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极差分析法的引水隧洞施工工期多因素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洪坤 赵梦琦 +2 位作者 钟登华 余佳 毕磊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75,共6页
本文采用极差分析法,分两个阶段对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工期进行了多因素灵敏度分析:第一阶段进行考虑地质因素的对工序工期对总工期影响,判断地质因素对总工期的影响程度,确定对总工期影响较大的关键施工工序;第二阶段进行施工参数对工... 本文采用极差分析法,分两个阶段对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工期进行了多因素灵敏度分析:第一阶段进行考虑地质因素的对工序工期对总工期影响,判断地质因素对总工期的影响程度,确定对总工期影响较大的关键施工工序;第二阶段进行施工参数对工序工期影响的灵敏度分析,确定对工序工期影响较大的关键施工参数。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工程,结果表明:基于极差分析法的多因素灵敏度分析可以有效识别对工期影响显著的施工工序与施工参数,为施工组织计划的合理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钻爆 施工工期 多因素灵敏度分析 极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季节性Kendall检验和重标极差分析法的阳澄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武瑾 金文龙 陈亢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4-900,共7页
为掌握《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以来阳澄湖的水质变化趋势,结合季节性Kendall检验与重标极差分析(R/S)法,对2013-2018年阳澄湖及其6条主要入湖河道的主要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IMn)、氨氮(AN)、总磷(TP)、总氮(TN)... 为掌握《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以来阳澄湖的水质变化趋势,结合季节性Kendall检验与重标极差分析(R/S)法,对2013-2018年阳澄湖及其6条主要入湖河道的主要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IMn)、氨氮(AN)、总磷(TP)、总氮(TN)过去和未来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阳澄湖除TP无显著升降趋势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主要入湖河道的TN均无显著升降趋势,其余指标的改善效果较明显;(3)未来阳澄湖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总体将会持续改善,但有个别监测点位的TP浓度未来仍有可能会上升。可见,近年来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卓有成效,但TP已成为影响水质达标的最大制约因素,还需进一步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入湖河道 行动方案 水质变化趋势 季节性Kendall检验 重标极差分析法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差分析与费用年值法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魏泽辉 高世杰 +3 位作者 闫素英 吴玉庭 马瑞 刘海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6-1151,共6页
为了研究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的关键参数,文章基于巴彦淖尔某办公建筑,利用Polysun软件建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模型;然后,将供暖季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以ACSF为目标参... 为了研究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的关键参数,文章基于巴彦淖尔某办公建筑,利用Polysun软件建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模型;然后,将供暖季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以ACSF为目标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和极差分析法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的4个关键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进行两步优化后,该系统的年太阳能保证率由64.2%逐渐升高至80.2%,ACSF由550元逐渐降低至403元,降低了2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热泵 极差分析法 太阳能保证率 费用年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重标极差法分析我国汇率市场的有效性
4
作者 杨卫 仝磊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重标极差分析法取自混沌数学。近年来重标极差分析法和分形理论主要应用于分析金融市场以及股票市场。作者将重标极差分析法应用于汇率市场,参考相关数据和程序,通过计算软件高斯(GAUSS)将Hurst指数加以计算,得出中国汇率市场效率较低... 重标极差分析法取自混沌数学。近年来重标极差分析法和分形理论主要应用于分析金融市场以及股票市场。作者将重标极差分析法应用于汇率市场,参考相关数据和程序,通过计算软件高斯(GAUSS)将Hurst指数加以计算,得出中国汇率市场效率较低的结论,并运用打乱序列的方法验证了相关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标极差分析法 赫斯特指数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河谷地区气候水文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以宝鸡地区为例
5
作者 刘引鸽 罗紫薇 +3 位作者 郭慧君 李丹丹 林茂琦 吕欣怡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4,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分区气候水文多要素变化特征,为该地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区域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50-2021年的卫星遥感数据,选取宝鸡地区9个县区的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量、蒸发量、低层云量、总云量、紫外强度、相对... [目的]探究不同分区气候水文多要素变化特征,为该地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区域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50-2021年的卫星遥感数据,选取宝鸡地区9个县区的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量、蒸发量、低层云量、总云量、紫外强度、相对湿度、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11种要素,采用自适应噪声经验模态分解法(CEEMDAN)和重标极差R/S分析方法,分析了近70年该区域多气象水文要素时空特征及区域差异,探讨了不同分区气候水文要素变化的延续性及未来趋势。[结果](1)区域仅年气温和地温呈上升趋势,其余要素的年均趋势均呈下降趋势,各要素趋势率分别为0.27℃/10 a,0.25℃/10 a,-40.97 mm/10 a,-0.59 mm/10 a,-1.14%/10 a,-0.17%/10 a,-4060.4 J/(m^(2)·10 a),-0.99%/10 a,-3.6 mm/10 a,-1.61 mm/10 a和-1.94 mm/10 a。季节变化上,冬季气温和地温上升趋势最大,夏季降水减少幅度最大,紫外强度仅在春季表现为上升趋势,春季相对湿度减小最大,低层云量春季减小最大,径流和地表径流夏季的下降趋势最大,地下径流秋季的下降趋势最大。千陇丘陵区各要素的变率都较大;(2)空间上,年气温、地温、蒸发量和紫外强度的高值多分布于千陇丘陵区和渭河川塬区,年降水量、低层云量、总云量、相对湿度、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高值区多分布在秦岭关山区。除凤县和眉县的蒸发量外,其他要素在各县区的升降趋势均与其在整个地区的趋势一致;(3)各气象水文要素具有2~3 a,4~5 a,7~9 a,11~13 a,19~35 a为主的年代际振荡周期;(4)未来宝鸡地区各气象水文要素均延续历史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但延续时长不同,其中千陇丘陵区、渭河川塬区和秦岭关山区均存在最长延续时长10 a和最短延续时长4 a。[结论]宝鸡地区气候整体朝暖干化方向发展,各分区气候水文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且均存在明显振荡周期和正持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水文要素 时空变化 自适应噪声分解 重标极差分析法 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分析法在石家庄市栾城区土壤含水量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高雄飞 刘元会 +1 位作者 郭建青 王媛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
为探讨石家庄市栾城区(以下简称栾城区)农田土壤含水量的长期演变规律和机理,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计算2002—2008年栾城区深度为10 cm、80 cm和150 cm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深度为10 cm、80 cm和150 cm土... 为探讨石家庄市栾城区(以下简称栾城区)农田土壤含水量的长期演变规律和机理,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计算2002—2008年栾城区深度为10 cm、80 cm和150 cm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深度为10 cm、80 cm和150 cm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是0.738、0.877、0.953,均大于0.5,表明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变化存在着趋势性成分;分形维数的数值分别为1.262、1.123、1.047,表征了土壤含水量波动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标极差分析法 土壤含水量 时间序列 分形维数 石家庄市栾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OF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区域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任建成 谷山青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各分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山东省各降水模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代际变化均较为明显,但各模态降水偏多偏少的年份分布及强度变化有所不同。(2)山东省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划分为东南沿海区(Ⅰ区)、西北平原区(Ⅱ区)和中部山地区(Ⅲ区)3个区域,各降水分区年降水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趋势率各不相同,突变均不明显。(3)山东省各降水分区年降水量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东南沿海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均为2~3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西北平原区年降水场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5~7 a, 3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持续性;中部山地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2~3 a, 6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结论]山东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降水场大致可分为3个分区,各分区年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且未来变化均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降水 区域特征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重标极差分析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7年尉犁县极端降水和极端气温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8
作者 刘囉囉 李秦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361,共9页
基于尉犁县东南、西北2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分析尉犁县极端气温、极端降水和连续干旱日数的变化特征,采用Morlet小波和重标极差分析法得到其周期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 基于尉犁县东南、西北2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分析尉犁县极端气温、极端降水和连续干旱日数的变化特征,采用Morlet小波和重标极差分析法得到其周期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7 a尉犁县东南部和西北部极端降水日数增加,连续干旱日数东南部比西北部减少更多,西北部极端高温日数减少而东南部极端高温日数增加,西北和东南部极端低温日数减少幅度接近。即过去57 a尉犁县西北部极端气候趋于冷湿,尉犁县东南部极端气候趋于暖湿;(2)未来尉犁县西北部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日数可能减少,极端降水和连续干旱日数可能增加,尉犁县东南部连续干旱和极端低温日数可能减少,极端降水和极端高温日数可能增加;(3)尉犁县西北部极端降水和连续干旱日数的主周期分别为28 a和8 a,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日数的主要周期均为28 a;尉犁县东南部极端降水和连续干旱日数的主周期分别为13 a和28 a,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日数主要周期均为28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气候事件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MORLET小波 重标极差分析法 尉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交通流短时特性分析与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郑乐军 文成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15-1623,共9页
为揭示交通流的内在动态特性,利用分析法对交通流分形特性进行研究,表明该城市交通流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为达到更精准的短期交通预测效果,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思维进化算法(MEC)对神经网络最优初始参数的定向搜索,解决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 为揭示交通流的内在动态特性,利用分析法对交通流分形特性进行研究,表明该城市交通流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为达到更精准的短期交通预测效果,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思维进化算法(MEC)对神经网络最优初始参数的定向搜索,解决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并用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enhancement algorithm,Adaboost)对优化过的神经网络集成,弥补神经网络对新样本集的泛化性能差缺陷,在此基础上通过预测误差平方和倒数准则重新调整Adaboost算法对弱预测器权值分布,使每个预测器最大程度提高网络预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改进MEC-BP_Adaboost模型与BP模型相比,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78.2%和46.4%,证明本文改进方法对交通流预测具有合理性,对不同的交通流状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进化算 ADABOOST算 神经网络 重标(R/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玉米需水量时空特征及未来趋势
10
作者 申晓晶 陈猷 +1 位作者 栾文杰 周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性分析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和种植面积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玉米需水量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动性,空间分布趋势呈现由引黄灌区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增,西南整体低于东北趋势。在对未来需水量预测中,惠农、银川站点的作物未来需水量呈上升趋势。在考虑气象因素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上,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高;单位面积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随着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日照时间的上升而增加,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整个研究期内,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是导致玉米总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对总需水量的增加有着较大的影响,而气象因子对该时期的总需水量变化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和规模及灌区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种植面积变化 需水量 引黄灌区 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 R/S)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洞地下河最枯径流的周期变化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覃星铭 蒋忠诚 +3 位作者 蓝芙宁 罗书文 劳文科 吴华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通过运用基于小波分析和重标极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南洞地下河总出口24a最枯径流的周期变化和趋势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4a、10a和15a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南洞地下河最枯径流在1990-2013年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其中10a的周期震... 通过运用基于小波分析和重标极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南洞地下河总出口24a最枯径流的周期变化和趋势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4a、10a和15a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南洞地下河最枯径流在1990-2013年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其中10a的周期震荡最强,为流域年最枯径流变化的第一主周期;15a、4a尺度为最枯径流变化的第二、第三周期。在4a、10a和15a3个时间尺度下的赫斯特指数分别为0.315 60、0.573 28、0.740 43,说明未来4a尺度下最枯径流的变化趋势与过去相反,而未来10a和15a等较长尺度下的趋势变化与过去的变化相似。研究结果为南洞地下河最枯水期水资源的开发与调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枯径流 时间序列 变化趋势 MORLET小波 重标极差分析法 南洞地下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局部分形维的CFAR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锋 邹焕新 雷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标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和计算机视觉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光学遥感图像自然背景下人造目标检测中检测时间长,虚警率偏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分形维的CFAR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重标极差分析法,把图像的局部窗转... 目标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和计算机视觉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光学遥感图像自然背景下人造目标检测中检测时间长,虚警率偏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分形维的CFAR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重标极差分析法,把图像的局部窗转化为一维序列的形式,且通过对一维序列极差和偏差的运算得到反映图像局部纹理特征的局部分形维,并以此构造出图像的分维像。然后在分维像基础上进行快速CFAR检测,确定滑窗中心点像素是否为目标像素。最后对目标像素进行聚类以提取感兴趣目标区域。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对不同地区的光学图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高分辨光学图像中能有效、快速地地检测自然背景中的人造目标。与传统的人造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减少检测时间,降低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目标检测 局部分形维 重标极差分析法 恒虚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液塞长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庆军 何利民 陈振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81,85,共5页
利用以自相似性为基础的分形理论对管内径为 5 0mm的水平管道的段塞流液塞长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水平管中的液塞长度分布遵循分形统计规律 ,充分发展段的平均液塞长度为管径的 11~ 17倍 ,最大液塞长度为管径的 2 5~ 39... 利用以自相似性为基础的分形理论对管内径为 5 0mm的水平管道的段塞流液塞长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水平管中的液塞长度分布遵循分形统计规律 ,充分发展段的平均液塞长度为管径的 11~ 17倍 ,最大液塞长度为管径的 2 5~ 39倍 ,平均液塞长度和最大液塞长度均与气液相混合速度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试验研究还表明 ,重标度极差分析法是计算反映液塞长度波动过程具有长程相关性的Hurst指数的有效方法。Hurst指数与气液相混合速度之间具有缓降的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液塞长度 油气输送 水平管 段塞流 重标度极差分析法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潜在蒸散分形特征与R/S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建军 吕光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2-888,共7页
【目的】分析新疆潜在蒸散的时间序列,判断时间序列的分形结构,对新疆潜在蒸散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新疆53个气象台站1955~2008年的潜在蒸散量时间序列,并采用配分函数(统计矩)判定该时间... 【目的】分析新疆潜在蒸散的时间序列,判断时间序列的分形结构,对新疆潜在蒸散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新疆53个气象台站1955~2008年的潜在蒸散量时间序列,并采用配分函数(统计矩)判定该时间序列的分形结构,再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对新疆潜在蒸散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配分函数τ(q)与q的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对于高阶q取值为10,20,…,100时也成立,依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三个区域年平均潜在蒸散量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Hurst指数分别为0.8960、0.7194、0.7889。【结论】南疆区、北疆区、天山山区1955~2008年潜在蒸散时间序列是一个单分形结构。新疆潜在蒸散变化存在着持续性。其中,南疆区潜在蒸散的持续性最强,天山山区次之,北疆地区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 新疆 分形 重标极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郗润平 薛少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60,266,共8页
针对目前运动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价中测试数据量大、试验次数多以及未充分考虑多因素组合场景下的算法性能表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价方法。分析影响算法性能的因素和水平,构建正交试验数据集,通过该... 针对目前运动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价中测试数据量大、试验次数多以及未充分考虑多因素组合场景下的算法性能表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价方法。分析影响算法性能的因素和水平,构建正交试验数据集,通过该数据集测试算法性能并利用极差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以得到各影响因素间的强弱关系以及算法性能表现较好时的因素水平组合方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估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减少测试次数和数据量,并为其他图像处理算法的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目标跟踪 评价指标 多因素组合 极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洞庭湖区水泥土影响因素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宇 肖磊 +3 位作者 方国宝 黄绪泉 蔡忍 黄耀英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68,共5页
本文针对洞庭湖区某分洪闸工程的淤泥质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对该淤泥质土水泥土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研究水灰比、水泥掺量和搅拌时间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率及土... 本文针对洞庭湖区某分洪闸工程的淤泥质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对该淤泥质土水泥土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研究水灰比、水泥掺量和搅拌时间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率及土样溶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因素重要性次序分别为水灰比、水泥掺量、搅拌时间;水灰比对含水率的影响起主要作用,水灰比越大含水率越高;相比其他因素,水泥掺量对pH的影响更重要,水泥掺量越高,所测pH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土 水泥土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保压曲线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彬 范希营 +1 位作者 郭永环 单以波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7,共7页
针对空调温控器下壳体这类注塑模具在注射成型时产生的过大变形缺陷,采用多因素田口试验法,再运用Moldflow软件对温控器下壳体进行分析、模拟,并观察可能发生的缺陷,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模具温度为60℃、熔体温度为... 针对空调温控器下壳体这类注塑模具在注射成型时产生的过大变形缺陷,采用多因素田口试验法,再运用Moldflow软件对温控器下壳体进行分析、模拟,并观察可能发生的缺陷,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模具温度为60℃、熔体温度为230℃、保压压力为60 MPa、保压时间为20s;且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得到显著改善,翘曲变形量减少了0.03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工艺参数 翘曲变形 田口试验 极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法在绿化基材配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海章 祝安 袁士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大量裸露边坡的产生,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生态防护,厚层基材喷射绿化技术则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有效手段,而基材的配比又是该技术的中心问题。现以实验为基础,详细地介绍了正交法在实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大量裸露边坡的产生,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生态防护,厚层基材喷射绿化技术则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有效手段,而基材的配比又是该技术的中心问题。现以实验为基础,详细地介绍了正交法在实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基材配比中的难题,对工程实践的指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正交 极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布鲁克近58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濛濛 隆永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5-723,共9页
对巴音布鲁克站点1958-2015年的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和平均气温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其变化趋势,利用Mann-Kendall和累计距平法诊断突变点,并采用Morlet小波和R/S法分析其周期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巴音布鲁克各月降水量... 对巴音布鲁克站点1958-2015年的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和平均气温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其变化趋势,利用Mann-Kendall和累计距平法诊断突变点,并采用Morlet小波和R/S法分析其周期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巴音布鲁克各月降水量1月、6月和11月增多趋势显著,2月、7月和12月呈"凸"字形变化,减少趋势显著。(2)降水日数1月和9月呈显著减少趋势,2月和6月呈显著增加趋势,3月和11月呈"凸"字形变化,5月、7月和8月呈不同幅度的"凹"字形变化。(3)各月平均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以5月、7月和10月升温最显著。(4)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和年平均气温分别在1999年、1993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年降水日数增多早于年降水量增多和年平均气温升高的时间,从90年代中期开始气候由干冷逐渐向暖湿转型。(5)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和年平均气温的主周期分别为41 a、9 a和30 a。(6)未来年降水量将增多,年降水日数将减少,年平均气温将升高,极端降水发生的频次将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MORLET小波 重标极差分析法 巴音布鲁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法的土石坝施工期沉降规律及预警标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社荣 韩启超 +1 位作者 谭尧升 撒文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4-170,共7页
为提高施工期土石坝沉降安全性,研究其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施工期沉降规律和相应的预警标准。基于国内某在建高土石坝的沉降数据,采用R/S法分析坝体不同高程测点、同高程测点和同测点不同时期沉降数据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提出评价... 为提高施工期土石坝沉降安全性,研究其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施工期沉降规律和相应的预警标准。基于国内某在建高土石坝的沉降数据,采用R/S法分析坝体不同高程测点、同高程测点和同测点不同时期沉降数据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提出评价坝体施工期沉降安全性的预警标准。结果表明:各测点的Hurst指数最小值为0.763,坝内各处沉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坝体下部比上部、中部比下游堆石区沉降能更快趋于稳定,且坝体下部的沉降速率已经渐趋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沉降 重标度分析(R/S) HURST指数 分形维数 预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