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矿火灾烟流蔓延的三维仿真构模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翠平 曹志国 +2 位作者 李仲学 胡磊 侯定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为有效指导地下矿火灾救避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探讨火灾烟流蔓延过程的三维仿真模型构建技术非常必要。为此提出了以井巷空间三维结构模型构建为载体、以通风系统三维网络模型构建为保障、以烟流蔓延参数模型构建为核心的烟流蔓延三维... 为有效指导地下矿火灾救避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探讨火灾烟流蔓延过程的三维仿真模型构建技术非常必要。为此提出了以井巷空间三维结构模型构建为载体、以通风系统三维网络模型构建为保障、以烟流蔓延参数模型构建为核心的烟流蔓延三维仿真模型构建技术。通过以时间为序、采用体绘制技术对构建的烟流蔓延三维仿真模型进行了可视化实现,主要模拟了烟流在三维井巷中的动态蔓延过程,进而揭示了烟流温度、浓度等在时间、空间上的发展变化。并以国内某矿山为例,检验了烟流蔓延三维仿真构模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火灾烟流蔓延 三维仿真 构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入型岩体三维可视化构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满潮 李学元 +1 位作者 刘斌 徐能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2,共4页
根据侵入型岩体的空间几何特征及地质数据的特点 ,采用断面构模技术实现侵入型岩体三维构模。利用多条轮廓线之间的三维表面重构方法 ,构建侵入型岩体的表面模型。在生成体数据时使用改进的MC法 ,提高了构模精度 ,将多条轮廓线之间的表... 根据侵入型岩体的空间几何特征及地质数据的特点 ,采用断面构模技术实现侵入型岩体三维构模。利用多条轮廓线之间的三维表面重构方法 ,构建侵入型岩体的表面模型。在生成体数据时使用改进的MC法 ,提高了构模精度 ,将多条轮廓线之间的表面重构问题转化为体数据中的等值面构造问题。开发了一种三维可视化构模系统 ,并利用该系统所提供的构模技术 ,实现了灵宝金矿侵入型岩体三维模型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型岩体 三维 构模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结构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岩体三维可视化构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能雄 何满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21,共4页
为解决由于褶皱岩体的边界面可能是非单值曲面给三维构模带来的困难,根据褶皱岩体的几何特征,提出了适合于褶皱岩体构模的数据模型,建造了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开发了断面构模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构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建立了抚顺西露天矿... 为解决由于褶皱岩体的边界面可能是非单值曲面给三维构模带来的困难,根据褶皱岩体的几何特征,提出了适合于褶皱岩体构模的数据模型,建造了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开发了断面构模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构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建立了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边坡岩体三维可视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三维 地理信息系统 可视化模型 构模技术 空间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系统的构模技术
4
作者 梁伟强 黎建强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4年第3期25-35,共11页
产业革命以后,人们对合格产品的大量需求.促使工程技术人员去研究大批生产的新方法,从而提出了许多成本低、批量大的生产新技术、新方法.其中卓有成效的重要制造工艺过程之一是福特首创的装配线思想.事实上,装配线迄今仍是成批生... 产业革命以后,人们对合格产品的大量需求.促使工程技术人员去研究大批生产的新方法,从而提出了许多成本低、批量大的生产新技术、新方法.其中卓有成效的重要制造工艺过程之一是福特首创的装配线思想.事实上,装配线迄今仍是成批生产的关键手段,而且装配成本往往超过了总制造成本的50%.所以.制造业的是否成功,装配系统的效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来研究流水系统的效能.然而.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装配系统在管理方面仍不能跟上步伐.在装配系统的早期研究中,尽管用了许多解析模型.然而.它们在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时却不够精确.因此,在研究和优化装配系统的效能时,仍广泛地使用模拟技术.并且,随着像摄动分析方法等这些先进的模拟优化技术的发展,模拟优化更为有效,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计算费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首先介绍装配系统的特征,然后讨论装配系统构模的困难之外.最后.说明和总结一些主要的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系统 流水线 构模技术 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