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分段差异变形及其主控因素
1
作者 罗浩渝 杨克基 +4 位作者 申林 张鹏越 王珩 杨航 漆家福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9-634,共16页
毗邻南天山的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的构造变形非常强烈,且表现出明显的分段差异性。结合地面露头、CEMP资料及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建立了北部构造带不同区段的构造变形模型,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复原了其中—新生代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导致分段... 毗邻南天山的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的构造变形非常强烈,且表现出明显的分段差异性。结合地面露头、CEMP资料及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建立了北部构造带不同区段的构造变形模型,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复原了其中—新生代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导致分段构造变形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北部构造带的乌什—阿瓦特—博孜一线以北为造山楔—中生界、新生界两层不协调收缩变形,克拉苏以北为造山楔、中生界、新生界3层不协调收缩变形,迪那以北为造山楔—中生界—古近系、新近系两层不协调收缩变形,吐格尔明及东部地区以北各构造层的变形相对协调,仅局部存在分层收缩变形现象。2)北部构造带的收缩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上新世—第四纪,但至少经历了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中新世等断续的收缩变形期。3)北部构造带的分段、分层变形差异,主要受中生界的煤岩和泥岩,古近系和新近系的盐岩等软弱岩层的差异分布,盆地基底先存断裂及南天山新生代隆升程度差异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构造 构造变形 构造 形成演化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雁林寺金矿田及邻区构造变形事件与控矿构造属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柏道远 魏方辉 +3 位作者 李彬 曾广乾 孙骥 周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3,共24页
雁林寺金矿田位于湘东北金矿区南部,发育大量中小型金矿床(点)。前人对区内包括控矿构造在内的各类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机制尚缺乏探讨和解析,从而影响到对矿床形成和保存规律的全面认识。鉴此,笔者等基于区域构造特征和大量... 雁林寺金矿田位于湘东北金矿区南部,发育大量中小型金矿床(点)。前人对区内包括控矿构造在内的各类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机制尚缺乏探讨和解析,从而影响到对矿床形成和保存规律的全面认识。鉴此,笔者等基于区域构造特征和大量露头构造的详细解析,厘定了雁林寺金矿田及邻区的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时代背景,并结合矿床地质和同位素测年等其他资料,探讨了成矿时代和控矿构造属性。主要认识如下:(1)研究区自早至晚经历了新元古代中期NW—SE向挤压、志留纪早期NW—SE向挤压、志留纪末花岗岩体主动侵位挤压、中三叠世晚期NW—SE向挤压、晚三叠世NNW—SSE向—S—N向挤压、中侏罗世晚期NWW—SEE向—近E—W向挤压、白垩纪NW—SE向伸展、古近纪中晚期NE—SW向—NNE—SSW向挤压、古近纪晚期—新近纪初NW—SE向挤压等9期构造事件,形成了不同走向和规模的褶皱、逆断裂、顺层剪切带、正断裂、右行和左行走滑断裂与剪切破裂、断陷盆地、劈理、膝折等构造类型,以及部分构造走向的后期偏转。(2)区内存在志留纪末和晚三叠世两期金成矿作用,均与同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3)雁林寺金矿田容矿构造主要有前中生代顺层脆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断裂、中—晚三叠世的NW向—NWW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裂隙、花岗岩枝的内外接触带等3类。志留纪末金矿床的导矿构造为先期NE向深部逆断裂,晚三叠世金矿床的导矿构造为中三叠世晚期的NE向逆断裂、晚三叠世早期的NEE向和EW向逆断裂。对两期金矿床而言,成矿后各期变形事件中形成的不同类型断裂均可能成为破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序列 成矿时代 控矿构造 雁林寺金矿 湘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大比例尺填图与构造成矿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吕古贤 邓军 +4 位作者 郭涛 朱大岗 鲁安怀 舒斌 殷秀兰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本文提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概念———受地壳构造作用影响或控制的,能反映其形成构造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那部分构造岩石单元或构造岩相建造要素。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该区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变形... 本文提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概念———受地壳构造作用影响或控制的,能反映其形成构造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那部分构造岩石单元或构造岩相建造要素。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该区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能体现出成岩和成矿、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作用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而研究了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的问题,建立了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岩相形迹 填图 金矿 构造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21
4
作者 弓小平 杨兴科 +1 位作者 陈强 李佐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10,共5页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明显,横向分带可分为3个变形子带,组构差异显示走向分段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相伴的脆韧性变形转换带较为普遍。脆韧性变形转换过程受多种动力作用方式控制,造成多种变形方式同存互竞,常见微破...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明显,横向分带可分为3个变形子带,组构差异显示走向分段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相伴的脆韧性变形转换带较为普遍。脆韧性变形转换过程受多种动力作用方式控制,造成多种变形方式同存互竞,常见微破裂、碎裂流和晶内滑移。有两种转换过程,宏观上各圈层的变形连通和微观上主要地质体内的变形开合使脆韧性变形转换带内流体强烈对流,并富集成矿。近年来在该区带发现的一系列金矿床(点),约85%都分布于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中,数值模拟显示脆韧性变形带控制金矿床,其中的张性扩容构造控制金矿体。此已成为该区剪切变形带内控矿的重要特征和普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康古尔塔格 脆-韧性变形转换 韧性剪切带 成矿预测 新疆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段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2
5
作者 滕学清 李勇 +3 位作者 杨沛 杨克基 李宁 谢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共7页
库车坳陷东段不同构造带几何学变形特征和演化过程有所差异,依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坳陷东段吐格尔明和东秋里塔格2个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生长地层特征和区域动力环境的转变讨论2个不同构造带的差异演... 库车坳陷东段不同构造带几何学变形特征和演化过程有所差异,依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坳陷东段吐格尔明和东秋里塔格2个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生长地层特征和区域动力环境的转变讨论2个不同构造带的差异演化过程,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吐格尔明构造带为在古生代凸起和基底断裂基础上经后期构造活动改造而发育的断裂上盘断隆背斜,盐构造发育较少,整体上表现为均一构造变形;东秋里塔格构造带主要构造变形发生在新近纪以来,盐构造较为发育,分层收缩构造变形特征显著。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各构造带遭受的应力、先存构造和盐岩沉积厚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差异构造变形 形成演化 控制因素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显微构造和EBSD组构约束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瑞红 刘育 +3 位作者 李海林 郑小礼 赵海 孙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46-2558,共13页
新城金矿床是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形态和规模都严格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是探讨复杂构造-流体耦合成矿系统控矿构造变形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断裂破碎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行为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论... 新城金矿床是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形态和规模都严格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是探讨复杂构造-流体耦合成矿系统控矿构造变形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断裂破碎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行为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论文在新城金矿详细露头构造解析的基础上,系统采集该矿床控矿断裂破碎带定向构造岩样品,进行显微构造和EBSD组构分析。研究区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韧性变形有波状消光、带状消光、亚晶粒、动态重结晶、核幔构造、丝带构造、碎(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机械双晶、蠕英结构、云母鱼等;脆性变形有书斜构造和显微裂隙等。长石(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蠕英结构和石英颗粒边界迁移动态重结晶、丝带构造等矿物变形特征表明断裂带成矿前以高温韧性变形为主;石英波状消光、亚晶粒、亚颗粒旋转和膨凸动态重结晶、方解石机械双晶、长石显微裂隙充填物等矿物变形反映成矿期兼有中低温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压剪性穿晶裂隙则反映出成矿后主要是低温脆性变形。根据差应力、应变测量和EBSD组构分析,将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可以分为3个构造期:成矿前在NW-S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韧-脆性左行剪切变形,600~700℃,差应力61.37~111.09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2.295~3.978,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466~1.599,反映矿区为高温中高压高应变带变形环境,应变速率较大;成矿期为NW-SE向逐渐NEE-SWW向转变的挤压作用,发生压剪性脆性变形,200~500℃,差应力65.91~135.68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1.403~2.204,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321~1.378,反映矿区成矿期为中低温中高压低应变带变形环境,反应速率较小;成矿后在NWW-SE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压剪变形,150~300℃,反映低温低压脆性变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 EBSD组构 变形环境 新城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7 位作者 马寅生 邵兆刚 冯向阳 曲纬 张贺朋 付海涛 杨美玲 王建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本文将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要素划分为:①变质核;②拆离断层;③中间过渡层;④伸展/滑脱带;⑤盖层;⑥医巫闾山背形;并简述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着重指出沿变质核构造层中发育的NNE向韧-脆性剪切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和导... 本文将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要素划分为:①变质核;②拆离断层;③中间过渡层;④伸展/滑脱带;⑤盖层;⑥医巫闾山背形;并简述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着重指出沿变质核构造层中发育的NNE向韧-脆性剪切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和导矿构造,而NNE向构造中的近EW向次级断裂带则为本区主要的容矿构造。现已探明的金矿体多沿这个方向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构造特征 金矿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的大比例尺填图及其对隐伏矿床地质预测──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为例 被引量:26
8
作者 吕古贤 郭涛 +5 位作者 舒斌 邓军 朱大岗 鲁安怀 殷秀兰 徐刚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321,共9页
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基础地质图件的基础上,开展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成矿、成岩、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所体现出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为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建立该区构造蚀变... 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基础地质图件的基础上,开展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成矿、成岩、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所体现出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为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建立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并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焦家式金矿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 构造岩石单元 填图 隐伏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抱伦矿区构造变形、成矿时代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国成 吴传军 +6 位作者 许德如 蔡建新 王智琳 单强 张小文 侯茂洲 于亮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7-376,共10页
抱伦金矿床位于海南岛西南部乐东县境内,是一个以石英脉型为主的大型金矿床。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矿区大致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早期(D1)NE向褶皱,中期(D2)NNW向褶皱和剪切变形,晚期(D3)脆性断层和节理。其中,中期的NNW向右行剪切变形为金... 抱伦金矿床位于海南岛西南部乐东县境内,是一个以石英脉型为主的大型金矿床。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矿区大致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早期(D1)NE向褶皱,中期(D2)NNW向褶皱和剪切变形,晚期(D3)脆性断层和节理。其中,中期的NNW向右行剪切变形为金矿体的赋存提供了主要空间,金矿化主要发生于三个不同的阶段,以第一阶段(自然金-Q2石英阶段)最为重要,形成了大量自然金,为主要矿化阶段。对切割矿体的细晶岩脉中锆石的定年研究表明,抱伦金矿化主要与印支期尖峰岭花岗岩浆活动有关,而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成矿时代 剪切带 抱伦金矿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刚 汤良杰 +5 位作者 余腾孝 龙禹 岳勇 郭颖 张旭光 谢欣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2-54,共13页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脱为主的盐上下古生界、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上古生界和新生界4个构造层,自盐上下古生界至新生界构造变形总体逐渐减弱;平面上,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更为强烈,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密集分布,而玉北地区中西部冲断作用较弱,以逆冲滑脱、高角度逆冲构造为主,次级断裂不太发育,相对分散分布;断裂演化时间上,加里东中期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强,中西部断裂活动较弱,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东部断裂相对稳定,中西部断裂活动相对较强,反映断裂活动自东向西的迁移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位置、走向和分布受先存基底构造、构造应力场背景和膏盐岩滑脱层等共同控制;加里东中期断裂主要密集发育于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受SE向挤压应力控制,断裂沿中、下寒武统由NW向朝SE向被动逆冲,形成多排NE向差异分布的逆冲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构造变形 分层差异 分期差异 控制因素 分布模式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及构造变形-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珂 杨兴科 +3 位作者 何虎军 晁会霞 杨龙伟 张伟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1-818,共18页
陕南汉阴北部金矿田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逆冲推覆系中。矿田内赋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浅变质强变形片岩,构造格架为5条次级近EW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由于矿田成因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性质及构造期次划分、构造控矿特征、构造... 陕南汉阴北部金矿田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逆冲推覆系中。矿田内赋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浅变质强变形片岩,构造格架为5条次级近EW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由于矿田成因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性质及构造期次划分、构造控矿特征、构造-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从而制约矿田深部找矿。为此,本文采用矿田(区)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测年等方法,查明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至少存在3期构造变形,其中以第二期(S2)构造变形为主,形成矿田内右行走滑-逆冲推覆控矿脆-韧性剪切带,走向NW-NWW,倾向NE-NNE。剪切带与蚀变矿化带空间位置关系套合较好,矿体产状变化受剪切带及S2期构造面理控制,剪切带的纵向脆性、韧性变形分带分别控制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分布。脆-韧性剪切带内未发生剪切变形、且产状与剪切带产状近乎一致的花岗闪长岩脉锆石U-Pb年龄(180.2±3.6 Ma)和含矿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岩黑云母40Ar-39Ar年龄(178.4±0.8 Ma),表明剪切带的活动时代应为178 Ma左右,属早侏罗世,处在南秦岭陆内造山期。结合前人获得的同构造带西段羊坪湾金矿载金黄铁矿Rb-Sr同位素年龄(208±0.88 Ma),表明金矿田的成矿作用可能始于晚三叠世,延续到侏罗纪,贯穿于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活动期,即金成矿期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下一步找矿远景区应位于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带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金矿 脆-韧性剪切带 面理 构造变形-成矿年代 陆内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对焦家金矿床的成矿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舒斌 郭涛 +2 位作者 吕古贤 孟庆芬 邓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5-431,共7页
通过对典型金矿成矿动力学研究 ,探讨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的规律 ,认为 :( 1 )早期的韧性剪切活动使断裂带处于高应力、高能量区 ,原有的物质平衡被破坏 ,成矿物质重新分配 ,Au、 Ag等成矿元素并没有在此发生富集 ,反而发生贫化 ... 通过对典型金矿成矿动力学研究 ,探讨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的规律 ,认为 :( 1 )早期的韧性剪切活动使断裂带处于高应力、高能量区 ,原有的物质平衡被破坏 ,成矿物质重新分配 ,Au、 Ag等成矿元素并没有在此发生富集 ,反而发生贫化 ;( 2 )晚期的韧脆性—脆性活动使断裂带处于一个相对低应力、低能量的开放环境 ,Au、Ag等成矿元素随成矿流体从围岩或深部运移到断裂带 ,并在此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韧性剪切带 断裂带 金矿 成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玲珑金矿田不同矿段构造变形岩相带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宝林 吕古贤 +2 位作者 余建国 王翠芝 贾文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1-1691,共11页
大规模勘探结果表明,胶东主要金矿田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显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第二富集带”受什么因素控制,深部预测的目标是什么,成矿边界在哪里,这些关键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结合“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凹陷”构造系统和“米字... 大规模勘探结果表明,胶东主要金矿田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显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第二富集带”受什么因素控制,深部预测的目标是什么,成矿边界在哪里,这些关键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结合“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凹陷”构造系统和“米字型”构造控矿模式,提出将“构造变形岩相带”作为深部找矿预测目标和成矿边界,建立新的深部找矿预测标志。以玲珑矿田为例,综合对比各矿段3个主要方向(NEE、NE、NNE)构造变形岩相带的空间分布、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时间、成岩成矿深度等特征,总结矿化富集规律及其向深部的变化趋势,探讨不同方向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时空演化关系。从“深部第二富集带”发育程度看,这些已知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深部都有找矿潜力,其外围可能存在平行的、更大深度的构造变形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玲珑金矿 构造变形岩相带 深部预测目标 成矿边界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控矿构造带的变形条件——来自EBSD组构的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柏林 张昊 +4 位作者 陈建林 王永 王铜 韩玉 张延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金矿田主要控矿构造为偏脆性断裂破碎带,在三条控矿构造带中仅在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邻近北侧的局部出露韧性变形带。本文作者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技术方法,对东昆仑五龙沟... 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金矿田主要控矿构造为偏脆性断裂破碎带,在三条控矿构造带中仅在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邻近北侧的局部出露韧性变形带。本文作者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技术方法,对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变形岩石的组构分析显示,花岗质糜棱岩韧性变形强烈,大部分样品石英变形机制是以中温I级柱面(1010)<1120>滑移为主,变形式样比较单一;少量样品为中高温II级柱面(101—0)<0001>滑移和中低温底面(0001)<112—0>滑移。从岩石组构特点结合宏观构造分析,五龙沟金矿田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及其邻近北侧经历了中-中深层次、中-中高温条件(15~25 km,t=350~550°C,P=0.40~0.60 Gpa)的韧性变形,局部叠加中浅层次、中低温条件(10~15 km,t=250~350°C,P=0.25~0.40 Gpa)的韧脆性变形;而岩金沟和三道梁—苦水泉构造带为低温低压条件的脆性破碎带。结合变形花岗闪长岩年代学资料,确定构造变形时代为早中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技术 组构分析 变形条件 变形岩石 萤石沟—红旗沟构造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主要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萌 汤良杰 +1 位作者 杨勇 甄素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6-788,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塔西南和塔东南山前带在构造变形和活动强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对3个山前带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结合对典型成藏模式的剖析,探讨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成... 塔里木盆地库车、塔西南和塔东南山前带在构造变形和活动强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对3个山前带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结合对典型成藏模式的剖析,探讨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库车山前带以逆冲推覆及盐构造为主,构造圈闭规模大、幅度高;主要有盐下和盐上两种成藏模式,通源断裂十分发育,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岩对盐下油气的保存非常有利。塔西南山前带变形分段特征明显,包括三角带构造、双重逆冲、叠加背斜等,构造圈闭规模和完整性不如库车山前带;成藏模式也体现出分段差异,上白垩统-阿尔塔什组膏泥岩和普司格组泥岩的封闭效果较好,但运移路径复杂,先存油气易遭受后期调整和破坏。塔东南山前带具有一定构造分段性,若羌凹陷山前以冲断变形为主,远离山前的第二排背斜、断背斜圈闭具备基本的成藏条件;民丰凹陷山前以叠瓦逆冲和三角带构造为主,古近系膏泥岩封盖能力有限,深部逆冲断块及凹陷内部的低幅度背斜等是较现实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 塔西南 塔东南 前陆构造 差异构造变形 油气成藏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库车坳陷西段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宁宁 侯连华 +3 位作者 何登发 王青 李浩武 周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23,共8页
塔北隆起-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探讨区域构造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生长地层及应力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进行解释与复原,并对区域内主要新生界生长构造发育的时序进... 塔北隆起-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探讨区域构造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生长地层及应力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进行解释与复原,并对区域内主要新生界生长构造发育的时序进行界定。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东西段构造挤压时间及变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新生界挤压构造发育时间自东向西由早到晚,沿古近系滑脱面,新生界构造变形自北部向盆内传播的距离差别显著:西段传播距离较远,东段较近;西部滑脱构造发育,冲断构造较少,中、东部相反,新生界构造变形局限于库车坳陷内。通过综合对比分析,造山带挤压背景下区域内古应力场在古近纪后发生明显的逆时针压扭,古近系膏泥岩层为构造变形向盆内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型冲断构造的发育及坳隆转换带基底的挠曲有效地释放分解了来自北部的挤压作用,这是区内构造特征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构造变形特征 控制因素 塔北隆起-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糜棱岩型金矿金元素丰度与构造变形的关系 被引量:47
17
作者 陈柏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25,共9页
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 :1深部韧性剪切变形是元素分异迁出区 ,未叠加蚀变矿化的糜棱岩变形越强 ,Au丰度就越低 ;2中浅层次变形域是 Au元素聚集区 ,矿化发... 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 :1深部韧性剪切变形是元素分异迁出区 ,未叠加蚀变矿化的糜棱岩变形越强 ,Au丰度就越低 ;2中浅层次变形域是 Au元素聚集区 ,矿化发生于韧性剪切带糜棱岩抬升至较浅部位叠加了韧脆性变形阶段。构造变形越强的糜棱岩 ,越易叠加矿化 ,Au元素丰度越高 ;3强变形或者大构造差应力不仅是促使 Au元素活化分异、形成含 Au热液、使 Au元素进入到成矿过程 ,而且驱使含矿热液运移 ,更是为金矿成矿创造理想容矿 (赋矿 )空间的构造动力学条件 ;4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的特点是 :成矿较韧性变形滞后、成矿深度较韧性变形浅、矿化仅发育于较小规模的韧性剪切带中、 Au元素来源于围岩和深部、变形强度与 Au元素丰度具有特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糜棱岩型金矿 金矿 金元素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夏甸金矿床充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彦章 迟宝明 刘中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5-260,共6页
作为典型的构造裂隙充水矿床,山东招远夏甸金矿床充水机理受招平断裂成矿构造影响显著,矿床构造控水机理研究具有其特殊性。以构造动力成矿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造成因及演化过程说明海西—燕山期是充水裂隙形成的重要阶段;结合矿井充... 作为典型的构造裂隙充水矿床,山东招远夏甸金矿床充水机理受招平断裂成矿构造影响显著,矿床构造控水机理研究具有其特殊性。以构造动力成矿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造成因及演化过程说明海西—燕山期是充水裂隙形成的重要阶段;结合矿井充水、出水特征分析,论证依附于矿体、受控矿构造动力系统控制的NE-NNE向裂隙含水带是矿床主要充水来源,阐明了该控水模式的内涵和具体表现,提出"疏干为主、深部预排、浅部开采"等治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甸金矿 招平断裂 充水机理 控制模式 构造裂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背坞金矿田控矿构造变形及其成矿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南庆 钱军 +2 位作者 欧阳庆 黄剑凤 廖见海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09-315,共7页
以面线理构造为依据,结合相关的岩矿测试结果,论述了大背坞金矿田控矿构造变形相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并从大地构造演化体制探讨了其成矿机制。是下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地块(古陆)东段障公山地体核部特有的、构造历经相对中深层次至浅层... 以面线理构造为依据,结合相关的岩矿测试结果,论述了大背坞金矿田控矿构造变形相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并从大地构造演化体制探讨了其成矿机制。是下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地块(古陆)东段障公山地体核部特有的、构造历经相对中深层次至浅层次的变形叠加、有用元素在相关的源媒、相宜的场相环境中逐步富集直至成矿的最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构造变形 成矿机制 构造演化 大背坞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白干湖金矿区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强 杨兴科 +1 位作者 姬金生 张连昌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白干湖金矿位于新疆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南侧的苦水断裂与雅满苏断裂构成的楔形区内 ,在变形程度上不同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 ,但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剪切特征 ,是脆韧性变形的转换过渡区。其构造型式多样 ,构造形态繁... 白干湖金矿位于新疆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南侧的苦水断裂与雅满苏断裂构成的楔形区内 ,在变形程度上不同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 ,但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剪切特征 ,是脆韧性变形的转换过渡区。其构造型式多样 ,构造形态繁杂 ,多期次的构造变形相互叠加 ,使它成为最有利的地球化学障 ,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相当活跃的场所。对于本区金的活化、迁移、沉淀和富集以及金矿体的最终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韧性变形 变形分析 构造转换 金矿 新疆 成矿流体 控矿构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