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渤海河流相底水稠油油藏特高含水期极限驱油效率认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金宜
何逸凡
刘博伟
张运来
胡治华
洪鑫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中海油实验中心渤海实验中心
-
出处
《海洋石油》
CAS
2022年第4期24-30,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重大项目“渤海油田3000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CNOOC-KJ135ZDXM36TJ)。
-
文摘
围绕渤海底水稠油油藏在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机理认识不清、渗流特征认识不深的难点问题,以典型河流相Q油田主力砂体为例,开展不同类型储层样品在2000 PV高倍数水驱下的极限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2000 PV高倍数水驱后,稀油、普1类稠油和普2类稠油的极限驱油效率分别为76.5%、75.5%和72.5%。在相同的高倍数水驱条件下,稀油样品驱油效率在100 PV处出现拐点,普1类稠油样品在300 PV处出现拐点,普2类稠油样品驱油效率在1000 PV处出现拐点。地层原油黏度越大,拐点出现的时机越晚,揭示水驱至残余油状态的废弃时机越晚。普2类稠油样品在100~1000 PV的高倍数驱替过程中,单位PV数下驱油效率要高于稀油样品和普1类稠油样品,在2000 PV的高倍数水驱条件下驱油效率最终可高达72.5%。实验结论可为底水稠油特高含水期大液量提液挖潜提供机理支撑。
-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极限驱油效率
剩余油挖潜
稠油油藏
-
Keywords
the ultra-high water cut stage
ultimat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remaining oil potential tapping
heavy oil reservoir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南海珠江口盆地海相砂岩油藏高倍数水驱驱替特征
被引量:41
- 2
-
-
作者
张伟
曹仁义
罗东红
孙常伟
李伟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孔介质中泡沫微观运移机理及数学模型"(E04035130422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重油油藏水平井冷采油藏工程评价方法研究"(2016ZX05031001-001-00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学基金"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及影响因素"(2462015YQ0206)
-
文摘
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海相砂岩油藏边底水能量强,采油速度高,驱替强度大,现有的常规实验规范无法准确描述此类油藏的驱替特征。为此,基于西江24-3油田密闭取心资料,完善高倍数水驱油实验流程,将水驱倍数由常规的30 PV增至2 000 PV,模拟此类油藏高倍数水驱的实际生产情况,从矿物成分、孔喉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曲线、残余油饱和度和驱油效率6个方面,系统剖析高倍数水驱后油藏物性和剩余油的变化特征,形成了此类油藏极限驱油效率的表征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高倍数水驱后岩心微观孔喉结构和矿物成分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岩心的润湿性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并最终对残余油饱和度和驱油效率造成影响,其具体过程是:高倍数水驱使油藏物性朝着有利于驱油的方向转变,油藏的残余油饱和度显著下降,驱油效率显著提高。
-
关键词
高倍数水驱
极限驱油效率
残余油饱和度
驱替特征
数值模拟
西江24-3油田
-
Keywords
high-multiple water drive
ultimat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Xijiang24-3 Oilfield
-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