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波导环形相对论电子束空间极限电流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静 舒挺 李志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得到了1维条件下电子均匀分布时,环形电子束在同轴波导内轴向传输的空间极限电流解析表达式。通过讨论解析式在薄电子束和波导内导体半径为0等极限条件下的近似情况,分析了其合理性。在电子束非均匀分布的条件下,对空间极限电流进行了... 得到了1维条件下电子均匀分布时,环形电子束在同轴波导内轴向传输的空间极限电流解析表达式。通过讨论解析式在薄电子束和波导内导体半径为0等极限条件下的近似情况,分析了其合理性。在电子束非均匀分布的条件下,对空间极限电流进行了数值求解,并与解析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研究表明:环形电子束在同轴波导内具有较圆柱波导内更高的空间极限电流,而且当电子束靠近波导壁时,空间极限电流会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极限电流 同轴波导 环形电子束 1维运动 轴向强导引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导和谐振腔中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文楷 朱雄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4-281,共8页
研究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任意截面波导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二维解析计算;具体给出了平板波导、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结构中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用格林函数法求得矩形谐振腔及圆柱谐振腔中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解析解.上述矩形波... 研究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任意截面波导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二维解析计算;具体给出了平板波导、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结构中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用格林函数法求得矩形谐振腔及圆柱谐振腔中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解析解.上述矩形波导和矩形腔中 I_(SCL)的分析未见文献发表,而圆柱波导的结果同已有的数值分析良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 谐振腔 空间电荷 极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线内电子束的空间极限电流
3
作者 孔龙 刘庆想 +3 位作者 王少萌 李相强 鲁合德 马杰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1,共6页
为了对径向线内电子束的空间极限电流及相关物理参量进行分析,在径向方向无穷长与束流密度轴向均匀的假设条件下,对电势满足的线性泊松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得到了空间极限电流的解析表达式,接下来对束流密度轴向非均匀分析条件下电势满... 为了对径向线内电子束的空间极限电流及相关物理参量进行分析,在径向方向无穷长与束流密度轴向均匀的假设条件下,对电势满足的线性泊松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得到了空间极限电流的解析表达式,接下来对束流密度轴向非均匀分析条件下电势满足的非线性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与解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径向电子束具有较高的空间极限电流且当束流接近于极限电流传输时,束密度的非均匀性明显增加,相关结论可以为径向高功率微波器件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极限电流 径向 解析分析 非线性 电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带和带-平面电极的扩散极限电流
4
作者 刘小平 陆君涛 查全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28-532,共5页
采用保角变换法推导了共平面的带-带电极和带-平面电极的稳态扩散极限电流及带-平面电极的稳态可逆极化曲线的分析表达式.
关键词 带-带电极 带-平面电极 极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变换的极限电流模糊控制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治平 张波 +2 位作者 牛全民 张磊 李肇基 《中国集成电路》 2003年第50期58-61,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功率变换器中极限电流模糊控制新模式(LCFC:Limit Curent Fuzzy Control)和在Matlab/Simulink 中建立变换器模型的一般方法,该模型不需要推导传递函数和近似,物理概念明确,并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和解... 本文提出一种功率变换器中极限电流模糊控制新模式(LCFC:Limit Curent Fuzzy Control)和在Matlab/Simulink 中建立变换器模型的一般方法,该模型不需要推导传递函数和近似,物理概念明确,并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和解析结果。将 LCFC 与习用 PWM 中的 PID 进行了比较,证明前者动态响应速度快,负载调整率高,电压调整率高,纹波系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换器 极限电流 模糊控制 LCFC 动态响应 负载调整率 纹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频繁倒极电渗析技术极限电流密度的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铁锤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采用频繁倒极电渗析技术,考察了膜性能、进水浓度、进水流量对极限电流密度的影响,并考察了电流密度对水的电导率、电渗析膜离子脱除率及装置耗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AMX与ACS两段阴离子交换膜运行、原水电导率为1 784μS/cm、进... 采用频繁倒极电渗析技术,考察了膜性能、进水浓度、进水流量对极限电流密度的影响,并考察了电流密度对水的电导率、电渗析膜离子脱除率及装置耗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AMX与ACS两段阴离子交换膜运行、原水电导率为1 784μS/cm、进水流量为0.69 m^3/h时,极限电流密度值最大,为43.62 A/m^2;当操作电流小于极限电流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浓缩水电导率不断增大,产品水电导率不断减小,水中离子的脱除率不断增大;在相同的条件下,当进水流量大时,装置耗电量较低;当进水电导率大时,装置耗电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繁倒极 电渗析 极限电流密度 离子交换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电流极限比较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永根 冯勇 +1 位作者 罗萍 张波 《中国集成电路》 2007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为开关电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流极限比较器,其利用电流镜、cascode结构及MOS管的电阻特性使某一随时间变化的工作电流直接与多种基准电流相比较,从而确定多个工作电流极限值。该电流比较器无需将电流转化成电压再进行比较,实现了... 本文为开关电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流极限比较器,其利用电流镜、cascode结构及MOS管的电阻特性使某一随时间变化的工作电流直接与多种基准电流相比较,从而确定多个工作电流极限值。该电流比较器无需将电流转化成电压再进行比较,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两种电流直接比较。该电路结构不需要开关管和电阻网络,极大地降低芯片面积和成本,同时具有低功耗和高精度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极限比较器 电流 CASCODE 开关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测定管内强化传质系数
8
作者 许蓉 费海燕 +1 位作者 朱鹏 谷和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2-715,共4页
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测定管内液体传质系数(k),通过使用静态混合器、筛板和不锈钢θ环填料与筛板耦合体等强化元件,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对管内k的影响,研究了气液多相体系的传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DCT能较好地测定单相和多相体... 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测定管内液体传质系数(k),通过使用静态混合器、筛板和不锈钢θ环填料与筛板耦合体等强化元件,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对管内k的影响,研究了气液多相体系的传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DCT能较好地测定单相和多相体系的k。在液体流量为1.00m3/h的条件下,空直管中的k为2.38×10-2m/s;使用筛板、静态混合器和填料与筛板耦合体时,k分别为3.64×10-2,3.96×10-2,5.90×10-2m/s。由实验测定的k结合传递类比定律可得到液体传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系数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 强化传质 多相流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路器后备保护和大短路电流下的上下级选择性研究
9
作者 陈科 《建筑电气》 2024年第6期26-32,共7页
引入电流三区段概念,主要分析在选择性极限电流I_(s)超过上级断路器短路保护阈值时的上下级选择性问题,并就实际工程应用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断路器串联回路 选择性 电流三区段 选择性极限电流 选择性配合表 断路器极限分断能力 后备保护 保护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低压电线的电流容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录尧 于萌 《汽车电器》 2019年第8期32-35,共4页
基于日标JASO D609电线的电流容量计算方法分析ISO 6722标准电线的电流容量和发烟时的极限过电流。
关键词 汽车低压电线 电流容量 电线发烟 极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铝导体电线的电流容量计算方法
11
作者 周录尧 郭红 李海林 《汽车电器》 2020年第6期29-35,共7页
基于日标JASO D609电线的电流容量计算方法分析ISO 19642-4-2019铝导体电线的电流容量和发烟时的极限过电流,并对比铜导体电线和铝导体电线的电气参数,为铝导体电线替代铜导体电线降重、降成本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汽车用铝导体电线 电流容量 电线发烟 极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梯度化膜电极的模型构建与设计
12
作者 王厚朋 程涛 +5 位作者 彭茜 张家康 顾贤睿 龚雪卉 杨雪 林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3-500,共8页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定量研究膜电极内部传质等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梯度化膜电极的定量设计策略。建立了膜电极的极化曲线方程,基于试验与方程回归,得到了膜电极性能特征参数,此参数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内阻和...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定量研究膜电极内部传质等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梯度化膜电极的定量设计策略。建立了膜电极的极化曲线方程,基于试验与方程回归,得到了膜电极性能特征参数,此参数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内阻和传质性能,为膜电极的优化提供直观依据。构建膜电极的三维空间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氧气在膜电极内部的分布。基于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提出梯度化膜电极的定量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梯度化膜电极 铂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交换电流密度 极限电流密度 内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氧传感器在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红兵 齐飞林 《汽车电器》 2008年第4期8-12,共5页
介绍氧浓差电池型氧传感器、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双电池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对它们的工作特性、在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比。展望了氧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ZRO2 空燃比 氧浓差电池型氧传感器 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 双电池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处理氧化铝厂赤泥回水工业试验研究(Ⅰ)——脱盐性能考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启修 罗爱平 +1 位作者 石崇光 曾奇才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采用碳分脱铝-电渗析工艺处理含铝废碱水,从中回收铝、碱及水资源.考察了操作电流、原水浓度、流量等对电渗析脱盐性能的影响,测定了体系的极限电流经验公式,并进行了淡化级段数的对比.
关键词 电渗析 脱盐 极限电流 赤泥回水 铝厂 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开关电源调制模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锦明 龚成龙 +2 位作者 王松林 来新泉 韩晓春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3期935-938,共4页
为了解决开关电源PWM模式在轻载时的效率低下和PFM模式输出噪声频带比较宽,滤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开关电源调制模式—跳周期调制(SCM)结合可变极限电流比较器双环控制模式.提出SCM的控制机理和理论模式,SCM模式的效率比常规... 为了解决开关电源PWM模式在轻载时的效率低下和PFM模式输出噪声频带比较宽,滤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开关电源调制模式—跳周期调制(SCM)结合可变极限电流比较器双环控制模式.提出SCM的控制机理和理论模式,SCM模式的效率比常规的PWM高,且基本上与负载无关;通过可变极限电流比较器对负载进行监测形成双环路控制模式,提高了电源的响应度,降低了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和输出纹波电压.分析了其效率和负载的关系,并与PWM、PFM调制模式进行了比较,得出SCM结合可变极限电流比较器双环控制模式是一种在不同负载下均有很高效率的调制模式,特别适用于在满载下工作时间相对不长的中小功率电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效率 跳周期调制(SCM) 可变极限电流比较器 PWM 双环路控制模式 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道结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传递现象的三维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永江 陈松 +2 位作者 胡桂林 樊建人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2-727,共6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用于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传递特性和电化学性能的稳态、等温的三维数学模型.计算了传统流道和交叉梳状流道燃料电池的流场、电流密度和组分浓度等的多维分布.与传统流道的燃料电池相比,交叉梳状...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用于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传递特性和电化学性能的稳态、等温的三维数学模型.计算了传统流道和交叉梳状流道燃料电池的流场、电流密度和组分浓度等的多维分布.与传统流道的燃料电池相比,交叉梳状流道所产生的电极内强烈的强制对流机理提高了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输速率,从而改善了电池的极限电流和极化性能等.利用模型估算的极化特性和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三维模拟 传递现象 流道结构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三维数学模型 电化学性能 传递特性 组分浓度 电流密度 文献实验 极化特性 模型估算 极化性能 极限电流 传输速率 强制对流 反应物 交叉 传统 相比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脱盐分离发酵液中氨基酸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婧 冯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6,共5页
在确定极限电流密度的前提下,测定了氨基酸盐溶液在电渗析过程中,不同淡水流速和浓度对脱盐率及氨基酸回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操作参数。同时,通过模拟γ-氨基丁酸(GABA)发酵液的组成,分别配制了乳酸和葡萄糖模拟发酵液,从而测定了发... 在确定极限电流密度的前提下,测定了氨基酸盐溶液在电渗析过程中,不同淡水流速和浓度对脱盐率及氨基酸回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操作参数。同时,通过模拟γ-氨基丁酸(GABA)发酵液的组成,分别配制了乳酸和葡萄糖模拟发酵液,从而测定了发酵液中其他物质的存在对电渗析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极限电流密度 脱盐率 氨基酸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溶液电渗析脱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婧 冯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60,共4页
测定了不同浓度和流速下的盐水和氨基酸盐溶液的极限电流密度,分析了浓度、流速、氨基酸含量等因素对电渗析极限电流密度的影响,提出了描述电渗析特性的数学模型。初步研究了应用电渗析对氨基酸盐溶液进行处理时,流速和电压对脱盐率和... 测定了不同浓度和流速下的盐水和氨基酸盐溶液的极限电流密度,分析了浓度、流速、氨基酸含量等因素对电渗析极限电流密度的影响,提出了描述电渗析特性的数学模型。初步研究了应用电渗析对氨基酸盐溶液进行处理时,流速和电压对脱盐率和氨基酸回收率的影响,用较低的流速在接近极限电流密度的条件下操作能达到最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氨基酸 极限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环电极上稳态伏安曲线理论和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志斌 张祖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文提出了超微环电极上稳态伏安曲线理论,用K_4Fe(CN)_6·KCl体系和超微金环电极(T_1=25.7μm,T_2=20.2μm)对理论进行验证,测得的伏安曲线与理论相符。
关键词 超微环电极 稳态伏安曲线 极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流动固定电位时安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荣坤 罗颖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3期301-308,共8页
薄层流动固定电位时安法,系在薄的小体积电解池中,用金盘作工作阴极,银-氯化银作阳极,控制于极谱极限电流电位,测定试样溶液由流动状态转换至静止状态时的时安电量。叙述了定量分析原理,电量-浓度方程式,实验方法,克服了电容电流及电极... 薄层流动固定电位时安法,系在薄的小体积电解池中,用金盘作工作阴极,银-氯化银作阳极,控制于极谱极限电流电位,测定试样溶液由流动状态转换至静止状态时的时安电量。叙述了定量分析原理,电量-浓度方程式,实验方法,克服了电容电流及电极性能不稳定等干扰。灵敏度提高至10-7M,噪音低,分辨力高,稳定,再现性好。与阳极解析伏安法相结合,优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 电极性能 灵敏度提高 极限电流 状态转换 试样溶液 电解池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