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大厂矿区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和成矿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范森葵 黎修旦 +2 位作者 成永生 陈承珍 黄伟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835,共8页
位于丹池成矿带的大厂锡矿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和重要的锡矿产出地。大厂矿区的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脉岩,位于主要矿床的两侧,成群成带分布。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是在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之后同期或充填时间前后相差不... 位于丹池成矿带的大厂锡矿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和重要的锡矿产出地。大厂矿区的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脉岩,位于主要矿床的两侧,成群成带分布。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是在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之后同期或充填时间前后相差不大形成的。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均穿过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包含围岩角砾和矿化。花岗斑岩的SiO2、Al2O3、CaO和MgO含量较高,K2O+Na2O含量较低。岩石的氧化度较低,暗示成岩部位较深,属相对还原的成岩环境,其侵位固结前经过充分的演化分异,对成矿有利;闪长玢岩具有碱、铝、钛、镁、铁含量都较高的特点,岩石的氧化度较高。脉岩来源于地壳的重熔;脉岩沿南北向断裂充填形成,侵入时间晚于成矿期;矿床分带特征与脉岩的成岩环境一致;脉岩中丰富的主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变化趋势,表明其提供了成矿物质或者其所充填的断裂曾是矿液运移通道,在成矿后才被充填,脉岩本身也为成矿物质提供了来源;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可能是由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推测有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参与岩脉旁侧多金属矿床的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厂矿区 脉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与成矿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545Ma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学和成矿学意义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兴旺 秦克章 +7 位作者 三金柱 王瑜 惠卫东 康峰 毛骞 李金祥 孙赫 马玉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65-2676,共12页
在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元古代深变质地层中发现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了它的产状、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特征及其发现的地质意义。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后侵位的镁铁质杂岩体和花岗... 在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元古代深变质地层中发现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了它的产状、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特征及其发现的地质意义。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后侵位的镁铁质杂岩体和花岗岩所穿切与破坏,其正堆晶结构发育,并可划分出两个结晶与演化旋回。四顶黑山层状钱铁质-超镁铁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含量和配分结构与该地区镁铁质杂岩、及图拉尔根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明显不同,具低∑REE、正δEu 异常、高 Sr 低Rh、高 Nb/U 值、及 Nb、Zr 和 Hf 亏损等地球化学特征,该特征与裂谷成因的攀枝花层状辉长岩和曹家村层状岩体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四顶黑山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能也形成于裂谷构造环境。选择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下部韵律层顶部辉石角闪石岩、镁铁质杂岩体闪长岩和角闪花岗岩中的角闪石开展^(39)Ar/^(40)Ar 定年,结果显示3种岩体分别形成于545±5Ma、263.8±2.6Ma 和200.8±0.91Ma。四顶黑山545Ma 裂谷成因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育,意味着早寒武世是天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 Cu-Ni 矿的成矿期之一,天山地区在元古宙变质岩为基底的古大陆在早寒武世出现了雏形裂谷构造,545Ma可能是古天山洋形成的初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 545Ma 四顶黑山 东天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