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栖息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闵佳玲 余进祥 +6 位作者 阙江龙 田镇 饶榕城 郭新巧 唐豪 杨英 戴银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0-1239,共10页
【目的】异常干旱导致的鄱阳湖极枯水位对湖区生态系统影响深远,为摸清鄱阳湖极枯水位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栖息状况,增强对该珍稀物种的保护,2022年9月和12月异常干旱水情下开展... 【目的】异常干旱导致的鄱阳湖极枯水位对湖区生态系统影响深远,为摸清鄱阳湖极枯水位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栖息状况,增强对该珍稀物种的保护,2022年9月和12月异常干旱水情下开展2次鄱阳湖长江江豚同步监测。【方法】通过水上流动目视监测法考察长江江豚栖息状况,以核密度估计法(KDE)计算长江江豚核心家域范围,并分析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船舶干扰、栖息岸线等状况。【结果】极枯水位下,鄱阳湖长江江豚呈现区域聚集分布,核心家域主要为屏峰、火焰山、老爷庙—渚溪河口—小矶山—松门山-瓢头、瓢山—棠荫—龙口水域;江豚主要栖息在泥质岸(44.5%)、沙洲(23.1%)和沙质岸(18.5%)等天然水域;船舶主要分布在长江江西段和湖口-吴城水域,船舶数量与长江江豚数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2)。【结论】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核心家域主要分布在船舶密度低、人类干扰少以及以泥质岸为主的天然岸线水域,船舶分布对长江江豚栖息地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水域空间的减少,使长江江豚受搁浅、被困、饵料短缺、船舶干扰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的风险增加。应根据长江江豚核心家域范围制定特殊水情下的重点巡护保护区域,关注长江江豚高密度分布水域的饵料资源状况,适时开展增殖放流;依据长江江豚分布水域、船舶密度以及水域空间等科学实施船舶限航限速管控;开展特殊水情下的长江江豚保护宣传,增设极枯水位禁钓区,减少人类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鄱阳湖 极枯水位 核心家域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安庆段长江江豚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宇宽 蔺丹清 +7 位作者 李栋 张家路 叶昆 张四刚 胡欣 陈丽蓉 严燕 刘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51-1659,共9页
研究于2021年秋季至2023年夏季在长江安庆段(安庆市程营村-凤凰码头)开展了2个周年共8次目视考察,从种群数量、集群规模、迁移规律、栖息地偏好四个方面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分布特征... 研究于2021年秋季至2023年夏季在长江安庆段(安庆市程营村-凤凰码头)开展了2个周年共8次目视考察,从种群数量、集群规模、迁移规律、栖息地偏好四个方面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期间共观测到长江江豚555群次、1000头次,最大单次评估结果为192头;其中2023年观测到长江江豚336群次、603头次,较2022年分别上升53.4%和51.9%。研究期间长江江豚最大集群规模为8头,平均集群规模为1.8头/群。考察发现长江安庆段长江江豚总体呈连续分布,但存在明显的热点区域,其中张家州北汊、上三号洲、下三号洲洲尾及清洁洲洲头水域为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四个栖息地内观测头次分别占总头次的19.3%、4.9%、12.6%和10.8%。禁捕后长江江豚在河口汇流区活跃的月份增加并有从八里江安徽段向下游扩散分布的趋势,但码头、崩岸区对其栖息地范围的拓展仍存在一定影响,华阳河口以下江段仍只有清洁洲洲头水域为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因此研究认为在十年禁渔及鄱阳湖极端枯水频发的背景下,长江安庆段的长江江豚数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同时长江江豚对各重要栖息地斑块之间迁移通道的利用情况逐渐好转,分布更具连续性。研究建议,应在长江江豚可能的聚集觅食区及迁移通道保持自然岸线占比,加大岸线整治力度,加强人类活动管控;根据极枯水位下鄱阳湖长江江豚迁移入江的时序特征,制定湖口-华阳河口水域的应急管理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安庆段 分布特征 极枯水位 重要栖息地 长江江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