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流域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宋佳佳 薛联青 +2 位作者 刘晓群 李永坤 张竞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19,共3页
基于洞庭湖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洞庭湖流域四种极端降水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四种极端降水指数在洞庭湖流域不同测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 基于洞庭湖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洞庭湖流域四种极端降水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四种极端降水指数在洞庭湖流域不同测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基本上未通过置信水平检验,非常湿天、极端湿天在西北和东南方向的各测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雨日数在位于北部的部分测站表现为上升趋势,日最大降水量在大部分测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各指数突变年主要集中于20世纪后期,2001年后明显减少,表现突变减少年的测站数量明显多于表现突变增加年的测站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Mann-Kendall检验法 滑动t检验法 变化特征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山东省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胜利 巩在武 石振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利用山东省117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根据选取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区域内各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极端降水指数与总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时段(1961—2013年)中一日最大降... 利用山东省117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根据选取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区域内各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极端降水指数与总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时段(1961—2013年)中一日最大降水量(RX1d)、最大连续五日降水量(RX5d)、降水强度(SDⅡ)、最长连续无雨日数(CDD)增大趋势不明显,其他各指数均有减小趋势,短时段(1991—2013年)除RX1d,CDD呈减小趋势,其他各指数均有增大趋势。不同地区两时段各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并不相同,短时段变幅更大同时变化显著的站点更多。除CDD和总降水量有近三分之一的站点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外,其他指数和总降水量多为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指数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中部地区近63年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相关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郝姣姣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12期44-47,共4页
采用10项极端降水指数对辽宁中部地区1954-2018年极端降水变化其及与大气环流的相关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中部地区近63a以来降水强度、最大1日极端降水指数呈现显著递增变化,大雨日数指数有所增加,但趋势不明显。辽宁中部极端降水变... 采用10项极端降水指数对辽宁中部地区1954-2018年极端降水变化其及与大气环流的相关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中部地区近63a以来降水强度、最大1日极端降水指数呈现显著递增变化,大雨日数指数有所增加,但趋势不明显。辽宁中部极端降水变化的主因为西南暖湿环流影响,降水强度、最大1日极端降水指与不同大气环流因子均呈现显著相关,是其变化的主要成因。研究成果对于指导辽中地区防洪治涝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 大气环流指标 相关度分析 辽宁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1年郑州市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鞠俊彦 刘俊国 +2 位作者 张晓雷 户东东 李正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49,共5页
基于郑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分析郑州市多年降水的时变特征,使用RClimDex模型计算郑州市近61年的极端降水指数,采用变异范围法(RVA)对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基于郑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分析郑州市多年降水的时变特征,使用RClimDex模型计算郑州市近61年的极端降水指数,采用变异范围法(RVA)对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通过复Morlet小波变换方法相互验证,采用反距离加权解释降水指标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郑州市的8项极端降水指数在近61年来有7项呈小幅上升趋势,持续干燥指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其中最大5 d降水量的增幅最大,为4.16 mm/10a;郑州市极端降水指数大部分呈低度改变,持续干燥指数、极端降水量和最大1 d降水量呈中度改变;在空间分布上,持续干燥指数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基本呈现北部低南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不仅阐明了郑州市近61年极端降水指数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还可为郑州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RClimDex模型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不同地貌类型的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5
作者 孙晓慧 刘国庆 唐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0,共15页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规律,有助于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水资源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根据1975—2020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数据,对山西省46 a极端降水事件进行筛选,计算出ETCCDMI推荐的10个极端降水...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规律,有助于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水资源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根据1975—2020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数据,对山西省46 a极端降水事件进行筛选,计算出ETCCDMI推荐的10个极端降水指标,采用显著性水平(P_value)、趋势斜率(Slope)、平均值(Mean_value)及中位数(Median_value)等11个特征指标来分析数据的趋势和分布情况,叠加地貌类型计算出相应的极端降水指数特征,分析不同地貌类型下极端降雨事件的强度、分布及趋势变化规律,探讨极端降雨与地貌类型的相关关系,揭示极端降雨在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山西省站点CDD全部呈现降低趋势,达到显著性的站点占比为81%;除CWD以外,其余8个极端降水指标都以正相关站点数较多,PRCPTOT、R10mm、Rx1day与Rx5day正相关站点比例分别达到了74%、74%、69%与67%,但整体显著低;山西省CDD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减少趋势增加,CDD的平均值等6个指标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自北向南梯度式逐渐减少。CV等三个指标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都以东南部阳泉与忻州交界处自北向南辐射减少,山西省北部的干旱情况较南部缓解快;山西省海拔与CDD、CWD、PRCPTOT、R10mm及Rx5day指数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与CDD的Slope、CWD的Median、Ave_Year_Change、Q50值,及RX5day的Min值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44、-0.41、-0.42、-0.41、-0.45),与PRCPTOT及R10mm的Slope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46,0.45),与SDII的6项指标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SDII的影响整体较为显著。【结论】山西省的地形起伏度与极端气候指标的特征值无显著相关性;山西省不同地貌类型区极端降水指数特征指标分布特征不同,低海拔丘陵台地区、小起伏中山、中海拔丘陵台地的各项指标都较为分散,该地貌区内的极端气候指标需要考虑空间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特征指标 地貌类型 山西省 气候变化 生态保护 水资源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变化及大气环流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卢天鹤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193-195,共3页
为对辽西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大气环流影响因子进行识别,文章结合辽西地区40个雨量站点近65年降水数据,对区域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近65年辽西地区除最大1... 为对辽西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大气环流影响因子进行识别,文章结合辽西地区40个雨量站点近65年降水数据,对区域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近65年辽西地区除最大1、5d、雨强及极强降水4项指数外,其他指数均呈递减变化,空间上总体呈现从南到北逐步递增变化。北极涛动(AO)相关程度与区域极端降水指数关联度最高,持续湿期的主因为北大西洋涛动(NAO)环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大气环流 变化特征 关联度分析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夏、秋季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7
作者 昝俊昇 王禹涵 +1 位作者 谭诺峰 王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2-200,共9页
频繁发生的极端降水对安全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极端降水灾害,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80-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相关等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夏、秋季日均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指数(极强降水量R99P、强降水量R95P、降水强... 频繁发生的极端降水对安全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极端降水灾害,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80-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相关等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夏、秋季日均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指数(极强降水量R99P、强降水量R95P、降水强度SDII、降水日数R1)的时空变化规律,讨论随时间发展各极端降水指数与地形相关性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多年平均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均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形势,大值区多集中在盆地西部;两季多地的历年降水量演变呈下降趋势,但降水强度呈现一定差异;夏、秋两季四川省各地日均降水与海拔显著相关。(2)根据降水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将四川省分为3个子区域:一区为四川盆地,二区为四川省南部中海拔地区,三区为四川省西部高海拔地区。四川省夏、秋两季各极端降水指数在空间分布上,R99P、R95P与SDII多呈现自西向东渐增分布,夏季大值多在一区西部等地,表明一区为极端降水出现可能性较高的区域;在时间分布上,四川省的极端降水夏季呈减少趋势,多集中在一区西部,秋季相反。夏季各极端降水指数在1980-2007年与海拔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近年R95P与SDII海拔依赖性更强且与海拔呈负相关,秋季相关性不如夏季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区域特征 时空演变 海拔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德全 邹承立 +1 位作者 田洪进 吴心路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4期159-164,166,共7页
利用遵义市所辖13个县(区、市)级气象站点资料,选取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分别讨论年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与空间位置的关系以及对两类ENSO的响应。结果表明:①遵义整体区域总降水量(PRCPTOT)、... 利用遵义市所辖13个县(区、市)级气象站点资料,选取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分别讨论年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与空间位置的关系以及对两类ENSO的响应。结果表明:①遵义整体区域总降水量(PRCPTOT)、连续干旱日数(CDD)、连续湿天日数(CWD)、中雨日数(R10)、分别以-7.62 mm/10 a、-0.08 d/10 a、-0.42 d/10 a、-0.49 d/10 a的速率减少;大雨日数(R25)、强降水量(R95)、极端强降水量(R99)、降水强度(SDII)、1日最大降水量(Rx1d)、5日最大降水量(Rx5d)分别以0.07 d/10 a、6.36 mm/10 a、3.6 mm/10 a、0.01 mm/(d·10 a)、0.68 mm/10 a、1.19 mm/10 a的速率增加。由于降水量减少而带来的干旱化趋势较西南地区平均水平要快,降水强度、5日历时最大降水量增加速率较西南平均水平要快得多。②遵义绝大多数降水指数(PRCPTOT、R10、R25、Rx1d、Rx5d、R95、SDII)具有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③遵义湿天日数、总降水量、中雨日数、1日最大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其余指数空间分布规律性不强。④总降水量、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要少,降水强度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要弱。气象干旱风险、降水强度东部大于西部;1日最大历时降水量、连续湿天日数减小速率北部较南部要慢。⑤东部型LA年强降水、极端降水偏多,而中部型LA年强降水、极端降水偏少;东部型LA次年总降水量偏少,强降水、极端降水偏少,而中部型LA次年总降水量偏多,强降水、极端降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特征 空间位置 贵州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主城区高强度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文 刘骏 +3 位作者 华晨 胡尊乐 潘富伟 朱文杰 《江苏水利》 2024年第4期51-53,61,共4页
以常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高强度降水指数等指标,分析常州市主城区高强度降水特性及其对城市防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等影响,常州市主城区在1953—2022年期间有雨日数等3个极端降水日数指标、强降水量等6个高... 以常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高强度降水指数等指标,分析常州市主城区高强度降水特性及其对城市防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等影响,常州市主城区在1953—2022年期间有雨日数等3个极端降水日数指标、强降水量等6个高强度降水量级指标均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降水 变化特征 降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东南部山区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群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2期49-53,58,共6页
文章结合辽宁东南部山区35个降水站点1955—2018年降水数据,对区域近10项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定量分析其与大气环流指数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空间上,除干湿变化特征外,其余8项极端降水指数呈现由南到北逐步递减变化规律... 文章结合辽宁东南部山区35个降水站点1955—2018年降水数据,对区域近10项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定量分析其与大气环流指数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空间上,除干湿变化特征外,其余8项极端降水指数呈现由南到北逐步递减变化规律;在时间上,最大1日、5日、雨强及极强降水4项指数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余各指数呈现递减变化;各指数均与北极涛动(AO)相关程度最高,北大西洋涛动(NAO)是持续湿期影响的主要大气环流因子。研究成果对于辽宁东南部水灾害治理规划具有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大气环流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近50a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翠平 陈岩 +1 位作者 王卫光 郜志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根据黄河流域80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Rclim Dex软件选用了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数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中除了Rx5DAY... 根据黄河流域80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Rclim Dex软件选用了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数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中除了Rx5DAY呈显著下降趋势、SDII呈上升趋势外,其他8个指数均呈非显著下降趋势;从极端气候指数的四季变化来看,Rx1DAY和Rx5DAY在夏、秋季的空间分布相似,且数值大于春、冬季的;黄河流域降水量呈逐年减小趋势,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存在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极端降水指数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2年贵州省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学凯 徐建新 +2 位作者 胡娟萍 张泽中 黄鑫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4期50-56,61,共8页
利用贵州省1961-2012年日值降水资料,选取并计算了6个极端降水指数,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理论以及R/S分析等方法,就贵州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省近52年以来... 利用贵州省1961-2012年日值降水资料,选取并计算了6个极端降水指数,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理论以及R/S分析等方法,就贵州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省近52年以来,连续湿日(CWD)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最大1日降水量(RX1day)和降水强度(SDII)增多但不显著,年最大5日降水量(RX5day)、强降水量(R95)和年极强降水日数(R20mm)表现为不显著的下降趋势;2RX1day、RX5day、SDII和R20mm分别在1973、1972、1981和1992年发生明显的突变现象;3极端降水普遍存在6~7a的主周期和10~12a的次周期;4极端降水的高值区位于黔西南和黔东南地区,而低值区集中在黔西北地区;5各极端降水指数与年总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6极端降水在未来变化趋势中具有长期记忆性。极端降水的变化对贵州当地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造成负面影响,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突变 周期性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兵 韩静艳 +1 位作者 王中良 冯亚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8,34,共5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河流域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规律,基于流域内30个气象台站1960~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选取不同的降水指标,应用M K趋势检验和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的极端降...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河流域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规律,基于流域内30个气象台站1960~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选取不同的降水指标,应用M K趋势检验和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的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年际变化中均呈减小趋势;在空间大部分范围内,降水频率和强度指标也均呈负趋势,仅滦河上游山区、子牙河山区和胶东沿海部分地区呈微弱上升趋势,但趋势并不显著。总体而言,海河流域趋向于干旱化,流域内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极端降水 M—K检验 滑动t检验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阈值分析法的江淮流域汛期极端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丹 黄乾 +2 位作者 刘鹏飞 于芳健 冯雪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030-3033,共4页
利用1951~2004年江淮流域91个测站汛期(5~9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阈值分析方法来确定强降水的阈值,对强降水阈值和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流域中西部地区强降水阈值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呈南高-中低... 利用1951~2004年江淮流域91个测站汛期(5~9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阈值分析方法来确定强降水的阈值,对强降水阈值和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流域中西部地区强降水阈值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呈南高-中低-北高的分布特征;54年间江淮流域有4个年际变化突出的区域;强降水日数总体上呈南高北低的趋势,且54年的年际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极端降水 阈值分析法 汛期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0年华南极端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慧 陆虹 陈思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256-7259,7276,共5页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华南极端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华南地区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以百分位值定义极端降水阈值,采用模糊聚类、趋势系数、小波分析、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华南地区极端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华南极端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华南地区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以百分位值定义极端降水阈值,采用模糊聚类、趋势系数、小波分析、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华南地区极端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华南地区极端降水日数可分为4个气候区,分别是南岭区、桂西区、沿海区和海南区,不同区域出现极端降水的季节有明显差异。各区域极端降水日数都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南岭区和沿海区增加趋势显著。各区域极端降水日数周期变化特征显著,且在2~5年周期上大多具有显著的同位相演变趋势,但落后时间长度不一致。[结论]该研究为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的预测和影响评估提供了背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极端降水日数 时空变化特征 交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极端降水非平稳拟合及致灾效应分析
16
作者 高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目的】近年来,变化环境下出现的极端降水事件日益频繁,传统频率分析中的平稳性假设逐渐受到质疑。因此需要对流域极端降水的非平稳特征进行合理分析,有助于动态评估暴雨风险、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方法】基于GAMLSS模型对长江上... 【目的】近年来,变化环境下出现的极端降水事件日益频繁,传统频率分析中的平稳性假设逐渐受到质疑。因此需要对流域极端降水的非平稳特征进行合理分析,有助于动态评估暴雨风险、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方法】基于GAMLSS模型对长江上游流域82个气象站点的极端降水频率指数和强度指数,建立了以时间为解释变量的时变分布模型,然后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了极端降水频率指数和强度指数序列的变化趋势,对长江上游流域的极端降水致灾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流域多数站点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非平稳性特征。其中,中雨日数R10、总降雨量PRCPTOT具有非平稳特征的站点达到了70%以上,大雨日数R25、强降水量R95P、极端日降水量RX1day具有非平稳特征的站点达到了40%以上,极强降水量R99p具有非平稳特征的站点约占13%;(2)GAMLSS最佳模型中极端降水频率、强度指数的分布参数序列呈显著增加趋势的站点比例分别为20/82、36/82。【结论】宜宾至宜昌段的中上游地区极端降水的频率在未来会增大;长江上游的中部地区极端降水的强度在未来会增大;金沙江石鼓以下和岷沱江流域的中下游交界地区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在未来均会增大。相对于简单的趋势分析,时变分布模型可以更加详细地诊断序列的非一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极端降水指数 非平稳 致灾效应 洪水 时空变化 降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6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钊煜 彭涛 +3 位作者 董晓华 刘冀 常文娟 林青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93-101,共9页
利用三峡库区20个气象站1960-2016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分析库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6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 利用三峡库区20个气象站1960-2016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分析库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6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Rx5day、CWD减少趋势显著,而SDII、Rx1day、R99p等指数表现为不显著增加趋势,这可能是由于PRCPTOT减少速率小于CWD而造成了雨量再分配;极端降水指数突变多发生于1990年前后;PRCPTOT、R10、R95p的气候倾向率在三峡库区中部地区均表现为明显下降趋势,而CWD则在东北和西南部呈增加趋势,表明三峡库区极端降水存在均化的趋势;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主周期相似,大多数为4~6 a的短周期,仅R10与R25存在12~16 a的中周期,表明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正在向强度大、周期短的方向演化;气候因子均对极端降水指数有较大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极端降水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其他则为负相关,在时序性上,表现为PRCPTOT滞后于大多数气候因子。该研究可为三峡库区极端气候变化的模拟预测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事件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小波分析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玄 唐培军 +3 位作者 吴同帅 冯忠伦 刁艳芳 王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0,共11页
为探究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与特征,选取山东省1979—2020年9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方法和Sen斜率估计法计算时间变化特征,及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反距离权重法探究空间变... 为探究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与特征,选取山东省1979—2020年9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方法和Sen斜率估计法计算时间变化特征,及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反距离权重法探究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山东省境内低温极端气温指数(TN10p和FD0)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048和6.42 d/(10 a),高温极端气温指数(TX90p、TXx和SU25)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4.06 d/(10 a)、0.32℃/(10 a)和2.31 d/(10 a);其内陆区域和沿海区域极端气温指数表现出了与山东省整体较好的一致性,空间趋势不明显。(2)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沿海区域多大于内陆区域。降水强度指数(R95p、R99p和RX5day)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22.16、10.83和10.55 mm/(10 a),空间分布上,高值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部分区域,可能会增加洪涝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极端降水 极端气候指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3年河南省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国永 韩艳 +5 位作者 刘明华 侯俊丽 时海萍 刘维真 郭伊利 乔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以1961—2013年河南省17个站点逐日降水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en′s倾向估计、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1个极端降水指数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过去53年,河南省极端降水指数变化... 以1961—2013年河南省17个站点逐日降水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en′s倾向估计、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1个极端降水指数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过去53年,河南省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不显著。(2)河南省区域内,东南部极端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大于西北部。过去53年,商丘和西华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显著增加,而安阳、新乡、孟津、三门峡等地显著减少。(3)将河南省极端降水指数与其他区域进行了比较表明,极端降水指数存在区域性差异。(4)极端降水指数与纬度因素之间相关性强于经度和海拔因素。(5)除CDD指数外,其余指数与年总降水量均具有较高相关性。其中,极端降水量(R95p)、年降水日数降水量(R10,R20和R25)对年总降水量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沂蒙山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时延锋 李福孟 +3 位作者 王志峰 李炳旭 张志斌 李福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6,共10页
基于1961-2020年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数据,通过选取9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5 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变换法、泰森多边形法及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 基于1961-2020年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数据,通过选取9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5 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变换法、泰森多边形法及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1 d最大降水量、5 d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呈上升趋势,大雨日数、年降水量、强降水量、极强降水量、连续干旱日数及连续湿润日数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年降水量与大雨日数的突变情况类似,1980年后下降趋势明显,降水强度在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之后变为增强趋势;各极端降水指数基本存在20 a左右的第一主周期;空间分布上,除连续干旱日数与降水强度外,其他7个指数空间分布相似,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格局,连续干旱日数整体呈现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降水强度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1980-2000年为降水异常年份多发时段,1964、2003和2020年为降水量典型异常偏高年份。研究结果可为沂蒙山区水资源规划、防灾减灾等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特征 沂蒙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