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差应力与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勇生 朱光 +1 位作者 宋传中 刘国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83,共14页
构造差应力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附加静水压力在地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大别山东端郯庐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的构造差应力测量和同构造新生白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断裂带12个糜棱岩样品进行了20... 构造差应力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附加静水压力在地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大别山东端郯庐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的构造差应力测量和同构造新生白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断裂带12个糜棱岩样品进行了20次构造差应力测量,获得了114.6—149.6MPa的差应力值;对同构造新生白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获得岩石的形成时的围压为291.7—531.3MPa。通过构造差应力与岩石围压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岩石中的“构造超压”并不完全是构造差应力产生的附加静水压力造成的,还应包括了岩石中流体压力的贡献。在中-上地壳,附加静水压力主要由流体压力构成;而在下地壳和岩石圈深部,岩石的构造超压主要来自于由构造差应力产生的附加静水压力。但由于岩石圈深部构造差应力的急剧减小,产生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对围岩的贡献量极小,并不能使超高压岩石的形成深度明显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差应力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流体压力 糜棱岩 郯庐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