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机循环极限效率的图像讨论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寅静 周铁奇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4-25,共2页
证明了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的所有可逆循环中,卡诺循环的效率最大;而采用T-S图和p-V图的方法对此进行讨论,则是一种简明直观的方法.
关键词 热机 卡诺循环 极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熵讨论任意循环的极限效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寅静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热机的循环效率极大值问题可由卡诺定理给出结论 ,即所有循环工作的热机 ,以卡诺循环的效率为最大 .关于它的证明 ,历来有多种方法 ,如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或P -V图进行证明 .而直接引入态函数熵 ,利用封闭系统的熵增加原理和T -S图的外... 热机的循环效率极大值问题可由卡诺定理给出结论 ,即所有循环工作的热机 ,以卡诺循环的效率为最大 .关于它的证明 ,历来有多种方法 ,如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或P -V图进行证明 .而直接引入态函数熵 ,利用封闭系统的熵增加原理和T -S图的外切及分解卡诺循环法 ,对该问题进行验证 ,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且方法更为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诺循环 极限效率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致平衡理论计算CdS/CdTe异质结太阳电池的极限转换效率 被引量:1
3
作者 熊超 陈磊 +1 位作者 袁洪春 姚若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6-751,共6页
在细致平衡理论基础上,针对异质结电池在结处由于能带不连续而形成载流子运动势垒可能对光生载流子的运输存在阻碍作用,建立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解决了细致平衡理论无法计算异质结太阳电池极限效率的问题,推导出CdS/CdTe异质... 在细致平衡理论基础上,针对异质结电池在结处由于能带不连续而形成载流子运动势垒可能对光生载流子的运输存在阻碍作用,建立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模型,解决了细致平衡理论无法计算异质结太阳电池极限效率的问题,推导出CdS/CdTe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照下的I-V特性表达式以及最大光电转换效率的求法。指出电池的I-V特性以及最大转换效率与电池的内建势垒密切相关,并求出在理想情况AM1.5的光照下CdS/CdTe异质结太阳电池最大转换效率可达29%;考虑到CdS和CdTe的典型参数后,计算出其最大转换效率可达25%。分析了现实中电池效率不高的原因,并指出实现电池转换效率提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致平衡理论 CDS CdTe异质结 太阳电池 极限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磨削极限加工效率模型的理论研究
4
作者 宋贵亮 刘兴国 +2 位作者 张玮 魏高峰 蔡光起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超高速磨削系统的机械容量与能力是限制磨削效率的最主要约束条件。本文研究了超高速磨削系统的可行性约束条件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多条件约束下的高效深磨极限效率模型。试验结果和理论值较好地吻合。
关键词 金属加工 磨削 超高速磨削 极限加工效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河流相底水稠油油藏特高含水期极限驱油效率认识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金宜 何逸凡 +3 位作者 刘博伟 张运来 胡治华 洪鑫 《海洋石油》 CAS 2022年第4期24-30,共7页
围绕渤海底水稠油油藏在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机理认识不清、渗流特征认识不深的难点问题,以典型河流相Q油田主力砂体为例,开展不同类型储层样品在2000 PV高倍数水驱下的极限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2000 PV高倍数水... 围绕渤海底水稠油油藏在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机理认识不清、渗流特征认识不深的难点问题,以典型河流相Q油田主力砂体为例,开展不同类型储层样品在2000 PV高倍数水驱下的极限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2000 PV高倍数水驱后,稀油、普1类稠油和普2类稠油的极限驱油效率分别为76.5%、75.5%和72.5%。在相同的高倍数水驱条件下,稀油样品驱油效率在100 PV处出现拐点,普1类稠油样品在300 PV处出现拐点,普2类稠油样品驱油效率在1000 PV处出现拐点。地层原油黏度越大,拐点出现的时机越晚,揭示水驱至残余油状态的废弃时机越晚。普2类稠油样品在100~1000 PV的高倍数驱替过程中,单位PV数下驱油效率要高于稀油样品和普1类稠油样品,在2000 PV的高倍数水驱条件下驱油效率最终可高达72.5%。实验结论可为底水稠油特高含水期大液量提液挖潜提供机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极限驱油效率 剩余油挖潜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桂云 屠进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57,共5页
对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以温州 30 0 MW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为例 ,选用的燃气轮机为 GE公司的 E型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为 110 0℃ ,目前其发电效率为4 8.39% ,供电效率为 4 7.6 6 % .近期新建联合循环发电... 对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以温州 30 0 MW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为例 ,选用的燃气轮机为 GE公司的 E型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为 110 0℃ ,目前其发电效率为4 8.39% ,供电效率为 4 7.6 6 % .近期新建联合循环发电目标效率为 5 0 %~ 5 5 % ,可选用的燃气轮机为 GE公司的 F型 ,燃气轮机的进气温度为 12 88℃ ;远期新建联合循环发电其目标效率为 5 5 %~6 0 % ,可选用的燃气轮机为 GE公司的 H型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为 1430℃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发电效率 计算 燃气轮机 供电效率 目标效率 极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接入信道的能量极限分析
7
作者 杨卓然 《中国新通信》 2013年第22期52-53,共2页
能效优先的传输理论和技术对于下一代无线网络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应用多用户信息论,研究无线多接入信道能效与谱效之间的折中关系,及其能量效率极限等理论问题。本项目将从理论上研究多接入信道的能量极限,从而提升移动终端... 能效优先的传输理论和技术对于下一代无线网络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应用多用户信息论,研究无线多接入信道能效与谱效之间的折中关系,及其能量效率极限等理论问题。本项目将从理论上研究多接入信道的能量极限,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电池的续航能力,增强用户体验,为下一代绿色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接入信道 能量效率极限 绿色无线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结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带隙匹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鹤 张晓丹 赵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1-627,共7页
在理想PIN结电池基础上估测了多结硅基薄膜电池的最佳带隙匹配及其效率极限,同时针对硅基薄膜电池实际效率损失进行一定深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带隙与最佳带隙匹配最为吻合,效率极限可达33.4%。努力开发更宽带... 在理想PIN结电池基础上估测了多结硅基薄膜电池的最佳带隙匹配及其效率极限,同时针对硅基薄膜电池实际效率损失进行一定深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带隙与最佳带隙匹配最为吻合,效率极限可达33.4%。努力开发更宽带隙和更窄带隙的硅基薄膜本征材料对三结和四结电池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 多结电池 效率极限 带隙匹配 电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盆地海相砂岩油藏高倍数水驱驱替特征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伟 曹仁义 +2 位作者 罗东红 孙常伟 李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1,共8页
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海相砂岩油藏边底水能量强,采油速度高,驱替强度大,现有的常规实验规范无法准确描述此类油藏的驱替特征。为此,基于西江24-3油田密闭取心资料,完善高倍数水驱油实验流程,将水驱倍数由常规的30 PV增至2 000 PV,模拟此... 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海相砂岩油藏边底水能量强,采油速度高,驱替强度大,现有的常规实验规范无法准确描述此类油藏的驱替特征。为此,基于西江24-3油田密闭取心资料,完善高倍数水驱油实验流程,将水驱倍数由常规的30 PV增至2 000 PV,模拟此类油藏高倍数水驱的实际生产情况,从矿物成分、孔喉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曲线、残余油饱和度和驱油效率6个方面,系统剖析高倍数水驱后油藏物性和剩余油的变化特征,形成了此类油藏极限驱油效率的表征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高倍数水驱后岩心微观孔喉结构和矿物成分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岩心的润湿性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并最终对残余油饱和度和驱油效率造成影响,其具体过程是:高倍数水驱使油藏物性朝着有利于驱油的方向转变,油藏的残余油饱和度显著下降,驱油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数水驱 极限驱油效率 残余油饱和度 驱替特征 数值模拟 西江24-3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士峰 闫崇强 +2 位作者 刘华凯 杨岩冰 陈洪亮 《太阳能》 2016年第11期51-55,共5页
以当今市场保有量最高的两种典型太阳能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为研究对象,从能量传递角度,构建了太阳能集热器在理想状态下的热效率模型,并依据模型计算了极限热效率;最后对两种太阳能集热器做了热... 以当今市场保有量最高的两种典型太阳能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为研究对象,从能量传递角度,构建了太阳能集热器在理想状态下的热效率模型,并依据模型计算了极限热效率;最后对两种太阳能集热器做了热性能测试实验,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太阳能集热器瞬时热效率与归一化温差的关系,对比两种太阳能集热器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极限热效率和热损失系数,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效率测试 热损失系数 极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桩基础经济指标优化桩基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勇 《山西建筑》 2009年第6期135-136,共2页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不同桩径(截面)、桩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桩承载力效率、单价回报承载力进行了比较,以达到优化桩基础的选型,节约投资的目的。
关键词 预制桩 灌注桩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效率 单价回报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