主,少量D型和R型,个别为R^1型和T型;构造变形所引发的动力分异作用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与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的大平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流体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变质水的特征相吻合。结合糜棱岩磁组构研究,发现磁各向异性度P值与金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构造变形早于金矿化蚀变作用,这种时序关系进一步佐证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大面积的韧性变形构造动力分异作用形成的含金热液不是就地原位矿化,而是向上迁移并集中到范围比较窄小的韧-脆性或脆性裂隙中才发生金元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解析 韧性剪切带 阿尔金 机制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其隐伏矿预测 被引量:67
10
作者 韩润生 陈进 +3 位作者 李元 马德云 赵德顺 马更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 ,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 ,“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 ,北东构造...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 ,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 ,“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 ,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 ,提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南西向侧伏 ,通过工程验证新增铅锌矿金属储量近 1 0 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规律 隐伏 定位预测 “多字形”构造型式 铅锌 云南 床地质 构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林 王庆飞 +5 位作者 赵世宇 李华健 赵鹤森 董超一 刘学飞 邓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92,共16页
造山型金矿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挤压和伸展背景下深成-中成-浅成造山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控矿断裂形成过程、构造控制流体流动、流体就位机制以及矿化样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系... 造山型金矿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挤压和伸展背景下深成-中成-浅成造山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控矿断裂形成过程、构造控制流体流动、流体就位机制以及矿化样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综述了岩石破裂原理、挤压和伸展体制断裂网络结构,全面梳理全球不同构造体制和成矿深度造山型金矿的构造控矿样式、矿脉几何学和蚀变矿化网络结构,取得以下认识:(1)在挤压背景下,深成金矿通常受韧-脆性逆冲剪切带控制,发育窄蚀变带、大脉状和层压状矿石以及黑云母-角闪石-磁黄铁矿等蚀变矿化组合;中成金矿受脆-韧性逆冲剪切带、褶皱转折端的滑脱空间和里德尔剪切派生裂隙控制,发育窄-中等宽度蚀变带、层压状和网脉状矿石以及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黄铁矿化蚀变矿化组合;浅成金矿受脆性剪切带和次级毛细裂隙控制,发育宽蚀变带、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以及绢云母-碳酸盐-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等蚀变矿化组合。研究表明上述不同成矿深度金矿构造-蚀变-矿化差异由构造、流体压力、水岩反应强度和岩石抗张强度等共同控制,流体就位和矿质沉淀机制由深部的强构造流体互馈、弱水岩反应强度向浅部的弱构造流体互馈、强水岩反应强度转换。(2)在伸展背景下,深成金矿通常受韧-脆性张剪断裂带控制,发育窄蚀变带、大脉状矿石以及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磁黄铁矿等蚀变矿化组合;中成金矿受脆-韧性张剪断裂带控制,发育窄-中等宽度蚀变带、断层充填脉和网脉状矿石以及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蚀变矿化组合;浅成金矿受脆性断层角砾破碎带控制,发育宽蚀变带、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以及绢云母-碳酸盐-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等蚀变矿化组合。伸展体制控矿构造多为先存断裂改造和再活化,当先存断裂优选定向时断裂发生再活化,成矿流体以充填断裂成矿为主,当先存断裂差异定向时流体压力驱动水力破裂形成新的断裂并改造先存构造。造山型金矿构造控矿研究已由传统的二维空间定性精细刻画逐渐向三维空间定量可视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 挤压体制 伸展体制 化样式 构造控矿 流体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河台金矿构造应力场演化及构造控矿模式 被引量:14
12
作者 龚贵伦 陈广浩 +4 位作者 林舸 曾乔松 龚朝阳 王斯亮 黄栋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6-26,共11页
广东河台金矿位于两广云开大山地区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与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交汇部位,为一典型的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海西-印支期区域SN向左旋挤压应力形成有区域左行韧性剪切性质的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和广宁-罗定断裂变质... 广东河台金矿位于两广云开大山地区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与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交汇部位,为一典型的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海西-印支期区域SN向左旋挤压应力形成有区域左行韧性剪切性质的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和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燕山早期,区域构造应力转为SN向右旋挤压,区域韧性剪切带转为右行韧性剪切性质,并对先期形成的糜棱岩带改造显示为右行剪切特征;燕山晚期,大规模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逐渐转为右行脆-韧性、脆性剪切,在部分糜棱岩带中产生脆性断裂。河台金矿严格受韧性剪切糜棱岩带控制。区域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和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是一级构造,两者交汇部位控制了河台金矿田的产出;燕山期,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的C-R次级构造(即河台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带)是二级构造,控制了河台金矿床的分布;河台矿区糜棱岩带中的张剪裂隙和主剪切裂隙系统是第三级构造裂隙,控制了河台金矿床的类型(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及金矿体的分布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韧性剪切带 构造应力场演化 构造控矿 广东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缘沉积岩层控型铅-锌矿带区域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正伟 彭建堂 +4 位作者 肖加飞 朱笑青 沈能平 张中山 游富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8-329,共12页
新疆喀什—叶城一带层控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沿着塔西南缘分布,受区域性的克孜勒陶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的时空演化密切相关。早古生代末,原特提斯洋封闭使昆仑地体拼贴于塔里木地台南缘,并沉积了一套泥盆系陆相碎屑岩。石炭纪... 新疆喀什—叶城一带层控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沿着塔西南缘分布,受区域性的克孜勒陶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的时空演化密切相关。早古生代末,原特提斯洋封闭使昆仑地体拼贴于塔里木地台南缘,并沉积了一套泥盆系陆相碎屑岩。石炭纪中昆仑以南的古特提斯洋的活动,使塔里木南西边缘形成了陆内裂陷沉积(形成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和克拉通边缘拗陷盆地沉积,后者形成了台地边缘相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覆于泥盆系之上,构成本区铅-锌矿层位。随着古特提斯在石炭纪末向北消减,二叠纪塔里木地台南缘遭受南北挤压,三叠纪时期处于隆起剥蚀状态,造成盆地构造向隆起造山之间的构造转化。侏罗纪在推覆体前缘下盘形成含煤盆地,后缘出现拉张性盆地。在这种张性和压性构造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形成开放环境的宏观破裂构造;在褶皱变动和断裂变动过程,大气降水渗入地层,萃取成矿元素并在构造作用过程中迁移,在发生温度下降、含矿热液稀释、pH增高、氧逸度降低等介质条件变化时,成矿元素沉淀,形成改造作用明显的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 铅-锌 沉积改造型 西昆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三山岛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奎锋 朱继托 +3 位作者 程胜红 刘玄 江鹏 范宏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发育在三山岛–仓上断裂内部的三山岛金矿床是胶东西北部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最新的勘探结果显示,三山岛金矿在大于2 km的垂深处仍有很好的金矿化,而...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发育在三山岛–仓上断裂内部的三山岛金矿床是胶东西北部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最新的勘探结果显示,三山岛金矿在大于2 km的垂深处仍有很好的金矿化,而且三山岛金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主矿体均发育在断裂内部的断层泥之下,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对金矿床的形成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作者通过不同尺度的构造分析后发现,在三山岛金矿床形成过程中,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状态发生过明显的转变,由成矿前的右行张扭,转变为成矿初期的NNW-SSE向挤压左行剪切应力场,三山岛主断裂也在成矿期发生左行挤压逆冲活动,主断裂封闭,主断裂内的断层泥逐渐形成,封堵成矿热液于断层泥之下,形成三山岛矿区大规模的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西北部 三山岛金 构造控矿规律 区域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沂南金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和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钱建平 常德才 +4 位作者 徐磊 张海莹 李承礼 杜继旭 余树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90,共14页
通过成矿构造研究并辅以多种找矿手段综合分析,以期取得危机矿山找矿的新突破。通过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构造蚀变带填图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厘定了沂南金矿田区域性断裂构造(入字型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仌字... 通过成矿构造研究并辅以多种找矿手段综合分析,以期取得危机矿山找矿的新突破。通过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构造蚀变带填图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厘定了沂南金矿田区域性断裂构造(入字型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仌字型构造)复合成矿构造系统,阐述了复合成矿构造系统的基本要素、特征和控矿作用,系统地总结了矿田构造控矿规律。提出:由金场岩体、铜井岩体、银山庄岩体构成了门字形的区隔化空间,控制了金场矿区和铜井矿区富矿段的产出;中酸性岩柱、岩颈及近接触带的寒武系和新元古界多层次的层间滑动带和岩床构造,控制了多层次金铜矿体的产出,但在远离接触带的部位,高角度次级的NNE、NWW-NW向断裂,控制了构造蚀变岩型的金铜矿体;堆金山矿段不是典型的斑岩型金矿,而是产在玢岩体中受NWW-NW向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土门群和泰山群不整合面亦是重要的控矿界面,值得下一步找矿的重视;矿田矿化深度东深西浅,南深北浅,与基底泰山群顶界的埋深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系统 区域断裂构造 岩体侵位构造 构造控矿规律 山东沂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祁漫塔格矿带虎头崖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渭 杨兴科 +3 位作者 王守良 江万 于恒彬 何虎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234,共13页
虎头崖矿田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和整装勘查区内。笔者在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矿田构造角度探讨了该区矽卡岩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矿田内主要的构造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区内构造活... 虎头崖矿田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和整装勘查区内。笔者在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矿田构造角度探讨了该区矽卡岩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矿田内主要的构造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从华力西期—燕山期至少有5次构造运动。对矿田内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并初步分析了区内各级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和影响。认为:①近东西向断裂、褶皱和北东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布矿)构造,属成矿期构造,控制了各个矿床的空间分布;②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次级断裂以及接触带构造,属成矿期的容矿(储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分布;③在矿田内近南北向断裂对岩石和矿体产生了改造作用,认为是成矿后构造;④自印支期以来,主要有两阶段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矿床;⑤找矿构造标志:矿体受侵入岩接触带和近东西向及北东东向构造控制明显,在断裂构造复合部位、不同岩性接触部位,均是成矿有利部位。这些认识将进一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部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虎头崖 构造 矽卡岩 构造控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根文 夏斌 +1 位作者 王国强 钟志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构造对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中生代到新生代沉积建造的发育,形成与矿化密切相关的三色建造,同时控制了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基底断层和同生断层控制区内矿带的分布,矿区内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构造对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中生代到新生代沉积建造的发育,形成与矿化密切相关的三色建造,同时控制了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基底断层和同生断层控制区内矿带的分布,矿区内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铜 构造控矿 楚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东闯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矿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谭满堂 姚书振 +1 位作者 何谋春 丁振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东闯金矿是其中典型的碰撞造山带石英脉型金矿之一,其形成受控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作用机制,主成矿期为燕山期,金矿的形成、演化与分布严格受构造活动尤其是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对东闯金矿矿床地质... 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东闯金矿是其中典型的碰撞造山带石英脉型金矿之一,其形成受控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作用机制,主成矿期为燕山期,金矿的形成、演化与分布严格受构造活动尤其是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对东闯金矿矿床地质、构造特征、成矿期次的研究,对主要矿脉507脉的矿化趋势的分析,建立起矿田构造活动与成矿过程的时空演化关系,总结了矿脉(体)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机制与规律。这对属于危机矿山的东闯金矿的深部找矿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岭 东闯金 构造控矿 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地区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燕建设 牛树银 +5 位作者 冯建之 孙卫志 孙爱群 王杏村 崔燮祥 陈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8-548,共11页
小秦岭金矿集中区以隆升幅度大、剥蚀程度深、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形迹清楚、矿床分布集中而著称。本文论述了研究区从早到晚,经历了塑性流变褶皱→区域东西向主体褶皱→南北向横跨叠加褶皱→垂向隆升的横弯褶皱等4期褶皱作用,以及塑性... 小秦岭金矿集中区以隆升幅度大、剥蚀程度深、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形迹清楚、矿床分布集中而著称。本文论述了研究区从早到晚,经历了塑性流变褶皱→区域东西向主体褶皱→南北向横跨叠加褶皱→垂向隆升的横弯褶皱等4期褶皱作用,以及塑性流变→脆韧性压扭性→韧脆性张扭性→隆升造成的脆性正向拆离滑脱等4期剪切作用。主期脆韧性剪切作用发育于主体褶皱翼部的薄弱构造带。由于第三期的韧脆性剪切作用的改造为燕山期含矿流体的大规模贯入和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容矿条件。研究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源,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贯入到韧脆性剪切带中积聚成矿,而且矿区往往存在着一两条主要矿脉却控制着矿区50%以上的金属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构造 韧性剪切带 构造 构造控矿 幔枝构造 豫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坪金矿构造矿体空间分布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耀煌 姚书振 +4 位作者 赵疆 李守业 陈景河 张惠丽 曾国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39-1553,共15页
大坪金矿是哀牢山造山型金矿的典型代表。矿床明显受到了红河—哀牢山断裂、小新街断裂以及小新街断裂的次级断裂的控制。研究断裂构造与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新生代(58 Ma)以来研究区内发生的多次构造动力机制的转变对成矿的影响具... 大坪金矿是哀牢山造山型金矿的典型代表。矿床明显受到了红河—哀牢山断裂、小新街断裂以及小新街断裂的次级断裂的控制。研究断裂构造与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新生代(58 Ma)以来研究区内发生的多次构造动力机制的转变对成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找矿意义。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汇聚碰撞,形成NW向的三级断裂构造系统;汇聚过程中,印度板块发生四次旋转方向的转变引发区内构造动力机制的四次转换,构造动力机制的转换与哀牢山造山带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具有重要关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受壳—幔相互作用影响。红河—哀牢山断裂控制了区内造山型金矿的分布,小新街断裂是大坪金矿的导矿构造,次级断裂带构成了大坪金矿的容矿构造,断裂带中构造应力引张部位为金矿的矿化富集带。研究成果为大坪金矿成矿机制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区内其他造山型金矿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控矿 规律 哀牢山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