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泾河油田走滑断裂带长8-长6段致密砂岩构造成岩作用及控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玉净 骆杨 +3 位作者 赵彦超 陈红汉 平宏伟 房晓军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9,共16页
泾河油田长8-长6段致密砂岩“甜点”储层受走滑断裂带及内部结构模式控制,且分布非均质性极强,表明构造成岩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多种资料,开展了断裂带构造成岩成储分析,为致密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受构造应力应... 泾河油田长8-长6段致密砂岩“甜点”储层受走滑断裂带及内部结构模式控制,且分布非均质性极强,表明构造成岩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多种资料,开展了断裂带构造成岩成储分析,为致密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受构造应力应变差异控制,走滑断裂带与走滑断裂带之间区域的构造成岩作用及控储特征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1)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应变具有簇状分布特点。走滑断裂带为高应力应变区(HSSZ),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区域为低应力应变区(LSSZ)。走滑断裂带沿走向可划分为张扭段、压扭段和走滑段;垂直于断层走向可概括出三大类八小类侧向分带结构模式。(2)走滑断裂带的构造成岩作用包括:变形条带、胶结作用、溶蚀及交代作用、微裂缝、碎裂作用、构造涂抹。(3)构造应力应变差异控制了构造成岩差异,进而控制了储层物性:①HSSZ区域和LSSZ区域的压实减孔作用均强于胶结作用。但是HSSZ区域的构造成岩减孔作用强于LSSZ区域,而LSSZ区域的胶结减孔作用强于HSSZ区域。②分段控储作用由好到差依次为:张扭段、断层端部、弱张扭段、走滑段、压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成岩作用 致密砂岩 构造控储效应 走滑断裂带 泾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