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兼议《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朋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8,共8页
中国古代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过程有相似之处,由于中国古代人物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其构图模式的发展具有自已的特点,而且在中国人物画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相对稳定的构图模式,... 中国古代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过程有相似之处,由于中国古代人物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其构图模式的发展具有自已的特点,而且在中国人物画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相对稳定的构图模式,这对《韩熙载夜宴图》等古代人物画制作年代的考订提供了鉴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人物画 构图模式 发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山水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续议《韩熙载夜宴图》制作年代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朋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6,共9页
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具有特色的画种,中国山水画从孕育、产生到成熟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山岳崇拜、神仙思想和佛道儒文化的影响。自唐代以后,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互为借鉴,在手卷、屏风、立轴、册页、扇面等不同幅面... 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具有特色的画种,中国山水画从孕育、产生到成熟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山岳崇拜、神仙思想和佛道儒文化的影响。自唐代以后,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互为借鉴,在手卷、屏风、立轴、册页、扇面等不同幅面中发展出山水画从简单到多样的构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构图模式 发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花鸟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再议《韩熙载夜宴图》制作年代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朋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42,共9页
中国花鸟画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因素影响,以后逐渐摆脱了装饰性,描绘花卉的样式由全株式变为折枝式,构图形式由对称式为主变为不对称式等多种样式,成为中国绘画中特色鲜明的画种。
关键词 花鸟画 构图模式 发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的应用研究——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例
4
作者 黄文铎 田朝阳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42-48,共7页
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中复合形、复合路径、池岛结构、中心水面、凸角物体这5种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的图示化分析,总结竹园实现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目标的现代化途径,认为时间设计... 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中复合形、复合路径、池岛结构、中心水面、凸角物体这5种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的图示化分析,总结竹园实现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目标的现代化途径,认为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不仅适用于传统园林,同时对于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时间设计 空间构图模式 视线与动线 第六届园林博览会展园 竹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创意与色彩构图
5
作者 周晓峰 《艺术探索》 2006年第1期101-102,共2页
色彩创意与色彩构图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图形是色彩创意的重要条件,图形的变换可以改变色彩的视觉效果。色彩创意更多地体现的是理性对色彩的驾驭能力,起着对图形构合的决定作用。所以,谈及色彩的创意就不可忽视色彩的构图。
关键词 色彩创意 色彩构图 艺术特色 驾驭能力 美学规律 构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传统中国画中的重屏画图式
6
作者 张雅楠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屏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室内家具,是古人表达艺术精神、追求功能与装饰和谐统一的重要载体。五代、唐宋时期,屏风便已经开始在传统绘画中活跃起来,由于文人的喜爱,它们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元明清时期,屏风不仅成为画家们的重要构图要... 屏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室内家具,是古人表达艺术精神、追求功能与装饰和谐统一的重要载体。五代、唐宋时期,屏风便已经开始在传统绘画中活跃起来,由于文人的喜爱,它们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元明清时期,屏风不仅成为画家们的重要构图要素,而且也成了一种多样化的绘画符号,使得图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重屏元素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普通构图模式,并被画家赋予了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和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构图模式 传统绘画 重屏 元明清时期 室内家具 表达艺术 构图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画论品——读黄菁油画有感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务武 《艺术探索》 2006年第1期126-127,共2页
人们都把黄菁的油画风景归类于古典主义的审美典范。因为他的画深深地隐藏着一种对色彩宗教般的虔诚和对经典主义的崇拜,我们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他那纯粹渊深的色彩知识和非常理性的构图方式。在他笔下的油画风景或多或少地总是在形式... 人们都把黄菁的油画风景归类于古典主义的审美典范。因为他的画深深地隐藏着一种对色彩宗教般的虔诚和对经典主义的崇拜,我们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他那纯粹渊深的色彩知识和非常理性的构图方式。在他笔下的油画风景或多或少地总是在形式感和平面感上带有古典主义的严谨构图和唯美主义的审美准则以及田园诗般的优美、艳丽、典雅、平和。古人说“画如其人”,读画,其理亦读人也。要了解黄菁,当从其画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菁 油画风景 构图模式 审美准则 艺术形式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重构 博大深厚——郭志光绘画风格评述
8
作者 潘鲁生 《设计艺术》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郭志光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当代国画研究院院长。他在长期的绘画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又不拘泥于古人和师长的绘画之道,从而为创... 郭志光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当代国画研究院院长。他在长期的绘画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又不拘泥于古人和师长的绘画之道,从而为创造自己独到的绘画语言和画风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他取众家之长,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80年代之后在艺术创作中充分挖掘丰厚的绘画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志光 绘画风格 评述 写意花鸟画 文化品格 艺术风范 文人画 构图模式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画面均衡性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野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1期25-26,共2页
电影画面的布局与平衡手法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套路可走,影视画面均衡更是如此,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通过与电影的题材相结合,勇于在实践中摸索,就会有更新、更美的构图手法和影视作品。
关键词 影视 构图模式 画面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分水技法的特点及其在清代青花瓷修复中的运用
10
作者 周璐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青花分水"技法起源于元代,直至清康熙中期发展成熟,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使中国古代青花瓷不论从构图模式、装饰纹样、技法表现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有了解"青花分水"的艺术及技术特点,将其应用在古代瓷... "青花分水"技法起源于元代,直至清康熙中期发展成熟,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使中国古代青花瓷不论从构图模式、装饰纹样、技法表现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有了解"青花分水"的艺术及技术特点,将其应用在古代瓷器修复中,才能使破损的古陶瓷修复后达到惟妙惟肖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瓷 修复 技法 清代 艺术特点 装饰纹样 构图模式 古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烽火》
11
作者 葛炎 《政工学刊》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画《太行烽火》,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时空观念及构图模式,将太行战事的有关情节、人物分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场面,相互穿插、拼集和组合,是画家王迎春、杨力舟拓展绘画语言的新尝试、新成果。
关键词 绘画语言 王迎春 构图模式 杨力舟 传统绘画 时空观念 中国画 太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朴白无华 气韵生动——程大利丙戌新作赏析
12
作者 翁芳友 《书画艺术》 2006年第3期2-4,共3页
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来看,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浑茫的阴柔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和刚猛之感.就是五代末北宋初山水画家代表荆浩、关仝及范宽之作,那大山大水的构图,虽有“远视则不离座外... 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来看,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浑茫的阴柔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和刚猛之感.就是五代末北宋初山水画家代表荆浩、关仝及范宽之作,那大山大水的构图,虽有“远视则不离座外”之宏大壮美感,但它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还是一种平和的静态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大利 中国 山水画 审美特征 阴柔美 构图模式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MAC Layer Aware Pseudonym (MAP) Scheme for the Software Defined Internet of Vehicles 被引量:1
13
作者 Zishan Liu Li Zhu +2 位作者 Jianwu Li Guiyang Luo Lin Zh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9期200-214,共15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cross-layer design to enhance the location privacy under a coordin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for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Io V). The channel and pseudonym resources are both essenti... This paper proposes a cross-layer design to enhance the location privacy under a coordin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for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Io V). The channel and pseudonym resources are both essential fo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privacy preservation in the Io V. Nevertheless, the MAC protocol and pseudonym scheme are usually studied separately, in which a new MAC layer semantic linking attack could be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the vehicles' transmission patterns even if they change pseudonyms simultaneous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named as the software defined Internet of Vehicles(SDIV). Facilitated by the architecture, a MAC layer aware pseudonym(MAP) scheme is proposed to resist the new attack. In the MAP, RSU clouds coordinate vehicles to change their transmission slots and pseudonyms simultaneously in the mix-zones by measuring the privacy level quantitatively. Security analysis and extensiv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show that the scheme provides reliable safety message broadcasting, improves the location privacy and network throughput in the Io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V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 location privacy MAC protocol cross-layer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