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省略结构的构式语义研究:“基线/加工”模式的解释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翼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0,共5页
认知构式语法将包含语义特征的构式视为语法的基本单位。但英语省略结构似乎来源于形式层面的操作,这对构式语法的假设提出了挑战。认知语法的最新理论——"基线/加工"模式——能够赋予省略结构统一的构式语义。概念主体根据... 认知构式语法将包含语义特征的构式视为语法的基本单位。但英语省略结构似乎来源于形式层面的操作,这对构式语法的假设提出了挑战。认知语法的最新理论——"基线/加工"模式——能够赋予省略结构统一的构式语义。概念主体根据基线的语法语义表征,确定省略结构中显性成分对应的内容,进而展开加工操作,建构完整的概念语义。"基线/加工"模式为省略结构的构式语义提供了包含认知可能性的解释。如果构式可以激发特定的加工操作,也能够提升认知构式语法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略结 构式语义 “基线/加工”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用构式家族对构式语义的探求——以“V+上+XP”构式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雷冬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07,共12页
构式家族的确立是构式语义探求的一条有效途径。"V+上+XP"构式起源于路径位移构式"位移动词+上+地点名词","上"是趋向动词。在语用类推的作用下,构式从"动作发生达到某一空间目标"之义发展为&q... 构式家族的确立是构式语义探求的一条有效途径。"V+上+XP"构式起源于路径位移构式"位移动词+上+地点名词","上"是趋向动词。在语用类推的作用下,构式从"动作发生达到某一空间目标"之义发展为"动作发生达到某一结果"义,而构式"V+上+数量结构"其实就属于"达到某一结果"中的一种,因此"上"的性质就还处于趋向动词这一范畴内。只有当构式发展到"吃上了饭"/"唱上戏了"以及省略形式"吃上了"/"唱上了"的时候,趋向动词"上"才开始从"达成"义向"体貌"用法演变,最后形成"可持续不及物动词/形容词+上了"构式,"上了"结合紧密,共同作用,成为一个起始体的标记。这才脱离了"V+上+XP"这一构式的语义范畴,"上"也就不再是趋向动词,而是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 构式语义 V+上+XP 语法化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兼谈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 被引量:5
3
作者 余义兵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8,共13页
目前学界对"双宾语"和"双及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同说""包含说"和"部分重叠说"三种,对双宾语句构式语义的概括也主要有"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施动者有意识地使... 目前学界对"双宾语"和"双及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同说""包含说"和"部分重叠说"三种,对双宾语句构式语义的概括也主要有"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施动者有意识地使事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和"N1由于V得到或失去N2"三种。我们明确提出"双宾语"和"双及物"是"两层面相互交叉"的关系,并认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是"致使-受益/受损",同时对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重新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语句 双及物 构式语义 致使 受益/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话语和网络语言中“XX体”的篇章构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雷冬平 李要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捅要:3篇文章分别从语言的“篇章”和“句法”两个层面对网络语言构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元话语和网络语言中“XX体”的篇章构式研究》提出,元话语具有篇章构建功能,并具有构式语义的示义功能。因此,将元话语所构建的篇章与构式结... 捅要:3篇文章分别从语言的“篇章”和“句法”两个层面对网络语言构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元话语和网络语言中“XX体”的篇章构式研究》提出,元话语具有篇章构建功能,并具有构式语义的示义功能。因此,将元话语所构建的篇章与构式结合起来研究,既有利于元话语研究的深入,又有利于构式语法研究改变忽略篇章构式的研究现状。《虚拟与写实:网络群言体及其社会语用价值》也指出,网络群言体是罗列诸虚拟说话人对某一对象不同看法的话语形式。其话语要素包括话题、话语角色和话语项;群言体语篇特点是成分复现和形式自由,其语用价值在于用虚拟娱乐的形式达到写实讽喻的目的。〈正反同义构式“V/A不死P”的多维研究》则认为,正反同义构式“V/A不死P”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即否定语义和肯定语义,并强调语境是构式“V/A不死P”肯定语义解读的关键,动态语义特征是研究新的句法格式形成所要注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元话语 篇章 群言体 虚拟 写实 “V A不死P” 语法化 构式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拓展性构式“X不说,还Y”功用与成因 被引量:4
5
作者 夏焕乐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基于变项间语义层次和关系,本文从构式的扩展承继角度入手,考察构式"X不说,还Y"在句法、语义、语用和历时演变等方面的情况。句法上,构式变项X和Y主要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语义上,构式表主观评述的深化拓展义,具有1个原型义和3... 基于变项间语义层次和关系,本文从构式的扩展承继角度入手,考察构式"X不说,还Y"在句法、语义、语用和历时演变等方面的情况。句法上,构式变项X和Y主要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语义上,构式表主观评述的深化拓展义,具有1个原型义和3个变式义。话语功能上,构式表通过避开常规情况转而谈论特异性情况来对造成上述情况的语境信息强化主观评述。历时演变上,构式来源于"不说X,还Y"构式,后经话题化操作和言者主观性的影响,并在前置语境与X、Y三者语义结构层次及其语义关系的变化和"不说"的虚化凝固等两个机制的作用下完成语法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不说 还Y” 扩展承继 构式语义 话语功能 历时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