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型式与构造环境的判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泽军 周鼎武 何瑞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09-211,共3页
1.玄武岩构造环境的图解判别法存在的问题玄武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是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这方面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并已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其中,图解判别法是国内外运用广泛的一种方法,甚至有一些研究者十分迷信和依赖这种... 1.玄武岩构造环境的图解判别法存在的问题玄武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是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这方面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并已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其中,图解判别法是国内外运用广泛的一种方法,甚至有一些研究者十分迷信和依赖这种方法及其结论。在一些地区业已检验和证实了这种方法及其结论的合理性;但是,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一是多解性,表现为同一岩系的成分点落在了不同构造岩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构造岩浆判别图解 地球化学型式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巴山东段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熊国庆 王剑 +6 位作者 李园园 余谦 门玉澎 周小琳 熊小辉 周业鑫 杨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3-864,共22页
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钾质斑脱岩分布范围广,发育层位多,是研究该时期地层年代学、事件地层对比、生物大灭绝和冰期事件及源区构造背景分析的理想对象。本文对南大巴山东段鄂渝交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中的斑脱岩开展了... 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钾质斑脱岩分布范围广,发育层位多,是研究该时期地层年代学、事件地层对比、生物大灭绝和冰期事件及源区构造背景分析的理想对象。本文对南大巴山东段鄂渝交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中的斑脱岩开展了锆石U-Pb测年,栗子坪剖面(LZP)黑色泥岩中钾质斑脱岩获得了447.9±2.9Ma年龄,燕子剖面(YZ)黑色硅质岩中钾质斑脱岩年龄为450.9±1.6Ma,间接地限定和约束了地层的沉积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燕子剖面斑脱岩SiO_2为53.61%~56.34%,而栗子坪剖面SiO_2为35.56%~43.81%,其低值可能与高铁含量和高烧失量有关;K_2O含量为5.61%~5.47%,且K_2O>Na_2O,属钾质斑脱岩。燕子剖面和栗子坪剖面钾质斑脱岩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前者ΣREE为46.48×10^(-6)~73.70×10^(-6),平均值63.08×10^(-6),后者ΣREE介于113.34×10^(-6)~356.98×10^(-6)之间,平均值164.08×10^(-6),LREE/HREE和La_N/Yb_N均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太明显,轻稀土轻微富集的特点;两者均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Ba、U、Nb和Ti微量元素分异明显,前者微量元素明显亏损Nb、Ta和Ti(TNT异常)。原岩恢复结果表明LZP钾质斑脱岩的原始岩浆为过碱性粗面安山岩,YZ钾质斑脱岩为高钾碱性流纹岩,表明两者可能属不同期次或不同来源的岩浆岩。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显示,LZP样品主要落入板内花岗岩内;YZ样品落在火山弧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内。结合大巴山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笔者认为~450.9Ma钾质斑脱岩可能与古秦岭洋壳向北的俯冲有关,其火山凝灰质可能源自沿古秦岭洋盆北缘的火山弧喷发;~447.9Ma钾质斑脱岩与板内拉张有关,火山物质可能主要以板内火山喷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巴山东段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锆石U-PB测年 钾质斑脱岩 构造判别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