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堡凹陷构造型油气藏分布主控因素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
23
1
作者
黄曼宁
董月霞
+2 位作者
庞雄奇
郝海江
郭继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已发现的油气藏多为构造型油气藏,但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不明确,无法有效地指导勘探。通过分析,揭示出地质相、流体势和烃源灶是南堡凹陷油气分布的3个主控因素。应用相-势-源复合的方法,对南...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已发现的油气藏多为构造型油气藏,但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不明确,无法有效地指导勘探。通过分析,揭示出地质相、流体势和烃源灶是南堡凹陷油气分布的3个主控因素。应用相-势-源复合的方法,对南堡凹陷的油气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质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优相-高孔渗"控藏,流体势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低势"控藏,烃源灶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近源"控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源-优相-低势"控藏的综合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南堡凹陷的油气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背斜类油气藏的潜在勘探目标位于北堡构造带的Ⅰ级有利区和南堡4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断块类油气藏的潜在勘探目标位于北堡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南堡3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南堡4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和南堡5号构造带的Ⅲ级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相
流体势
烃源灶
构造型油气藏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隐蔽圈闭类型与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庆
朱玉双
+1 位作者
张金功
龙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油气勘探活动已经历了30余年,勘探发现的油气田主要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寻找非构造的隐蔽圈闭油气藏以改变莺-琼盆地油气勘探的被动局面显得日益重要。根据油气勘探工作需要将莺-琼盆地隐蔽圈闭...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油气勘探活动已经历了30余年,勘探发现的油气田主要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寻找非构造的隐蔽圈闭油气藏以改变莺-琼盆地油气勘探的被动局面显得日益重要。根据油气勘探工作需要将莺-琼盆地隐蔽圈闭划分为低位盆底扇型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浊积砂岩型圈闭、地层超覆型圈闭、古水道型圈闭、三角洲前缘砂体型圈闭。南海北部莺-琼盆地具备形成隐蔽圈闭油气藏的有利条件:莺-琼盆地有丰富的烃源基础;在历史时期内水平面的频繁变化,使得岩性带在纵横向上都发生交织变化而产生岩性油气藏,尤以在盆地低水位期形成的盆底扇、斜坡扇等低位扇为主;另外历史时期构造活动频繁,而形成多个构造面和构造不整合面,与之相适应地产生了多种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型油气藏
隐蔽圈闭
岩性
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
油气藏
莺琼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堡凹陷构造型油气藏分布主控因素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
23
1
作者
黄曼宁
董月霞
庞雄奇
郝海江
郭继刚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2011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2-04)
文摘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已发现的油气藏多为构造型油气藏,但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不明确,无法有效地指导勘探。通过分析,揭示出地质相、流体势和烃源灶是南堡凹陷油气分布的3个主控因素。应用相-势-源复合的方法,对南堡凹陷的油气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质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优相-高孔渗"控藏,流体势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低势"控藏,烃源灶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近源"控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源-优相-低势"控藏的综合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南堡凹陷的油气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背斜类油气藏的潜在勘探目标位于北堡构造带的Ⅰ级有利区和南堡4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断块类油气藏的潜在勘探目标位于北堡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南堡3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南堡4号构造带的Ⅱ级有利区和南堡5号构造带的Ⅲ级有利区。
关键词
地质相
流体势
烃源灶
构造型油气藏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Keywords
geofacies
fluid potential
hydrocarbon kitchen
structural reservoir
Nanpu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分类号
TE11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隐蔽圈闭类型与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庆
朱玉双
张金功
龙佳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国家重点研究室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延长石油油气勘探公司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3-005)
文摘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油气勘探活动已经历了30余年,勘探发现的油气田主要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寻找非构造的隐蔽圈闭油气藏以改变莺-琼盆地油气勘探的被动局面显得日益重要。根据油气勘探工作需要将莺-琼盆地隐蔽圈闭划分为低位盆底扇型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浊积砂岩型圈闭、地层超覆型圈闭、古水道型圈闭、三角洲前缘砂体型圈闭。南海北部莺-琼盆地具备形成隐蔽圈闭油气藏的有利条件:莺-琼盆地有丰富的烃源基础;在历史时期内水平面的频繁变化,使得岩性带在纵横向上都发生交织变化而产生岩性油气藏,尤以在盆地低水位期形成的盆底扇、斜坡扇等低位扇为主;另外历史时期构造活动频繁,而形成多个构造面和构造不整合面,与之相适应地产生了多种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等。
关键词
构造型油气藏
隐蔽圈闭
岩性
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
油气藏
莺琼盆地
Keywords
structural type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conformity traps
Yinggehai and Qiongdongnan basinsubtle trap
lithologic reservoirs
stratigraphic-un
分类号
P7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堡凹陷构造型油气藏分布主控因素及预测方法
黄曼宁
董月霞
庞雄奇
郝海江
郭继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隐蔽圈闭类型与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
张庆
朱玉双
张金功
龙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