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
被引量:
83
1
作者
秦勇
姜波
+5 位作者
王继尧
吴财芳
傅雪海
韦重韬
侯泉林
琚宜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55-1362,共8页
构造动力条件涵盖诸多要素,综合分析这些要素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是全面认识构造动力条件控藏效应的基础。为此,本文采用盆地分析、构造应力场模拟、镜质组光性组构、构造曲率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盆内构造分...
构造动力条件涵盖诸多要素,综合分析这些要素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是全面认识构造动力条件控藏效应的基础。为此,本文采用盆地分析、构造应力场模拟、镜质组光性组构、构造曲率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盆内构造分异、煤储层构造变动等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探讨了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渗条件发育的构造动力特点。研究表明:燕山期是控制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该期NW-SE向近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次级褶曲和高角度正断层,奠定了盆地煤层气赋存规律的总体格局,使NNE-NE向次级褶曲成为主要的控气构造类型;构造动力通过煤储层改造程度对煤储层渗透性发育特点的控制,不仅体现于镜质组光性指示面形态及其空间展布特征,也使得中等程度的构造主曲率可能提供最有利于煤层气渗流的构造条件,导致现代构造应力场高主应力差有利于煤层渗透率的发育。耦合分析认为,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效应取决于上述构造动力学因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南部仰起端的阳城北、中南部西段的安泽—沁水、中部西侧的沁源周围、东部中段的武乡西北等4个地段,可能存在有利于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成藏
构造动力条件
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中南断层不发育区多期构造运动作用下煤层气直井产水产气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倪小明
杨艳辉
+1 位作者
王延斌
叶建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1-930,共10页
查明小范围内煤层气直井产气特征是减少工程盲目投资、准确进行产能预测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沁水盆地中南部小范围内断层不发育区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井产气量、产水量差异主控因素的分析,得出小范围内燕山期、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作用...
查明小范围内煤层气直井产气特征是减少工程盲目投资、准确进行产能预测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沁水盆地中南部小范围内断层不发育区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井产气量、产水量差异主控因素的分析,得出小范围内燕山期、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引起的气水分异、渗透率差异是引起产气量和产水量大小的根本。底板标高差值引起气/水分异,最终导致小范围内储层压力梯度、产水量差异。煤层变形中等/较强区域多期褶皱叠加的隆起或凹陷块段,渗透率最低;变形弱/较弱区多期褶皱叠加的底板高值块段渗透率最好。小范围内储层压力梯度、水/气分流和渗透率的差异导致煤层气井表现出"水大气大、水大气小、水小气大、水小气小"等产气产水曲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动力条件
煤层气
产气特征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新北山金窝子金矿田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
24
3
作者
陈柏林
吴淦国
+1 位作者
叶得金
刘晓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5-310,共6页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派)生的同走向高角度逆冲断层、紧闭褶皱以及与其垂直的高角度横张断层组成的推覆构造体系。NE向低角度逆冲断层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以210金矿床为代表),NNW向高角度横张断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以金窝子金矿床为代表),而NE向高角度逆冲断层和紧闭褶皱中无金矿化。NE向低角度断层不仅是重要的含矿构造,而且在成矿过程中起着控制成矿物理化学界面的作用。所以,金窝子金矿田2种不同金矿化类型是同一成矿作用在不同控矿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窝子金矿田
构造
控矿
构造
动力
学
条件
金矿化类型
甘-新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
被引量:
83
1
作者
秦勇
姜波
王继尧
吴财芳
傅雪海
韦重韬
侯泉林
琚宜文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55-1362,共8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2CB211704)
"863"项目(编号2006AA06Z2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422)资助成果
文摘
构造动力条件涵盖诸多要素,综合分析这些要素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是全面认识构造动力条件控藏效应的基础。为此,本文采用盆地分析、构造应力场模拟、镜质组光性组构、构造曲率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盆内构造分异、煤储层构造变动等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探讨了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渗条件发育的构造动力特点。研究表明:燕山期是控制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该期NW-SE向近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次级褶曲和高角度正断层,奠定了盆地煤层气赋存规律的总体格局,使NNE-NE向次级褶曲成为主要的控气构造类型;构造动力通过煤储层改造程度对煤储层渗透性发育特点的控制,不仅体现于镜质组光性指示面形态及其空间展布特征,也使得中等程度的构造主曲率可能提供最有利于煤层气渗流的构造条件,导致现代构造应力场高主应力差有利于煤层渗透率的发育。耦合分析认为,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效应取决于上述构造动力学因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南部仰起端的阳城北、中南部西段的安泽—沁水、中部西侧的沁源周围、东部中段的武乡西北等4个地段,可能存在有利于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动力学条件。
关键词
煤层气成藏
构造动力条件
耦合控制
Keywords
CBM reservoir formation
tectonic dynamical condition
coupling control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中南断层不发育区多期构造运动作用下煤层气直井产水产气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倪小明
杨艳辉
王延斌
叶建平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1-930,共10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15HASTIT05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4IRTSTHN002)
文摘
查明小范围内煤层气直井产气特征是减少工程盲目投资、准确进行产能预测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沁水盆地中南部小范围内断层不发育区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井产气量、产水量差异主控因素的分析,得出小范围内燕山期、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引起的气水分异、渗透率差异是引起产气量和产水量大小的根本。底板标高差值引起气/水分异,最终导致小范围内储层压力梯度、产水量差异。煤层变形中等/较强区域多期褶皱叠加的隆起或凹陷块段,渗透率最低;变形弱/较弱区多期褶皱叠加的底板高值块段渗透率最好。小范围内储层压力梯度、水/气分流和渗透率的差异导致煤层气井表现出"水大气大、水大气小、水小气大、水小气小"等产气产水曲线特征。
关键词
构造动力条件
煤层气
产气特征
渗透率
Keywords
tectonic dynamic conditions
coalbed methane
gas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permeability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新北山金窝子金矿田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
24
3
作者
陈柏林
吴淦国
叶得金
刘晓春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甘肃省地质调查局酒泉地质调查队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5-310,共6页
基金
原地质矿产部定向研究基金(地科定96-21)资助。
文摘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派)生的同走向高角度逆冲断层、紧闭褶皱以及与其垂直的高角度横张断层组成的推覆构造体系。NE向低角度逆冲断层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以210金矿床为代表),NNW向高角度横张断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以金窝子金矿床为代表),而NE向高角度逆冲断层和紧闭褶皱中无金矿化。NE向低角度断层不仅是重要的含矿构造,而且在成矿过程中起着控制成矿物理化学界面的作用。所以,金窝子金矿田2种不同金矿化类型是同一成矿作用在不同控矿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金窝子金矿田
构造
控矿
构造
动力
学
条件
金矿化类型
甘-新北山
Keywords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system tectonic-dynamic conditions gold mineralization type Jinwozi gold ore-field Bei- shan area in Gansu and Xingjiang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
秦勇
姜波
王继尧
吴财芳
傅雪海
韦重韬
侯泉林
琚宜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沁中南断层不发育区多期构造运动作用下煤层气直井产水产气特征
倪小明
杨艳辉
王延斌
叶建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新北山金窝子金矿田构造控矿解析
陈柏林
吴淦国
叶得金
刘晓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