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
梁国胜
陈清棠
王淑玉
陈国俊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低幅度构造—岩性油气藏识别技术 |
白晓寅
黄玉
陈永波
郭娟娟
谭开俊
许多年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3
|
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实践 |
高平
房倩
王兴武
罗周亮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12 |
7
|
|
4
|
英台地区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解释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
孙岩
李明
赵一民
赵占银
马新昌
张立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5
|
辽河东部凹陷红星地区古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 |
姜振海
林畅松
曲爱英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6
|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构造-岩性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
陈亮
庞雄
韩晋阳
冯轩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7
|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应用 |
李晓寒
郭浩
卢政环
朱洁琼
冯小东
廖飞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8
|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岩性油气藏物理模拟 |
牟雪梅
赵卫卫
查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9
|
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的地震反射特征 |
蔺殿忠
童晓光
徐树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
1983 |
5
|
|
10
|
层序地层学在秦南凹陷东南斜坡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
王元君
滕玉波
石文龙
郭涛
王军
姜本厚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陆架坡折带的识别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以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21Ma陆架坡折带为例 |
高鹏
秦成岗
全志臻
张忠涛
陆嫣
刘道理
屈亮
刘杰
徐乐意
徐徽
周凤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2
|
东海西湖凹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 |
周荔青
江东辉
张尚虎
周兴海
杨鹏程
李昆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1
|
|
13
|
陆相断陷湖盆斜坡区类型划分及油气富集规律——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 |
蒙启安
吴海波
李军辉
刘赫
李跃
邹越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4
|
地震属性技术在王73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王鑫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7 |
11
|
|
15
|
酒泉盆地油气勘探领域综合评价 |
赵建儒
孙星
潘良云
孙庭斌
杨长友
白军
段新红
屈战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6
|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成藏模式 |
毕研斌
高山林
朱允辉
庞雯
杨秋来
陈继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7
|
东濮凹陷兰聊陡岸带扇体特征及成藏规律 |
朱俊玲
孙顺敏
武晓玲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