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钢筋应变及极限扭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门进杰 史庆轩 +1 位作者 刘继明 李家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8,共6页
针对我国目前高强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而国内外对高强度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研究较少,对其钢筋应变和极限扭矩等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轴压比、相对偏心距、偏心角和配筋强度比为参数,对14根高强钢筋混凝土压弯剪构件在单调扭... 针对我国目前高强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而国内外对高强度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研究较少,对其钢筋应变和极限扭矩等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轴压比、相对偏心距、偏心角和配筋强度比为参数,对14根高强钢筋混凝土压弯剪构件在单调扭矩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纵筋和箍筋在扭矩作用下的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参数对构件极限扭矩的影响.试验发现,复合受扭构件的纵筋应变和箍筋应变,在扭矩作用下分别表现为4种不同的变化状态;在一定范围内,试件的极限扭矩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随配筋强度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当配筋强度比增大到一定值后,极限扭矩呈不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受 高强混凝土 钢筋应变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的极限扭矩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云昌 王仁恕 +1 位作者 沙镇平 陈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0-65,共6页
本文通过对作者所做10根预应力T形梁的试验分析及对国内外有关试验数据的分析,认为预应力对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提高作用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成正比,并可较好地用预应力系数r=2.5(1+10σ/f'_0)^(1/2)-1.5来表示,据此对《混凝土结构设... 本文通过对作者所做10根预应力T形梁的试验分析及对国内外有关试验数据的分析,认为预应力对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提高作用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成正比,并可较好地用预应力系数r=2.5(1+10σ/f'_0)^(1/2)-1.5来表示,据此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预应力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修改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T形梁 极限扭矩 计算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扭转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梁极限扭矩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邱继生 姚谦峰 黄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6-531,共6页
根据钢纤维混凝土梁在弯矩、扭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考虑钢纤维对极限扭矩的影响,对三种破坏型式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推导,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然后给出了实际构件破坏类型的判别公式及极限扭矩的计算方法... 根据钢纤维混凝土梁在弯矩、扭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考虑钢纤维对极限扭矩的影响,对三种破坏型式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推导,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然后给出了实际构件破坏类型的判别公式及极限扭矩的计算方法.在公式推导过程中采用的原理、方法及推导出的公式形式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十分相似,具有良好的衔接性和实用性,为钢纤维混凝土梁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及纤维混凝土规范的修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复合 变角空间桁架模型 极限扭矩 破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纯扭作用下极限扭矩计算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邱继生 姚谦峰 郅彬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6,122,共7页
根据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考虑预应力和钢纤维对梁抗扭强度的影响,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在纯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并与已有的试验进行了比较。该公式将预应力和钢纤维的作用等... 根据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考虑预应力和钢纤维对梁抗扭强度的影响,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在纯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并与已有的试验进行了比较。该公式将预应力和钢纤维的作用等效为纵向和横向钢筋的面积来进行计算,具有概念明确,推导过程清晰,精度较高,与普通混凝土梁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衔接好等优点,可以方便的应用于结构设计及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钢纤维混凝土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初探
5
作者 周飞 刘继明 毛林涛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0期58-59,共2页
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和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在纯扭作用下极限扭矩的计算,并将它们的受扭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构件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扭矩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滔 舒小娟 沈明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对比研究新型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叠合式组合梁的抗扭能力,运用沙堆比拟法原理,不计混凝土与钢箱间的滑移,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扭转分析,并推导其极限扭矩公式。通过比较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薄壁钢箱梁、矩形混凝土实心梁... 为对比研究新型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叠合式组合梁的抗扭能力,运用沙堆比拟法原理,不计混凝土与钢箱间的滑移,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扭转分析,并推导其极限扭矩公式。通过比较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薄壁钢箱梁、矩形混凝土实心梁的扭转强度,得出可忽略混凝土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扭矩的贡献。计算对比同规格的叠合式组合梁与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扭矩,发现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强的抗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极限扭矩计算理论 沙堆比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扭作用下箱型钢骨混凝土ABAQUS模型建立及极限扭矩计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 刘继明 +1 位作者 张亚娜 胡贻斌 《工程建设》 2016年第7期1-5,104,共5页
在考虑粘结滑移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骨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受扭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采用叠加法计算所得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值进行对比,理论计算值偏低,较为保守。以ABAQUS有限元分析数据为基础,在传统的叠加原理上考虑了钢骨... 在考虑粘结滑移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骨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受扭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采用叠加法计算所得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值进行对比,理论计算值偏低,较为保守。以ABAQUS有限元分析数据为基础,在传统的叠加原理上考虑了钢骨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以及箱型钢骨内部核心混凝土的抗扭作用,结合现行规范、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理论及塑性理论,建立了较为满意的箱型钢骨混凝土纯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作用 粘结滑移 极限扭矩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矩形截面超筋受扭构件的极限扭矩
8
作者 郭靳时 刘畅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根据7根高强混凝土矩形截面超筋受扭试件的试验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空间桁架理论提出了高强混凝土超筋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7根C55-C65超筋受扭构件的试验进行验证及修正,得出高强混凝土超筋受扭构件极限... 本文根据7根高强混凝土矩形截面超筋受扭试件的试验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空间桁架理论提出了高强混凝土超筋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7根C55-C65超筋受扭构件的试验进行验证及修正,得出高强混凝土超筋受扭构件极限扭矩计算的建议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形截面 超筋受构件 极限扭矩
全文增补中
H型型钢混凝土压扭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淑华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以叠加原理为基础,对H型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探讨了H型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在压扭作用下极限扭矩的计算,并对不同轴压比作用下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得出构件极限扭矩计算... 以叠加原理为基础,对H型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探讨了H型型钢混凝土受扭构件在压扭作用下极限扭矩的计算,并对不同轴压比作用下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得出构件极限扭矩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弯扭共同作用下RC构件极限扭矩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杜赞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根据 8根钢筋混凝土拉弯扭构件抗扭强度的试验结果 ,对拉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纵筋及箍筋的应力应变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以变角桁架理论为基础 ,推导出拉弯扭构件相关方程 ,提出了在较大轴拉力情况下的计算拉弯扭构件极限扭... 根据 8根钢筋混凝土拉弯扭构件抗扭强度的试验结果 ,对拉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纵筋及箍筋的应力应变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以变角桁架理论为基础 ,推导出拉弯扭构件相关方程 ,提出了在较大轴拉力情况下的计算拉弯扭构件极限扭矩的实用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曲试验 钢筋混凝土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混凝土构件极限扭矩的组合计算法
11
作者 刘萍萍 刘继明 +1 位作者 赵沛柳 赵辰 《工程建设》 2015年第4期22-25,共4页
对钢骨混凝土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提出另一种叠加方法——组合计算法。采用ABAQUS软件对构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三组构件的有限元模拟分析来验证组合法的准确性。利用钢管混凝土构件、箱型混凝土构件和钢骨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扭矩初步验证... 对钢骨混凝土构件极限扭矩的计算提出另一种叠加方法——组合计算法。采用ABAQUS软件对构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三组构件的有限元模拟分析来验证组合法的准确性。利用钢管混凝土构件、箱型混凝土构件和钢骨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扭矩初步验证了组合法的准确程度与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组合法较适用于内部型钢处于有效保护层厚度内的钢骨混凝土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极限扭矩 组合计算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混凝土构件弯扭作用下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有限元分析
12
作者 赵羽裳 刘继明 +2 位作者 台金旭 李得生 刘玉琴 《工程建设》 2018年第1期7-12,25,共7页
为研究箱形钢骨混凝土构件在弯扭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不同弯扭比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5根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模型和两根钢骨混凝土纯扭、纯弯构件模型,根据纯扭和纯弯的相关数据来分析复合受力下钢骨混凝土构件的... 为研究箱形钢骨混凝土构件在弯扭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不同弯扭比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5根钢骨混凝土弯扭构件模型和两根钢骨混凝土纯扭、纯弯构件模型,根据纯扭和纯弯的相关数据来分析复合受力下钢骨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提出了弯扭作用下箱形钢骨混凝土构件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构件 有限元模型 开裂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轴压比作用下闭合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极限扭矩研究
13
作者 李得生 刘继明 +2 位作者 赵羽裳 台金旭 刘玉琴 《工程建设》 2017年第12期1-5,11,共6页
通过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闭合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抗扭承载力进行模拟,经过分析构件扭矩-扭率曲线,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开裂前,构件的轴压比越大,其抗扭承载力越高,在混凝土开裂后,构件轴压比对于其承载力... 通过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闭合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抗扭承载力进行模拟,经过分析构件扭矩-扭率曲线,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开裂前,构件的轴压比越大,其抗扭承载力越高,在混凝土开裂后,构件轴压比对于其承载力的影响会进一步降低给出闭合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极限扭矩计算公式,并将公式的计算值与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型钢混凝土 轴压比 极限扭矩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伸长率的变速器壳体断裂极限扭矩预测
14
作者 朱学武 康一坡 +2 位作者 闫博 李俊楼 张尤龙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34,共6页
为合理预测变速器壳体断裂极限扭矩,以乘用车变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首先施加1.5倍最大设计扭矩进行线弹性有限元分析和安全系数计算,确定断裂危险位置,然后施加高于3倍的最大设计扭矩进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确定塑性应变等于材料断裂伸... 为合理预测变速器壳体断裂极限扭矩,以乘用车变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首先施加1.5倍最大设计扭矩进行线弹性有限元分析和安全系数计算,确定断裂危险位置,然后施加高于3倍的最大设计扭矩进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确定塑性应变等于材料断裂伸长率时各危险位置的扭矩,将其中的最小值作为极限扭矩,最后应用台架静扭强度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极限扭矩预测值和试验值均满足静强度要求,纠正了线弹性有限元分析静强度不达标结论;断裂预测位置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极限扭矩预测精度达86.9%,满足工程需要;建立的壳体断裂极限扭矩预测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极限扭矩 安全系数 有限元分析 伸长率 变速器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杠格栅安装方法以及安装扭矩的探索
15
作者 李巍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舒适度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如今车辆的快速迭代发展,对于车辆舒适度以及车辆美学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其中保险杠格栅的运用以及其独特的造型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譬如奔驰EQS采用的封闭式格栅设计以前卫...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舒适度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如今车辆的快速迭代发展,对于车辆舒适度以及车辆美学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其中保险杠格栅的运用以及其独特的造型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譬如奔驰EQS采用的封闭式格栅设计以前卫之姿彰显先锋气质,以及极氪009配备的可发光直瀑式前格栅,以此看出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因此如何安装保险杠格栅就变得重要起来,这里通过使用两种不同安装方式对保险杠格栅螺钉匀速拧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实际测量力学曲线,分析和验证螺钉锁紧扭矩和极限扭矩,探索更多的保险杠格栅安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美学 保险杠格栅 安装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扭矩计算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卢浩 王明洋 +1 位作者 夏沅谱 戎晓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40-1645,共6页
针对目前刀盘扭矩计算模型不统一、考虑施工动态参数欠缺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刀具贯入度、土仓压力的刀盘扭矩计算模型.通过现场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刀盘摩擦扭矩的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压平衡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刀盘扭矩不... 针对目前刀盘扭矩计算模型不统一、考虑施工动态参数欠缺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刀具贯入度、土仓压力的刀盘扭矩计算模型.通过现场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刀盘摩擦扭矩的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压平衡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刀盘扭矩不断变化的关键因素,选取3处712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刀具贯入度、土仓压力2个因素对刀盘扭矩的影响,并应用力学推导、数值模拟方法对2个因素影响刀盘扭矩的机理进行解释,给出考虑施工需求的刀盘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刀盘背面摩擦扭矩不能忽略;当刀盘贯入度增大时,刀盘扭矩明显增大的原因主要是刀盘对开挖面土体挤压的增大,而不是刀具切削扭矩的增加;土仓压力对刀盘扭矩的影响主要是增大了刀盘背面摩擦扭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贯入度 土仓压力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扭矩计算
17
作者 赵静 蔡建林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1,共4页
在对5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纯扭和复合受扭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种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和复合受扭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工作机理以及裂缝发展分布的情况,比较分析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矩—扭率、荷载—应变、弯矩—... 在对5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纯扭和复合受扭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种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和复合受扭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工作机理以及裂缝发展分布的情况,比较分析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矩—扭率、荷载—应变、弯矩—挠度、荷载—裂缝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组合梁受扭性能的弹塑性理论分析,提出了组合梁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采用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提出了该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评估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依据,丰富了组合梁受扭性能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复合受 开裂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杆在扭转作用下的变形及抗扭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春杰 马文倩 +2 位作者 袁建 姜继帅 荆国林 《煤矿机械》 2024年第2期69-71,共3页
钻杆在煤矿勘探开发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工作条件恶劣,易失效并造成钻井事故。基于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对钻杆扭转时的切应力及变形量进行分析,建立钻杆在施加纯扭矩作用下的剪应力、单位长度扭转角及抗扭强度计算的力学模型。同时... 钻杆在煤矿勘探开发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工作条件恶劣,易失效并造成钻井事故。基于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对钻杆扭转时的切应力及变形量进行分析,建立钻杆在施加纯扭矩作用下的剪应力、单位长度扭转角及抗扭强度计算的力学模型。同时,通过ANSYS仿真得出切应力分布规律及扭转变形量。通过对比,ANSYS仿真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为钻杆失效等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 剪应力 变形量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紧定装置极限操作力矩研究
19
作者 焦超锋 赵亮 +1 位作者 醋强一 吴慧杰 《航空计算技术》 2021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与安装架之间的结构互连可靠性,开展了前紧定装置极限操作力矩研究。通过前紧定装置的受力模型理论研究,确定了拧紧力矩的设定值。考虑到最薄弱零件——螺杆的截面形状和螺纹结构可能导致定力矩拧紧条件下响应的不确定...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与安装架之间的结构互连可靠性,开展了前紧定装置极限操作力矩研究。通过前紧定装置的受力模型理论研究,确定了拧紧力矩的设定值。考虑到最薄弱零件——螺杆的截面形状和螺纹结构可能导致定力矩拧紧条件下响应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前紧定装置极限操作扭矩的精确测量,分析测量结果可知:定力矩设定值产生的应变在螺杆的线弹性范围内,证明该定力矩设定值安全可行,可以供后续装配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紧定装置 拧紧力 极限屈服 应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煤矸石混凝土抗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艳丽 王丹净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提高煤矸石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力学性能,采用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进行改性。运用经验公式预测了4种玄武岩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煤矸石混凝土构件进行扭转数值模拟,并据此提...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提高煤矸石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力学性能,采用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进行改性。运用经验公式预测了4种玄武岩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煤矸石混凝土构件进行扭转数值模拟,并据此提出了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由经验公式得到的煤矸石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值与实测结果的误差较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的玄武岩纤维改性煤矸石混凝土构件的扭转曲线符合相关实验的实测结果;在煤矸石水泥砂浆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显著提升煤矸石骨料之间的黏结性能,进而加强煤矸石混凝土构件的抗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煤矸石 混凝土 构件 玄武岩纤维 有限元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