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沉积褶皱生长地层中沉积与构造关系
被引量:
15
1
作者
郭卫星
漆家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生长地层详细记录了褶皱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同沉积褶皱的生长地层进行详细的几何学分析,结合地层年代学资料,可以揭示沉积与构造的相互影响,确定沉积速率与构造抬升速率的细微变化,及褶皱的活动期次。构造抬升速率和沉...
生长地层详细记录了褶皱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同沉积褶皱的生长地层进行详细的几何学分析,结合地层年代学资料,可以揭示沉积与构造的相互影响,确定沉积速率与构造抬升速率的细微变化,及褶皱的活动期次。构造抬升速率和沉积速率的变化,可引起生长地层的上超、超覆和退覆。褶皱的形成可分为膝折带迁移和翼部旋转2种模式。以膝折带迁移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展过程中翼部倾角不变,褶皱顶部与翼部的抬升速率相同,形成翼部平行状生长地层;以翼部旋转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展过程中翼部长度不变,沿翼部各点的抬升速率呈线性变化,形成翼部楔状的生长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膝折带迁移
翼部旋转
构造抬升速率
沉积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长褶皱发育模式
被引量:
7
2
作者
郭卫星
漆家福
+1 位作者
李明刚
李艳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褶皱形成的运动学特征,对膝折带迁移、翼部旋转和混合生长3种模式的沉积与抬升关系进行探讨,并针对3种褶皱发育模式提出利用生长地层厚度推测褶皱抬升速率与褶皱过程的方法。研究表明:以膝折带迁移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育过程中翼部...
根据褶皱形成的运动学特征,对膝折带迁移、翼部旋转和混合生长3种模式的沉积与抬升关系进行探讨,并针对3种褶皱发育模式提出利用生长地层厚度推测褶皱抬升速率与褶皱过程的方法。研究表明:以膝折带迁移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育过程中翼部倾角不变,褶皱顶部与翼部的抬升速率相同,形成翼部平行状生长地层;以翼部旋转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育过程中翼部长度不变,沿翼部各点的抬升速率呈线性变化,形成翼部楔状的生长地层;以混合生长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育过程中翼长和翼部倾角都发生变化,部分生长地层呈平行状,反映了膝折带迁移的特征,部分生长地层呈楔状,各点的抬升速率仍呈线性变化,反映了翼部旋转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抬升速率
沉积
速率
膝折带迁移模式
翼部旋转模式
混合生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2-677,共6页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多级阶地的逐步(或间歇性)下切过程。多级阶地的形成可能同时受到构造抬升和周期性气候变化的制约。由于下切过程的滞后效应,侵蚀和冰川均衡抬升、河谷的侧向侵蚀过程等影响,山地的构造抬升与河谷的下切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应当慎用河谷的下切速率来代表山地的抬升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构造
抬
升
下切
速率
构造抬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沉积褶皱生长地层中沉积与构造关系
被引量:
15
1
作者
郭卫星
漆家福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0-524,共5页
基金
国家“973”专题项目(2006CB202301)
文摘
生长地层详细记录了褶皱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同沉积褶皱的生长地层进行详细的几何学分析,结合地层年代学资料,可以揭示沉积与构造的相互影响,确定沉积速率与构造抬升速率的细微变化,及褶皱的活动期次。构造抬升速率和沉积速率的变化,可引起生长地层的上超、超覆和退覆。褶皱的形成可分为膝折带迁移和翼部旋转2种模式。以膝折带迁移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展过程中翼部倾角不变,褶皱顶部与翼部的抬升速率相同,形成翼部平行状生长地层;以翼部旋转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展过程中翼部长度不变,沿翼部各点的抬升速率呈线性变化,形成翼部楔状的生长地层。
关键词
生长地层
膝折带迁移
翼部旋转
构造抬升速率
沉积
速率
Keywords
growth stratum
hinge migration
limb rotation
tectonic uplift rate
sedimentation rate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长褶皱发育模式
被引量:
7
2
作者
郭卫星
漆家福
李明刚
李艳友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6CB202301)
文摘
根据褶皱形成的运动学特征,对膝折带迁移、翼部旋转和混合生长3种模式的沉积与抬升关系进行探讨,并针对3种褶皱发育模式提出利用生长地层厚度推测褶皱抬升速率与褶皱过程的方法。研究表明:以膝折带迁移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育过程中翼部倾角不变,褶皱顶部与翼部的抬升速率相同,形成翼部平行状生长地层;以翼部旋转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育过程中翼部长度不变,沿翼部各点的抬升速率呈线性变化,形成翼部楔状的生长地层;以混合生长为变形机制的褶皱,发育过程中翼长和翼部倾角都发生变化,部分生长地层呈平行状,反映了膝折带迁移的特征,部分生长地层呈楔状,各点的抬升速率仍呈线性变化,反映了翼部旋转的特征。
关键词
构造抬升速率
沉积
速率
膝折带迁移模式
翼部旋转模式
混合生长模式
Keywords
tectonic uplift rate
sedimentation rate
hinge migration model
limb rotation model
hinge migration with limb rotation model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2-67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1012和40371013)资助
文摘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多级阶地的逐步(或间歇性)下切过程。多级阶地的形成可能同时受到构造抬升和周期性气候变化的制约。由于下切过程的滞后效应,侵蚀和冰川均衡抬升、河谷的侧向侵蚀过程等影响,山地的构造抬升与河谷的下切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应当慎用河谷的下切速率来代表山地的抬升速率。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构造
抬
升
下切
速率
构造抬升速率
Keywords
fluvial terrace
climate change
tectonic uplift
incision rate
tectonic uplift rate
分类号
P93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沉积褶皱生长地层中沉积与构造关系
郭卫星
漆家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长褶皱发育模式
郭卫星
漆家福
李明刚
李艳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
许刘兵
周尚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