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机制及找矿勘查启示
1
作者 曾广乾 柏道远 +10 位作者 王灵珏 文春华 陈旭 王勇 李彬 黄乐清 陈剑锋 梁恩云 许若潮 马慧英 向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300,共16页
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是在南岭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矿田发育多期次花岗岩与多方向含锡云英岩脉。然而,关于直接决定岩体、矿体定位的构造体系研究一直是该矿田的薄弱环节,制约... 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是在南岭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矿田发育多期次花岗岩与多方向含锡云英岩脉。然而,关于直接决定岩体、矿体定位的构造体系研究一直是该矿田的薄弱环节,制约了成矿规律的深入探讨和下一步找矿方向。研究基于野外构造解析与区域构造综合分析,对大义山矿田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论证,提出了下一步锡矿找矿勘查建议。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大义山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受走向NW、倾向NE的邵阳—郴州断裂与走向EW、倾向S的阳明山—塔山断裂联合控制,邵阳—郴州断裂于早燕山期的分段活动控制了大义山岩体的空间定位,阳明山—塔山断裂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逆冲错移邵阳—郴州断裂,导致后者在水平面上呈左行错移表象,并造就大义山岩体不对称纺锤状形貌;(2)含锡节理、裂隙表现为张性或张剪性质,晚期次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质岩浆沿加里东构造层中先存断裂上侵并侧向流动控制了台子上以北NNE-NE向含矿构造的形成,同时在台子上以南岩浆循阳明山—塔山断裂的侵位与侧向迁移主导了近EW向破裂成生与矿体就位;(3)构造与岩浆耦合作用可形成陡倾扇形和缓倾环状2组含矿构造。根据“缺位找矿”原则,在大义山矿田内存在探寻与已知单向倾斜矿脉组对称的另一矿脉组的潜力,同时缓倾矿脉亦值得今后找矿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岩控矿机制 构造解析 勘查启示 大义山锡多金属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机制及深部找矿勘查启示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润生 赵冻 +6 位作者 吴鹏 王雷 邱文龙 隆运清 刘凤平 邓安平 宗志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9-218,共20页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造深部展布格局不清、深部铜锡多金属矿体定位不明的核心问题,基于矿田(床)构造精细解析,开展了多期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机理及其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深入研究,表明岩浆侵入接触构造系统与倒转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裂隙系统分别控制了脉状不规则SK型铜钨锡多金属矿体群与沿NNE-NE向层间断裂带、NW向断裂带分布的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群,这些矿体群具有不同的侧伏规律;基于矿田、矿床、矿体(脉)尺度控岩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的剖析,揭示了构造分级控岩控矿规律和中心对称成矿效应,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构建了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模式,进一步论证了坪宝矿田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生代以来,坪宝矿田构造应力作用呈现“顺时针式”的运动方式,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在区内产生SEE-EW向主压应力作用,从而在矿田内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成岩成矿系统。这些认识为坪宝矿田乃至钦杭、南岭成矿带湘南地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岩控矿机制 浆热液系统 中心对称成效应 深部找勘查 钦杭、南岭成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