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球生产网络下后发企业构建式成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蒙丹
姚书杰
-
机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8,共7页
-
基金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全球生产网络构建的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成长模式研究"(13CJY054)
2015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全球生产网络下云南省本土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2015Z00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5M580800)
-
文摘
全球生产网络(GPNs)中后发企业既不可能依靠内生或外生成长模式实现发展,也不可能凭借简单的网络化成长模式获得成功。通过对GPNs中企业竞争优势的考察及相关问题的辨析,从成长动力和实现手段两个方面阐释了后发企业GPNs构建式成长的内涵。进一步从GPNs构建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塑造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后发企业GPNs构建式成长机制。研究认为,主动的GPNs构建可以有效地推动后发企业内部专有能力发展、产生网络整体竞争优势和提升网内竞争位势,避免被动的网络化可能引发的网络陷阱,还能产生专有能力与网络优势互推共进的长期发展动力,因而是后发企业实现快速、持续成长的最优选择。
-
关键词
后发企业
全球生产网络
构建式成长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粟艾华
-
机构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3-85,共3页
-
基金
2011年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青年教师工作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载体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YB07)
-
文摘
文章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条培养青年教师的新途径,即建立一个有利于青年教师全面成长和发展的载体——"青年教师工作室",从其定位和理想两个角度阐述了其内涵,从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两方面分析了其如何运用,从丰富理论研究、整合教师专业成长力量、稳定青年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四个层面指出了其价值。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成长载体构建
-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我的姐姐》:社会镜像下女性的成长建构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曾凡忠
-
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
基金
黔南州科技局社会发展方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资助项目。
-
文摘
电影《我的姐姐》围绕着一对姐弟的亲情故事展开,讲述了姐姐安然在父母双亡后选择是否抚养弟弟的过程,这同样也是安然一次成长的过程。电影的影像世界以镜像的形式对现实世界进行艺术化构思与创作,并从镜像理论维度完成对女性主体成长的多维度构建。从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出发搭建女性镜像化生存的困境;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物时代性特征的展示中展现女性对社会镜像压制的反抗;并记录安然在社会镜像下自我、人生与情感的碎片重组与成长。
-
关键词
拉康
镜像理论
女性主体
成长构建
女性主义电影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