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界区域上Petrowsky系统的能控性:极小泛函方法
1
作者 宗西举 赵怡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利用极小泛函方法研究Petrowsky系统的控制问题.通过构造下半连续,严格凸的强制的泛函,把能控性问题,近似能控性问题转化为求泛函极小值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了一些能控制性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些结果是采用了极小泛函方法得到的,改进... 利用极小泛函方法研究Petrowsky系统的控制问题.通过构造下半连续,严格凸的强制的泛函,把能控性问题,近似能控性问题转化为求泛函极小值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了一些能控制性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些结果是采用了极小泛函方法得到的,改进了利用乘子方法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控性 近似能控性 Petrowsky系统 内部控制 极小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ezier曲线的光顺逼近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雅迪 秦新强 +1 位作者 胡钢 刘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32-3134,共3页
基于弹性均匀细梁的应力能和扰动能的光顺优化,提出了一种光顺C-Bezier曲线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曲线的应力、应力能和扰动能,建立了一种新的曲线光顺准则。在新准则下通过调整控制参数α和控制顶点使得曲线的能量最小,得到最优的... 基于弹性均匀细梁的应力能和扰动能的光顺优化,提出了一种光顺C-Bezier曲线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曲线的应力、应力能和扰动能,建立了一种新的曲线光顺准则。在新准则下通过调整控制参数α和控制顶点使得曲线的能量最小,得到最优的光顺逼近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泛函的极小值优化计算,对平面数据点进行光顺逼近,达到光顺的目的。最后,给出了由数据拟合的C-Bezier曲线光顺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ZIER曲线 光顺 逼近 最小二乘法 极小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样条曲线的光顺逼近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雅迪 秦新强 +2 位作者 胡钢 党发宁 刘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205-207,共3页
基于弹性均匀细梁的应力能和扰动能的光顺优化,提出了一种光顺C-B样条曲线的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和控制顶点使得曲线的能量最小,得到最优的光顺逼近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泛函的极小值优化计算,对平面数... 基于弹性均匀细梁的应力能和扰动能的光顺优化,提出了一种光顺C-B样条曲线的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和控制顶点使得曲线的能量最小,得到最优的光顺逼近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泛函的极小值优化计算,对平面数据点进行光顺逼近,达到了光顺的目的。最后,给出了由数据拟合的C-B样条曲线光顺的实例。实例结果表明,该算法为C-B样条曲线的光顺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顺 逼近 C-B样条曲线 最小二乘法 极小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顺优化的有理Bezier曲线权因子估计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友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28-134,共7页
在控制顶点和节点已定的情况下,有理Bezier曲线的权因子可作为形状参数为外形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权因子的取法有物理背景的限制.本文讨论基于富有弹性的薄梁的应力能和扰动能的光顺要求的有理Bezier曲线的权因子的... 在控制顶点和节点已定的情况下,有理Bezier曲线的权因子可作为形状参数为外形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权因子的取法有物理背景的限制.本文讨论基于富有弹性的薄梁的应力能和扰动能的光顺要求的有理Bezier曲线的权因子的估计方法.我们的方法是将应力能和扰动能离散化,得到一个泛函,对此泛函极小化而得权因子.如此得到的有理Bezier曲线具有最好的光顺性.同时,为减少计算有理Bezier曲线的导数的计算量,本文设计了一个有理Bezier曲线的重参数化算法,使得导数计算变为多项式曲线的导数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顺 权因子 有理BEZIER曲线 极小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全变差方法的图像分解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瑞华 谢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6-161,共6页
图像分解是将图像的不同组成部分利用分解算法分别提取出来,而全变差方法是基于PDE方法进行图像处理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在Meyer等思想的影响下,对现有基于BV(Ω)空间的全变差(TV)正则项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一种L1(Ω)空间上的改进... 图像分解是将图像的不同组成部分利用分解算法分别提取出来,而全变差方法是基于PDE方法进行图像处理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在Meyer等思想的影响下,对现有基于BV(Ω)空间的全变差(TV)正则项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一种L1(Ω)空间上的改进的全变差正则模型。在改进的TV方法基础上,首先分别推荐了改进的TV-G和TV-H-1图像分解极小泛函模型;然后给出了相应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以及对应的数值解;最后,对3类测试图像,包括纹理类图像、航空类图像、杂类图像分别进行了图像分解数值实验,同时也进行了信噪比和时间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TV-H-1模型在针对纹理类图像分解时,分解效果优于TV-H-1模型,而改进的TV-G模型在针对上述3类图像分解时,大部分图像分解效果优于TV-G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解 全变差 数值解 极小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