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播对蒙古冰草构件分配及表型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马媛 许冬梅 +3 位作者 李永康 撒春宁 常怡然 康如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04-1411,共8页
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对提升牧草质量和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基于蒙古冰草和牛枝子12∶0(M12N0)、8∶4(M8N4)和4∶8(M4N8)3个混播比例,研究不同混播模式下蒙古冰草个体生物量、构件分配及叶片和根系性状的变化... 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对提升牧草质量和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基于蒙古冰草和牛枝子12∶0(M12N0)、8∶4(M8N4)和4∶8(M4N8)3个混播比例,研究不同混播模式下蒙古冰草个体生物量、构件分配及叶片和根系性状的变化。蒙古冰草的个体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根冠比均以M8N4处理较高;叶生物量随着蒙古冰草在混播中比例的减少而降低,以M12N0处理最高,每株0.50 g,显著高于M8N4和M4N8处理(P<0.05)。蒙古冰草的叶长和叶面积以M12N0处理最高,M8N4处理最低;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厚则以M8N4处理较高。蒙古冰草的根系平均直径以M12N0处理最高;根长、比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分叉数均以M4N8处理最高,显著高于M12N0和M8N4处理;根体积和根尖数以M8N4处理较高。随着蒙古冰草在混播中比例的增加,蒙古冰草的根长和比根长有所降低。不同混播模式下,蒙古冰草可以通过构件资源分配的调整及部分叶片和根系性状的可塑性变化增强竞争力,保证自身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为退化草地的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混播比例 构件分配 叶片性状 根系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象草品种的构件生物量特征及分配动态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有涵 谢昭良 解新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8,共8页
象草是华南地区优良牧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以MT-1、Mott、Huanan、N51和Guimu No.1象草为试验材料,通过2007-2009年3年的刈割试验,对其构件生物量及分配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5个品种(系)茎秆生物量分配比重和... 象草是华南地区优良牧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以MT-1、Mott、Huanan、N51和Guimu No.1象草为试验材料,通过2007-2009年3年的刈割试验,对其构件生物量及分配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5个品种(系)茎秆生物量分配比重和叶片生物量分配比重为各构件比重中最高及次高,这与植株扩大叶片面积和增加叶片数量,增加光合产物有关。从营养生长期到生殖生长期,各象草品种(系)叶片生物量降低,枯叶生物量和茎秆生物量增加,呈现彼此消长的动态变化;基部3节生物量及其分配比重降低,茎秆生物量及其分配比重增加,二者亦出现彼此消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无性系 构件生物量 构件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沙区4种典型一年生植物构件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德魁 马全林 +3 位作者 魏林源 胥宝一 宋德伟 王中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4019-14026,共8页
为掌握沙区一年生植物个体形态和构件特征,通过样地调查、室内测定和统计分析,对民勤沙区自然分布的沙米、虫实、盐生草和雾冰藜4种典型一年生植物个体形态及构件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沙米具有最大的株高和冠幅,其次是盐生... 为掌握沙区一年生植物个体形态和构件特征,通过样地调查、室内测定和统计分析,对民勤沙区自然分布的沙米、虫实、盐生草和雾冰藜4种典型一年生植物个体形态及构件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沙米具有最大的株高和冠幅,其次是盐生草和雾冰藜,虫实最小,变异系数值均大于20%,植株个体大小差异大;②4种植物个体生物量干重大小顺序是沙米(98.24 g)>盐生草(45.26 g)>虫实(30.31 g)>雾冰藜(12.74 g),且每种植物构件生物量干重均呈现果穗>枝条>叶>根的规律,一年生植物各构件中果穗的生物量配比最大,根的生物量配比最小;③单株含水率大小顺序为虫实(76.10%)>盐生草(72.20%)>沙米(70.89%)>雾冰藜(62.08%),每种植物的构件含水率差异大,构件的水分配比也存在大的差异,但每种植物均呈现出根的水分配比是最小的。沙区一年生植物生长在形态适应的同时,对其生境资源利用形式形成不同的生态对策,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植物 形态特征 构件生物量 构件分配 民勤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