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的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求取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方斯顿 程浩忠 +2 位作者 徐国栋 曾平良 姚良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6,共8页
针对切平面不能准确描述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极限点邻域性质的缺陷,文中提出一种考虑负荷增长方向不确定性的基于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的两层规划模型,求解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该方法首先计算初始化负荷增长方向上的电压稳定临界点,并利用We... 针对切平面不能准确描述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极限点邻域性质的缺陷,文中提出一种考虑负荷增长方向不确定性的基于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的两层规划模型,求解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该方法首先计算初始化负荷增长方向上的电压稳定临界点,并利用Weingarten映射获得该点处极限曲面的主曲率,进而获得极限曲面的二次标准型逼近,最后采用基于信赖域思想的二次规划法迭代搜索最近的电压稳定临界点。所提模型可同时考虑鞍节点分岔和极限诱导分岔两种临界点。对多个IEEE系统及中国东部某实际大区域电网等系统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全局寻优能力强的优点,可快速确定电力系统的电压薄弱区域,并可直接用于大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 Weingarten映射 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 负荷增长方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的B样条曲线曲面拟合最小二乘渐进迭代逼近
2
作者 刘成志 吴念慈 李军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6,370,共12页
最小二乘渐进迭代逼近(least squares progressive-iterative approximation,LSPIA)算法可近似地生成拟合给定数据点集的曲线或曲面。标准的LSPIA是用Landweber迭代格式计算控制顶点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为此,基于切比雪夫半迭代格式,... 最小二乘渐进迭代逼近(least squares progressive-iterative approximation,LSPIA)算法可近似地生成拟合给定数据点集的曲线或曲面。标准的LSPIA是用Landweber迭代格式计算控制顶点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为此,基于切比雪夫半迭代格式,提出了一种加速的LSPIA算法(简记为CLSPIA)。根据切比雪夫多项式外推形式,通过拟合曲线或曲面控制顶点的历史信息以及自适应步长参数选取策略更新控制顶点。收敛性分析表明,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曲面拟合CLSPIA算法较传统LSPIA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数值实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结果正确,也证实了CLSPIA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样条曲线曲面 最小乘拟合 渐进迭代逼近 切比雪夫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散乱数据点分段二次逼近的曲面拟合
3
作者 陈慧群 黎景炎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曲面重构的保形性及高效性,提出了一种自动构建光顺三角曲面的方法.该法首先通过构建三角形元覆盖边界域来构建一张曲面近似粗网,然后从点集中不断添加新点直至达到指定的容差,在每个插入数据点处构造C1连续的分片二次逼近... 为进一步提高曲面重构的保形性及高效性,提出了一种自动构建光顺三角曲面的方法.该法首先通过构建三角形元覆盖边界域来构建一张曲面近似粗网,然后从点集中不断添加新点直至达到指定的容差,在每个插入数据点处构造C1连续的分片二次逼近面片,最终整体的C1曲面由各三角形上的曲面片拼合而成.最后给出了该方法在真实点集上的运用结果并与其他方法所构造的逼近曲面形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密集3D散乱数据点建模有效,生成的曲面质量高,误差小.该方法也适用于数据精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逼近 散乱点集 曲面拟合 三角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曲面逼近的网格光顺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贺强 张树生 白晓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3,共5页
针对光顺带噪声的三角网格模型并使光顺的结果逼近模型的原始设计意图,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曲面逼近的网格光顺算法.首先获取顶点的二阶邻域内的顶点信息,利用邻域顶点的多元L1中值获得邻域确定的局部曲面的2次逼近的点集;然后将顶点沿... 针对光顺带噪声的三角网格模型并使光顺的结果逼近模型的原始设计意图,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曲面逼近的网格光顺算法.首先获取顶点的二阶邻域内的顶点信息,利用邻域顶点的多元L1中值获得邻域确定的局部曲面的2次逼近的点集;然后将顶点沿着其法矢方向向该点集上投影,获得顶点在点集上的投影点;最后将顶点移动到投影点的坐标处,得到光顺后的三角网格.该方法在光顺的同时有效地逼近了网格的原始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中值 局部曲面 逼近 投影 光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延拓逼近法的凸轮轮廓反求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山 黄美发 +2 位作者 李军 钟艳如 陆科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4,共4页
在高精度的凸轮轮廓反求设计中,利用凸轮轮廓非圆曲面的离散测量点,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广义延拓逼近法,构造出凸轮非圆曲面的广义延拓逼近模型,来实现高精度凸轮轮廓的反求设计。为验证设计效果,分别运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和最小二乘... 在高精度的凸轮轮廓反求设计中,利用凸轮轮廓非圆曲面的离散测量点,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广义延拓逼近法,构造出凸轮非圆曲面的广义延拓逼近模型,来实现高精度凸轮轮廓的反求设计。为验证设计效果,分别运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和最小二乘拟合法对凸轮非圆曲面数据进行逼近计算。结果对比表明,采用广义延拓逼近法数学模型处理凸轮非圆曲面的离散数据时,如果在延拓域边界点上满足插值条件,可以实现区域内部的最佳拟合。此外,在插值次数相同的条件下,广义延拓逼近法具有更高的设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数据 广义延拓逼近 样条插值法 最小乘拟合法 曲面建模 凸轮反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ler方程无网格算法及布点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江兴贤 陈红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研究了 Bitina的显式无网格算法。在该算法的基础上 ,给出了 Euler方程无网格离散形式 ,运用 Runge-Kutta显式时间推进格式推进求解。文中的耗散项采用了与非结构网格上类似的守恒型耗散算子 ,边界条件的处理借鉴了结构化网格处理技术... 研究了 Bitina的显式无网格算法。在该算法的基础上 ,给出了 Euler方程无网格离散形式 ,运用 Runge-Kutta显式时间推进格式推进求解。文中的耗散项采用了与非结构网格上类似的守恒型耗散算子 ,边界条件的处理借鉴了结构化网格处理技术。此外 ,本文还描述了一种区域离散布点方法 ,研究了点云生成的选点准则 ,并成功地数值模拟了二维翼型的典型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LER方程 无网格算法 布点技术 极小曲面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发电机无功备用优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斯顿 程浩忠 +2 位作者 徐国栋 曾平良 姚良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51,共7页
目前发电机的无功备用优化方法均基于固定的负荷增长方式,而当考虑负荷、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之后,这种优化方法无法有效评估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的无功备用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发电机无功备用优化非... 目前发电机的无功备用优化方法均基于固定的负荷增长方式,而当考虑负荷、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之后,这种优化方法无法有效评估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的无功备用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发电机无功备用优化非线性二层规划模型,上层问题在给定基态节点注入功率的情况下,将求取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及对应的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化为极限曲面二次近似和连续潮流校正的两层迭代格式,而下层模型则求解该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的无功备用问题,并将修正的基态节点注入功率返回上层模型。为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首先在若干假设的前提下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充分必要条件,进一步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考虑节点负荷增长方式的不确定性,有效提升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系统的无功备用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 无功备用优化 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 极限曲面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ler方程无网格算法在可压缩流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慧 谭俊杰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无网格算法区域离散用"点云"代替传统的网格算法中的网格划分。在当地点云上,引入二次极小曲面逼近计算空间导数,离散的Euler方程运用五步Runge-Kutta法直接推进求解。文中将非结构网格上的守恒型耗散算子直接应用到无网格方... 无网格算法区域离散用"点云"代替传统的网格算法中的网格划分。在当地点云上,引入二次极小曲面逼近计算空间导数,离散的Euler方程运用五步Runge-Kutta法直接推进求解。文中将非结构网格上的守恒型耗散算子直接应用到无网格方法中,计算域内点的生成借鉴成熟的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生成技术,点云的选取快速而方便。最后,运用该方法给出了几个典型的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算法 EULER方程 点云 极小曲面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靠性界限计算的包络面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振彬 董聪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1-504,共4页
在结构二次二阶矩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包络面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包络面的结构可靠性界限计算方法。该方法在最可几失效域以旋转抛物面作为结构极限状态曲面的内外包络面,通过计算包络面的失效概率确定结构可靠性界限区间,并... 在结构二次二阶矩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包络面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包络面的结构可靠性界限计算方法。该方法在最可几失效域以旋转抛物面作为结构极限状态曲面的内外包络面,通过计算包络面的失效概率确定结构可靠性界限区间,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最接近蒙特卡洛方法的结果,相对误差小,计算精度高,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界限 包络面 极限状态曲面 阶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