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高金耀
李家彪
林长松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5,T003,T004,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4670 3号。
-
文摘
由最新获得的重磁、地震和多波束地形数据 ,结合多尺度的地幔流动力分析 ,展示了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的多样性特征和其内在的联系。从上新世开始的三幕张性断陷活动是在以前的压性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向岛弧侧迁移 ,岩浆、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正断层与平移断层的交汇处。深部动力源可归结为上地幔对流产生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 ,引起岛弧岩石圈挤压褶皱而向海沟旋张掀斜 ,产生弧后岩石圈的张性构造 ;进一步引起弧后软流圈挤压隆起 ,岩石圈与软流圈耦合作用导致海槽断陷张裂、岩浆活动。冲绳海槽仍是一个软流圈在汇聚的弧后盆地。全球性左旋压扭滑移背景 ,琉球海沟南段俯冲受阻小、强度大 ,台湾—吕宋的北向挤压 ,使海槽表现为剪张性 ,由平移断层调控使张性断裂左旋雁行排列 ,整个海槽张性构造由北往南推进 ,张应力方向由NW过渡到NNW。
-
关键词
构造动力作用机制
南冲绳海槽
张性断陷
岩石圈
软流圈
地幔流
-
Keywords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Rifting depression, Lithosphere, Mantle flow
-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