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的变质沉积岩及其克拉通的构造划分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昌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2-457,共16页
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年龄统计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经历了3.8,3.3,2.9,2.5和1.8~1.9Ga等多个旋回才从陆核成长为陆台,与之对应沉积岩也由少变多,大约以500Ma为一周期。由于沉积作用出现在成陆间歇期,所以二者在时间上相间互补,其状如同... 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年龄统计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经历了3.8,3.3,2.9,2.5和1.8~1.9Ga等多个旋回才从陆核成长为陆台,与之对应沉积岩也由少变多,大约以500Ma为一周期。由于沉积作用出现在成陆间歇期,所以二者在时间上相间互补,其状如同显生宙超大陆裂解和拼合的周期交替。这一现象不但是地壳演化的普遍规律,而且也可反过来用沉积岩反映陆壳的演化。然而,早前寒武纪尤其是太古宙的沉积岩毕竟太少,无法用来恢复当时古陆块的面貌,但古元古代的特别是陆缘沉积的孔兹岩,尽管已进入下地壳并成为克拉通基底的组成,则以保存甚多、分布延续,使其重塑克拉通的拼合成为可能。已有的华北克拉通的构造划分方案多种多样,但以陆缘沉积的古元古代孔兹岩作为地块的边界,理当最能反映当时古陆块的面貌。因此,以孔兹岩为主要依据,并综合考虑岩石组合、构造环境、变质p-T轨迹、同位素年龄、以及不变质的沉积盖层等地质特征,将华北克拉通主体从西往东划分为:鄂尔多斯地块/晋蒙弧形拼合带/冀鲁豫地块/(郯庐断裂)/胶辽地块群等构造单元,所得到的不同于以往的构造轮廓,显示华北陆台并非一统的太古宙克拉通,而是吕梁运动拼合成的古元古代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变质沉积岩 孔兹岩 早前寒武纪 大地构造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团鱼山南部地区构造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倪晴晖 李大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0-1147,共8页
本文旨在考察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了解覆盖层厚度和基底深度、划分构造形态和走向等方面的有效性,在青海省团鱼山南部地区分别应用重力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开展了地质勘测。在地质解释过程中,综合工区地质资料,并按不同方法的... 本文旨在考察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了解覆盖层厚度和基底深度、划分构造形态和走向等方面的有效性,在青海省团鱼山南部地区分别应用重力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开展了地质勘测。在地质解释过程中,综合工区地质资料,并按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相互约束。利用地球物理勘测结果,根据地层电性和密度属性,划分了区域的构造形态和走向,建立了团鱼山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模型。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多解性,为精细地质解释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开展全面物探工作和钻探布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构造划分 团鱼山南部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被引量:500
3
作者 潘桂棠 李兴振 +2 位作者 王立全 丁俊 陈智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1-707,共7页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当前该地区板块构造精细结构研究的关键,也是板内构造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于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是大洋向大陆岩石圈构造...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当前该地区板块构造精细结构研究的关键,也是板内构造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于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是大洋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演化转换的标志这一认识,将弧-弧、弧-陆及陆-陆碰撞结合带和夹持于其间的陆块、岩浆弧划分为一级单元,构成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单元的基本骨架;以南昆仑俯冲碰撞结合带和班公湖-丁青-碧土-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划分出:泛华夏大陆早古生带秦祁昆构造区、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三叠纪羌塘-三江构造区及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瓦纳-喜马拉雅构造区。这样的厘定不仅对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等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构造单元划分 洋陆转换 区域地质调查 成矿地质条件 大陆岩石圈 构造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航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25
4
作者 熊盛青 杨海 +1 位作者 丁燕云 李占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8-680,共23页
本文以我国截止到2011年基本覆盖陆域及部分海域的航磁数据编制的全国航磁系列图为基础,以航磁反映的区域磁场和磁性基底起伏特征为依据,汲取主流大地构造观的划分理念,以板块构造理论及大陆动力学思想为指导,以磁场反映的构造特征为切... 本文以我国截止到2011年基本覆盖陆域及部分海域的航磁数据编制的全国航磁系列图为基础,以航磁反映的区域磁场和磁性基底起伏特征为依据,汲取主流大地构造观的划分理念,以板块构造理论及大陆动力学思想为指导,以磁场反映的构造特征为切入点,结合重力、遥感、地质资料对中国陆域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4个级别:一级构造单元为陆块区和造山系,共划分出8个;二级构造单元为陆块、弧盆系和地块,共划分出32个;三级构造单元为盆地、坳陷带(区)和隆起带(区),共划分出85个;四级构造单元为隆起和坳陷,共划分出332个。本划分方案旨在为油气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及油气勘探提供一份地球物理资料。文中重点讨论了一、二级构造单元界线厘定的磁场依据及与前人划分存在的不同之处,而三、四级构造单元完全依据磁场及磁性基底起伏情况进行划分,并在盆地和坳陷区给出了深度信息,这为油气勘探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借助丰富的航磁信息提示出一些地质构造方面难解现象,供同行专家参考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 磁性基底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被引量:28
5
作者 姜朝松 周瑞琦 +1 位作者 周真恒 王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9,共9页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原则和构造亲缘关系 ,将滇西及邻区划分为 8个一级构造单元 :Ⅰ印度板块、Ⅱ冈底斯中间板块、Ⅲ拉萨地块、Ⅳ缅甸板块、Ⅴ滇缅泰板块、Ⅵ印度板块、Ⅶ杨子板块、Ⅷ松潘—甘孜活动带。并且对其主要构...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原则和构造亲缘关系 ,将滇西及邻区划分为 8个一级构造单元 :Ⅰ印度板块、Ⅱ冈底斯中间板块、Ⅲ拉萨地块、Ⅳ缅甸板块、Ⅴ滇缅泰板块、Ⅵ印度板块、Ⅶ杨子板块、Ⅷ松潘—甘孜活动带。并且对其主要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邻区 构造单元划分 亲缘关系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大陆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鹏 任军平 +14 位作者 向鹏 古阿雷 王建雄 王杰 吴大天 向文帅 孙凯 赵凯 刘晓阳 姜军胜 曾威 曾国平 张航 刘江涛 周佐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共18页
非洲大陆地质演化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非洲大陆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构造单元特征进行简要总结。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 非洲大陆地质演化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非洲大陆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构造单元特征进行简要总结。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层和泛非构造带组成。根据非洲大陆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非洲大陆划分为2个一级构造单元,10个二级构造单元和55个三级构造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较全面地概括了非洲大陆的地质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 构造演化 构造单元划分 非洲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被引量:37
7
作者 马庆佑 吕海涛 +1 位作者 蒋华山 李晓益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盆构造编图的最...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盆构造编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台盆区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根据本方案对构造单元的边界划分依据和命名原则,将台盆区划分为10个一级构造单元,并对其中4个一级构造单元共划分出16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方案与以往方案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麦盖提斜坡升为一级构造单元,多个一、二级构造单元边界有微调整,对二级构造单元的缓坡作了新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构造 地质编图 构造单元划分 划分依据 台盆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被引量:106
8
作者 杨海波 陈磊 孔玉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86-688,共3页
以准噶尔盆地整体构造演化特征为背景,并根据盆地各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方面的差异性,在分析了历次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综合报告、地震剖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盆地与区带研究都适用的、统一的、规范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该方... 以准噶尔盆地整体构造演化特征为背景,并根据盆地各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方面的差异性,在分析了历次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综合报告、地震剖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盆地与区带研究都适用的、统一的、规范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该方案将盆地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和44个二级构造单元,与以往方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北天山山前冲断带单独划分为一级构造单元;五彩湾凹陷归入东部隆起;中拐凸起归入西部隆起;对陆梁隆起、原昌吉凹陷、原帐北断褶带进行了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隆起 准噶尔盆地 构造演化 北天山 地震剖面 地质 冲断带 凹陷 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52
9
作者 李兴振 刘朝基 丁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3-20,共8页
大湄公河次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是西南三江构造带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向南或南西的延伸。在理清了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作了统一划分和对比。以印缅山脉结合带、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金沙江 ... 大湄公河次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是西南三江构造带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向南或南西的延伸。在理清了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作了统一划分和对比。以印缅山脉结合带、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金沙江 哀牢山 马江结合带作为主结合带,将该区划分为印澳板块、中缅马陆块、印支陆块和华南陆块4个一级单元。然后在亲冈瓦纳的中缅马陆块和亲华南型的印支陆块内再以次级结合带分别划分出4个二级构造单元:亲冈瓦纳型的西缅微陆块、腾冲 毛淡棉微陆块,保山 掸泰微陆块、临沧 景栋微陆块,亲华南型的景洪 帕府 东马来西亚微陆块、思茅 大叻微陆块、昆嵩微陆块和长山微陆块;华南陆块以越北斋江结合带为界分为扬子和华夏两微陆块。简要论述了各构造单元的基本地质特征,提出将可可西里 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作为南部冈瓦纳大陆和北部劳亚大陆的分界,指出昆嵩微陆块和长山微陆块是华夏微陆块的南西延伸,其西部的对应体可能是昌都微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地区 构造单元划分 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中—新生代红层的构造层划分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进京 韩文峰 +2 位作者 赵海涛 张帆宇 梁收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1244,共14页
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红层地层包括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这些红层地层的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等是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地质过程的客观记录,对其系统研究是重建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之基础... 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红层地层包括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这些红层地层的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等是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地质过程的客观记录,对其系统研究是重建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之基础。依据这些红层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空间分布型式和构造线方向及构造样式,西秦岭及邻区中—新生代红层地层可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新近纪三个构造层。三个构造层对应于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即早白垩世北东向盆—山构造、晚白垩世区域左旋走滑拉分构造和渐新世—上新世区域伸展泛盆地阶段。结合印支期多块体拼贴形成的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格局与岩石圈动力学过程分析,认为西秦岭早白垩世北东向盆山构造格局是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的东亚区域性伸展构造的组成部分;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则是白垩纪拉萨地块与羌塘—昌都地块汇聚碰撞背景下中国西北大陆区域性左旋走滑作用的结果;而渐新世—上新世的泛盆地阶段则指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构造—地貌响应之前经历了漫长区域伸展均衡坳陷和侵蚀夷平期,这说明上新世,西秦岭尚未成为现今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构造响应起始于上新世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中—新生代 红层地层 构造划分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划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的次级构造单元 被引量:70
11
作者 李曰俊 杨海军 +5 位作者 张光亚 郑多明 刘云祥 赵岩 李国会 刘亚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66-2478,共13页
塔北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单元之一。其在古生代克拉通内古隆起的基础上,于二叠纪末-三叠纪早期定型为库车周缘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新生代,其整体沉降,成为埋藏于北塔里木陆内前陆盆地前渊下的一个残... 塔北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单元之一。其在古生代克拉通内古隆起的基础上,于二叠纪末-三叠纪早期定型为库车周缘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新生代,其整体沉降,成为埋藏于北塔里木陆内前陆盆地前渊下的一个残余古隆起。目前通用的塔北隆起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不能准确反映其真实的构造格局。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建议重新划分塔北隆起构造单元:(1)取消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重新定义轮南低凸起。重新定义的轮南低凸起包括原轮南低凸起、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北部,是一个下古生界大型鼻状背斜构造,形成于前石炭纪;原草湖凹陷南部划归北部坳陷。(2)以中奥陶统顶面海拔约-6500m的等高线作为塔北隆起的南部边界,该等高线较好地反映了塔北隆起南部的构造轮廓,特别是轮南大型鼻状背斜构造的轮廓。(3)以羊塔1-英买8断裂和英买4-英买1背斜组成的一条较清晰的古生界构造线划分轮台凸起和英买力低凸起。此界线两侧,古生界各反射层存在陡然、明显的落差,岩浆作用、地层发育、构造变形和演化历史存在明显差异。重新划分的塔北隆起包括库尔勒鼻状凸起、轮台凸起、轮南低凸起、英买力低凸起和温宿鼻状凸起五个次级构造单元。本文给出了塔北隆起及其各次级构造单元清晰的定义和范围,并简单论述了其形成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塔北隆起 轮南低凸起 哈拉哈塘凹陷 草湖凹陷 英买力低凸起 前石炭纪克拉通内隆起 二叠纪末-三叠纪前缘隆起 晚新生代深埋古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宁地块构造单元划分——来自火山岩浆作用的证据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永军 佟丽莉 +4 位作者 王祚鹏 李卫东 郭文杰 李甘雨 杨高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86-2000,共15页
伊宁地块不是一个之前一贯认为的"均匀地块"或"均一地块",而是以乌孙山-塔勒得近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为界的南、北两大次级构造带("弧-盆"体系)叠加拼贴增生而成,火山岩浆作用为这一新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建... 伊宁地块不是一个之前一贯认为的"均匀地块"或"均一地块",而是以乌孙山-塔勒得近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为界的南、北两大次级构造带("弧-盆"体系)叠加拼贴增生而成,火山岩浆作用为这一新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建立提供了佐证。南构造带由喀拉峻岛弧带和其北的阿腾套弧后盆地构成,主要发育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峰值为355~350Ma,17个年龄平均值为351Ma;北构造带由北而南可再细分出清水河-苏布台弧后盆地→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特克斯-新源弧前盆地,主要发育于早石炭世中-晚期,同位素年龄峰值集中于345~329Ma,18个火山岩年龄平均值为340Ma。这两个"弧-盆"体系以大哈拉军山组钙碱性火山岩为主体,共生早石炭世海相阿克沙克组弧前及弧后沉积岩组合。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主体以岛弧火山岩为主,见有富Nb玄武岩、高镁安山岩等,共生埃达克岩和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等小岩体;在弧后还见有碱性火山岩、碱性球泡流纹岩,共生双峰式火山岩。不仅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在各构造相中显著有别,而且共生的阿克沙克组在各构造相中差异极为显著。两大次级构造带具有独立的基底建造史,差异显著的盆地沉积史,独特的火山岩浆史和构造演化史。早晚石炭世之间的鄯善运动使南、北两个次级构造带叠加拼贴,构成统一的伊宁地块,晚石炭世进入统一的陆内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发育以伊什基里克组碱性双峰式火山岩为代表的裂谷火山岩浆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宁地块 构造单元划分 大哈拉-喀拉峻岛弧带 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 早石炭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拗陷期构造带划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焕钦 孙锡年 +1 位作者 汤冬梅 田美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从济阳坳陷新近纪的构造活动、地质特征、沉积充填方式及与古近纪构造地质特征的对比分析等方面入手,首次对新近系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和命名,共划分为坳缘超覆带、浅凹带、缓坡带和披覆构造带4个构造带,总结了各个构造带的构造组合样式,... 从济阳坳陷新近纪的构造活动、地质特征、沉积充填方式及与古近纪构造地质特征的对比分析等方面入手,首次对新近系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和命名,共划分为坳缘超覆带、浅凹带、缓坡带和披覆构造带4个构造带,总结了各个构造带的构造组合样式,并从研究新构造运动与晚期成藏的关系、指导不同构造带油气勘探等方面阐述了其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新近系 构造划分 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质调查中多源地学数据在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和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方面的应用--以青海民和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云海 李超岭 +3 位作者 孙赜 于庆文 张克信 张智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4-979,共6页
多源地学数据包括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介绍了利用多源地学数据进行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法。遥感数据在确定区域构造边界及活动断层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遥感影像在解译线形构造即断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构... 多源地学数据包括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介绍了利用多源地学数据进行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法。遥感数据在确定区域构造边界及活动断层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遥感影像在解译线形构造即断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构造单元的影像差异,区分不同的地质体、线性构造及活动断层,同时用遥感数据叠加三维地形数据分析线性构造可以更加直观地解译线性构造。地球化学数据在确定大的构造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可以根据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大的构造边界。地球物理数据提供的是地质体及构造边界在深部的延伸情况,可以为研究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数字地质调查 构造单元划分 大地构造演化 青海民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中南半岛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喜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71-1072,共2页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与中国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成矿带相接,是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和华南成矿带的向南延伸区,两者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构造演化、成矿作用、成矿特征等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西南 大地构造单元 成矿带 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特征 构造演化 一级构造单元 造山带 构造岩浆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新划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树超 马金清 林亨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52-1159,共8页
在新近完成的全省1:25万和部分1:5万区域地质调查、院校专题研究及其陆续获得的高精度测年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变质岩石的组合类型、变质变形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接触关系和同位素测年资料,对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进行划... 在新近完成的全省1:25万和部分1:5万区域地质调查、院校专题研究及其陆续获得的高精度测年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变质岩石的组合类型、变质变形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接触关系和同位素测年资料,对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进行划分和对比,重新建立了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中级变质岩 岩石(构造)地层单位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17
作者 张旭亮 何登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7-893,共17页
为了研究鄂西地区深层地质结构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基础,采取浅表大剖面和地震剖面解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经过一系列研究之后,制定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并得出了相... 为了研究鄂西地区深层地质结构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基础,采取浅表大剖面和地震剖面解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经过一系列研究之后,制定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并得出了相应结论:1)基于寒武系底界的构造T0图,对鄂西地区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划分的构造单元自北西到南东可分为利川构造带、恩施构造带、宣恩构造带、南北镇构造带、桑植—石门构造带和雪峰逆冲掩伏带;2)鄂西地区具备北西、南东分带性和垂向分层性。研究区的共性大于个性,整体的变形受基底滑脱层的形态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排背斜并排发育的现象。每一个新的构造单元以背斜为主体,其隆升基本上都受控于基底发育的基底逆冲断层,少数受控于基底双向逆冲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地区 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浅表测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构造单元划分原则与方案刍议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卜庆 范国章 +8 位作者 邵大力 王红平 赵俊峰 刘亚明 左国平 王朝锋 杨柳 马宏霞 丁梁波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271,共9页
桑托斯盆地历经早白垩世早期克拉通坳陷盆地、早白垩世早—中期裂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全新世大陆边缘盆地3个演化阶段,石油资源主要富集于裂谷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中,目前的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不能够准确地反映裂谷期的构造格局。根... 桑托斯盆地历经早白垩世早期克拉通坳陷盆地、早白垩世早—中期裂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全新世大陆边缘盆地3个演化阶段,石油资源主要富集于裂谷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中,目前的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不能够准确地反映裂谷期的构造格局。根据最新的重磁、地震、钻井、大洋钻探等基础资料,提出了桑托斯盆地盐下构造单元划分的新方案:(1)以晚断陷期主要断裂和沉积特征作为划分一级构造单元的依据,根据断裂分布结合晚断陷期沉积厚度600 m等值线确定隆起与坳陷的边界;(2)以晚断陷期次级断裂和沉积特征作为划分二级构造单元的依据,根据同沉积拉张断裂、二级走滑断裂及其调节断裂分布,结合晚断陷期和早坳陷期沉积厚度1 000 m等值线确定凸起和凹陷的边界;(3)将盆地划分为"二隆三坳"5个一级构造单元,包括西部坳陷、阿乌隆起、中央坳陷、卢苏隆起和东部坳陷,并进一步划分为38个二级构造单元。以裂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为主要依据划分的构造单元对未来油气勘探选区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盐下 裂谷盆地 桑托斯盆地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辉 王永涛 +1 位作者 姚政道 吕金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62-1467,共6页
对 14条近 40 0 0km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进行了一维及二维连续介质反演 .根据反演结果及地面地质资料解释确定了侏罗系、上三叠统底界面海拔高度图以及前泥盆系顶界面海拔高度图 。
关键词 羌塘盆地 构造单元划分 含油气远景评价 大地电磁测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氦气测量方法在金矿勘查和地质构造单元划分中的应用
20
作者 方熠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6-80,共5页
分析了原生金矿控矿构造上方土壤中高氦异常及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上方氦的分带性;说明了应用氦法勘查原生金矿与划分地质构造单元的依据。
关键词 土壤 氦气测量 控矿构造 矿床勘探 构造单元划分 深大断裂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