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范畴化视域下“有X没X”的构式化和构式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淑琼 詹钰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33,47,共6页
“有X没X”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类反义词共现构式。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该构式演变过程中的构式层级网络,并分析其构式层级在构式化和构式变化中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研究发现:(1)在构式化前的构式变化阶段,“有X没X”的原图式范畴经过次范畴... “有X没X”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类反义词共现构式。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该构式演变过程中的构式层级网络,并分析其构式层级在构式化和构式变化中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研究发现:(1)在构式化前的构式变化阶段,“有X没X”的原图式范畴经过次范畴化,语义分化为五类子构式;在构式化阶段,该构式从一个形式松散、表“存现义”的原图式范畴逐步发展为一个形式凝固、表“频度义”的新图式范畴,经再范畴化形成了新的形义配对体;在构式化后的构式变化阶段,其新图式在跨范畴化发展中进一步衍生出“无条件义”;(2)语言的主观性、动态语境和高频使用是该构式演化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X没X” 反义词共现 构式变化 动态范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失X”的构式演化与“有失”的词汇化及语法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昌来 陈红燕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5,共9页
韵律、认知和交互主观性推动“有失X”的构式化,形成“确认”构式“有失NP”、谦辞构式“有失VP双”、指摘构式的“有失NP”。指摘构式“有失NP”在交互主观性和认知类推作用下,分化出表轻量指摘义的三个下位类型:“有失NP”“有失AP;... 韵律、认知和交互主观性推动“有失X”的构式化,形成“确认”构式“有失NP”、谦辞构式“有失VP双”、指摘构式的“有失NP”。指摘构式“有失NP”在交互主观性和认知类推作用下,分化出表轻量指摘义的三个下位类型:“有失NP”“有失AP;”“有失AP;”。伴随“有失X”的构式化,跨层结构“有失”演化为粘宾动词;伴随“有失X”的后构式变化,粘宾动词“有失”演化为评注副词、程度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谦辞 轻量指摘 交互主观性 构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历时构式语法中的构式压制和反压制——以“见V”构式的形成、发展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正 吴舟舟 祝静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8-381,共14页
由'见'参与构成的构式的历时演变中有压制和反压制两种现象。由于侧重不同的认知侧面,殷商出现的'见O'构式由{[见看O]?[看某客体]}演变为西周的{[见看见O]?[看见某客体]}。此后构式压制使'见'的宾语更为丰富,... 由'见'参与构成的构式的历时演变中有压制和反压制两种现象。由于侧重不同的认知侧面,殷商出现的'见O'构式由{[见看O]?[看某客体]}演变为西周的{[见看见O]?[看见某客体]}。此后构式压制使'见'的宾语更为丰富,抽象名词、短语、小句、动词等进入O位;但动作动词也有反压制作用,不但力图保留自身属性,还对'见'和构式起反作用:使'见'的地位下降,变成被动义助动词;使构式核心由'见'转移到其后的动词,'见OV-N'变为被动'见V',并衍生主动'见V'。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见'的语义有下列变化:看→看见→遭遇→遭受→被动义助动词→虚义动词。被动'见V'形成之前,构式语义和形式虽有细微变化,但未形成新形-新义对;从'见OV-N'到被动'见V'和主动'见V',形成了两种新的形-义对,达成两种构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 反压制 构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