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黔南坳陷及邻区盆地演化和海相沉积的后期改造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吴根耀
王伟锋
迟洪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21,共15页
-
文摘
黔南坳陷是扬子克拉通内由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围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块。分4个阶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古近纪)重塑了贵州南部及邻区与周边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广西运动形成北东向构造,是海相沉积建造阶段中的一次重要改造。印支运动使贵阳—镇远断裂和紫云—罗甸断裂反转,奠定了其成为黔南坳陷的北界和西南界断裂的基础。中侏罗世后的逆掩—冲断可分为两期:早期称燕山运动,以北东走向的断裂向北西逆冲和扩展为特征;晚期称燕山末期—喜马拉雅运动,区域上表现为北北东走向的断裂向南东东逆冲,铜仁—三都断裂成为黔南坳陷的东界,印支运动形成的近南北向—北北东向断层向西(偏北)逆冲,构成铜仁—三都断裂的背冲构造。近南北向断层上盘发育的开阔背斜是黔南坳陷内海相油气勘探的最有利靶区。
-
关键词
黔南坳陷
构造—古地理演化
盆—山耦合
广西运动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运动
油气勘探
-
Keywords
southern Guizhoupling, Guangxi orogeny, Indosinianny, oil-gas explorationDepression, tectono-palaeogeographicorogeny, Yanshanian orogeny, latestevolution, basin-orogeny cou-Yanshanian- Himalayan oroge-
-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