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SN的运载火箭电磁阀极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白冰 张宏德 +1 位作者 赵心欣 司群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88,共5页
针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电磁阀极性测试的特点及需求,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运载火箭电磁阀极性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并完成试验验证。该系统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微弱磁场检测技术、快速监视判读技术... 针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电磁阀极性测试的特点及需求,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运载火箭电磁阀极性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并完成试验验证。该系统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微弱磁场检测技术、快速监视判读技术有机结合,具有小型化、便携式及无缆化的特点,提高了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电磁阀极性测试的准确度及测试覆盖性,对于后续无线测试技术在运载火箭测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电磁阀 极性测试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发动机极性测试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冠 易航 +1 位作者 张恒 廖友萍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由于火箭发动机极性测试依赖人工同时判断记录多个喷管的摆动方向,属于“耳听手摸”测试项目,对于摆幅小、摆动速度快的工况,人眼也难以辨识跟踪,测试有效性存在差距。从系统架构设计与应用实践的角度对测试系统进行阐述,通过加装工业... 由于火箭发动机极性测试依赖人工同时判断记录多个喷管的摆动方向,属于“耳听手摸”测试项目,对于摆幅小、摆动速度快的工况,人眼也难以辨识跟踪,测试有效性存在差距。从系统架构设计与应用实践的角度对测试系统进行阐述,通过加装工业摄像头并设计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方法的测量系统,可以有效判断出各喷管摆动轨迹与极性,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性,使测试过程可追溯,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减少人工参与环节,从而离型号测试的无人值守目标更近了一步。本系统目前已在型号中成功搭载,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型号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发动机喷管 极性测试 无人值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示波表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继东 聂鑫 修瑞江 《农村电工》 2019年第7期34-35,共2页
电流互感器在制造过程中以及大修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接线错误或者端子标识错误情况,继而造成极性错误问题。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二次输出电流极性相反,会造成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事故,还会造成测量和计量失准。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变流比 测试方法 电力系统 一次绕组 极性测试 示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无线互感器极性测试仪的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董召强 郭永翔 +2 位作者 魏斌 赵玉婷 石家乐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12期84-86,共3页
测试互感器极性是继电保护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程序,针对目前互感器极性测试的问题,研制一种新型智能无线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利用操作杆轻松实现试验导线的连接,解决了传统引接试验线模式下人力物力耗用多、高空引接试验线危险性高的... 测试互感器极性是继电保护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程序,针对目前互感器极性测试的问题,研制一种新型智能无线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利用操作杆轻松实现试验导线的连接,解决了传统引接试验线模式下人力物力耗用多、高空引接试验线危险性高的问题。通过无线遥控,缩短试验时间,提高极性测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无线 互感器 极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修姿控系统极性检测仪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魏京芳 李宏安 +1 位作者 郑文松 李鹏 《火箭推进》 CAS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为满足末修姿控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一致性和协调性检测而研制的末修姿控系统极性检测仪,能实时检测并显示末修姿控动力系统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按时序动作的情况,从而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判断数据,确保了末修姿控动力系统的正... 为满足末修姿控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一致性和协调性检测而研制的末修姿控系统极性检测仪,能实时检测并显示末修姿控动力系统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按时序动作的情况,从而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判断数据,确保了末修姿控动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末修姿控系统极性检测仪使用方便,操作界面简单,可自动记录、保存检测数据,并可离线浏览、打印,自动化程度高;同时仪器内部嵌入控制信号模拟线路,可自动进行模拟自检测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投入,其便携式、小型化设计更适应了机动、灵活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修姿控系统 极性检测仪 极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四号探测器推进系统设计特点与验证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彦祥 郭尚群 +2 位作者 赵京 曹伟 许映乔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9,共9页
嫦娥四号探测器推进系统在充分继承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在发动机精确控制和高精度变推力、轨道控制管路超压管理、月面高可靠推进剂钝化、气瓶在轨提高裕度和发动机量化极性测试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了地面试验和在轨... 嫦娥四号探测器推进系统在充分继承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在发动机精确控制和高精度变推力、轨道控制管路超压管理、月面高可靠推进剂钝化、气瓶在轨提高裕度和发动机量化极性测试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了地面试验和在轨飞行试验的充分验证.结果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推进系统完成了在轨飞行全部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任务,取得的发动机推力精确控制和高精度变推力等技术成果可应用于其他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四号探测器 推进系统 超压管理 推进剂钝化 量化极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i-based Ti-Mn alloy anodic material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永丹 江垚 +1 位作者 雷霆 贺跃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966-971,共6页
A novel Ti-based Ti-Mn composite anode used for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EMD) fabrication was developed by a two-step heating manganizing technique.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anganized microstr... A novel Ti-based Ti-Mn composite anode used for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EMD) fabrication was developed by a two-step heating manganizing technique.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anganized microstructur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anode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diffusion lay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up to 1 100 °C;whereas,the surface Mn content increases and reaches the maximum at 1 000 °C and then decreases thereafter.Lower surface Mn content is beneficial for the enhanc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lowered open cell voltage in electrolytic process.The new anode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has been applied in industry and exhibits superior economic benefits to conventional Ti anod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ased Ti-Mn composite anode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 (EMD) MICROSTRUCTUR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eld tests o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ngth parameters of red-sandstone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建清 杨果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81-387,共7页
Large-scale field shear tests on ten specimens of the red-sandstone embankment at a highway in Hunan,China,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red-sandstone.The curves of thrust-disp... Large-scale field shear tests on ten specimens of the red-sandstone embankment at a highway in Hunan,China,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red-sandstone.The curves of thrust-displacement,failure mode,and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for red-sandstone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different compactions,and different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ests.A practical procedure of in-situ test for red-sandstone embankment was proposed to normalize the test equipment and test steps.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thrust-sliding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strength parameters of red-sandstone considering three-dimensional sliding surface were infer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sandstone has typical complete curves of stress-strain,strain softening,which are caused by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red-sandstone;water content and compaction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strength and failure mode of red-sandstone;The average value of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specimens calculated by three-dimensional technique are 21.56 kPa and 29.29°,respectively,and those by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method are 25.52 kPa and 33.76°,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sandstone large-scale field test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strength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