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的第三副面孔─—地貌的构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Ufim.,GF 周超凡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18,共10页
地貌构造分析或叫新构造分析,是大地构造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新构造学探讨地貌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以阐明岩石圈近地表部分的新构造作用。由于S.S.Schultz、V.A.O-bruchev、N.I.Nikolaev、N.A... 地貌构造分析或叫新构造分析,是大地构造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新构造学探讨地貌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以阐明岩石圈近地表部分的新构造作用。由于S.S.Schultz、V.A.O-bruchev、N.I.Nikolaev、N.A.Florensov等人的工作,新构造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苏联地学界。新构造学理论的基础是年轻内生作用的速率和特征与地球表面地貌的相关性。区域和应用新构造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依据地貌资料编汇新构造图及进行各类地质预测。本文以中亚、东亚及整个地球为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构造地貌分析 大地构造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貌参数特征及其构造地貌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腾霄 杨文光 +6 位作者 朱利东 张洪亮 钟摇 解龙 麦源君 罗璐 曹志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2-512,共11页
雅鲁藏布江流域区域构造活动强烈,河谷地貌和水系形态差异明显,本文基于ASTER GDEM-30 m数据,探讨该流域构造地貌和水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7条支流的河长坡降、Hack剖面、均衡坡降、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和面积-高程积... 雅鲁藏布江流域区域构造活动强烈,河谷地貌和水系形态差异明显,本文基于ASTER GDEM-30 m数据,探讨该流域构造地貌和水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7条支流的河长坡降、Hack剖面、均衡坡降、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和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流经的桑日-加查河段,河长坡降峰值最高,反映该地区强烈的构造活动;多雄藏布、美曲藏布、夏布曲、湘曲和门曲的Hack剖面上凸程度较大,均衡坡降值较高,流经的地区可能新构造活动较活跃;年楚河和拉萨河的Hack剖面近直线,均衡坡降值偏低,流经的区域可能新构造活动较弱。7条支流的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均呈“S”形,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35~0.60,处于壮年期发育阶段。从较大的空间尺度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36个子流域进行分析,显示其北岸的面积-高程积分值普遍高于南岸,表明第四纪以来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差异性抬升,导致雅鲁藏布江两岸地区处于不同的地貌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Hack剖面 河长坡降 面积-高程积分 构造地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断裂运动组合及地震分段特征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世民 聂高众 +2 位作者 刘旭东 任俊杰 苏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1-233,共13页
逆冲构造带的分段性研究是评价该类发震构造地震危险性的基础工作。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重要的NW向强震构造带,该构造带以逆冲错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其组合形式与逆冲强度存在南北差异。通过NE向横向断裂的构造地... 逆冲构造带的分段性研究是评价该类发震构造地震危险性的基础工作。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重要的NW向强震构造带,该构造带以逆冲错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其组合形式与逆冲强度存在南北差异。通过NE向横向断裂的构造地貌分析,发现横向断裂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倾滑活动。根据其与纵向断裂的交接关系,将横向断裂概括为横向分割断裂、横向撕裂断裂和横向转换断裂3种类型,讨论了3类横向断裂在逆冲构造带分段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而将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分为独立的3段,并分析了各段的地震活动特征。研究表明,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以横向断裂为标志的3分段特点,既体现了段与段之间断裂活动强度、地震破裂强度与步调的差异,又体现了段内地震破裂步调的一致性,表明横向断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逆冲构造带的破裂分段,只是横向断裂的类型不同,其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逆冲 运动组合 段特征 横向断裂 构造地貌分析 地震活动特征 地震危险性 基础工作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 活动形式 南北差异 组合形式 走滑活动 纵向断裂 活动强度 破裂强度 地震破裂 破裂分段 分段性 一致性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