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德滋 舒良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2-370,共9页
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主要反映花岗岩的岩浆类型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成因联系。从全球范围来看,结合中国的地质实际,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可以区分为5种主要类型:(1)洋壳俯冲消减型,如太平洋两岸的大陆边缘;(2)陆—陆碰撞型,如喜马拉... 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主要反映花岗岩的岩浆类型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成因联系。从全球范围来看,结合中国的地质实际,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可以区分为5种主要类型:(1)洋壳俯冲消减型,如太平洋两岸的大陆边缘;(2)陆—陆碰撞型,如喜马拉雅—冈底斯碰撞造山带;(3)陆缘伸展型,如中国东南部伸展型大陆边缘、北美西部盆岭省;(4)陆内断裂拗陷型,如长江中下游断裂拗陷、钱塘江—信江断裂拗陷;(5)裂谷型,如东非裂谷、攀西裂谷。通过钙碱指数(CA)和铝饱和指数(ASI)的计算,可以大体获知花岗岩的岩浆类型。造山带花岗岩的时空演变规律是:俯冲型→碰撞型→伸展型。亦可表述为:前碰撞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后碰撞花岗岩。但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在对不同造山带花岗岩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比之后,才能对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构造岩浆组合 岩浆类型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东段国宝山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10
2
作者 贺昕宇 方同辉 +3 位作者 薄贺天 刘海鹏 张忠义 肖文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42,共17页
东天山—北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对于其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构造演化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东天山东段国宝山地区出露有一系列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质岩石,包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正长花岗岩和天河石花... 东天山—北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对于其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构造演化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东天山东段国宝山地区出露有一系列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质岩石,包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正长花岗岩和天河石花岗岩。该系列岩体整体以富硅、富碱为特征,其中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具有钾质和富镁特征,轻稀土相对重稀土更富集(LREE/HREE=0.86),稀土配分曲线整体右倾,呈弱Eu负异常(δEu=0.40~0.68);而正长花岗岩与天河石花岗岩类似,具钠质和铁质特征,富集Ta、Rb,重稀土元素较轻稀土更富集(LREE/HREE=5.11~17.17),稀土配分曲线呈海鸥式,具明显Eu负异常(δEu=0.03)。花岗闪长岩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集中于255~250 Ma,早于天河石花岗岩247~240 Ma的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正长花岗岩与天河石花岗岩同属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属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两个岩石组合属不同的岩浆系列,无成因关系。研究认为东天山东段国宝山地区在255~250 Ma仍处于后碰撞环境,~247 Ma进入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花岗岩 二叠纪 三叠纪 构造环境 构造岩浆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