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致使性动结式的中介语习得研究——基于构式融合理论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志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0,共8页
汉语动结构式中介语语法中及物构式和复合动词之间的融合度,可从构式间的融合性、语素的可分离性以及致使者主语的生命性等方面加以考察。母语背景不同(英、俄、韩)的三组二语受试的中介语表现显示,二语习得者对次类构式的区分度较低,... 汉语动结构式中介语语法中及物构式和复合动词之间的融合度,可从构式间的融合性、语素的可分离性以及致使者主语的生命性等方面加以考察。母语背景不同(英、俄、韩)的三组二语受试的中介语表现显示,二语习得者对次类构式的区分度较低,也没有明晰地呈现出母语语法中的融合过程。这种中介语表现的深层解释可能在于中介语语法依助于不同的认知路径,毕竟只有"图示-例示"关系才能部分地解释次类动结构式的中介语表现,而"原型-延伸"关系则似乎与中介语语法的构建并无直接关联。未来相关的中介语研究在关注构式能产性和限制性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把母语类型学特征这一影响因素纳入设计方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融合 动结 中介语 图示-例示关系 原型-延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