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法向量在无功补偿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宋越 程浩忠 +3 位作者 缪源诚 曹路 杨堤 孙全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160,共4页
合理地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地点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失稳模式参与因子选址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注入功率空间中电压稳定极限曲面的法向量指标用于无功补偿选址,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法向量... 合理地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地点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失稳模式参与因子选址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注入功率空间中电压稳定极限曲面的法向量指标用于无功补偿选址,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法向量指标指导无功补偿的合理性。对IEEE39节点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法向量指标可以处理鞍结分岔和极限诱导分岔两类电压稳定临界点情况下的无功补偿选址,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极限曲面 节点注入功率空间 鞍结分岔 极限诱导分岔 无功补偿 电压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法向量在分布式电源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邓大上 房鑫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2,共6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在电网中比重加大,合理地选择其安装地点对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失稳模式参与因子对极限诱导分岔失效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注入功率空间的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法向量指标用于分布式电源选址。... 随着分布式能源在电网中比重加大,合理地选择其安装地点对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失稳模式参与因子对极限诱导分岔失效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注入功率空间的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法向量指标用于分布式电源选址。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该指标指导选址的合理性。在IEEE39节点系统测试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法向量指标可以较好地处理鞍节点分岔和极限诱导分岔两种主要的失稳模式,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极限曲面 节点注入功率空间 鞍节点分岔 极限诱导分岔 分布式电源选址 电压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法向量的风电接入配电网随机无功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文立斌 李俊 +1 位作者 邓大上 房鑫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100,共6页
利用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法向量指标对配电网无功补偿节点进行选址,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首先对风电机的出力进行建模,然后利用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的蒙特卡洛方法得到系统的节点电压、风电机无功出力、电压稳定裕... 利用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法向量指标对配电网无功补偿节点进行选址,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首先对风电机的出力进行建模,然后利用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的蒙特卡洛方法得到系统的节点电压、风电机无功出力、电压稳定裕度等变量的期望与标准差。IEEE 33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改善配电网无功分布,提高电压水平,降低配电网运行的风险。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选择系统的薄弱节点,使得系统各个节点电压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能够给系统运行留出更多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配电 随机潮流 电压稳定极限曲面 无功优化 蒙特卡洛法 遗传算法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点插值细分算法极限曲线曲面C^2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 被引量:16
4
作者 曹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61-966,共6页
研究了四点插值细分算法的连续性 用若当标准形重新证明了Dyn的一个定理 ,从而得到了一个极限函数具有二阶导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及二阶导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
关键词 四点插值细分算法 极限曲线曲面 C^2连续 CAGD CAD 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藤Copula的多维随机环境变量极限状态曲面
5
作者 涂志斌 姚剑锋 +1 位作者 黄铭枫 楼文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61,共9页
针对联合分布模型较为复杂时Rosenblatt变换难以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基于C藤Copula的多维随机变量极限状态曲面计算公式及数值算法。在该方法中联合分布模型由C藤Copula建立,Rosenblatt变换以二维Copula偏导数的形式表达,采用数值算法求... 针对联合分布模型较为复杂时Rosenblatt变换难以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基于C藤Copula的多维随机变量极限状态曲面计算公式及数值算法。在该方法中联合分布模型由C藤Copula建立,Rosenblatt变换以二维Copula偏导数的形式表达,采用数值算法求解。结合观测数据研究了平均风速、有效波高和谱峰周期的极限状态曲面,提出了根据极限状态曲面等值线确定风浪参数组合值,并讨论了不同Copula的影响。结果表明,C藤Copula在局部和整体上均能最优表达变量间的相关结构,更适用于建立多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基于C藤Copula的极限状态曲面能有效表达二维变量间的相关结构,其等值线的外包络是二维极限状态曲线;与风浪参数极值相比,根据等值线确定的组合值在保证多维变量各自及联合重现期的前提下有所降低,可使结构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藤Copula 联合分布模型 极限状态曲面 等值线 风浪参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mull-Clark细分曲面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曾晓明 杨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运用引入相邻点的方法和计算控制点的一阶差分的新的技术,研究Catmull Clark曲面细分过程的误差估计问题.证明了Catmull Clark曲面的控制网格按指数速率收敛于极限曲面;并给出关于Catmull Clark曲面误差估计的一个计算公式.本文的技术... 运用引入相邻点的方法和计算控制点的一阶差分的新的技术,研究Catmull Clark曲面细分过程的误差估计问题.证明了Catmull Clark曲面的控制网格按指数速率收敛于极限曲面;并给出关于Catmull Clark曲面误差估计的一个计算公式.本文的技术亦可适用于Doo Sabin曲面等细分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MULL-CLARK曲面 控制网格 细分曲面 误差分析 极限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四参数四点细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宏庆 彭国华 +1 位作者 叶正麟 郑红婵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0-804,共5页
对经典的四点细分格式进行推广,提出了可通过对形状参数的适当选择来实现对极限曲线形状调整和控制的四参数四点细分曲线造型方法·把该方法扩展到曲面上,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曲线C0到C3连续和曲面连续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四点细分 极限曲面 曲面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任意薄壁截面极限屈服面的统一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童根树 何保康 陈绍蕃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71-377,共7页
本文利用矩形截面在轴力和双向弯矩共同作用下极限状态相关作用曲面的精确解,借助坐标转换及叠加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计算由多块狭长矩形组成的任意薄壁截面极限屈服面的方法。与现有方法比,该方法概念简明,编程简单。作为应用,本... 本文利用矩形截面在轴力和双向弯矩共同作用下极限状态相关作用曲面的精确解,借助坐标转换及叠加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计算由多块狭长矩形组成的任意薄壁截面极限屈服面的方法。与现有方法比,该方法概念简明,编程简单。作为应用,本文计算了卷边槽形截面的极限屈服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 薄壁截面 极限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四点细分法的曲面造型
9
作者 任水利 张凯院 +1 位作者 叶正麟 赵宏庆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6-148,共3页
将双参数四点细分曲线方法进行推广,提出了基于双参数四点细分法的曲面造型方法,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通过对两个参数的适当调节能够较容易地控制极限曲面的形状,极限曲面能够达到C4连续,可以应用到对曲面的连续性要求较高的... 将双参数四点细分曲线方法进行推广,提出了基于双参数四点细分法的曲面造型方法,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通过对两个参数的适当调节能够较容易地控制极限曲面的形状,极限曲面能够达到C4连续,可以应用到对曲面的连续性要求较高的曲面造型中去。在给定初始数据的条件下,可通过对形状参数的适当选择来实现对极限曲面的形状调整和控制,试验表明该算法生成光滑曲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四点细分 极限曲面 曲面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三参数四点造型
10
作者 赵宏庆 彭国华 叶正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61-63,173,共4页
文章是对经典的四点细分格式进行推广,提出了可通过对形状参数的适当选择来实现对极限曲线形状调整和控制的四参数四点细分曲线造型方法,并把该方法扩展到曲面上;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曲线曲面C0到C2连续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细分 极限曲面 曲面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的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求取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斯顿 程浩忠 +2 位作者 徐国栋 曾平良 姚良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6,共8页
针对切平面不能准确描述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极限点邻域性质的缺陷,文中提出一种考虑负荷增长方向不确定性的基于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的两层规划模型,求解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该方法首先计算初始化负荷增长方向上的电压稳定临界点,并利用We... 针对切平面不能准确描述电压稳定极限曲面极限点邻域性质的缺陷,文中提出一种考虑负荷增长方向不确定性的基于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的两层规划模型,求解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该方法首先计算初始化负荷增长方向上的电压稳定临界点,并利用Weingarten映射获得该点处极限曲面的主曲率,进而获得极限曲面的二次标准型逼近,最后采用基于信赖域思想的二次规划法迭代搜索最近的电压稳定临界点。所提模型可同时考虑鞍节点分岔和极限诱导分岔两种临界点。对多个IEEE系统及中国东部某实际大区域电网等系统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全局寻优能力强的优点,可快速确定电力系统的电压薄弱区域,并可直接用于大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曲面二次标准型逼近 Weingarten映射 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 负荷增长方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三参数binary细分法
12
作者 段建伟 彭国华 胡玫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在经典四点细分法的基础上,通过在曲线细分过程中引入三个参数,给出一种改进的细分曲线构造的算法,利用生成多项式等方法对细分法的一致收敛性、Ck连续性进行了分析。并把该方法扩展到曲面上,进而提出了曲面三参数binary细分法。在给定... 在经典四点细分法的基础上,通过在曲线细分过程中引入三个参数,给出一种改进的细分曲线构造的算法,利用生成多项式等方法对细分法的一致收敛性、Ck连续性进行了分析。并把该方法扩展到曲面上,进而提出了曲面三参数binary细分法。在给定初始控制数据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对形状参数的适当选择来实现对细分极限曲面形状的调控。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较容易控制曲面形状,可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际,解决曲线、曲面位置调整和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分法 极限曲面 曲面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发电机无功备用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斯顿 程浩忠 +2 位作者 徐国栋 曾平良 姚良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51,共7页
目前发电机的无功备用优化方法均基于固定的负荷增长方式,而当考虑负荷、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之后,这种优化方法无法有效评估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的无功备用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发电机无功备用优化非... 目前发电机的无功备用优化方法均基于固定的负荷增长方式,而当考虑负荷、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之后,这种优化方法无法有效评估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的无功备用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发电机无功备用优化非线性二层规划模型,上层问题在给定基态节点注入功率的情况下,将求取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及对应的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化为极限曲面二次近似和连续潮流校正的两层迭代格式,而下层模型则求解该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的无功备用问题,并将修正的基态节点注入功率返回上层模型。为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首先在若干假设的前提下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充分必要条件,进一步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考虑节点负荷增长方式的不确定性,有效提升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系统的无功备用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 无功备用优化 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 极限曲面二次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与结构可靠度分析几何法相结合的响应面方法 被引量:118
14
作者 佟晓利 赵国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57,74,共8页
提出一种迭代格式的响应面方法,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功能函数不能明确表达的极限状态曲面.结合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几何法,可直接应用现有的确定性的结构分析程序,对大型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效率和精度.
关键词 结构可靠度 响应面 极限状态曲面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隐式功能函数可靠度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小庆 康海贵 王复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0-653,共4页
实际工程可靠度分析中,经常遇到功能函数没有明确表达式的情况,响应面法是求解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为解决响应面法需要用近似的二次曲面来模拟实际极限状态曲面的难题,以数值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此方法不需进行极限状态... 实际工程可靠度分析中,经常遇到功能函数没有明确表达式的情况,响应面法是求解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为解决响应面法需要用近似的二次曲面来模拟实际极限状态曲面的难题,以数值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此方法不需进行极限状态曲面的模拟,而是在真正的极限状态面上进行求解.此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精度高,收敛快,尤其适合于大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并且可以很方便地扩展到二次二阶矩等其他可靠度求解方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可靠度分析 隐式功能函数 响应面法 数值算法 极限状态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结构可靠度分析中响应面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哲 李生勇 滕启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实际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中,极限功能函数通常很难用明确的表达式表达,响应面法因其自身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求解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措施,在迭代求解过程中,不同于通常的每次都在插值点处展开2n+1个样本点,而是用... 在实际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中,极限功能函数通常很难用明确的表达式表达,响应面法因其自身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求解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措施,在迭代求解过程中,不同于通常的每次都在插值点处展开2n+1个样本点,而是用插值点逐步替代距离极限状态曲面最远的点,直至收敛到给定的精度要求.通过算例进行的对比分析证明,改进的响应面法在没有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使有限元分析次数显著减少.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可靠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度 响应面法 极限功能函数 插值点 极限状态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靠性界限计算的包络面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振彬 董聪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1-504,共4页
在结构二次二阶矩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包络面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包络面的结构可靠性界限计算方法。该方法在最可几失效域以旋转抛物面作为结构极限状态曲面的内外包络面,通过计算包络面的失效概率确定结构可靠性界限区间,并... 在结构二次二阶矩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包络面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包络面的结构可靠性界限计算方法。该方法在最可几失效域以旋转抛物面作为结构极限状态曲面的内外包络面,通过计算包络面的失效概率确定结构可靠性界限区间,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最接近蒙特卡洛方法的结果,相对误差小,计算精度高,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界限 包络面 极限状态曲面 二次二阶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to maximiz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dissimilar aluminum alloy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6
18
作者 R.Palanivel P.Koshy Mathews N.Murug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2929-2938,共10页
Aluminium alloys generally present low weldability by traditional fusion weld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f 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improved way of producing aluminium joints in a fa... Aluminium alloys generally present low weldability by traditional fusion weld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f 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improved way of producing aluminium joints in a faster and reliable manner. The quality of a weld joint is stalwartly influenced by process parameter used during welding. An approach to develop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studied for predicting and optimiz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dissimilar aluminum alloy (AA6351 T6-AA5083 Hlll)joints by incorporating 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ool pin profile, tool rotational speed welding speed and axial force. The effects of 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of friction welded dissimilar joints were discussed. Optimiz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maximize the UT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nd the identified optimum FSW welding parameters we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s stir welding dissimilar aluminum alloy tool pin profile design of experiments RSM material flow behavio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