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转移人口的构成类型、地域特征与市民化意愿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智 郑循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80,共9页
从农业转移人口构成类型、户籍地与迁入城市的视角,分析了市民化意愿的状况及资本要素禀赋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总体不高,个体工商户、省内户籍、迁入特大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加愿意成为市民。经济... 从农业转移人口构成类型、户籍地与迁入城市的视角,分析了市民化意愿的状况及资本要素禀赋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总体不高,个体工商户、省内户籍、迁入特大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加愿意成为市民。经济收入高、消费节制、户籍影响小、社保参加度高、机关单位熟人数多、公共文体参与度高、年龄小和女性等特征对市民化意愿的总体影响为正向,但不同群体间可能存在一些具体差异。分析认为革除体制弊端、提升资本存量、关注分层需求、因城施策是提高市民化意愿的有效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人口构成类型 户籍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讽喻解释的起源、构成类型、意义及其缺陷
2
作者 宁宝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6,共9页
为反驳克塞诺芬尼、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以及柏拉图等逻各斯主义者对荷马史诗的批判,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捍卫者吸收古希腊的哲学、语文学和词源学知识,构想出讽喻解释观念,捍卫荷马史诗的权威地位。荷马史诗捍卫者构建出讽喻观念... 为反驳克塞诺芬尼、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以及柏拉图等逻各斯主义者对荷马史诗的批判,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捍卫者吸收古希腊的哲学、语文学和词源学知识,构想出讽喻解释观念,捍卫荷马史诗的权威地位。荷马史诗捍卫者构建出讽喻观念的三种类型:宇宙型、生物有机体型和抽象型。他们回应了逻各斯主义者的批判,开启了理论解释作品的先河,让荷马史诗焕发出新的活力。荷马史诗捍卫者的一些解释,缺少必要的事实联系和逻辑基础,显得机械与肤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喻解释 起源 构成类型 意义和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2.5的影响
3
作者 谢雅芬 王峥 +2 位作者 郑亦卿 范舒欣 董丽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为探究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_(2.5)的影响,基于夏、冬两季的实地测量,针对不同近路距离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间PM_(2.5)减滞量的差异,以及群落冠层结构特征对PM_(2.5)减滞量的影响展开定量研究,以期为绿地边缘区域植物... 为探究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_(2.5)的影响,基于夏、冬两季的实地测量,针对不同近路距离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间PM_(2.5)减滞量的差异,以及群落冠层结构特征对PM_(2.5)减滞量的影响展开定量研究,以期为绿地边缘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提供理论指导。结果发现:冬季植物群落的PM_(2.5)减滞量高于夏季,PM_(2.5)最大减滞量出现在近路距离50 m处。4种常见群落类型中,阔叶乔灌草型群落对PM_(2.5)的减滞效果最好,但是在靠近绿地内部的50 m和100 m处针阔乔草型群落最好。植物群落郁闭度、疏透度与PM_(2.5)减滞量间为存在明显拐点阈值的非线性响应关系,疏透度与PM_(2.5)减滞量的相关性更显著。绿地临路边缘50 m和100 m处群落郁闭度为0.81—0.83时减滞PM_(2.5)效果最佳,5 m和20 m处的郁闭度宜调整为0.62—0.67;距外部道路50 m的绿地临路边缘内,群落疏透度宜为0.30—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路边缘 植物群落 构成类型 冠层结构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规划模型及其评估方法
4
作者 高成修 卢旭升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3年第2期14-20,共7页
本文结合县级人口规划的实际,给出了人口规划预测模型及模型参数的处理方法,并对人口的年龄构成类型和劳力状况给出了评估方法。
关键词 规划模型 人口规划 预测模型 构成类型 模型参数 人口政策 决策模型 人口数量 影响模型 确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综合体演生与发展脉络解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贺妍 马琰 雷振东 《南方建筑》 2018年第5期41-48,共8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广泛开展了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文章通过梳理田园综合体演生与发展现状,总结出六大功能集群,量化分析了12个建成田园综合体的功能构成,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田园综合体未来展趋势。通过对比分析各田园综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广泛开展了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文章通过梳理田园综合体演生与发展现状,总结出六大功能集群,量化分析了12个建成田园综合体的功能构成,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田园综合体未来展趋势。通过对比分析各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差异,提出了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评价指标体系,避免盲目、低效建设。以关中平原为例,经评价分析,提出通过集中建设文创旅游集群或教育科研集群,推进田园综合体分阶段发展新模式,以期对田园综合体在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国家级试点 功能构成类型 评价体系 关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宁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民职业变化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宁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7-48,共2页
根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部署,我们对辽宁省十二个农村固定观察村点360个农户的农民职业变化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杏。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改革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的职业发生了... 根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部署,我们对辽宁省十二个农村固定观察村点360个农户的农民职业变化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杏。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改革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的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将调查结果综述如下。一、农民职业的构成类型及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辽宁省农村 职业变化 政策研究室 农业劳动力 十二个 构成类型 农业劳动者 农业科学化 经济收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对亚微米颗粒物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范舒欣 李逸伦 +3 位作者 李坤 张梦园 郝培尧 董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223,共11页
植物群落是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单元之一,也是绿地发挥空气颗粒物调节功能的基础。亚微米级颗粒物,即PM1颗粒物对大气能见度、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等均存在严重的负面危害。为探究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对亚微米颗粒物水平的调节机制,本研究基... 植物群落是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单元之一,也是绿地发挥空气颗粒物调节功能的基础。亚微米级颗粒物,即PM1颗粒物对大气能见度、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等均存在严重的负面危害。为探究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对亚微米颗粒物水平的调节机制,本研究基于实地测量,针对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内PM1颗粒物水平的差异,以及群落冠层结构对PM1浓度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对亚微米颗粒物具有一定的减滞效果。8种常见群落类型中,针阔-乔草型群落减滞PM1颗粒物的能力最优,阔叶-乔灌草群落次之,针叶-灌草型群落最弱,但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内部的PM1浓度差异并不显著。植物群落的冠层结构同PM1颗粒物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响应关系,部分冠层指标存在关键的拐点阈值。当冠层郁闭度大于75%,疏透度小于55%左右时,植物群落减滞PM1颗粒物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植物群落 构成类型 冠层结构 亚微米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词研究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3
8
作者 史有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6-12,共7页
外来词,或者外来语,或者借词,是词汇中的一个子集。对于这一项目的研究可以有十个方面:一、考源流;二、察交流;三、度资格;四、明层次;五、审构成;六、集众词;七、计数频;八、辨用途;九、定规范;十、测未来。以往的研究并不是均衡分布... 外来词,或者外来语,或者借词,是词汇中的一个子集。对于这一项目的研究可以有十个方面:一、考源流;二、察交流;三、度资格;四、明层次;五、审构成;六、集众词;七、计数频;八、辨用途;九、定规范;十、测未来。以往的研究并不是均衡分布于所有这些方面的,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说还是空白。我们的回顾只能根据已有材料,而且由于研究的分散零星,专注于此的极少,因此回顾也不限于1949年以来,但大陆以外的暂不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词 史有为 译词 胡裕树 构词语素 新造词 探马赤军 岑仲勉 匈奴语 构成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词的AABB叠合 被引量:8
9
作者 沈清淮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16-19,共4页
名词的AABB叠合沈清淮汉语里的名词,有些语法书认为“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少数名词如‘人、家、年、天、队、县’等,带有量词性质,前面可以直接加数词,可以按量词重叠式重叠”。①我们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发现,汉语里不但有... 名词的AABB叠合沈清淮汉语里的名词,有些语法书认为“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少数名词如‘人、家、年、天、队、县’等,带有量词性质,前面可以直接加数词,可以按量词重叠式重叠”。①我们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发现,汉语里不但有“人人、家家、事事、处处”这类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贾平凹 《无法悲伤》 语义变化 表范围的副词 《现代汉语》 AABB 角角落落 周遍性 构成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化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育才 《山东农机化》 2020年第3期45-46,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农业产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的基本构成类型,其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但仅仅依靠单纯的机械化操作很难达成大规模生产目标,需要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引入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并在生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农业产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的基本构成类型,其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但仅仅依靠单纯的机械化操作很难达成大规模生产目标,需要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引入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并在生产操作阶段实现全方位的运用引导。当前农业产业发展进步受到环境条件以及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制约,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下,为确保各个地区的粮食供应充足,需要进一步开发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操作 构成类型 农业产业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 农业机械化生产 作物产量 农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地域总集编纂之特征与成就综论
11
作者 夏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110-116,共7页
我国古代地域总集编纂勃兴于宋,繁盛于清。其间经历了明代的长足发展,可谓地域总集之所以形成现有格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明代地域总集编纂的大发展,突出表现为四个首次:一,数量大增,从而首次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典籍类型,并在... 我国古代地域总集编纂勃兴于宋,繁盛于清。其间经历了明代的长足发展,可谓地域总集之所以形成现有格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明代地域总集编纂的大发展,突出表现为四个首次:一,数量大增,从而首次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典籍类型,并在目录学中得到体现;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形成编纂风气;三,首次覆盖省、府、县三级行政区,并孕育出乡镇总集的雏形,从而初步打造出一个相对较完备的层级体系;四,首次实现文集化与史志化流别的平衡与共荣,并演化出一系列新颖的小类型,使地域总集的类型构成日趋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地域总集 数量 区域分布 层级体系 类型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