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黄土高边坡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萍 黄丽娟 +2 位作者 李振江 李新生 李同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1-817,共7页
以甘肃省266个黄土自然极限状态坡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特征划分为4个亚区,对每个亚区的极限状态坡高与坡宽进行双对数线性模型回归和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给出4个亚区不同置信度下坡高与坡宽的相关关系。以1 024... 以甘肃省266个黄土自然极限状态坡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特征划分为4个亚区,对每个亚区的极限状态坡高与坡宽进行双对数线性模型回归和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给出4个亚区不同置信度下坡高与坡宽的相关关系。以1 024组黄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作为计算参数,用Bishop法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建立极限状态方程,利用Monte Carlo法对各亚区不同置信度下的边坡进行可靠度模拟,系统分析了坡高、坡度、参数变异性对失效概率的影响,以及失效概率与稳定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临洮-永靖亚区边坡坡度低于31.5,失效概率可控制在10%以下;陇东亚区、兰州-定西-会宁亚区和天水-秦安-通渭亚区在强度参数变异系数取当地平均水平,稳定系数为1.3情况下失效概率在10%以内,稳定系数为1.2情况下,失效概率多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 MONTE Carlo法 可靠度 失效概率 极限状态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河南西部地区黄土高边坡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萍 王宁 +1 位作者 高德彬 李同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4-581,共8页
在山西河南西部地区共测了142个黄土自然极限状态高边坡的剖面,将研究区分成3个亚区,分亚区采用双对数线性模型,对所测极限状态坡的坡高和坡宽进行了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并将1938组工程勘察中测得的黄土物理力学指标分亚区和年代进... 在山西河南西部地区共测了142个黄土自然极限状态高边坡的剖面,将研究区分成3个亚区,分亚区采用双对数线性模型,对所测极限状态坡的坡高和坡宽进行了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并将1938组工程勘察中测得的黄土物理力学指标分亚区和年代进行了统计,用Bishop法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建立极限状态方程,利用Monte-Carlo法对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边坡进行可靠度分析,获得了三个亚区5组变异系数组合下和不同稳定系数下的高边坡失效概率.结果表明该区黄土粘粒含量高,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异性大,失效概率较高.在变异系数取平均值水平,稳定系数为1.3情况下边坡失效概率达20%,如果期望将设计边坡失效概率控制在10%以内,安全系数需提高至1.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 Monte—Carlo法 可靠度 失效概率 极限状态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隰县—离石地区黄土高边坡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亚楠 侯晓坤 +1 位作者 李萍 李同录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2-378,共7页
实测了研究区8个自然极限状态坡建立地质模型。从地质勘探报告中收集了592组土样的土工试验数据,分地层年代统计了其物理力学指标。选取临县-离石公路沿线9个工点的实验数据,统计了该区c、φ值的变异系数,并对其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将... 实测了研究区8个自然极限状态坡建立地质模型。从地质勘探报告中收集了592组土样的土工试验数据,分地层年代统计了其物理力学指标。选取临县-离石公路沿线9个工点的实验数据,统计了该区c、φ值的变异系数,并对其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将c、φ值变异系数进行组合,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所测8个极限状态坡稳定系数为0.96~1.14,不同变异系数组合下,失效概率多为33.0%~61.8%。进一步对坡高为50.5m和81.8m的自然极限状态坡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坡高为50.5m的边坡,在变异系数取当地平均水平(COVc=0.66,COVφ=0.28)时,若设计要求失效概率不超过10%,则坡率不应高于1!1.81;对于坡高为81.8m的边坡,在该变异系数组合下,若设计要求失效概率不超过10%,则坡率不应高于1!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 可靠度 失效概率 MONTE-CARLO法 极限状态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based on limit curve method 被引量:4
4
作者 FANG Hong-wei CHEN Yohchia DENG Xiao-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856-1862,共7页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limit curve method, where the slope is in the limit equilibrium state when the limit slope curve determined by the slip-line field theory and the slo...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limit curve method, where the slope is in the limit equilibrium state when the limit slope curve determined by the slip-line field theory and the slope intersect at the toe of the slope. Compared with the strength reduction (SR) method, finite element limi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SR method based on Davis algorithm, the new method is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the slope stability and limit slope angle (LSA). The optimal slope shape is determined based on a series of slope heights and LSA values, which increases the LSA by 2.45°-11.14° and reduces an invalid overburden amount of rocks by 9.15%, compared with the space mechanics theory. The proposed method gives the objective quantification index of instability criterion, and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limit state limit curve method limit slope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