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宝山南方红豆杉构件种群结构研究——Ⅰ.大小结构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玉清 李先琨 苏宗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5-389,共5页
在资源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样地,采用10m×10m样方为基本调查单位,研究南方红豆杉种群,结果发现其在元宝山的种群是通过茎干萌生幼苗(构件)来延续和扩大的。种群结构可分为类型Ⅰ初始增长型、类型Ⅱ增长型种群前期类型、... 在资源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样地,采用10m×10m样方为基本调查单位,研究南方红豆杉种群,结果发现其在元宝山的种群是通过茎干萌生幼苗(构件)来延续和扩大的。种群结构可分为类型Ⅰ初始增长型、类型Ⅱ增长型种群前期类型、类型Ⅲ增长型种群、类型Ⅳ稳定型种群。对各样地的种群大小结构与大小级进行相关分析和负指数函数拟合,P1、P2、P3、P6、P7样地及种群综合大小结构呈显著相关关系。种群现状虽枯倒树较多但仍为稳定种群,元宝山红豆杉种群繁殖方式的发现和研究对开发和保护红豆杉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构件种群 相关关系 大小结构 大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胁迫下银杏构件种群药用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何丙辉 钟章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不同环境胁迫下银杏构件种群中木解皮素和芦丁2种药用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木解皮素含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干旱胁迫反过来抑制了芦丁含量的增加;遮荫处理对提高银杏幼树叶片中...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不同环境胁迫下银杏构件种群中木解皮素和芦丁2种药用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木解皮素含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干旱胁迫反过来抑制了芦丁含量的增加;遮荫处理对提高银杏幼树叶片中药用成分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养分条件下银杏幼树叶片药用成分含量在1年中出现2次高峰;施肥对提高银杏药用成分含量作用明显,其中施尿素对提高叶片木解皮素含量有显著作用,施复合肥对提高叶片芦丁含量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银杏 构件种群 药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叶构件种群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媛 喻理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9-161,共3页
对构树叶构件种群生长动态变化及其粗蛋白年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构件种群的生长过程呈“S”型曲线变化,3月上句发芽展叶,现叶方式为“爆发型”,4~6月生长迅速,同时4月开始慢慢落叶,12月落叶结束;构树叶粗蛋白年变化呈现2... 对构树叶构件种群生长动态变化及其粗蛋白年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构件种群的生长过程呈“S”型曲线变化,3月上句发芽展叶,现叶方式为“爆发型”,4~6月生长迅速,同时4月开始慢慢落叶,12月落叶结束;构树叶粗蛋白年变化呈现2个高峰,分别在4月和8月时出现,其叶粗蛋白值分别为25.4%和21.2%。在每年4月和8月采集构树叶做饲料。其经济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构件种群 生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枝构件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魏媛 喻理飞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7,共4页
在贵州省贞丰县试验区和贵州大学校园进行了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枝构件的静态和动态观测,结果表明,构树的枝夹角变化在30~70°,表现为一级枝>二级枝>三级枝;构树枝构件种群形态具高度可塑性,其结构影响着树冠的整... 在贵州省贞丰县试验区和贵州大学校园进行了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枝构件的静态和动态观测,结果表明,构树的枝夹角变化在30~70°,表现为一级枝>二级枝>三级枝;构树枝构件种群形态具高度可塑性,其结构影响着树冠的整体构型,枝长和枝夹角随枝位的升高而减小;一二级枝的分枝率大于二三级枝的分枝率;平均枝条数量,枝长和枝夹角随着年龄的减小而减小;枝从3月中旬随芽的萌发开始生长到8月生长稳定,年生长动态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构件种群 结构 生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化香叶构件种群动态生命表 被引量:3
5
作者 唐丽霞 喻理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9-173,共5页
以构件种群理论为基础,应用种群动态生命表的分析方法,对喀斯特森林顶极群落中的主要建群种圆果化香不同生境下一年中叶构件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圆果化香的现叶方式属于爆发型,出生率曲线呈现出双峰和三峰型,有2次爆... 以构件种群理论为基础,应用种群动态生命表的分析方法,对喀斯特森林顶极群落中的主要建群种圆果化香不同生境下一年中叶构件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圆果化香的现叶方式属于爆发型,出生率曲线呈现出双峰和三峰型,有2次爆芽高峰(第1次为正常萌发,第2次为恶劣环境变化激发了叶芽的萌发);落叶曲线呈DeeveyⅡ型存活曲线,3种生境下死亡率曲线不同,林中和孤立2种生境是双峰型,林缘生境为三峰型。讨论了叶种群生命表分析对乔木树种的意义,叶种群的净生殖率R0,世代历期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的意义和应用叶种群生命表分析法解释喀斯特特殊环境下,树种叶构件种群对环境的生长对策和更新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果化香 构件种群 动态生命表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坛花椒生长状况及其构件种群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宁 刘济明 《贵州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花江峡谷地区特有经济植物—顶坛花椒生长状况及其枝、叶构件种群 ,结果表明 :(1)顶坛花椒的树高、地径、冠幅随着树龄的增加 ,均呈现传统的“S”形增长曲线。 (2 )茎叶数在前几年迅速下降 ,5年以后变为零。第一枝...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花江峡谷地区特有经济植物—顶坛花椒生长状况及其枝、叶构件种群 ,结果表明 :(1)顶坛花椒的树高、地径、冠幅随着树龄的增加 ,均呈现传统的“S”形增长曲线。 (2 )茎叶数在前几年迅速下降 ,5年以后变为零。第一枝高在 1~ 4年期间快速下降 ,以后基本保持稳定。 (3)各级分枝的平均分枝角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呈现不同的波动趋势 ,但总体来说略有增加。随着枝级的增加 ,平均分枝角度反而减少。 (4)各级枝平均分枝长度及平均粗度由于受枝条的萌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波动性。 (5 )在顶坛花椒的不同年龄阶段 ,约两种左右枝级的叶片面积是植株总叶面积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花江峡谷 顶坛花椒 生长状况 构件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生境朝鲜淫羊藿种群分株的生物量分配与生长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雪莲 张洺加 +3 位作者 孙祎晗 何文兵 石云龙 赵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为探究朝鲜淫羊藿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揭示生境对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分配特征、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选择平欧榛林、杨树林和松树林3个不同栽培生境,测定和分析朝鲜淫羊藿果实成熟期各构件的生物量特征、生物量... [目的]为探究朝鲜淫羊藿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揭示生境对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分配特征、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选择平欧榛林、杨树林和松树林3个不同栽培生境,测定和分析朝鲜淫羊藿果实成熟期各构件的生物量特征、生物量分配、构件生长规律。[结果]平欧榛林生境朝鲜淫羊藿茎生物量(0.4868 g)、叶生物量为(1.0814 g)、果生物量(0.2505 g)、分株总生物量(1.8214 g)均显著高于杨树林、松树林生境。茎生物量分配以杨树林生境最高为32.64%,松树林次之,二者显著高于平欧榛林;叶生物量分配平欧榛林最高(59.41%),但3种生境差异不显著;果生物量分配平欧榛林(13.77%)最高、杨树林次之,松树林分配最小为9.18%。松树林生境朝鲜淫羊藿种群数量特征表型可塑性大,平欧榛林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相对稳定,生境对叶、果、分株总生物量及叶生物量分配影响大。不同生境朝鲜淫羊藿各构件生物量及分配存在差异,且普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种栽培生境下朝鲜淫羊藿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与分株株高、分株总生物量间普遍存在线性同速生长规律,仅平欧榛林下茎生物量与株高、叶生物量与分株总生物量间呈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结论]朝鲜淫羊藿分株在生长与物质分配上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和可调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淫羊藿 种群构件 分株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下入侵植物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性 被引量:39
8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2 位作者 肖宜安 王宁 旷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02-2608,共7页
为探究入侵植物胜红蓟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和入侵性,通过测定胜红蓟各构件的生物量、各构件生物量相关性、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对Ⅰ房前屋后、Ⅱ菜园地、Ⅲ桔园和Ⅳ路边4种不同生境下的... 为探究入侵植物胜红蓟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和入侵性,通过测定胜红蓟各构件的生物量、各构件生物量相关性、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对Ⅰ房前屋后、Ⅱ菜园地、Ⅲ桔园和Ⅳ路边4种不同生境下的胜红蓟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的生物量既存在差异,又存在相同的趋势,即: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根生物量>花果生物量;生境Ⅱ胜红蓟总生物量、茎、叶和花果生物量均最大,生境Ⅳ的均最小,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境中胜红蓟种群的根、茎、叶、花果生物量分配与其各构件生物量大小顺序并不一致,前者各生境间的差异小于后者各生境间的差异;4种生境下繁殖构件与营养构件生物量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Ⅳ>Ⅲ>Ⅱ>Ⅰ,其值分别为0.069、0.061、0.050和0.042,根冠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Ⅲ>Ⅰ>Ⅳ>Ⅱ,其值分别为0.211、0.179、0.154和0.090;胜红蓟植株株高与各构件及各构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与各构件的相关性中,株高与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25,各构件的相关性中,茎生物量与叶和花果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胜红蓟种群在不同生境下各构件的生物量、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表现出的差异显示了其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可能增强了其入侵性。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相同的趋势及生物量分配比间相对较小的差异显示了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模式的相对稳定性。胜红蓟种群各构件间的极显著相关性显示了其整体性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胜红蓟 种群构件 生物量分配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形紫菀开花期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 被引量:33
9
作者 潘玉梅 唐赛春 +3 位作者 岑艳喜 蒲高忠 韦春强 陈秋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在野外用样方法,选取60株钻形紫菀(Aster subulatus Michx.)开花植株,进行根、茎、叶及花等构件的生物量及其物质分配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钻形紫菀开花期构件生物量为茎>花>根>叶,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7.15%、64.66%、57.65%和5... 在野外用样方法,选取60株钻形紫菀(Aster subulatus Michx.)开花植株,进行根、茎、叶及花等构件的生物量及其物质分配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钻形紫菀开花期构件生物量为茎>花>根>叶,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7.15%、64.66%、57.65%和55.2%,具有较大表型可塑性;在各构件物质分配变异系数中,花生物量分配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其调节生殖分配的能力较强;植株高度与各构件生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随着各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形式增加;花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余构件生物量分配均与总生物量及花生物量分配呈负相关性,物质分配由营养构件、支持构件、光合构件向生殖构件转移。反映出钻形紫菀具有自我调节生长力的分配策略,对异质环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形紫菀 种群构件 生物量分配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对荒漠草原沙芦草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盼盼 邵文山 +3 位作者 靳长青 宋立肖 龚诗佩 李国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4-2029,共6页
以宁夏盐池县四墩子荒漠草原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围栏内外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构件分配格局及其相关关系,试图揭示围栏封育对植物资源分配格局和生态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栏封育后,沙芦草... 以宁夏盐池县四墩子荒漠草原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围栏内外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构件分配格局及其相关关系,试图揭示围栏封育对植物资源分配格局和生态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栏封育后,沙芦草种群的高度、丛幅、盖度以及株丛生物量显著提高,提高比例依次为78.96%(P=0.040)、63.50%(P=0.013)、50.89%(P=0.032)、205.38%(P=0.022),而密度无显著变化(P=0.330)。(2)围封对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与围栏外相比,围栏内沙芦草种群根、叶、穗生物量显著提高,提高比例依次为183.52%(P=0.020)、334.09%(P=0.011)、381.25%(P=0.005);且围栏内外均表现为根生物量最大(围栏内为38.53 g,围栏外为13.59 g),穗生物量最小(围栏内为6.16 g,围栏外为1.28 g)。(3)围封后,沙芦草种群的生物量分配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生殖枝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31.45%(P=0.020)和4.20%(P=0.000),而营养枝生物量分配比和根冠比显著降低,降低比例分别为281.62%(P=0.002)和13.33%(P=0.023)。(4)除营养枝生物量与丛幅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外(P=0.039),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间以及各构件生物量与株高、丛幅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围栏封育对沙芦草种群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围封是植物维持其种群持续更新能力和恢复其在群落中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芦草 围封 种群构件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群构件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被引量:29
11
作者 贾程 何飞 +5 位作者 樊华 蔡蕾 尤海舟 李贤伟 秦嘉励 刘兴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43-50,共8页
植物种群构件研究对于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和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植物种群构件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从叶构件、生殖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和根构件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 植物种群构件研究对于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和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植物种群构件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从叶构件、生殖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和根构件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需要将研究对象多元化,均衡各构件的研究深度,并从构件水平探讨植物种群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同时需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完善植物种群构件理论并促进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构件 构件 构件 生殖构件 构件 构件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单优种群落斑块拂子茅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露丹 李海燕 杨允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7,共8页
拂子茅是根茎型无性系禾草,在松嫩平原常形成单优种群落斑块。以拂子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繁殖世代数划分构件龄级的方法,研究分析了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末期,种群分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与营养繁殖力。结果表明,拂子茅种群... 拂子茅是根茎型无性系禾草,在松嫩平原常形成单优种群落斑块。以拂子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繁殖世代数划分构件龄级的方法,研究分析了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末期,种群分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与营养繁殖力。结果表明,拂子茅种群的分株由2个龄级组成,1a分株在数量和生物量上所占比例均大于80%,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由3个龄级组成,其累积长度和生物量以2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以上,呈稳定型年龄结构;1龄分株有较高的生产力,对种群贡献最大;1龄根茎贮藏力最高,是地下营养物质的主要贮藏部位;潜在种群由冬性苗、分蘖节芽、根茎顶端芽和根茎节芽组成,其中1龄分蘖节芽均超过500个/m2,占优势地位,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的营养繁殖力高于根茎10倍以上,对于潜在种群贡献最大;干旱导致2014年2龄构件的生长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拂子茅 无性系植物 种群构件 年龄结构 营养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草原区通辽火电厂储灰池植被恢复过程中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雪梅 杨允菲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5-20,共6页
通过果后营养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科尔沁草原区火电厂储灰池植被恢复时间为12,8和5年区的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时间的3个植被恢复区分蘖株皆由3个龄级组成,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均呈增长... 通过果后营养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科尔沁草原区火电厂储灰池植被恢复时间为12,8和5年区的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时间的3个植被恢复区分蘖株皆由3个龄级组成,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其中,植被恢复8年储灰池增长型年龄结构最为明显;随着龄级的升高。3个植被恢复区分蘖株干物质储量皆呈下降的趋势;同一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随着恢复时间增加呈增加的趋势。2)不同恢复时间的3个植被恢复区根茎皆由4个龄级组成,1和2龄根茎长度和生物量占绝对比重,均为70%~80%;单位长度根茎干物质贮量均以2龄最高,4龄最低,而1龄变化差异较大;同一龄级根茎的物质储量随着恢复时间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各构件数量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苇拂子茅 根茎 分蘖株 种群构件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火电厂储灰池植被恢复过程中赖草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简报)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允菲 宋向华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116-118,共3页
赖草是科尔沁草原区沙质土壤生境广泛生长的优良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区,赖草的分蘖节和根茎均可存活4个年度.在8月中旬,经历了11~12年植被恢复的储灰池中,赖草种群的根茎是由4个龄级组成, 4~5年植被恢复的储... 赖草是科尔沁草原区沙质土壤生境广泛生长的优良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区,赖草的分蘖节和根茎均可存活4个年度.在8月中旬,经历了11~12年植被恢复的储灰池中,赖草种群的根茎是由4个龄级组成, 4~5年植被恢复的储灰池则由3个龄级组成.2个样地赖草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由2个龄级组成,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恢复的时间越短,其增长型结构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草 无性系植物 种群构件 年龄结构 通辽火电厂 储灰池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牛皮杜鹃种群构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灰色关联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慧 尹航 +5 位作者 赵莹 刘丽杰 陈庆红 代玉红 邴贵平 刘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65,86,共5页
通过对不同海拔区内牛皮杜鹃种群构件的观察与测定,对其与土壤因子之间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便获得更多关于牛皮杜鹃种群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信息,从而揭示其生长及分布的相对稳定机理。结果表明:低海拔区牛皮杜鹃地径、株高、平均... 通过对不同海拔区内牛皮杜鹃种群构件的观察与测定,对其与土壤因子之间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便获得更多关于牛皮杜鹃种群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信息,从而揭示其生长及分布的相对稳定机理。结果表明:低海拔区牛皮杜鹃地径、株高、平均冠幅、株数、主茎节数、主茎节间长均最高,中海拔区牛皮杜鹃种群株高、平均冠幅、株数、主茎节数、主茎节间长具有较高变异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3.523%、19.850%、4.060%、20.282%、24.503%;低海拔区群落内土壤的养分贮量较中海拔区、高海拔区高;研究的9个土壤因子与各构件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基本在0.300 0以上,不同生长性状受不同土壤因子的控制,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全氮质量分数与各性状间的关联度均较高,是影响牛皮杜鹃种群分布和生长发育相对重要的土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杜鹃 种群构件 土壤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仇晓玉 徐知远 +1 位作者 土艳丽 罗建 《高原农业》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揭示其表型可塑性,为阐明印加孔雀草的入侵机理和入侵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印加孔雀草花期植株根、茎、叶和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印加孔雀草花期各... 本研究旨在了解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揭示其表型可塑性,为阐明印加孔雀草的入侵机理和入侵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印加孔雀草花期植株根、茎、叶和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印加孔雀草花期各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比大小关系为:茎>叶>根>花,生物量变异系数CV为105.49%~149.08%,分配比CV为11.77%~38.30%。(2)株高与各构件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系数r在0.3850~0.5703间,幂函数模型为表示其间关系的最佳模型。(3)各构件生物量间显著正相关(P<0.01),r均大于0.8130,可用线性函和幂函数模型较好的表达。研究表明:印加孔雀草各构件具有紧密和相互协调的分配策略,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印加孔雀草 种群构件 生物量 表型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述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姝 蒋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795-12797,12802,共4页
综述了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种群构件的研究展望。文中指出构件理论的思想依据、形态依据、生理依据和构件理论的五项基本内容。同时,论述了近30余年来,包括植物花构件、叶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 综述了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种群构件的研究展望。文中指出构件理论的思想依据、形态依据、生理依据和构件理论的五项基本内容。同时,论述了近30余年来,包括植物花构件、叶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根构件等在内的植物种群构件研究现状。我国植物种群构件研究要注意构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件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注意与生理生态相结合;研究对象多元化,为开发和保护我国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将构件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群 构件理论 种群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谟红球油茶林产量与种群构件特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在柒 王进 +5 位作者 邱建生 许杰 罗菊 冯德海 周茂松 罗扬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结合望谟红球油茶植株构件特性,对黔西南州望谟县和册亨两县油茶主要种植区产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群落构件特性对油茶产量影响很大,油茶产量存在不均匀性;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确定种群植株个体增加分株,会导致分... 本文结合望谟红球油茶植株构件特性,对黔西南州望谟县和册亨两县油茶主要种植区产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群落构件特性对油茶产量影响很大,油茶产量存在不均匀性;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确定种群植株个体增加分株,会导致分枝数量增加,分枝角度减小,进而影响分枝总数减少,导致二年生叶片和一年生叶片数量减少的内在因果关系。因此,油茶种群构件因子与产量具有较高相关性,其结果可为油茶抚育中树形改造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生产力 种群构件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油茶林地生产力与种群构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在柒 戴晓勇 +3 位作者 王进 许杰 邱建生 罗扬 《贵州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4-18,共5页
通过调查全省12个油茶主产区的县市的油茶产区,涉及样地69个,调查标准株373株,调查内容包括林地类型、产量(Y)以及冠幅面积(X1)、分株数(X2)、平均地径(X3)、平均树高(X4)、分枝总数(X5)、分枝高度(X6)、分枝角度(X7)、1年生枝条长度(X8... 通过调查全省12个油茶主产区的县市的油茶产区,涉及样地69个,调查标准株373株,调查内容包括林地类型、产量(Y)以及冠幅面积(X1)、分株数(X2)、平均地径(X3)、平均树高(X4)、分枝总数(X5)、分枝高度(X6)、分枝角度(X7)、1年生枝条长度(X8)、1年生叶片数量(X9)、2年生枝条长度(X10)、1年生枝总数(X11)、总花芽数(X12)、果径(X13)、单果重(X14)等构件因子。结果得到分株数、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分枝角度、单果重量等指标相关性显著,是影响贵州省油茶林地生产力的限制性因子。逐步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17.73976410+14.672240247X2+19.083828811X3-34.99973960X4+8.732365441X14,通径分析表明油茶产量与分株数增加、平均地径增大、平均树高减小、分枝角度增大以及单果重增大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生产力 种群构件 油茶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植物种群构件生态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侯贻菊 闫国华 《贵州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45-50,共6页
回顾了植物种群构件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从根、茎、叶、芽、枝和生殖构件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构件水平探讨植物种群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并建议今后需要将研究对象多元化,同时开展珍稀濒危和特色经济植物类群构件生态学研究... 回顾了植物种群构件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从根、茎、叶、芽、枝和生殖构件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构件水平探讨植物种群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并建议今后需要将研究对象多元化,同时开展珍稀濒危和特色经济植物类群构件生态学研究,发掘构件种群理论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潜力,以完善植物种群构件理论并促进种群生态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构件 构件 构件 生殖构件 构件 构件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