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城市极端天气灾害的统计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睿颖 张俊玉 方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全球变暖引发的超大城市极端天气灾害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有严重影响。文章以广州为例,利用1952~2010年广州市逐日温度与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年平均温度、极端高温天气日数、年平均降水量、极端降水天气日数的十年为间隔的变化趋势;并... 全球变暖引发的超大城市极端天气灾害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有严重影响。文章以广州为例,利用1952~2010年广州市逐日温度与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年平均温度、极端高温天气日数、年平均降水量、极端降水天气日数的十年为间隔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正态性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广州市年平均温度和降水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极端天气灾害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极端天气灾害的适应性治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泽照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1,共7页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城市面临极端天气灾害的频发侵袭,此类风险具有突变、链式、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给当代政府"急时行政"提出迫切要求,推动公共部门灾害治理转型迫在眉睫。适应性治理强调重大风险应对的韧性目标,坚持主动、...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城市面临极端天气灾害的频发侵袭,此类风险具有突变、链式、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给当代政府"急时行政"提出迫切要求,推动公共部门灾害治理转型迫在眉睫。适应性治理强调重大风险应对的韧性目标,坚持主动、弹性和包容性原则,其倡导的结构重塑、资源整合、组织协同等理念契合城市极端天气灾害防控的实践需要。文章基于该视角并结合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学理分析,研究发现,预警防控短板、信息传递滞钝、应急联动的碎片化和基层响应困顿导致并放大了灾难后果。针对城市极端天气灾害,要确立适应性治理导向,在结构韧性、机制弹性、行动网络和科技赋能等方面进行调适改进,提升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极端天气灾害 适应性治理 郑州“7·20”特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成因分析与风险化解——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
3
作者 陈露 殷启洋 封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5,35,共5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根源,修正思想观念,从以人类为中心走向人类主体,运用技术创新,驱动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化解“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危机”的可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灾害天气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危机 全球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复合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4
作者 褚传丰 王伟 +2 位作者 石雨欣 张洪云 黄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由多种自然灾害耦合而成的复合灾害对个别区域的人类健康与城市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便成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对自然灾害形势和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深度学习,以粤港澳大湾区境内地级市以下52个... 由多种自然灾害耦合而成的复合灾害对个别区域的人类健康与城市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便成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对自然灾害形势和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深度学习,以粤港澳大湾区境内地级市以下52个区/县、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物理脆弱性、人口、经济建设、应对能力4个方面选取地均GDP、耕地面积百分比等13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评估4个方面的脆弱性,再通过综合评价法得出粤港澳大湾区复合灾害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高脆弱性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等靠近珠江口的位置,其共同特点是物理脆弱性与经济脆弱性较高,城市用地多、道路网发达占主导位置.因此,需要尽快通过气候适应战略来缓解城市化高地区局部变暖导致的复合灾害爆发,研究成果为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复杂灾害系统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灾害 湾区 极端天气灾害 脆弱性评估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决策依赖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分布鲁棒多等级加固策略
5
作者 丁泽宇 何川 +2 位作者 刘绚 南璐 刘天琪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6,共10页
为提高配电网韧性、增强电网抵御极端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一种计及线路加固、应急资源配置、需求响应、电动汽车、线路重构等措施协调的考虑决策依赖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分布鲁棒韧性提升策略。考虑到线路存在加固后仍被破坏的可能性,提出... 为提高配电网韧性、增强电网抵御极端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一种计及线路加固、应急资源配置、需求响应、电动汽车、线路重构等措施协调的考虑决策依赖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分布鲁棒韧性提升策略。考虑到线路存在加固后仍被破坏的可能性,提出一种考虑决策依赖不确定性的多等级加固模型,同时建立线路重构、需求响应、电动汽车、移动式紧急电源协同的优化模型。考虑极端风速波动性,进一步提出考虑决策依赖不确定性的配电网三层分布鲁棒多等级加固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并在保留重要故障状态的基础上削减故障状态,以提升模型计算效率。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灾害 决策依赖不确定性 分布鲁棒优化 多等级加固 需求响应 线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