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水金矿床控矿构造型式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刚 董法先 刘建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727-730,共4页
大水金矿床以其规模大、埋深浅、品位高、易选和成因的多元性在西秦岭南亚带的金矿床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人们对该金矿床的成因认识上有多重的分歧,许多学者对其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提出相似或相悖的结论,但很少研究构造对金矿体的控制作... 大水金矿床以其规模大、埋深浅、品位高、易选和成因的多元性在西秦岭南亚带的金矿床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人们对该金矿床的成因认识上有多重的分歧,许多学者对其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提出相似或相悖的结论,但很少研究构造对金矿体的控制作用。事实上,矿床的空间分布、矿体定位及形态完全受控矿构造的发育特征及组合型式控制。作者对该矿床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种控矿构造型式:①低级别NWW-EW向断裂对金矿体控制;②SN向或近SN向断裂对金矿体控制;③NW向断裂对金矿体控制;④低级别NWW-EW向断裂与SN向、NW向、NE向断裂复合部位对金矿体控制;⑤追踪断裂对金矿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弧形构造 大水金矿 控矿构造型式 甘肃省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金(银)-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旃章 张寿庭 沈军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中金(银)-萤石矿床,是中国首次发现并厘定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迥异,但物源、力源又相同,受同构造控制,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金(银)-萤石矿床新类型。矿床严格受控于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帚...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中金(银)-萤石矿床,是中国首次发现并厘定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迥异,但物源、力源又相同,受同构造控制,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金(银)-萤石矿床新类型。矿床严格受控于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帚状控矿构造型式,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萤石矿田(床)中金(银)矿的寻找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义盆地 控矿构造型式 金矿 银矿 萤石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构造解析与地壳表层结构构造型式——拓展地质力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方面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述靖 郑达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279-286,共8页
遥感构造解析是以遥感信息为依据,结合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大地构造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壳表层广泛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水平滑动,剪切-推覆构造系统和推覆-拉伸构造岩片是大陆壳表层的两种基本构造型式。中... 遥感构造解析是以遥感信息为依据,结合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大地构造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壳表层广泛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水平滑动,剪切-推覆构造系统和推覆-拉伸构造岩片是大陆壳表层的两种基本构造型式。中国大陆壳表层构造格局及山川地貌都是新生代地壳运动形成的,对现今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和不同时期形成的矿产资源都有控制和改造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壳 构造型式 遥感构造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的构造型式和构造背景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懋弘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2-193,共2页
滇黔桂"金三角"是我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30多年来共发现了近200处金矿床、矿(化)点。随着原生矿的开发利用,又有一批新的矿床不断被发现,如广西林旺金矿等。一些大型矿床则有新的认识和突破,如贵州烂泥沟金矿勘探深... 滇黔桂"金三角"是我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30多年来共发现了近200处金矿床、矿(化)点。随着原生矿的开发利用,又有一批新的矿床不断被发现,如广西林旺金矿等。一些大型矿床则有新的认识和突破,如贵州烂泥沟金矿勘探深度超过1000m,资源/储量超过150t(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构造背景 烂泥沟金矿 构造型式 滇黔桂 大型矿床 构造解析 造山期 层状矿体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镇山脉汤—仑推覆体前锋带构造型式及形成机制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国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9-64,共6页
推覆体前锋带是推覆体的重要组成,其变形特点既反映了推覆体发展过程中的推覆动力的作用和应力消失,又反映了受外缘抗阻的相互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构造学家的关注。推覆体前锋带的变形构造在组成上既有推覆系的组成,又有逆... 推覆体前锋带是推覆体的重要组成,其变形特点既反映了推覆体发展过程中的推覆动力的作用和应力消失,又反映了受外缘抗阻的相互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构造学家的关注。推覆体前锋带的变形构造在组成上既有推覆系的组成,又有逆推覆方向上前锋-外缘带的被动变形构造组成,形成了推覆体受阻状态下的复合变形构造。发育在宁镇山脉的汤—仑推覆体前锋带上的变形构造存在五种型式:岩层的大幅度旋转与密集的叠瓦系;反冲构造;具捩断层性质的横向及斜向断层;平卧褶曲的翘起和具优选剪切方位的膝折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锋带 构造型式 形成机制 宁镇山脉 汤仑推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雁行断裂的三维构造型式初探─—以西华山脉状钨矿构造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奚小双 何绍勋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西华山矿脉的三维雁行型式受岩体弧形界面的控制呈有规律的变化,为适应这一研究的需要,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建立了完整的三维雁行型式,并利用旋转模型模拟旋转雁行断裂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系统地揭示了旋转雁行断裂三维型式变化的条件... 西华山矿脉的三维雁行型式受岩体弧形界面的控制呈有规律的变化,为适应这一研究的需要,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建立了完整的三维雁行型式,并利用旋转模型模拟旋转雁行断裂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系统地揭示了旋转雁行断裂三维型式变化的条件和规律。三维雁行断裂型式的建立具有普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雁行断裂 矿脉 构造型式 钨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桥台构造型式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军 周水兴 张玉柱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9,18,共5页
U型桥台是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常用的构造,在工程实践中,U型桥台常常出现开裂.依据规范的有关条文,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了常用桥台的构造内坡比和增设桥台外坡的建议值;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桥台受力和减小变形的措施和设计方法,包括... U型桥台是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常用的构造,在工程实践中,U型桥台常常出现开裂.依据规范的有关条文,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了常用桥台的构造内坡比和增设桥台外坡的建议值;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桥台受力和减小变形的措施和设计方法,包括在前墙与侧墙交汇处增设倒角、前墙与侧墙外侧设置钢筋砼圈梁、在侧墙两侧设置预应力砼拉筋法或钢筋砼拉梁法等,供设计和加固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桥台 构造型式 设计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新构造运动主要特征与构造型式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应斌 黄雷 刘廷海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6-10,共5页
渤海油气勘探表明,已发现的浅层油气分布明显受控于渤海的新构造运动。对渤海新构造运动从时间与旋回划分、主要特征及构造型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渤海新构造运动在时间的厘定上可定位于中新世—更新世末之间,具有空间分布的普遍性... 渤海油气勘探表明,已发现的浅层油气分布明显受控于渤海的新构造运动。对渤海新构造运动从时间与旋回划分、主要特征及构造型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渤海新构造运动在时间的厘定上可定位于中新世—更新世末之间,具有空间分布的普遍性、活动时间的旋回性、活动强度的差异性等主要特征,可识别出挤压褶皱、花状构造、逆断层、凹陷内快速沉降等多种构造型式,从而形成了渤海浅层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新构造运动 主要特征 构造型式 浅层油气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萨德伯里矿田的构造型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余祖成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67-74,共8页
加拿大萨德伯里铜镍硫化物矿床为著名的世界最大铜镍矿床,其金属铜、镍的蕴藏量及年工业产量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居世界首位。该矿田已知有大型矿床10余个、中小型矿床30余个。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环状岩浆杂岩及北东、北西向两构... 加拿大萨德伯里铜镍硫化物矿床为著名的世界最大铜镍矿床,其金属铜、镍的蕴藏量及年工业产量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居世界首位。该矿田已知有大型矿床10余个、中小型矿床30余个。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环状岩浆杂岩及北东、北西向两构造体系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型式 矿田 矿床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山字型在卫星象片上的影象特征——对松辽平原构造型式的新认识
10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78年第3期49-54,共6页
我们在利用ERST—1.2,百万分之一的卫星象片资料对松辽平原区域构造进行解释时,发现在北纬43°—47°间,东经118°—127°范围内,有一弧型构造和南北向构造影象。这种构造影象特征与已知地面地质构造特征相吻合。初步... 我们在利用ERST—1.2,百万分之一的卫星象片资料对松辽平原区域构造进行解释时,发现在北纬43°—47°间,东经118°—127°范围内,有一弧型构造和南北向构造影象。这种构造影象特征与已知地面地质构造特征相吻合。初步认为它是中生代以来的山字型构造型式,并暂定命为长岭山字型。为了使有关方面人员共同研究,现将初步认识扼要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构造型式 南北向构造 拗陷 背斜带 区域构造 山字型构造 北东东 新华夏系 大庆长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热液成矿系统中构造体系控矿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润生 刘飞 张艳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89,共19页
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灵魂。针对目前相关文献中对构造体系的各种表述和用法,本文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出发正本清源,深刻理解构造体系的内涵,发展和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揭示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 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灵魂。针对目前相关文献中对构造体系的各种表述和用法,本文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出发正本清源,深刻理解构造体系的内涵,发展和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揭示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深入研究构造与成岩成矿(藏)的关系,以及指导矿产资源探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本文讨论了主压应力作用、力偶持续作用下发生序次转化形成的构造体系的力学机制,总结了构造体系具有统一性、区域性、层次性、复合性(继承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研究提出构造型式具有层次性,成矿构造体系具有一致性、阶段性、差异性、多样性和转换性的特点,并总结揭示了其控岩控矿规律;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矿构造型式)与成矿系统的成生联系,从矿集区、矿田和矿床分布的规律性,构造变形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同时性,以及含矿构造和矿石中物质组成特征的一致性等方面,厘定成矿构造体系,进而提出成矿构造体系研究方法,为矿床(体)找矿预测和深部勘探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以非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川滇黔成矿区富锗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湘南坪宝铜锡多金属矿田)为例,论证了构造体系控矿作用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体系 控矿构造型式 控矿作用 矿田地质力学 热液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岩浆动力成因构造研究矿床——以福建福安赤路钼矿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济元 陈世忠 肖凡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80,共13页
引言:自德国地质学家H Cloos于1921年发表《深成火成现象的机理》一书,至今已有100多年。国内外地质学家对岩浆岩体构造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Anderson,1936;武汉地质学院等,1979;徐开礼等,1989;朱志澄等,1990),特别是20世纪7... 引言:自德国地质学家H Cloos于1921年发表《深成火成现象的机理》一书,至今已有100多年。国内外地质学家对岩浆岩体构造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Anderson,1936;武汉地质学院等,1979;徐开礼等,1989;朱志澄等,1990),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岩石学到岩石学与构造地质学的结合研究,加强了野外调查和岩石、构造填图,提出了岩浆岩体构造的一些形成机制和构造型式,用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取得长足进步(肖庆辉等,1988),也有一定参考意义。但鉴于这些研究均在地表进行,缺乏四维时空资料的检验,用现有构造地质理论难以解释岩浆岩体内部及其围岩中的构造形迹、构造型式和其形成机制以及有关矿床揭示的构造形迹及其组合形式−构造型式。为此,需要采用岩浆动力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对一些钨、锡、钼等多金属矿床的岩层、岩体、构造、矿体及其成岩成矿过程等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型式 构造形迹 构造地质学 构造填图 多金属矿床 成岩成矿过程 动力成因 四维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序次及其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以华南热液型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柏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3-2192,共20页
构造序次是地质力学和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概念。构造序次是指在同一场地壳运动中,岩块或地块在遭受同一时期、同一动力作用方式持续作用下,所形成的不同性质和排列方位的各项结构面先后出现的次序,或者是由于边界条件的局部改变,各项构造... 构造序次是地质力学和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概念。构造序次是指在同一场地壳运动中,岩块或地块在遭受同一时期、同一动力作用方式持续作用下,所形成的不同性质和排列方位的各项结构面先后出现的次序,或者是由于边界条件的局部改变,各项构造形迹挨次控制关系。构造序次强调了构造形迹之间的成生联系,是厘定构造型式、建立构造体系的基础。构造序次关系是非常多见的,它不同于构造级别,不同序次构造之间具有时差性、派生性、绝对性、可隐性等特点,低序次构造往往展布在高一序次构造所影响的范围内,受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控矿构造研究要从低序次到高序次,从含矿构造入手,开展力学性质和组合规律分析,厘定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构造控矿规律;找矿预测要从高序次到低序次,根据构造控矿型式和序次的挨次控制规律,分析低序次含矿构造可能出现的位置和方向,开展找矿预测。通过控矿构造的序次分析,认为江西相山邹家山铀矿床不是受NE向的邹家山石洞断裂控制,而是受NEE向、中低倾角倾向NNW的隐性构造带控制,找矿方向是沿现有矿带SWW方向、中等倾角的深部。长江铀矿田不是受棉花坑断裂和油洞断裂控制,而是受NNW(近SN)向陡倾角构造带控制,浅部次级断裂含(储)矿、其下延归并的主构造带起导矿、运(配)矿作用,找矿方向是沿NNW(近SN)向含矿构造的延伸、延深部位以及地表矿带内空白区的深部。在进行构造序次分析时要特别注意构造形迹的成生联系,也要注重构造期次,更要区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对具体的矿田、矿床或矿化带,对导矿、运矿(配矿)、储矿(含矿)构造间的关系(也即控矿构造与含矿构造的关系)要进行客观分析,厘定控矿构造型式,构建构造控矿模型,指导找矿预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序次 成生联系 控矿构造型式 构造控矿模型 找矿预测 华南热液型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鲁西地块断裂构造分布型式与中生代沉积—岩浆—构造演化序列 被引量:43
14
作者 张锡明 张岳桥 季玮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鲁西地块的断裂构造有两类不同分布型式:一类呈放射状分布,由陡倾、基底右行韧性剪切带和盖层内复杂力学性质的断裂组成;另一类呈环绕地块基底核部同心环状分布,由3个主要盖层伸展拆离带组成,主滑脱面分别位于古生界盖层与基底间... 鲁西地块的断裂构造有两类不同分布型式:一类呈放射状分布,由陡倾、基底右行韧性剪切带和盖层内复杂力学性质的断裂组成;另一类呈环绕地块基底核部同心环状分布,由3个主要盖层伸展拆离带组成,主滑脱面分别位于古生界盖层与基底间的不整合面、石炭系与奥陶系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和中新生代断陷-沉积岩系与新生代火山-沉积物之间的断层。中生代构造变形样式可以分为3个层次:印支期褶皱-逆)中推覆构造、燕山中期NNE轴向的隔槽式箱状褶皱和燕山晚期NW、NNE向共轭正断-走滑断裂。相应地鲁西地块经历了3个成盆期,即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这些中生代盆地在空间上的叠置导致了地块内部复杂的盆-山耦合关系。鲁西地块中生代有两个岩浆活动集中时期,即早侏罗世(约190Ma)和早白垩世(132~110Ma)。综合沉积记录、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过程,将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6个阶段:晚三叠世挤压变形,早、中侏罗世弱伸展作用,中、晚侏罗世挤压变形与地壳增厚作用,早白垩世大陆裂谷与地壳伸展作用,早白垩世末期挤压变形与盆地反转事件和晚白垩世区域隆升。这些构造演化阶段和构造事件对研究和理解中生代构造、体制和深部岩石圈动力学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块 断裂构造型式 中生代 构造演化序列 构造体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海孜煤矿断层与层间滑动构造组合型式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琚宜文 侯泉林 +2 位作者 姜波 王桂梁 方爱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43,I0002,共10页
煤矿中煤层断层与层间滑动构造(简称层滑构造)发育普遍,可出现不同形式的组合。进行煤层断层与层滑构造及其组合型式的研究,对分析区域构造变形史、查明和预测煤层赋存规律、研究煤的耗散流变、煤层气的开发以及预防煤与瓦斯突出都具有... 煤矿中煤层断层与层间滑动构造(简称层滑构造)发育普遍,可出现不同形式的组合。进行煤层断层与层滑构造及其组合型式的研究,对分析区域构造变形史、查明和预测煤层赋存规律、研究煤的耗散流变、煤层气的开发以及预防煤与瓦斯突出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淮北矿区海孜煤矿为例,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7、8、9和10煤层的断层与层滑构造的组合型式,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由于7、8、9和10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组合的差异,不同煤层构造变形有较大区别。由于海孜煤矿岩层和煤层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断层和层滑构造间产生了不同的空间组合,具体表现为3种型式:断层与层滑构造的同期扩展、断层与层滑构造组成块体及断层与层滑构造间的相互切割和限制。煤层的构造组合型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造应力作用、含煤地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应变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断层 层间滑动构造 构造组合型式 形成机制 海孜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斜材不同节点型式下的受压承载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鄢秀庆 何松洋 +3 位作者 李正良 韩大刚 高见 刘红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719,共8页
为研究节点约束下输电塔斜材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120根等边角钢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其最小轴、平行轴布置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及变形形态,研究不同约束刚度、节点型式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结合现行行标公式,针对不同节点连... 为研究节点约束下输电塔斜材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120根等边角钢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其最小轴、平行轴布置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及变形形态,研究不同约束刚度、节点型式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结合现行行标公式,针对不同节点连接型式(A、B、C类),提出输电塔斜材受压长细比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长细比小于120时,构件承载力主要受偏心控制,偏心越大,承载力越低;而长细比大于120时,构件承载力主要受约束刚度控制,约束刚度越大,承载力越高;A、C类连接在不同长细比时各具优势,但B类连接的承载力始终低于A、C类连接;国内外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均存在较大的偏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小长细比构件偏心及大长细比构件约束修正不足等方面;所提出长细比修正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节点约束 节点构造型式 试验研究 长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其隐伏矿预测 被引量:67
17
作者 韩润生 陈进 +3 位作者 李元 马德云 赵德顺 马更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 ,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 ,“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 ,北东构造...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 ,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 ,“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 ,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 ,提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南西向侧伏 ,通过工程验证新增铅锌矿金属储量近 1 0 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规律 隐伏矿 定位预测 “多字形”构造型式 铅锌矿床 云南 矿床地质 成矿构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招远市前孙家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被引量:19
18
作者 钱建平 孙涛 +1 位作者 陈宏毅 王自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9,共10页
通过对前孙家金矿矿区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可知,本区控矿构造型式为成矿前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系统中构造透镜体四周的环边式"X"型断裂,控矿构造具有北北东向、近南北向的优选性,成矿期的构造应力场表现为左旋斜滑运动,主断裂... 通过对前孙家金矿矿区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可知,本区控矿构造型式为成矿前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系统中构造透镜体四周的环边式"X"型断裂,控矿构造具有北北东向、近南北向的优选性,成矿期的构造应力场表现为左旋斜滑运动,主断裂带上的南西向侧伏构造控制了矿体延深。矿区成矿元素组合为Au、Ag、As、Co、Mo、Sn。构造地球化学高值带具有与矿体侧伏方向的一致性。根据控矿构造型式、矿体产出规律、成矿期构造应力场分析和数值模拟以及Au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和成矿因子得分等值线图等方面成果综合分析,提出矿区下一步找矿有利地段有三处:4号脉的南西深部、2号脉的南西深部和新1号脉西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型式 构造控矿规律成矿期构造应力场 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坳陷的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自明 熊保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4,共3页
周口坳陷位于华北盆地南部,是在华北地块、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这两个构造单元基础上发育的大型中、新生代断拗型坳陷。该坳陷有6条主要逆冲断裂,走向均为北西西向,剖面上有叠瓦式和对冲式两种构造组合样式,逆冲方向指向北北东方向... 周口坳陷位于华北盆地南部,是在华北地块、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这两个构造单元基础上发育的大型中、新生代断拗型坳陷。该坳陷有6条主要逆冲断裂,走向均为北西西向,剖面上有叠瓦式和对冲式两种构造组合样式,逆冲方向指向北北东方向,太古界至新生界不同程度地被卷入逆冲推覆系统,逆冲推覆构造是坳陷内最重要且独具特色的构造形迹。该坳陷推覆活动具有多期性、继承性和差异性等特点,早白垩世末期的逆冲推覆活动是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陆陆叠覆造山运动的结果,早第三纪末期以来的逆冲推覆活动则与秦岭—大别造山带晚近时期的差异块断和走滑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型式 特征 周口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弧形构造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良仁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8,共8页
阿拉善弧形构造体系,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西半部的阿宁盾地,由数条隆坳相间和互相平行的弧形构造带组成,呈向南突的似马蹄形。东翼以祁吕贺兰山字型的脊柱贺兰褶断带为砥柱,西翼反射弧的砥拄是以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褶带西翼... 阿拉善弧形构造体系,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西半部的阿宁盾地,由数条隆坳相间和互相平行的弧形构造带组成,呈向南突的似马蹄形。东翼以祁吕贺兰山字型的脊柱贺兰褶断带为砥柱,西翼反射弧的砥拄是以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褶带西翼反射弧形式表现出来的。区域构造应力为南北向,以由北向南的挤压推动为主,这与西伯利亚地块往南楔入和推挤密切相关。该弧形构造体系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几乎同步形成、发展和定型。它始于晚古生代或更早,成熟于第三纪,迄今还在活动,控制着地震、盐湖分布。另外,该弧形构造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阿拉善地台活化的产物,经历过多旋回的复杂发展过程,多旋回的构造作用导致了多旋回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构造型式 阿拉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