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极端持续性强降水过程雷达偏振量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冯晋勤
潘佳文
何清芳
赖巧珍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气象局
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9,共13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099,2020J0111,2021J01450,2023J01185)。
-
文摘
为研究极端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结构和云物理特征,利用龙岩S波段双偏振雷达、雨滴谱仪、二维闪电定位仪等多源资料结合雷达风场反演方法,分析2022年5月26—27日福建一次极端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结果表明:该过程水汽充沛,不稳定能量适中,有利于产生强降水。强降水期间不低于45 dBZ的强回波主要集中在西南向喇叭口地形收缩处的山脉迎风坡一侧。强回波在气流辐合处持续发展,前两个阶段暴雨区西侧回波持续移入形成后向传播的列车效应;第3阶段强回波在东北风引导下向东偏南移动。该过程以海洋性对流降水和暖云降水为主,强降水主要由高浓度小尺度的雨滴粒子造成。第2阶段强烈上升运动在0℃层以上形成霰粒子,并与冰晶碰撞,产生负闪,冰相过程使霰粒子下落融化与低层雨滴的碰并增长形成大雨滴,降水效率高。降水粒子集中在气流汇合处,中低层存在高浓度雨滴粒子。差分反射率大值区多分布在中层上升气流处,大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破碎为小雨滴,进一步加大雨滴粒子数。
-
关键词
福建
极端持续性强降水
云微物理特征
-
Keywords
Fujian
extreme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cloud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